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璪 张瑜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自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之后,各方学者和有关部门都在积极探求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中的突击作用,以就业脱贫为导向,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的人口为重点,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帮扶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稳定脱贫”[1]。由此可见,乡村想要振兴,教育必须先行。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下,农民必须逐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新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农村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的责任。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手段之一,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之一。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只有将人才建设摆在关键位置,在根本上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促进人才发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2]。而乡村振兴对于本土人才的需求程度,要远大于外来人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在人才问题上存在一致性,具备供求关系。同时,乡村振兴的实施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大需求系统推进[3],而农村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具有5个对应层面的逻辑基础,即提高农业技能,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乡风文明,提高治理水平,培养创业能力。
从产业兴旺的角度上看,农村职业教育能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前农村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中严重不平衡不充分的资源分配之间存在巨大矛盾。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将培育出一批善经营、会探索的新型职业农民[4],有益于农民更好的进行资源分配,对社会资本进行引流,增加农业资本,促进农民和农业增收增产,进一步促使农业产业兴旺、农村产业兴旺。
从生态宜居的角度上看,生态既对应着自然生态,也对应着社会生态。因此,农村环境也同时对应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农村职业教育秉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推广现代化农业作业方式,在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同时改善农村自然环境,并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植入农民内心,形成生态-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从乡风文明的角度上看,农村职业教育既教授职业技能,也教授文化课程。传统乡村文化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农村职业教育植根不同的传统乡村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新时代农民为载体,使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新时代相融合,让传统乡村文化谱写时代篇章,形成独特的乡风文化,塑造独有的乡村文明。
从治理有效的角度上看,农村的治理水平低于城市的治理水平。农村职业教育在上述作用的基础上,优化当地政府的治理环境和治理基础,削弱“三农”问题带给农村的负面影响,缩减城乡差距,减弱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国家的方针政策更便于在乡村土地上推广实施。
从生活富裕的角度上看,农村职业教育能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拓宽农民的职业范围,进一步达到增加收入、生活富裕的目标。近年来,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的重点方向[5]。面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大趋势,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农民不断适应大环境,顺应大潮流的能力,造就农村本土的“双创”型人才。
通过基础逻辑分析可知,农村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存在积极影响。为了探究其具体的影响程度,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2011—2019年我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结业人数和第一产业产值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分析,见表1。
表1 2011—2019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第一产业产值数据表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因此采用2011—2019年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结业人数、2011—201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以及第一产业产值为参考数据,分别代表农村职业教育参数、对比项参数和乡村振兴参数。考虑到培训结业的存量人数在第2年对农村第一产业依然具有影响,同时能够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青壮年,受农业生产的特点,职业具有稳定性,因此本文忽略死亡率、转业率等特殊因素,将每年的结业人数进行累加,选择存量数据作为模型选取的自变量,第一产业产值为因变量。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每年的结业人数总体呈现递减趋势,减少总量达1395.07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74.38万人,减少人数的中位数达142.95万人。平均数大于中位数,说明数据存在极大值,数据分布呈现左偏态分布。减少的最大值发生于2018年,较上一年减少了403.84万人;减少的最小值发生于2017年,较上一年减少了14.03万人。同时,虽然每年的结业人数都在递减,但是每年减少的规模都不同,没有一般规律。这说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每年招生不平衡的现象。我国第一产业产值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增长总量达25685.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210.67亿元,增加量中位数达2621.95亿元。平均数大于中位数,说明数据存在极大值,数据分布呈现左偏态分布。增加最大值发生于2019年,较上一年增长5721.5亿元;增加最小值发生于2017年,较上一年增长了1960.3亿元。同时,每年第一产业产值上涨的规模不同,以2017年为界呈现“前缓后陡”的趋势。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上述2种变量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影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估计形式:
