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逻辑再思考

2023-09-22 20:23林澄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教材分析逻辑

林澄

摘 要 《烛之武退秦师》让不少人疑惑:为什么两国交战这样一件大事,最后仅凭烛之武的一番口舌就被解决?这太不合常理。要化解这一疑惑,就必须梳理清楚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逻辑,只有弄清楚这一逻辑,才能对事件的走向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理解文本背后深刻的含义。对于秦国而言,在出兵之后要想退兵,合理的逻辑就是原先出兵的逻辑不存在了,或者说出兵的利益小于退兵的利益了。烛之武的聪明之处在于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准确地判断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并为秦伯做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从逻辑的角度思考烛之武退秦师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对当下的学生有促进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逻辑 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

很多第一次读《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人都感觉奇怪,为什么在几乎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烛之武仅凭寥寥数语就能够解除困境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梳理清楚烛之武退秦師的相关逻辑,只有弄清楚这一逻辑,才能对事件的走向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理解文本背后深刻的含义。

一、不同视角下“退”的逻辑

一般认为,烛之武退秦师的说服艺术的立足点在于“利”,是服人以“利”。[1]这符合“晓以利害”的传统逻辑,符合“趋利避害”的传统思想,更符合传统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如果说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情感交流的话,那国与国之间就只有利益关系。因此,从利益的角度来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逻辑,必然是一个重要视角。这里就先从这个视角来简单梳理“退秦师”的可能性。

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于晋国和秦国而言,尤其是对于秦国而言,在出兵之后要想退兵,合理的逻辑就是原先出兵的逻辑不存在了,或者说出兵的利益小于退兵的利益了。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从全文来看,这一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630年9月,最初晋国和秦国出兵的理由是“(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从这一表达来看,强调的是“礼”与“忠”,因为“无礼”,所以要出兵;因为对晋国有二心,所以要出兵。不妨如此假设,两国继续出兵且打了胜仗,那么最终所能够获得的理想结果,就是郑国对晋国礼敬有加,同时唯独对晋国忠心耿耿。这样的结果对于晋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出兵的秦国则没有直接利益。并且晋国所获得的利益主要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除非在出兵郑国的时候要求郑国贡献一定的物质利益,然后与秦国“分赃”,但全文并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因此更大的可能性是,秦国出兵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获得,如果说秦国要想获益的话,只能在出兵之前与晋国谈判。秦国出兵是为了利益,退兵也是为了利益,当衡量两个利益的时候,谁带来的利益更大,就决定了秦国是出兵还是退兵。

这样的判断是有道理的。很显然,郑国将秦军作为突破的对象肯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有其必然性。也就是说,郑国如果能够找到退兵给秦国带来更大利益的逻辑,那么退秦师就是有可能的。再加上在当时,多国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出兵的偶然性很大。如此种种,为后文烛之武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而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烛之武“退”秦师的逻辑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另一个精彩之处在于,烛之武本身并非郑国朝堂之人,最多只能算郑国的一个“士”。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层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烛之武是士,这是毋庸置疑的。文中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代,当一个国家遇到了生死挑战的时候,朝廷重臣想到的不是能臣干将,而是一个在野的“士”,这种事情在今天看来似乎匪夷所思,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重要且棘手的事情往往依靠士来完成,因此即使士没有居庙堂之高,同样可以改写历史。

同样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烛之武在面对退秦师的要求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样的说法可以理解为谦虚,可以理解为抱怨,同样也可以理解为烛之武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烛之武真的认为自己已经老了而无能为力了吗?在笔者看来并非如此,如果这个逻辑能够成立,那烛之武一定不会到了郑伯面前才说这句话。结合全文的描述还可以做出更大胆的想象:晋国和秦国围攻郑国,并非一两天的事情,消息早就应该传到了烛之武的耳朵里,而烛之武与佚之狐一定是早有交流的,要不然佚只狐不可能在郑伯面前随口瞎说。这种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推荐一个人出来呢?所以不妨认为,两个人早就分析了郑国与秦国之间的利害关系,然后决定由烛之武去游说。

由烛之武去游说的好处在于其身份相对中立,这一点显然比由佚之狐出马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再来看烛之武退秦师的逻辑。其在阐述退兵理由的时候所说的话是:“……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分析这段话,可以看出烛之武既从细节处分析了打败郑国对秦国没有帮助,同时还不露痕迹地采用了“离间”之法,让秦国认识到帮助晋国打败了郑国之后,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很显然,烛之武所分析的这些并不在秦国的预期之内,这里也可以看出秦国的出兵实际上是很具偶然性的。晋国如何游说秦国不得而知,但在烛之武说出这段理由之后,秦国立即放弃了原有的逻辑,采纳了烛之武的逻辑,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且文中说,“秦伯说”——秦伯居然很高兴,而且还转身就与郑国结盟了,可见烛之武所提供的逻辑是多么的有效。

从结果倒推烛之武的努力,可以发现烛之武的聪明之处在于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准确地判断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并为秦伯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游说秦伯的过程中,烛之武完全是从国与国的眼前与长远的利益角度来解析的,说服力非常强,因此秦伯接受是大概率事件。这在客观上也说明秦伯身边并无像烛之武这样的高明之“士”,其决策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三、“退”秦师逻辑的一般意义

从逻辑的角度思考烛之武退秦师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对当下的学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国与国、人与人交往的认识上。通过比较国之交往与人之交往,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国与国之间以“利”为重,但这种“利”不只体现在物质上,也不只体现在眼前;而人与人的交往除了谈“利”之外,还要有“情”。人与人交往往往是为了帮助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当这个环境能够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时候,这个环境就是最友好的。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更好地选择“进”与“退”,从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理解烛之武退秦师逻辑的一般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杰.服人以“利”——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服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128-129.

[2]张海媚.论《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士人精神”[J],语文学刊,2008(10):71-72.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教材分析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