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奉贤区海湾镇人大主席 王菊辉
奉贤区海湾镇人大创新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工作,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网上+掌上”人人皆可参与的意见建议平台,充分发挥“海湾有约”百姓声音直通车作用。
聚焦健全机制,多方位提升阵地建设高度。秉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着力搭建高质量立法参与平台。一是建阵地。建立了“2+8+N”立法信息采集点阵地,即2 个立法信息采集点,8 个居民区,N 个信息采集点顾问单位。二是建队伍。组建顾问单位+律师专家团+基层信息员“三支队伍”,确保收集的意见建议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代表性。通过发挥所在行业、所在系统的专业和基层的优势,提出立法建议,让更多的民意需求“原汁原味”地传递到立法机关。
聚焦采集流程,多形式拓宽意见征询广度。注重健全立法信息采集流程,力争立法信息采集工作全链条发力。一是精心设计意见征询方案。关注征询对象的广泛性、征询内容的针对性、征询形式的多样性,激发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对象参与立法征询。二是精心组织活动听取意见。采取参与式、讨论式、座谈式的方法开展意见征询,如:依托海兴社区“庭院沙龙议事会”、云樱社区“云里荟”平台,探索“一三工作法”,“一”是提前一周发放立法草案,“三”是采取参与式征询、书面征询及个别访谈三种形式,开展人大代表下基层听取本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和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建议征集活动,收集到“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62条。三是精心汇总梳理意见建议。汇总梳理百姓“原汁原味”的建议,再听取律师专家顾问团专业建议,坚持做好“传声筒”,把较为精准的意见建议报送有关部门。
聚焦搭建平台,多角度挖掘民主议事深度。坚持问需问计于民,将立法信息采集点触角延伸到居民区议事平台。一是线下,通过“议事廊”“会客厅”“百姓坊”等议事平台、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等形式征集社情民意。在“家、站、点”醒目位置设置“选民意见随手贴”“社情民意收集箱”,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二是线上,通过微信群、“海湾镇人大立法信息采集”小程序发布立法征集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上班族参与,让更多老百姓有机会发表意见和建议。
镇立法信息采集点开展工作时间不长,还存在采集流程不够明晰、信息征询广度不深、功能定位发挥不强等问题。下一步,将不断丰富“家、站、点”与立法信息采集点“双融双促”工作内容,完善征询流程、功能定位、规范管理,努力做到“四全四员”,着力打造基层立法采集窗口“海湾有约”品牌。
一是全方位征集,当好汇集民意“接线员”。进一步提升立法意见征询实效,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和民主的温度。发挥点位负责人、联络员等“接线员”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将汇总的“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为地方性法规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全维度覆盖,当好民主立法“参谋员”。扩大立法信息员覆盖面,建立“1+1+1”工作室,即法律专业代表工作室(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行业代表专业工作室+信息采集员工作室,使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都有信息“采集员”。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立法专业素质,提升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工作活力。
三是全链条发力,当好跟踪问效“监督员”。把立法建议征集融入代表接待日、代表建议督办、向选民述职等各项工作,形成“调研发现问题—提交意见建议—反馈改进意见—跟踪监督问题”的闭环监督机制。同时,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关注执法司法普法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的专项督查、执法检查、民生实事监督等多种形式,以监督“小切口”使立法效果“大纵横”。
四是全氛围营造,当好守法普法“宣传员”。立法信息工作同宣传普及法律法规全贯通,依托线上“小明说法”“案例宣传”+线下“律师讲堂”“桂英说法”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对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法律在居民区和相关单位的宣传工作,积极拓展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