Y=ALαKβ
式中,A、α、β为固定的待估参数,对函数两边取对数后可以得到:
lnY=lnA+αlnL+βlnK
式中,A为常数;L为农村职业教育结业人数;K为农业机械总动力;Y为第一产业产值。
为了防止虚假回归,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对有关数据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判断标准:ADF统计量的T值,若小于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则认为序列具有平稳性,否则是非平稳的。其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因变量第一产量产值Y是不平稳的、自变量农业机械总动力K是一阶平稳的,农村职业教育结业人数L平稳。
经过Eviews计算,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具体参数估计结果数据详见表3。
表3 参数估计表
根据Eviews 10.0结果,可以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Ln(Y)=-0.202900LnK+0.209418LnL+10.82189
(-0.752038) (11.00703)
R2=0.952895 ¯R2=0.937193 F=60.68686
根据t检验0.4805>0.1,则可以认为LnK对LnY没有显著性影响,而LnL对LnY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第一产业产值有促退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结业人数对第一产业产值之间有促进作用。如果K和L同时增加1%,则农村职业教育结业人数对第一产业的正向影响大于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反向带动关系。
上述模型结论说明,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对第一产业产值有负方向的影响,而农村职业教育对第一产业产值有正方向的影响,且在同一水平单位的投入量下,农村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量的绝对值大于农业机械总动力产生的影响量的绝对值。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方面。
农业机械的消耗作用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机械的使用成本抵消了一部分农业产值;生产过程中对农业机械动力的浪费。
农业机械总动力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消耗的成本抵消了一部分第一产业的产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投入对于农业来讲,既是一种投入,也是一种消耗。从微观角度上看,对于农业生产的个体而言,每购置一台农机农具,都会将其成本核算到当年的生产成本中,将成本转移到当年或几年的农产品销售中。当生产个体收回成本后,还需要对农机农具进行维修和保养。这一部分的成本也会被转移到农产品销售中。当农机农具的使用寿命结束后,生产个体又会对农机农具进行更新,其成本又将进行上述周期的轮回。从宏观层面上看,政府在对农机农具进行补贴时,也将抵消一部分农业产值。因此,虽然农机农具大大便捷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投入的边际成本或将大于农业的边际产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
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是全部的投入量,而不是有效使用量。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达到100%的使用率,而使用过程中也不能达到绝对的有效使用,会产生很大比例的浪费。而这种浪费虽然没有直接引起成本的损失,但也使原本能够生产的动力变为浪费的动力,增加了沉淀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影响了第一产业的产值。
人力资源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影响也表现在2个方面: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控制作用掌控经济行为,从而促进产值的发展;人力资源通过控制作用,在农机农具的使用上依然具有局限性,从而间接影响第一产业的产值。
人力资源虽然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生产要素,但由于从业人员利用决策、管理等手段,主导生产的发展和走向,因此人力资源是众多生产要素中领导能力最强、影响深度最广的要素之一。当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后,其生产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基本可以适应农业及农产品经营,对于自己的农业生产也可以进行掌控。在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和用具的使用与否、用量多少等活动,都要受人力资源的控制。再加上农业人力资源累加的普遍性和主动性,使得人力资源以每年3126.32万人的速度增长(2011—2019年),截至2019年累计共有28136.9万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这使得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从业能力增强,从而促进了第一产业产值的上涨。但由于培训的水平和被培训人的素质原因,结业后的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局限性的错误,导致机械动力对产值的消耗或本身的浪费。因此,人力资源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会通过机械动力方面,间接对第一产业的产值产生负面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后可以发现,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很大的促进影响,但在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效能,使其进一步发挥促进作用,仍然需要改革。若想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第一产业的正向影响,主要应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考虑。
从宏观层面看,若想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有3方面举措。要加大培训投入,使培训投入的增长快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幅度;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弥补人力资源质量的短板;要扩大培训规模,进一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度。
