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023-09-21 06:45:34苏菲
天津教育·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文课堂技巧

苏菲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强调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学生语言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其良好人机交往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为此,文章立足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需求,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不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且是人们日常人際交往中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打基础的,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能够加大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制定科学完善的能力培养方案,实现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深入落实。虽然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目标转型优化的必要性,但从实际来看,培养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研究,探索科学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现阶段,教育部门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改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加大了对小学教学改革的监督与指导力度,要求小学语文从传统的知识教学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型,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大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培养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以优化学生课上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教师采用的是“一言堂”式教学模式,由于缺乏互动、缺少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而枯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在这种氛围下,很难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热爱,也很难让学生有欲望进行语言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自然会构建相应的语言表达环境,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自主表达、参与语言互动,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课堂互动的频率不断提升,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其二,可以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每个学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都要慢慢地融入社会环境中,走上工作岗位,而在成长历程中,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其在未来生存和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接触的人、事、物相对较少,还没有在社会环境中历练过,人际交往的空间也比较局限。为了让学生在未来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要尝试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并在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基于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需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空间,构建多元化的语言表达场景,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表达技巧指导,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其语言综合能力。其三,可以提升学生的语用素养。语用素养就是指语言构建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用素养的培养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这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是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很难拥有自主表达与语言交流的机会,单是学习基础的语言知识,缺少实践的语言表达训练,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构建与语言运用机会,如通过口语表达来描述一个比较熟悉的事物,利用语言表达的形式来阐述个人的情感和思想等。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不断优化调整教学目标,开始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尤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也加大了力度,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严重束缚,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上还无法深入落实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学生缺乏语言表达兴趣和主动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自主表达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加大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自主表达与交流中能够不断提升综合语言能力。然而,由于教师缺乏有效的激趣方法,学生因缺乏兴趣而无法实现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和语言能力训练的自主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该从兴趣激发入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案。

其二,学生未能掌握扎实的语言表达技巧。掌握扎实的语言表达技巧是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并通过有效的训练手段强化学生技巧的灵活运用,以此实现稳定提升其能力。但是,就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情况来看,其能力得不到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语言知识积累有限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掌握不扎实,需要教师加大教学创新与改革,将指导学生语言表达技巧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并结合学情科学制定指导方案。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单一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同样也是现阶段影响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创新与丰富能力培养方法是当前语文教学优化的优化内容,也就是教师要创建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不断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还比较单一,以“灌输”的形式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效果。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创建语言情境,激发语言表达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产生语言表达欲望,主动开口进行语言表达。受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已经习惯了教师的讲解,失去了主动思考和主动表达的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兴趣为目的,构建具有趣味性和引导性的语言表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驱动下展开语言交流和表达。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枯燥的文字阅读很难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而且传统按照课文内容逐字逐句阅读的语言表达形式无法促使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发展需求。教师应基于学生兴趣需要合理构建语言表达情境,未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展开自主表达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相关图片,确保图片生动有趣,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出示第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图片中的小壁虎怎么了、遇到了什么问题。生动有趣的图片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升了其学习的兴致,并在仔细地观察和思考中发现图片中的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没有了尾巴的小壁虎心情如何,接下来会做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小壁虎会去看医生,还有的说小壁虎会去找妈妈。最后,教师一张一张地展示图片,学生惊奇地发现,可爱的小壁虎竟然到处借尾巴。

语言情境的创建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表达互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与优化表达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二)运用读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技巧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是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语言表达技巧是需要通过不断训练才能提升的,而读写结合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提升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读写结合切入点,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观潮》这篇课文时,作者在描写潮来前、潮来中和潮来后的景色时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运用十分巧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表达的好处,使学生熟练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技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一些难忘的场景,并模仿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描述,这种模仿式简短的读写训练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有很大帮助,学生不仅可以熟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而且在词语运用上也能够反复斟酌,从而提高语用能力。

再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白话文的形式阐述古诗词的内容,并通过语言的润色使古诗词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对文本的扩写训练也可以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得到有效提升。

(三)创新培养方法,豐富语言表达能力

创新与丰富培养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语言表达体验,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深入感知语言表达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对提升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语言表达互动的积极性有重要帮助。因此,教师要加大对课堂培养方法的创新,基于学生语言表达体验需求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丰富培养方法。其一,借助合作学习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是指多名学生共同围绕一项学习任务进行探讨,最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营造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语言交流与思维碰撞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其语言表达经验。例如,在《慈母情怀》教学过程中,完成基本的知识教学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围绕课文情感和中心思想,联想一下自己的生活,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体验与感悟。由于涉及自身的现实生活,学生能够有很多想要表达的内容,让小组中的探究氛围更加活跃。其二,通过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课文中都涉及人物之间的对话、表情以及动作等,这些语言的表达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带有特定的情感。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引导,无论什么样的背景和情感,都是通过平铺直叙的形式来表达。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融入特定的情感,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例如,在《金色的鱼钩》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有的学生扮演老班长,有的学生扮演生病的战士,还有的学生扮演小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情节背景,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体验,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热爱语言交流,能够对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给予重视,并在日常的学习和交流中加强训练。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结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辩论活动,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要思考如何使用更严谨的语言表达来完善自己的论点另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演讲活动,在完成课文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编写话剧剧本或舞台表演,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现阶段教育部门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改革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小学教学改革的监督与指导力度,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不断强化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策略的研究与落实,充分认识到训练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与此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学生能力发展情况分析,了解相关影响要素,不断创新与丰富培养方法,优化培养目标,强化技巧指导和训练,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语文课堂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指正要有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提问的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