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飞 赵云水 李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国有企业要深化完善“大监督”体系,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创新监督方式、丰富监督手段、健全监督机制、提高监督能力,打造專责监督与职能监督协同合作的监督平台和联动链条,发挥基层监督力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使监督工作全流程环环相扣、全要素综合发力,实现监督成果的互利共赢。本文提出以“九格监督魔方”式架构,推动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一个平台
“一个平台”指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以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整合监督力量,将安全、质量、保密、廉洁、组织人事、财务、风险、合规等具有内部监督职责的职能部门纳入其中,健全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流程,形成有序衔接、互为补充的监督工作机制。通过监督工作联席会议这一平台,实施多角度、多方位的监督检查。
两个作用
实施协同联动监督,不仅仅要发挥“督”的作用,也要体现“帮”的作用,实现督帮一体。如:职能部门在开展职能监督中,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务实可操作的整改建议,一并反馈给被督查部门;对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被督查部门可提报业务管理部门或其他上级管理部门协调帮助解决;对涉及跨部门、跨领域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由纪检监督部门纳入重点督查事项,帮助推动解决,着力为基层排忧解难,将监督和协助一体推进。
三方合力
即党委、纪委、纪检监督部门三方作为各责任主体担负起不同责任、协同发挥监督合力,采取“分兵把口”,确保各方监督同向发力。党委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负主体责任,负责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大监督”体系,听取“大监督”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况报告,协调解决协同联动监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纪委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负监督责任,协助党委建立健全“大监督”体系,组织召开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统筹监督资源,推动实施内外、上下、纵横等各类协同联动监督。各纪检监督职能部门则履行纪检专责监督职责。各职能部门是实施行政管理的具体业务管理部门,强调各职能部门要履行业务监督、职能监督的职责。
四链融合
“四链融合”体现的是监督工作的系统思维,立足全局统筹联动,做好协同联动监督工作顶层系统谋划和协同推进,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逐步构建更加完善有效的监督制度体系。通过协同联动监督,无论是单位与单位的协同联动监督,还是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与专业室的纵向协同联动监督,或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联动监督等,在监督过程中都能实现“四链融合”,即体系融合、责任融合、业务融合、机制融合。
五看标准
对于监督事项的评判,总体而言可以对标“五看”进行把关——看政治站位高不高、看政治立场稳不稳、看政治责任实不实、看政治情怀有没有、看政治要求贯彻没贯彻。以此为基础,对监督工作进行细化量化,逐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企业各级党组织不断转变政治作风、纠正政治问题、改善政治生态、涵养政治文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六种机制
为推动协同联动监督工作中各主体、各监督事项的有效贯通,织密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可在监督工作中充分运用六种机制。一是监督资源共融机制,强调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工作的系统性,“一次监督完成多个监督事项”;二是重要信息共享机制,涵盖党和国家领导、上级领导关于各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项目管理、财务资产等重要领域新发布的政策信息、规章制度等,实现信息共享;三是重要事项共督机制,聚焦重大工程建设、重要科研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等重要事项,推动实现协同联动监督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四是正风肃纪共治机制,时刻警觉由风及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特征,一体推进、综合施治、落实整改,着力提升治理效能;五是监督成果共用机制,深化监督成果的运用,如日常监督成果共用、审查调查成果共用、巡视巡察成果共用等,不断提升监督质效;六是监督成效共促机制,如抓项目化安排促进措施更具体、抓台账式管理促进监督更全面、抓进程式推进促进工作更高效、抓清单式监督促进分析更精准、抓建议式督促促进整改更到位等。
七联方法
协同联动监督强调过程中的“七联方法”,即会议联席、资源联合、信息联通、监督联动、问题联查、成果联用、成效联评。一是会议联席,通过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联动监督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梳理、统筹年度监督事项以及可整合、归并、联合的监督活动。二是资源联合,合理安排、适时调动各类监督资源组建协同联动监督组,在确保监督专业性、维度性与高效性的同时,减少监督频次,避免重复监督。三是信息联通,一方面实现重要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细化监督事项状态报告要求,畅通沟通渠道,统一思想共识。四是监督联动,对于重要事项监督强化过程中的协同联动,形成职能监督与专责监督协同联动、同督同促整体效应。五是问题联查,针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并运用好“四种形态”。六是成果联用,坚持问题信息同享、整改成果同享,把各方面问题的整改思路、整改措施及整改成效和收获,通过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与反馈,助推各类监督管理提升。七是成效联评,实行联动监督成效评价,形成协同联动监督闭环管理,提高综合效能。
八类风险
协同联动监督的对象覆盖“人、权、事”的方方面面。从类别上来讲,当前国有企业的协同联动监督应重点关注的可以概括为“八类”风险:政治风险、经营风险、重大项目推进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保密风险、疫情风险和廉洁风险,开展的各类监督一般都可以归于相应类别的风险。有效提升企业识别风险的速度与精准度,进而有助于企业更加及时有效地防范风险、化解风险。
九式推进
“九式”是协同联动监督实施的具体方式与做法。九种方式按空间、时间及方法三个维度,又可分为三类,其中,“空间类”包括聚焦、穿透、回溯三种方式;“时间类”包括预警、伴随、诊断三种方式;“方法类”包括飞行、专项、持续三种方式。
“空间类”方式,或聚焦紧盯某一点开展靶向监督,或以“穿透”体现不局限于事物表象的特点,强调对事物内部、原始、深层次问题的逐层剖析,或通过对事项本身的回顾溯源,还原事项发展过程,实现“由点及面”。
“时间类”方式,可以通过预警将监督关口前移以实现对风险的提前研判,及时预警和纠正可能发生的苗头性问题;可以在事项推进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进的监督;可以通过精准把脉,提升监督专业性和精准度。
“方法类”中,“飞行式”监督检查打破地域的限制或范围的局限,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具有随机性。“专项”监督突出“专”字,提高监督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持续”监督则体现在监督理念的前后贯通、时间跨度的延续性,尤其对于具有顽固性、复杂性、反复性的问题进行长周期、深聚焦的监督。
(责任编辑:杨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