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弛
近年来,和顺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聚焦“看得见、有效益、可持续、能带富”标准,夯实三大保障,实现五个突破,探索推行“六条路径”,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目前,全县176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 万元以上,其中20 万元以上的村142个,占比80.7%,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10 万元以上。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集体经济发展全过程,形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壮大集体经济体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紧盯“一年集中突破、两年整体推进、三年巩固提升”目标任务,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指导、法律服务、纪检监察、督导调度等工作专班,构建县委集中领导、组织统筹协调、部门合力推进、乡镇统筹实施、村级具体落实的“一盘棋”格局,形成“整县提升、整乡推进、整村优化”的发展模式,筑牢集体经济发展根基。二是完善制度保障。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县委先后制定出台《和顺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五条措施》《和顺县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实施办法》《和顺县激励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指导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科学规划“有主导产业、有经营收入、有政策帮扶、有考核激励、有评估监管”的村级集体经济“五有”工作目标,通过从严从紧、从细从实落实各项制度,为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落实激励保障。实行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增量奖+养老保险补助”的结构性补贴制度,为全县符合条件的662 名村“两委”干部缴纳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补助89.81 万元,村“两委”主干报酬每年平均达到3.36 万元;4 名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受到提拔重用;对2022 年度8 个先进乡镇及24 个示范乡村授牌表彰,构建起“在岗时有合理待遇、干得好有经济奖励、政治上有发展前途、离任后有生活保障”的激励保障体系。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干来破题,五力齐发破解乡村人才回引难、村级组织运转难、为民服务办事难、干群合力凝聚难等困境。一是汇聚人才破“局”。实施本土人才挖掘、驻村干部帮扶、大学生递进培养“三个一批”计划,动态选树、储备培育农村后备干部596名,选拔296 名懂发展、善经营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选派366 名驻村干部帮扶集体经济发展,招聘176 名35 周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大学生到村工作,全面汇聚乡村发展人才力量。二是市场主体破“零”。突出“党建引领+市场推动”两手发力,借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有效整合乡村资源优势,发展农村混合型经济,加大专业大户、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全县176个行政村党组织全部领办合作社(公司)。目前,全县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0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57 家、家庭农场43 家。三是联村联建破“单”。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破地域界限,以组建联合党组织的形式,选取77 个地域相邻、产业相关的村,打造22 个典型带动型、产业聚合型等“党建联合体”,发挥其资源统筹的组织优势和吸引资金、对接市场的经济优势,实施产业项目19个,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50.6 万元,充分释放“组织力+市场力”的耦合效应。四是服务功能破“圈”。依托“一堡垒五中心”建设,在全县吸纳404 名种植大户、养殖能手、返乡务工人员等致富带头人组建176 个产业发展中心,引导34 名专业技术人才精准对接、定向服务,“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培训84 期覆盖3789 人次,全面打破村党群服务阵地定位模糊、功能单一、经营缺失等问题。五是三资管理破“限”。做深做实“清化收”后半篇文章,县乡两级建设贯通农村产权交易和集体资产监管“双平台”,建立法人治理、项目竞标、资产开发等10 项规范,管住决策、管住资金、管住合同、管住项目、管住公开,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确保集体资源高效利用、安全使用。目前,为集体挽回损失1.279 亿元,新增资源性收费114.02 万元。
立足地理区位、资源要素、市场容量等确定主导产业,向改革要动能、向市场要办法,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一是深挖潜力,走“土地经营”路子。利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承包等方式,将集体土地承包给企业和经营大户,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目前,全县89 个村利用村集体机动地8729.7亩、“三荒四边”地12043.23 亩出租,年均增收近万元,其中李阳镇高邱村平整千亩荒地,通过招标出租,达成承包协议,使得村集体增加收入60 万元。二是加大投入,走“项目扶持”路子。对于无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的“三无”村,县级层面规划构建了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市场前景好的种养殖基地、文旅产业园、观光农业园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按照县级抓规划立项、乡级抓服务统管、村级抓管理经营的方式,2022 年乡村两级申报承接入库42 个项目,整合投资各类涉农项目资金3.2 亿元,带动73 个村年均增收2.3万元。三是做大存量,走“资本增值”路子。积极引导资源村、城中村兴办专业市场、出租商业门店、建设仓储中心和物流园区,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比如:义兴镇北关村利用煤炭资源整合资金1600 多万元在县城建设商贸楼,每年以80 万元的租金进行租赁;投资40 万元建设街边门面房,出租给饭店,年租金6 万元;村集体在获得收益的基础上,超市、饭店可解决劳动就业100 多人。四是龙头辐射,走“企业带动”路子。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产,李阳、松烟、横岭、马坊等乡镇立足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全方位整合村内各类资产资源,折股量化入股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好的10 余家市场主体,共同发展醋酒酿造、畜禽养殖、乡村旅游、杂粮加工等产业,通过保底分红、固定分红、组合分红等方式实现长期稳定收益、村企合作共赢,村均增收13.7 万元。五是创新机制,走“特优品牌”路子。围绕打造农产品“特优”品牌,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先后推动和顺苦荞茶、原醋、火麻油、紫苏油、平菇、香菇、鸡蛋7个品牌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衍生出“一瓶水、一瓶醋、一瓶酒、一瓶油”四大地标品牌,带动脱贫户3.2万户、脱贫人口9.8 万人,脱贫人口年人均增收1400 元左右,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向综合性、全链条、高效化转变。六是依托优势,走“文旅融合”路子。坚持“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具有开发潜力的非遗文化、观光景点、传统村落,同时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形成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服务链。近年来,先后在平松乡小南会村、松烟镇许村、南天池村、横岭镇石拐村打造10 余处乡村旅游项目,连续成功举办11 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2022 年吸引游客约9.5 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5 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行稳致远、持续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扭住“提质增量”目标,强化政策驱动,加快产业带动,盘活资源拉动,规范管理促动,确保年底80%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0 万元以上,收入30 万元以上村较上年提高10%,为加快建设先行区“示范县”“幸福和顺”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