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策略研究

2023-09-22 04:49胡振健江嘉文
南北桥 2023年18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政教育

胡振健 江嘉文

[摘 要]新时代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两者应相辅相成,有机融入高职院校育人环节。本研究针对广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探索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策略。通过以课程思政为载体,贯通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劳模工匠育人功能、实践环节的共享共育、以校园文化统筹各类育人资源等四个方面,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贯通,合力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广东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强调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2]。这些文件及重要讲话精神为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具有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遵循。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负着为我国新时代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广东省是高等职业教育大省,全省现有93所专科层次职业学校,在校生125.4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占比50.1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广东高职院校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构建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所在。

本文课题组以广东高职院校6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为对象,以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展开了调查。经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广东高职院校中还存在劳动教育未能开齐开足、课程体系不完善、劳动教育师资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匮乏且单一、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未能发挥,其他课程也没有形成协同效应,以及劳动教育成效不足等方面问题亟待改善。《意见》指出,除了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现状也表明,把劳动教育作为单独的教育体系来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贯通,无论是对于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促进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广东高职院校发展劳动教育应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提高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发挥二者的协同育人作用,在“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中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性

在教育目标上,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天然联系,都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应相辅相成。一方面,在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机械的体力劳动上,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另一方面,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也不再是纯粹的理论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层面的知行合一。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要结合实践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劳动教育则可以成为强化和助推思政教育更好实施的有力工具。

在教育内容上,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耦合性。在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展开的。劳动教育主要包含了对劳动的品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思政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劳动教育所蕴含的劳动品德与思政教育是相互关联的,二者都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塑造品格。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将两者的内容相互渗透,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4]。

从教育途径上,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高职院校除了开设必修的劳动教育课程之外,还应该将劳动教育有机渗透学科专业中、融入校园文化中、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政教育渗透于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于不同课程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思政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思政的铸魂引领,使劳动教育逐渐成为学生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5]。

2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的意义

2.1 劳动教育强化了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功能

根据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具有思想活跃但执行力较差的特点,更需要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学生个人品质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方式。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充实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还能够在实践中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如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已经贯穿思政教育中,充实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同时,思政教育最终需要落实到实践行动中,而劳动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加强思政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艰苦奋斗,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6]。

2.2 有利于发挥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

面对劳动教育发展不足、成效不高的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发展劳动教育,将其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再仅仅是机械体力劳动,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认知,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劳动价值观,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養。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如果能够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实践助推的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适当引入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劳动实践比例,通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传播劳动思想,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3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开展劳动教育是推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应该把握住学生劳动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其积极的劳动精神。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挖掘劳动教育中思政教育的元素,弘扬忠诚奉献、勇于创新、砥砺奋进等新时代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劳动基因的赓续,形成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劳动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广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策略

3.1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

目前,广东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对此,广东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劳动教育,构建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可以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实现两者的整合融合。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劳动教育的规范实施和有效性。一方面,思政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例如,可以充分挖掘劳动精神、职业道德、劳模精神等劳动教育元素,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劳动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价值共同体塑造为切入点,加强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此外,还可以挖掘劳动教育中的思政典型案例,对思政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优化,加入更多劳动教育的元素,从而有效达到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

3.2 发挥劳模工匠育人功能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这表明职业教育要致力于培养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也明确指出了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增加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学时的要求,这些都可以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中得到落实。广东高职院校应普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注重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与劳动教育课程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中要融入劳模工匠精神,增加劳模工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劳模工匠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发挥劳模工匠在锤炼技能、磨炼意志、启迪思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典型示范作用。可以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进校园、进课堂,同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劳模工匠所在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工匠精神和技能的重要性。最后,可以在省内聘请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担任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综合劳动素质,为学生树立优秀目标。

3.3 实践环节的共享共育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都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由于高职院校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和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7]。首先,可以在思政实践课程当中多设计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劳动中体悟劳动价值。同时,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基地和实践经验,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最后,要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课程方向,通过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发挥两者的协同育人作用,提升教育质量与实效。

3.4 以校园文化统筹各类育人资源

广东高职院校还可以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开展丰富且有意义的劳动文化活动,营造以劳动为荣的校园文化,让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共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精准开展活动,以劳动节、植树节等特殊节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举办大型专题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组建劳动教育社团,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相关主题的专栏、讲座、论坛、技能比赛等,有效地把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领域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最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现有的网络新媒体建立校园舆论平台,如在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设立“劳动之最”专栏,宣传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营造“劳动最光荣”的舆论环境,弘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发挥劳动教育的思政教育功能[8]。

4 结语

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广东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助推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和关键支撑。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進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通、协同育人,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广东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实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01).

[2]习近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11-25(002).

[3]林华开.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内生逻辑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24):20-25.

[4]王东.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三重向度[J]. 思想教育研究,2021(4):117-121.

[5]张威. 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20(20):36-38.

[6]徐东,邓昌大.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J]. 经济师,2021(7):180-181.

[7]刘洋,钟飞燕. 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审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8):68-70.

[8]管婷婷.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创新研究[J]. 教育观察,2020,9(45):36-38,129.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思政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