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钦
摘要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面对信息芜杂、观点多维的舆论生态,评论成为主流媒体新的竞争力,也是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体现。自媒体语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主流媒体从业人员要了解评论特点、熟悉关键要素、掌握写作技巧,成长为既能开展新闻报道,也善于进行评论创作的“多面手”。
关键词
新闻记者 优势劣势 评论创作
新闻报道和评论创作都是党的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重事实,评论重观点。新闻评论,展现的是作者基于新闻事件或背后的社会现象生成的价值判断以及深层次的思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时候观点的表达对新闻事件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进而引导舆论。评论成为媒体抢占话语权的一种选项,成为信息爆炸时代记者“换道出圈”的一种选择。网络媒体无比发达的今天,新闻评论的生产、传播及形式更加多元,因此对于新闻评论的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评论的定义及特点
评论,是围绕关注的议题发表的观点看法,表达一种基于新闻事实,而又不局限于新闻事实的理性思考和感性情绪,可以升华主旨,营造氛围,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曹林教授认为,“评论很多时候是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告诉你新闻背后更多的,你可能看不见的东西”[1],本质上还是属于新闻。它的价值主要指新闻中蕴含的值得阐发的对受众有启发、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对党报党刊来说,无论是重要评论、社论、本报(刊)评论员文章、一般性评论,普遍具有观点鲜明、逻辑周密、注重思辨、优化表达等特点。
(一)评论表达的是观点
评论和新闻报道是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品。“独到的观点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注重对事的表达,包括事物的现状、未来发展、性状特征等的客观描述,多表现为“是什么”“怎么样”的语态。评论则是观点的表达。“推动职业教育由大变强”“网络文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这些评论蕴含着“要怎样”“可怎么样”的语态,价值取向和情感色彩比较明显。
(二)评论讲究逻辑严密
评论基于客观事实、新闻事件而产生,可以概括为“摆事实”“讲道理”。所谓“摆事实”就是从一件事(新闻由头)引申开去,亮出观点;“讲道理”则是基于事实,遵循一定的逻辑,实现表达的意图。逻辑严密是评论的一大特点。缺乏逻辑,评论就是一些堆砌的资料;逻辑不严密,评论就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文稿。
评论的逻辑活动起始于亮明观点之后,体现在论证过程中,所有的案例、表述都围绕观点(标题)展开、为观点服务,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主题进行阐释和表达。
比如:《人民日报》2023年1月16日评论版的《小快递助力乡村大发展》,通过“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进出”的数据引出“邮政快递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论断,然后从农村物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为乡村发展打开新空间、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加速了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等视角对主题展开论述。
(三)评论蕴含理性思考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评论创作的动力来源。每个偶发事件背后都有其发生的条件和基础。视角不同、意图不同、看问题的深度不同,每个人可以从单个事件和其他相似事件中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及时对新闻事件、热点事件进行评论,这个时候是进行舆论引导的关键。在对热点话题进行评论创作时,跳出作者的“小我”角色,以社会受众“大我”的视角展开评论,依据客观事实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发声”,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当下看长远、围绕特殊看普遍,持公立态度,不拉偏架、不火上浇油,才能引导舆论、平息焦虑、凝聚共识,评论文章才能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四)评论注意语言表达
评论是说理的艺术。有人说就有人听,想要让读者听得明白、信服评论的观点,要求评论文章既要有力透纸背的深刻说理,也要有引起共鸣的生动表达。
作为内容的载体,评论的语言直接关系写作意图的实现,影响受众的阅读体验。说白了,要根据表达的主旨,结合目标读者的身份定位,采取适宜的语言和文风:究竟是用四平八稳的“政论式”语言,还是用生动鲜活的日常用语;采用的案例是一般意义上的事例,还是受众容易感同身受的事情;行文上,是采用提要求、作命令式的“要……,要……,还要……”等模式,还是用润物细无声的表达,这些都需要考虑到。
写作的过程是材料转化的过程,需要尽可能剔除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专业的内容用读者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避免因为表达的欠缺而降低表达效果。
二、新闻记者从事评论创作的优势与劣势
这里的新闻记者,指在媒体单位工作,具体从事新闻采编的人,与之对应的是新闻编辑、美工、版面设计等岗位。由于长年在一线采访报道,接触形形色色的信息,新闻记者相对于新闻评论员、新闻编辑等具有天然的机会优势、信息优势,同时相较于专职评论员,新闻记者从事评论创作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劣势。
(一)新闻记者从事评论创作的优势