5.1.1 加大培训投入
从当前农业现状来看,我国农业依然属于弱质产业,仍然需要第二、第三产业的反哺。只有农业完成下一轮的大发展,才能进一步成为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基础。国际经验表明,要使一国人力资本状况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教育投资增长要快于GDP的增长[6]。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见效最快、成效最大、范围最广的教育培训方式,其培训投入的增长应当快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形成宏观上的产出-投入的良性循环。
5.1.2 完善培训内容
对于培训内容而言,要不断适应时代对第一产业的要求。当前我国第一产业已不是原本简单的农业,而是智慧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农业、生物农业等多种领域协同发展的综合产业。因此,对于培训而言,要不断与时代要求、市场要求以及农业自身要求相适应,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从而弥补人力资源质量的短板。
5.1.3 扩大培训规模
同时,对于培训规模而言,虽然目前的培训规模仍保持在每年3126.32万人的规模,但也以每年174.38万人的规模减少(2011—2019年数据)。因此,面对逐步递减的趋势,当前应该逐步扩大培训数量,已经毕业的人员,如确有需要,可以进行二次培训;培训时课程内容不够实用的,也可以进行再培训。要逐步扩大培训规模,直到所有存量数据全部涵盖后,可以进行延伸培训,从而保障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质量。
5.2.1 明确乡村教育地位,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后方。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石,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7]。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保质保量推进实施的原因在于综合各方面因素齐头并进。而各方面因素形成合力的基础是人才建设问题,也就是人才瓶颈的问题。建设农村培养乡村人才的教员,应来自于城市,来自于农村外部,但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才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乡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乡村振兴培养建设主力。乡村职业教育是最直观、最快捷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方式。但与其他产业相比,乡村职业教育产业的成果在表现上不如其他产业的成果显著,可能被有关单位或资本放置在投资领域的第二梯队里。因此政府及教育、投资或金融等相关单位应加强对乡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将乡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程度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5.2.2 强调乡村教育情怀,引进本土适乡教师
作为乡村职业教育工作者,除过硬的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深厚的乡土情怀。农村是新中国诞生的地方,也是14亿中国人民的老家。因此,乡土情怀是乡村职业工作者潜心授教、植根土地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作为乡村职业人才的培训者和教育者,乡村职业教育教师应厚植乡土情怀,了解农村和农民所需所求和所思所想,亲于村民、喜于乡学。但目前的乡村职业教育教师大多来自于城市或外乡,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却缺少这种乡村教育的情怀。因此,要大力引进本土的适乡人才。以熟悉当地乡情民意的本地职业教师为主,实施“在乡从教”政策;以本地本乡的师范或农学专业的高学历在读研究生为主,实施“留乡致用”政策;以在外地求学的本乡学生为主,实施“返乡支学”政策,把具备乡村教学素质、心怀乡村本土情节的职业教育人才留在乡村的大地上,造就一批新时代乡村的“新乡贤”。
5.2.3 发掘乡村特色课程,拓宽教育资源渠道
农业属于地域性产业,乡村也相应具备地域性的特点。根据经济类型和地理要素,可将乡村分为农业村、渔业村、林业村、牧业村、工业村等不同类型。而不同类型的乡村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同的。因此,发掘乡村职业特色课程,设置乡村切实需要的专业科目,避免课业同质性广泛化是乡村职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此外,乡村职业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而言,在地域、资源和规模上都有很大不足。只有当社会总资本量超过当前市场中相对高收益率的需求方的需求之后,才会向收益率较低的需求方转移。也就是说,只有当收益率高的教育投资市场容量达到饱和之后,市场上的资本才会向收益率相对较低的乡村职业教育转移。因此,当前政府需要拓宽乡村职业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对流向其他教育市场的资本引流到乡村职业教育的市场中,引导社会资本的良性投入和产出,并通过财政补贴、保险、低息投资、清洁投资环境等手段,提高乡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优越性,让乡村职业教育不再只靠政府投入,从而建立起健康的乡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5.2.4 培养“双师型”职业教师,加强“教-学”优质对接
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训出市场需要的、具有职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培训教师本身就要具备其教授科目或职业的从业资格或技能。这也就是“双师型”职业教师的含义。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可以通过“双编制”或“聘期制”等手段,让双师型教师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从教领域自由流动,两头兼顾。此外,在“输血”的同时也要开展“造血”运动,即培养出一批有职业技能、有从业资格的新“双师型”教师。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是“教”和“学”的对接问题。对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契合农民的需求,也要充分了解市场所需,选取当前市场急需的开设课程,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和管理等各个领域[8]。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课程内容不能超脱实践,要立足于职业实战;教学的方式也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让农民不用家、校两头跑。此外还要配套网课视频、实地操作、就业指导等课后复习和辅导服务,不光做到让农民“骑上马”,还要做到在马上“扶一程”,让“教”和“学”真正实现优质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