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什邡市纪委监委第二片区协作组工作人员对疑难案件进行分析讨论。
近日,什邡市南泉镇南阳村8组村民陈大爷在领到200元集体土地出让补偿款后,脸上洋溢著笑容。“真没想到,被组长套取了十多年的集体土地出让补偿款还能领到。”
陈大爷的“真没想到”,源于该市利用片区协作机制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融合的有效实践。早在几年前,就有村民向南泉镇纪委反映南阳村8组组长唐某某侵占集体资金的问题,但案件涉及人多面广,时间跨度长,资料缺失,加之乡镇纪委专业能力不足,以及熟人社会监督难、同级监督软等问题,一直未能有效推进。
在片区协作机制下,什邡市纪委监委第二片区协作组统筹调配相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力量,开展“难案”会诊,彻底查清唐某某侵占集体土地出让补偿款的问题。最终,唐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为最大限度释放监督效能,什邡市纪委监委完善“四项监督”贯通融合机制,全面统筹巡察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利用片区协作开展工作,并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互通问题线索,着力构建既分工负责、衔接贯通,又协同配合、相得益彰的统筹联动工作格局,切实增强正风肃纪反腐的精准性、有效性。
近年来,为补齐基层监督执纪短板,破解基层社会熟人多、调查难等诸多困难局面,什邡市纪委监委成立“四项监督”融合领导小组,由纪委书记任组长、常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聚焦监督质效提升、问题线索管理和案件分析,下设“四项监督”融合办公室、线索管理中心、案件分析中心,按照“地域相近、力量互补、协同办案”的原则,采取“班子成员+乡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组”的模式,形成4个片区协作组全面铺排工作,将日常监督、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全部“打包入片”,实现力量攥指成拳、互进互促。
“我们建立了重大疑难案件查办协作机制,按照‘一案一授权’原则,抽调片区内纪检监察干部组建协作办案组,合力攻坚突破,同时要求对口联系的纪检监察室在案件查办整个过程加强业务指导和跟踪督办,对重大案件督促办案组在规定期限内报送办理结果,实现办案力量统一调配、办案行动统一指挥、后勤服务统一保障。”什邡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立这一模式,就是为了快速办理群众反映集中、社会影响恶劣、反映问题较多且时间跨度较长等重大疑难案件。
为了增强监督靶向,“四项监督”融合办公室还根据年度重要事项,分析研判确定10项党风政风监督重点,细化监督任务,重点任务通过《监督任务交办单》实行“派单式”监督,由片区协作组统筹实施,通过交叉监督、联合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管理、集体会商。截至目前,各片区协作组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线索22条。
同时,“四项监督”融合办公室还定期汇总分析日常各类监督发现的问题,对背后可能存在风腐行为的问题通过《监督问题转办单》“点对点”交由相应片区协作组进一步核查监督,深挖问题线索。目前已发出转办单5份,相应片区正在抓紧核查中。
“四项监督”贯通融合成效,不仅体现在片区协作上,还体现在提升统筹衔接的意识和能力上。据什邡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什邡坚持将巡察作为先遣队,根据反馈问题,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及时跟进,既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实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在什邡市委巡察组2022年第一轮巡察期间,第三巡察组进驻市水利局,结合相关监督检查部门日常监督发现问题,重点对工程项目进行巡察,发现市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对2019年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审核内容把关不严,造成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的问题。第三巡察组立即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迅速将问题线索移交什邡市纪委监委第二片区协作组。
线索移交后,第二片区协作组立即组织第六纪检监察室和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共同对该问题线索进行研判,组织开展调查核实。很快,该项目负责人水旱灾害防御站站长周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未认真审核项目承包方所提供的应急演练项目资料,致使项目承包方所提供的虚假资料顺利通过,导致什邡市水利局多支付工程款10.3377万元的违纪事实被查实,周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监督发现问题只是手段,通过整改解决问题、完善治理才是目的。随后,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向市水利局下发工作提示单,要求落实“一案一整改”。在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的推动下,市水利局针对重要岗位和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谈心谈话,及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完善相关制度5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产生。
为了使“四项监督”贯通融合成效充分发挥,对于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片区协作组将优先办理。对巡察中发现的成案率高、可查性强的重要问题线索,坚持边巡察边移交边核查,相关片区协作组安排纪检监察室根据情况提前介入、调查了解,各监督主体共同分析研判,提高问题线索处置的精准度。
同时,片区协作组健全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通过通报情况、派员参与、问题会商、线索移交、督促整改等方式,强化衔接协作,扩大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