生动的社會实践活动能够丰富人的见闻,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养成和观点的提炼。记者社会实践参与次数越多、参与程度越深,越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全方位观察、全身心思考,进而形成记者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丰富描述事物的方法,增强表达事物的效果。因此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常年关注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鲜活的素材,具有熟悉情况的优势。
1.具有熟悉行业部门的机会优势。新闻机构内部采编部门一般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门,每个部门都有需要对接的单位部门和关注的领域,比如时政新闻部、生态新闻部、经济新闻部、党建新闻部、社会新闻部等,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位置优势。每个采编部门所对接的职能部门,是某方面政策的出台部门或者某方面政策的指导实施单位,对特定领域的信息具有权威性。比如:生态新闻部对接的生态环境部门,对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就具有话语权和权威性。耕耘好对应的职能部门,可以率先获得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前沿信息、一手资料,也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某项工作开展推进的情况。
2.具有熟悉相关事实的信息优势。在采访资源细分的条件下,基于“近水楼台”的位置优势,新闻记者常年关注某一领域、某一类型的题材,耳濡目染中,可以深化对所对接领域工作的认识,建立系统的认知结构。视野往上,可以了解上级对推进某方面工作的精神;视角放平,可以了解辖区内某方面工作开展推进的情况;脚步往下,可以了解各个市州、区县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在评论创作中,这些素材可以信手拈来,免去资料的收集、整理、消化等步骤,节省时间和精力。
3.具有从事件中提炼观点的优势。脱离现实,评论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评论观点往往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有时候来源于领导同志不经意间的一句评价,有时候来源于对接单位对久拖未决的难题的思考,有时候来源于采访对象脱口而出的一个“金句”,有时候来源于新闻记者吸收、沉淀信息之后的灵光乍现。因此,采访过程是观点形成的过程,也是评论文章开始构思的地方。
(二)新闻记者从事评论创作的劣势
新闻记者从事评论创作具有的优势比较突出,同样,存在的劣势也比较明显。比如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创作思维的局限和表达路径的依赖。
1.知晓一域有余,了解全局不足。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常年深度关注一个领域,想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深耕其他领域,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在采访资源细分的条件下,关注一域有余留意全局不足,是新闻记者面临的共性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在评论创作中,记者可以从自己关注和留意的方面动笔,多写自己了解的东西,努力在某方面的题材上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独到见解,避免贪多求全。
2.长于平铺直叙,短于深度思考。新闻表现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评论表现的是事件背后的观点。不是说新闻报道不需要思考,而是新闻报道思考的方式和评论创作的思考方式不太一样。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撰写大题材的综述类稿件,稿件谋篇布局、文章层次设计就是思考的过程。
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在一个大标题的统领下,细致提炼小标题,从而尽可能阐述完整大标题的内涵和外延,各个小标题统领的部分是一个主题的不同方面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大标题和小标题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部分之间更多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整体呈现一种“横向”的思维方式。评论创作上的思考,更倾向于理顺事实、案例和表达主旨的逻辑关系,通过不断论述揭示表象背后的本质。论述的各部分是主题的不同层面的问题,各个层面之间是递进关系,整体更像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方式。
3.过多描述事实,疏于表达观点。事实是重要的佐证材料。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评论创作,都少不了案例和事实,恰当的案例可以为评论增色,提升评论文章的说理效果。但是案例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文章的美感,而且会削弱文章的表达效果。
评论创作中,案例处理不当有几种表现:
(1)选取不当。比如:某媒体最近在客户端上发了一篇名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的评论,在筛选新闻由头时,不是选择某地连续多年开展正能量和主旋律宣传等事例,而是选择了一位老师教唱童谣《小小花园》的案例。不是说教唱童谣和正能量没有关系,而是关系太牵强显得“张冠李戴”。假如把这个案例作为加强学前教育类题材的评论或许还不错。
(2)抓不住重点。把握不准案例与评论观点之间的联系,长篇累牍进行陈述,“论”的成分不足。比如:某媒体最近在客户端上发的“让数据释放更多产业商业价值”,看标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但仔细一看,除去开头和结尾,中间几乎没有评论,罗列的一组组数据跟商业有关,但跟“数据释放”联系不是很密切,直到结尾,才象征性来几句呼吁式的文字,显得陈述太多,议论不足。
三、评论创作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一)写什么?
