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荷兰精神的见证

2023-09-21 18:15叶克飞
北方人(B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磨坊风车小屋

叶克飞

站在“老师”前,儿子仰着头,在烈日下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着。

此“老师”可不是人,而是一座名为“老师”的风车。它的下方是绿色斜顶的小屋,风车搭建在小屋之上,造型古朴。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造纸风车,外观平平无奇,可历史悠久,几百年来一直生产优质纸张。

“老师”当然不是这里唯一的风车,它甚至会被大多数游客错过,因为它并未跟游客必去的风车群在一起,而是远远矗立在田野边。

在赞丹外围的大草地上,就可以望见一座座风车散落于民宅之间,绿草蓝天,很是童话。在赞丹这个距离阿姆斯特丹不过几十公里、风景如画的小镇里,目前仍有多座风车留存,其中部分开放并成为博物馆。

风车曾让赞丹变得繁荣,甚至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区。这一带鼎盛时曾有800多座风车,一座座风车、一个个手工作坊与大自然完美融合。

如今行走于小镇中,路旁都是典型的荷兰式斜顶木屋,屋后总有大片草地,运河流淌其间,牛群在草地上悠然吃草。有一对父子在运河里玩皮划艇,三四岁的孩子划得比父亲还卖力,背景是运河延伸到远处的蔚蓝天际。

无论从哪个方向溜达,都能走到名叫“沙皇彼得之家”的小屋。这栋建于1632年的房子,曾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的住所。他年轻时有感于俄国的守旧落后,化名前往西欧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回国后,他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和教育,俄国也因此崛起。“沙皇彼得之家”就是当年彼得一世在赞丹学习造船时的住所,如今已成为博物馆。内部陈设简陋,只有小床和小桌子,还有陈旧厨具。

站在这小小博物馆里,难免心怀激荡。那个掌控着庞大却落后帝国的年轻皇帝,将这个小镇当成了自己的修炼之地,因为这里代表着当时最强大的生产力。

尼德兰地区位于西风带,又濒临大西洋,别的不多,就是风多。最初,尼德兰人用手工碾磨谷物,后来改用马拉踏车和水车,再之后便开始利用风力。1229年,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很快得到了普及。

最重要的功能是利用风车抽水。1414年,尼德兰人发明了已知最早用于排水的风车。就像欧洲流传的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类,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正是依靠风车,荷兰才从大海中取得几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如今漫步于赞丹,每一座风车都可近距离探访。在历史上,它们曾各司其职。“猫”是矿物磨坊,生产各种染色材料,向游客开放。“追寻者”和“斑点母鸡”都是榨油磨坊,目前仍在正常运转……此外,还有风车专造芝士,也有风车用于锯木。它们也曾破败,如今已经修葺一新,多半被刷为绿色或蓝色,也有质朴的木色,大大的风翼随风转动。

走进一架风车的内部,巨大的齿轮仍在运作,看似粗糙實则精密。沿着极其狭窄且陡峭的木梯走到风车上部,有小小的露台可供观景。只见风车都立于河岸边,水面清澈,旧时的来往货物,就依靠这运河运送。

在荷兰称雄海上的时代,全世界的各种原料沿着海路源源不断送至荷兰,又经由水道送往荷兰各地。来自北欧的木材,来自德国的亚麻籽和油菜籽,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在荷兰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城镇加工。负责加工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都有大量风车,这是他们最为倚仗的动力来源。也正是在风车的不知疲倦的转动下,赞丹这个人类社会最早的工业区形成了。

(摘自2021年第12期《时代邮刊·下半月》)

猜你喜欢
磨坊风车小屋
煎饼磨坊的舞会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春天的小屋
磨坊
小风车
山中小屋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
神奇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