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宁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当前社会各领域都经历着深刻变革,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影响和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依据时代特征和教育受众特点,将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微思政”教育是一种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以“短平快”为特征的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创作用于“微思政”教育的“微产品”。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创新贴近大学生喜好的“微思政”教育形态,发掘“微思政”的教育内涵,探索信息化时代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微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7-0045-04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在网络信息时代,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使各种“微事物”“微视频”“微电影”层出不穷,思想政治教育界也及时响应变化,不断探索“微思政”教育。结合影响青年大学生接收信息、学习娱乐的主要方式,采用及时、快速地传播,回应大学生诉求和关切,主动以青年人喜欢的短小精炼可观看和收听的微形式,传播短小精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微思政”教育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正面应对信息时代的新挑战
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引起了深刻变革,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带来了学习的快捷性、即时性、碎片化等特征。信息化传播的快捷性与即时性,使当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传播方式明显存在的滞后性得以显现,信息的碎片化灵活性对传统教育提出巨大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时针对大学生关心的即时性话题和内容做出迅速反馈和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下降,效果不佳。信息化媒介中的移动设备和一些终端的大量涌入,不仅是学习载体工具性的变化,更多的是教学方法的深层次变革,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将不断拓展,让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VR技术等,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适应“Z世代”青年大学生的个性需要
“Z世代”青年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一般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他们从小被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环绕,与信息时代无缝对接。他们习惯于快节奏地读屏、浏览、碎片化学习等方式,网络信息成为他们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他们成长在快速地浏览信息的氛围中,网络信息的获取极其方便,日常生活、学习、交友、购物等几乎离不开网络。在大量网络信息的海洋中,他们是具有较强搜索能力的群体,通过网络能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量非常大,视野也更宽阔。传统教育方式的理论授课、内容传播,以及简单地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习惯和知识获取速度。“Z世代”青年人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耐心不足,随时都会“离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当前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直观的教育呈现,而“微思政”这种教育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探索的一个方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守信息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一是网络信息纷乱复杂。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网络平台、自媒体发布者良莠不齐,经常有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为博眼球,传播一些虚假不实、歪曲事实的信息。由于当前网络把关人员数量不足和素质缺失,致使很多平台信息的发布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发布的内容往往是扰人视听、黑白颠倒,甚至危害青年身心健康。网络环境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违背主流思想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尤为突出。[3]二是泛娱乐化倾向在网络环境中大行其道,消解着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那些通过打造万物皆娱乐、娱乐至死的奶头文化,将主流社会传达的价值观解构和拼接成可围观的、可供消遣的娱乐信息,使其成为可被戏谑的内容。三是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争夺激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是一片开放的场域,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够主动出击、主动占领和引导,那么势必被其他的力量所占据。许多包裹着多元价值观文化的意识形态在挑战和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消解着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威,青年大学生被这些披着多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所吸引,他们处于稳定价值观形成阶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导致个别学生思想偏激,对主流价值观宣传将信将疑,对有些问题偏听偏信,这对青年人的健康发展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高校“微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现状
(一)“微思政”的形式运用多但特色鲜明度不够
“微思政”教育形式因其符合时代潮流和青年人的需求而受到广泛关注。“微思政”的相关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不断丰富,这在各个高校短视频、官微、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中可以看到,其中优秀的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原有的信息基础、技术力量、重视程度等因素各不相同,在“微思政”教育中也明显存在着各种不足。比如,这些被不断形成和构建的教育内容在特色鲜明度方面明显不足,非常吸引人、打动人的优秀教育文本非常稀少,这一点是“微思政”教育形式发展受限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微思政”教育固有的价值观传播特性,决定了如果不能与那些快餐文化、流行速食文化相区别,没有经过深刻思考的内容, “微思政”教育形式就难以发挥高校思政育人的功能。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是表里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在形式上的助力务必转换成有效的教育文本,既要符合传播规律、打造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也要更加重视教育话语文本的生成,如果只是简单地转发一些实事、一些比较浅显的内容,或仅仅是跟着潮流的一些宣传,虽然看来具有时效性,但是内容不足以打动人,无法形成有效的吸引力。
(二)“微思政”与信息技术多方面结合但融合程度不足
“微思政”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以已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视频等为载体,广泛使用大数据、智能信息、VR技术。但是“微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当前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视频等这些常见的“微思政”形式,在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思想内容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方面做的还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处于单方面的宣传,与学校其他部门的融合不够,没有形成纵横结合的思想政治网络,各个平台资源存在信息壁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当前高校“微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追随时事潮流倾向,新颖有余、内涵不足,单向度传播、互动不足,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微思政”教育形式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三)教育者具有“微思政”教育意識但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能够持续深入地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高校“微思政”教育形式要以一批理论功底深厚、了解学生思维逻辑和生活习惯、有卓越实践能力、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的教育工程,应该将所有利于“微思政”教育的人都囊括其中,除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这些主干队伍外,也应该纳入学生党员、大学生媒体人等各种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面对学生工作,更是面向高校各层面的教育。推进“微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合力打造并配合推进的一项工作。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明确意识到要学习好、运用好“微思政”教育形式,但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素养,在这项工作的完成方面显得束手束脚,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不能融会贯通地思考问题,无法推动“微思政”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微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的路径探索