新闻评论,听起来“高大上”,导致很多记者望而却步,甚至有许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疏于练习。写什么?这是创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单位部署、上级指令等可以为评论创作提供一个具体的方向,有时甚至就是命题作文;但是更多的时候,评论创作需要作者自己确定主题。新闻评论写作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在呈现形式上也更加灵活,对于新闻评论作者而言,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因此,评论写作对作者写什么要有清晰的认知。
确定观点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未必容易。在同一个主题下,由于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思考程度不同、表达意图不同,会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而且很多时候,评论的观点直接决定了写作可以发挥的空间,因此,确定了写什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创作。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先声夺人,是亦步亦趋写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还是认真思考、用心打磨出精品,考验着作者的能力和耐心。
(二)怎么写?
写文章总要讨论结构,不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即兴小品,都必须要有想法。而想法,“无非就是遵循文章构思的一些基本原则”[3],再短的文章也要构思,再小的题目也要推敲。
文章结构犹如评论的“骨骼”。对于评论创作而言,每个确定的标题,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可延伸的外延。评论的谋篇布局,就是要根据明确的标题,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多少,让各部分更好地服务主题,揭示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实现写作的意图。如果结构设计不当,轻则逻辑混乱、重复啰嗦、杂乱无章,重则文不对题、中心不明。
四、关于写好评论的建议
(一)克服障碍勤动手
有些新闻工作者对评论创作存在心理障碍,具体存在以下两种形式的障碍。一是对新闻评论的价值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自己今后不往评论职业的路上发展,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新闻评论写作。事实上,新闻评论不仅是个人学业、职业发展的重要技能,也是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文素养。二是自卑畏难心理。一些人没有学好新闻评论,很大一个原因是高估了新闻评论写作的难度,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特别是那些从事新闻工作但不常写评论的人,在评论写作上碰壁一两次,便产生畏难情绪。事实上,新闻评论是一个讲究表达效率和效果的文体[4],对表达意见和说理的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
(二)养成习惯常思考
思想的能力是评论作者最重要的能力[5],理性的思考是评论写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新闻评论题材涉及面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小到家长里短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引发观点的表达。“一些基层‘小事件背后往往藏有深层次的‘大问题”[6];展现形式上,评论文章字数短评几十字,述评上千字;在表现载体上,新闻评论发展至今,囊括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甚至漫画等言论样式,风格多样,生动活泼。形式始终是为内容服务,不能本末倒置。在进行评论创作时,一定是先思考内容的表达。内容优质,形式才能锦上添花。只有通过不断思考,锤炼观点打磨技巧,才能形成独特的评论写作的方法。
(三)善于学习助提升
新闻记者要善于学习鉴赏优秀的评论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尺度,要知道好评论是如何寫成的,在“见贤思齐”中领悟写好评论的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学习中,一是要把自己带进去,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接到题目,如何提炼标题,如何布局结构、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开展写作,通过对照找到差距,有的放矢加强训练。二是要尝试学习别人的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表达方式,通过学习优秀的评论文章,加速自己的成长。
结语
新闻评论创作有章可循。对拥有新闻从业经历的记者而言,进行新闻评论创作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新闻报道积累的工作经验,可以通过勤学苦练,培养问题意识、评论思维,转换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努力成长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创作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2.
[2]伍佳佳.网络新闻评论写作的思维转换与优化策略[J].新闻前哨,2020(4):41—42.
[3]米博华.新闻评论实战教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28—29.
[4]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0-41.
[5]米博华.新闻评论实战教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8.
[6]陈立民.把握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四对关系[J].青年记者,2022(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