梁美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福建 泉州 362000)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因为胰岛β细胞受损,抑或是胰岛功能不足所致胰岛素分泌异常,继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1]。T1DM发病具有一定隐匿性,且早期诊断难度较高,病情控制相对较难。该病在10~14岁儿童群体中高发,近年发病率有所提升,不仅会引起血管病变、神经病变、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还会对患儿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在T1DM患儿用药期间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3]。该疾病患儿受病情、心理状态、家庭状况等因素影响,会大大降低治疗依从性,继而造成疗效不佳。临床常规护理仅实施对症基础护理,难以满足T1DM患儿的实际需求。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该护理的核心将科研结论、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患儿的需求充分结合,并将其作为依据制订针对性护理对策,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以此巩固治疗效果[4-5]。本次研究将择取40例T1DM患儿,旨在探讨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1型糖尿病(T1DM)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各20例。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76±1.07)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76±1.05)岁。纳入研究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血生化检查确诊者。②年龄4~14岁者。③病程时间超过1年者。④无精神系统疾病者。⑤无先天性器官功能性疾病及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者。⑥具有较高治疗依从性者。⑦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②2型糖尿病患者。③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及急性感染者。④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⑤随访期失联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儿积极进行用药相关治疗并定时复诊,积极询问其身体状况,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变化,根据其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循证问题: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儿具体病情、心理状态以及家庭状况等,同时严格遵循医师医嘱,并结合护理经验,制订对患儿护理期间的相应内容,主要涉及内容为病情和血糖监测、健康宣教、胰岛素正确注射方式、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②循证支持:护理人员在护理前需要详细查阅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医师嘱咐,查看过往文献资料中同样病情状况的T1DM患儿护理内容及护理体会,与T1DM患儿相关护理技巧有效结合,制订符合当下T1DM患儿病情状况的护理方案。③循证实施:通过上述收集资料,为T1DM患儿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a.血糖检测:T1DM患儿年岁尚小,通常情况下自理能力较弱,难以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检测,鉴于此护理人员应在空腹、早餐、中餐、晚餐前、夜间各检测1次患儿血糖水平。b.健康宣教:告知患儿及其家属T1DM发病原因、发展机制以及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等,让患儿家属对其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需向患儿及其家属说明循证护理要点、优点、流程以及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以此取得家属的支持。向患儿家属讲解患儿心理特征,便于家属实施有效的干预,并向患儿讲解T1DM基本知识,以此强化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其自我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c.胰岛素正确注射方式: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所发布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明确T1DM患儿血糖控制目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方式对T1DM患儿血糖水平加以控制。d.心理护理:T1DM患儿一旦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会大大降低,继而会加重病情。所以消除患儿内心顾虑和抑郁情绪是当务之急,主要是针对其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的解释和支持,积极与患儿沟通交流,以获取其信任。同时还可以通过看视频、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其不良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允许家属陪伴在旁,从而缓解患儿内心的孤独感,并向其提供可以倾诉的机会,利于缓解患者心理情绪。e.饮食控制:对于T1DM患儿而言,日常饮食不仅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标准,同时还需确保患儿成长所需营养,可以鼓励患儿多进食低脂肪、低糖、高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豆类食品、鱼类食品、新鲜蔬菜等。f.运动锻炼:根据患儿身体状况制订与之相符的运动锻炼方案,如慢跑、游泳、散步等,以强度中等,且微出汗、不疲劳为最佳,针对部分对运动锻炼存在抵触情绪的儿童,可实施家属或是护理人员陪同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状况。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监测、服药规律、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越佳。应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CARED实施选择题形式评估[6],依据0~2分3级进行计分,分值高低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性;DSRSC共有18个条目,依据0~2分3级进行计分,分值高低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FPG、2h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综合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综合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综合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SCARED、DSRSC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CARED、DSRS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CARED、DSRS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CARED、DSRSC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CARED、DSRSC评分比较(分,)
儿童糖尿病主要是以T1DM为主,一旦罹患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健康成长发育,还会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6]。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儿童T1DM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及患儿自身免疫缺陷存在紧密联系[7-8]。虽然不少研究表明通过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降低DM发病率,但这一观点仍未得到明确证实。T1DM患儿机体因胰岛素分泌障碍,一般需要实施胰岛素注射治疗,同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实施自我管理、控制血糖。但由于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接受疾病知识的能力相对较低,且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也较弱,加之心理脆弱,所以造成治疗依从性不佳,并存在较重的负面情绪,导致血糖无法有效控制。鉴于此,对T1DM患儿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9-10]。
20世纪90年代循证护理理念逐步发展,又被称之为实证护理,循证护理主要是准确的应用目前已有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个人技能,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心理需求,通过综合三者制订利于患者病情康复的护理方案[11]。开展循证护理不仅可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加以规范,同时还能规范护理时间思维,继而满足患者的临床实际需求,最大化发挥医疗资源[12-13]。因T1DM患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病情发生、进展关系到其机体健康,所以对护理需求会更高。正因如此,在对T1DM患儿进行实际护理时需要从患者实际状况出发,明确其具体需求,经由检索以往专业文献获取最佳的循证支持,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继而确保可以予以T1DM患儿最佳的护理[1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FPG、2h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血糖水平。护理后,观察组SCARED、DSRS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改善其心理情绪。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循证护理可提高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从而巩固用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患儿血糖水平,还能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继而提高儿童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使得血糖水平长时间维持在优良状态,有效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