(一)教育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导地位
“微思政”教育形式是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者在追求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肩负着对我国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引领,不能盲目追求技术更新、彰显炫酷,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去本末倒置地追求博眼球、增流量。近年来有一些学校的微视频内容出现问题,就是在跟风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牢记,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技术怎样变化,出现怎样的新形势、新手段,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底线一定要坚守,坚决避免在追求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哗众取宠现象。
(二)以服务大学生为中心,不断丰富“微思政”教育产品
根据“Z世代”大学生“微文化”使用特性和时代特点,通过信息技术开发以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为特征的“微平台”教育模式,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入脑入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基于信息技术时代“微思政”教育的措施维度和测量结果,将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限于在课堂教育中简单地引入图片、视频、时政热点、案例等资料,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将“学生画像”、学情分析等大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模式设计当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和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需求。[4]要丰富“微思政”教育的“微产品”,开发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网络直播、弹幕上墙等形式,加强与思政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沟通。动员优秀大学生媒体人参与“微思政”教育产品的开发和使用,促进教育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打造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思想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和再创造,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抓住大学生的关注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发挥优秀“微思政”文本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贴近大学生喜好的“微思政”教育形态
“微思政”教育形式的发展途径之一是要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教育主体作用、朋辈引领作用。基于大数据抓取学生日常生活和网络行为情况,联合校园一卡通数据信息开展研究,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并面对面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发动师生开发各种“微应用”,设计合理的师生、生生互动版块,成立师生技术团队,回应学生所提问题。基于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价值诉求、热点关注等的即时大数据研判,主动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加强思想与舆情引领研究。基于各种“微思政”平台,创新小规模、多频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方式。搭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多样化“微平台”,例如运用VR、元宇宙等技术实现情景模拟,再现虚拟空间及虚拟人物,实现沉浸式的教育。“微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媒体把关人的作用,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媒体把关人队伍,在严格审核媒体发布内容和质量的同时,完善网络平台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法规,保护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是引导者也是教育模式的设计者,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紧跟技术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信息技术存有亲近感,乐于使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信息抓取,去了解和判断学生所处的状态和思想动态,进行学情分析。要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继续推进,教育工作者就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也要具有设计问题、收集信息和分析能力,在掌握的大量数据中梳理所需要的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高校层面可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力度,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有不断学习的主动精神,勇于尝试新技术,创新教育新形式,提高对新技术的适应和驾驭能力,达到可以熟练使用新媒体,制作“微课”“微视频”等“微思政”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思想,不断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了解和熟悉网络语言,用“微语言”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空间惯用的短小精炼、轻松诙谐的语言、符号、字母、表情包等辅助形式,代替冗长晦涩的说教,使教育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命力。[5] 使“微思政”教育从文本到形式、从思路到表达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和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主体的变化,审时度势主动迎接挑战,肩负起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围绕学生不断创作丰富的“微思政”教育产品,利用信息技术创作贴近大学生喜好的“微思政”教育形态,实现信息技术与“微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实效性和发展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地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youth.cn/gn/201610/t20161010_8732752.htm.
[2]習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320/c168824-29156552.html.
[3]韩强.“微”时代下的网络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7-09-11.
[4]周芸帆.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J].高教学刊,2021(32):117-120.
[5]郑运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微思政”模式.[J].红旗文稿.2017(3):33-34.
(责任编辑:王义祥)
A Practical Study o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Mi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eng Qingning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continuous advance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transformations, which also impact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and the aud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must comb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presents an educational model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racterized by brevity, conciseness, and efficiency. By upholding the core principles of Marxist ideology, educators can continuously create "micro products" suitable for "mi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rthermore, enhanc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that alig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rucial, as is innovating "mi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ats that resonate with students' preferenc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of "mi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discover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Micr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