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坚勇
白居易进士及第以后,又参加了由吏部组织的释褐试。释褐就是脱去平民穿的粗麻衣衫。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了这轮考试,你才能脱去麻衣而穿上官服。而且考试的名次越好,所授的官职也越好,可见兹事体大。虽不能说一考定终身,但能决定你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说进士科考量的主要是文才,那么释褐试侧重的则是吏才,一般是拿两个案例让你分析,写出判词,除了要求文理通达、有辞采,更重要的是看你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
为了应对考试,考生们往往要做大量的这方面的练习,即使像白居易这样天资聪颖的人,也不敢偷懒。他和好友元稹躲在长安郊外的华阳观,几个月足不出户,作了许多模拟考试的策文。后来他回忆,在那段时间,他几乎“不遑寝息”,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可见拼得很苦。今天我们看惯了高考指挥棒下的莘莘学子沉沦题海的疲惫身影,对当年“白居易们”备考的情状应该不难想见。正所谓人生能有几回搏,前贤未必让后生。
据说白居易做过的模拟题有上百道之多,好在《白居易集》中收录有部分题目,我们不妨挑几道出来看看:
其一,甲的妻子在甲母前骂狗,甲非常生气,要把妻子休掉。甲妻来控诉,自称没有违反“七出”条例。甲说,妻子犯了不敬的罪过。
其二,甲准备把女儿嫁给乙,乙送了彩礼,而后甲又反悔。乙控诉甲不守婚约,甲说没有立结婚的契约,不算数。
其三,甲的牛把乙的马顶死了,乙要求赔偿。甲说牛马是在放牧的时候互相顶的,请求赔半价,乙不同意。
有意思吧?全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要判得合情合理,还真不容易。都说科举制度害死人,其实那是到了明清以后。在唐朝,這一套文官选拔制度还是很有道理的。也不是说这类题目就能考出真才实学,但你至少对社会生活要有所了解,而且还要通达人情世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接地气。
白居易是从底层走出来的,从小就跟随母亲远走江南,寄居在亲戚家,后来又辗转河北、山西,在漫长的颠沛流离中,他对社会生活应该有更多的关注。再加上那段时间在华阳观的精心准备,他考得不错,顺利通过了释褐试,不久就被派到长安附近的周至县当县尉去了。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唐朝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