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锋
摘 要: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这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文章将对应用趣味教学法的意义进行阐述,并从“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趣味影视作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实际生活素材,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应用数学趣味游戏,提升学生学习趣味”“增强课堂趣味提问,培养学生钻研精神”“丰富课堂趣味互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多个方面对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期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教学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学生对数学的固有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帮助学生发散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课堂趣味化,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氛围进行改善。在教学课堂中创设极具趣味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放松的学习方法,在轻松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小数乘法”这一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一定的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一个趣味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利用问题进行导入:“昨天路过一家水果店时,我发现西瓜卖8毛钱一斤,便挑了1个刚好10斤整的西瓜,同学们,请问这个西瓜多少钱?应该怎么列式子呢?”随后,引导学生列出计算过程:0.8×10=8(元),得出这个10斤的西瓜价格是8元的结论。当然,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拓展:“同学们,假如这个西瓜重12斤或者是12.5斤呢?我們应该怎么列式子进行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0.8×12=9.6(元)和0.8×12.5=10(元)。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无法理解小数之间的乘法,也没办法快速地将小数之间相乘的答案得出。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为了使学生能够对乘法计算练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比赛的情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与胜负欲。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乘法计算练习题,让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对这些算式进行计算并进行比赛。相同正确率的以速度较快的胜利,而速度相同的则以正确率进行判断胜负。通过这样一个比赛的情境能够充分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二)结合趣味视频作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合作与交流,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趣味的视频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提升其学习效果。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以直观的形式学习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建立起整体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将额外的三角形移植到左右侧的缺失位置,来将平行四边形转换为矩形,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a为底,h为高)。梯形面积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将梯形与三角形进行结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梯形与三角形的转变,指导学生从较大三角形的区域中减去较小三角形的面积。以这种方式,可以自然地获得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S=(a+b)×(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独立地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探究得出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给出数据,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代入计算,这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实际生活素材,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割,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入教学课堂,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生活素材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和技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建与学生实际经验相关的场景,或者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情境,将数学概念融入其中。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元素,以吸引学生的视听感官。最后,教师还可以设计数学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性的生活元素展开教学活动。首先,教师以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教学楼前一共有多少棵树吗?”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对教学楼前有多少棵树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随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知道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吗?”学生会回答:“2米或者3米。”接着,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进行有效计算:“假设每棵树之间距离3米,那么11棵树之间,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这时,许多学生会回答33米。为了验证计算的准确性,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在这个问题中会列出3×11=33(米)的式子,显然这个算式在这个问题中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绘制数轴,然后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3×(11-1)=30(米)。这种通过生活元素引入的数学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元素在趣味教学中的应用。
(四)应用数学趣味游戏,提升学生学习趣味
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可以用数学趣味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趣味游戏教学法有以下优势:第一,数学趣味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数学学习,减轻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第二,数学趣味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游戏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胜利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解决数学问题,追求游戏的胜利和成就感。第三,数学趣味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和任务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制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第四,数学趣味游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游戏中,学生可以与同伴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分享思路和策略,互相帮助和学习。这种社交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入趣味游戏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小游戏:教师作为裁判,让一部分学生手中持有一个数字,另一部分学生扮演“运算符号”,然后按照指示玩游戏并找到合适的朋友。在游戏中教师说出“找朋友”的要求:“要求和为15。”或“要求差为3。”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数字结合运算符号去寻找相应的朋友。最后,那些未能找到正确“朋友”的人将被淘汰。通过类似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的计算。一般来说,数学教师只需要选择2~3个适当的游戏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即可,使游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价值。
(五)增强课堂趣味提问,培养学生钻研精神
课堂提问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测试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巩固学习效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挑戰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这些问题可以是复杂的数学难题、有趣的数学谜题或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激发他们的钻研精神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分享解决思路和策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教师可以提供提示、示范解决方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他们努力探索。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创造一种积极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地探究。同时,教师也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发现和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在接下来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将课堂提问分为基础题、生活题,以及奖励题三个部分。其中基础题是直接明了的计算题,如247×6=( );765×8=( );753×7=( );984×3=( )。除此以外,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生活应用题:夏老师需要购买36瓶矿泉水,每一瓶矿泉水的价格为2元,请问夏老师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先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再通过列算式的方式将夏老师所要支付的钱计算得出。当然,为了有效巩固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奖励题,当学生回答正确就会相应得到一些奖励。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转变,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丰富课堂趣味互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育关系,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在组织兴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和学习动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活动有序发展。教师还应融入学生的生活,关注和理解他们,更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信心。
例如,在“克与千克”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克和千克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克和千克,建立质量的概念,教师可以从生活着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在生活中引入相关项目。例如,“一根火腿20克”“一袋盐500克”“一袋洗衣粉1千克”等,这样学生可以得到直观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师生关系在趣味教学中的调解作用,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还需要教师注重指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保证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程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探讨[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2):97.
[2]詹国平.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J]. 新课程(中),2018(05):53.
[3]秦志平.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浅谈[J]. 读写算,2020(33):100-102.
(责任编辑:廖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