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艳 温州市洞头区人民医院 (浙江 温州 325700)
内容提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发展趋势,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时间仍然比较有限,实际管理应用过程中受到各方因素影响较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要求,这也对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未来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本文对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与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实际出发给出相应建议措施。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决定着医院运营发展效益,其可以切实提高医院诊断检查实效性,与此同时临床实践期间,对于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一旦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医疗设备运行使用状态安全性、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设备功能价值难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医疗设备属于医疗卫生行业运营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某种程度上,医疗设备象征着医院迈入现代化的基础标识。现阶段我国医院医疗设备规模、种类仍在逐年递增,整体精细化程度也在持续上升,所涉及存储信息量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医院发展需求,针对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得以逐步推广普及。从现实角度出发来看,很多医院都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建立了适于自身的医院信息系统,其中医疗设备信息管理便是该信息系统模块的主要模块指标,而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本身最显著的特质即系统操作便捷、灵活、高效,实现设备信息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比如设备购置时便有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调整方向,后续的待验收明细、设备到货表单、设备验收入库数据、设备领用单、检验维修表、品种类别明细等,都有完整的信息参数做参考依据。在设备流程运转的信息化管理过程,某一条件下会自动生成对应表格,像在籍设备统计表格、在修设备统计表格、报废设备统计表格、无计划设备到货统计表格等,系统可以高效、迅速提供各类所需设备信息数据,时刻掌握设备实际运转情况,降低人力成本同时全面提高医院医疗诊断、检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具体表现在应用范围有限、应用质量一般、应用标准化不统一等方面,所以做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升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十分必要[1]。
⑴目前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整体而言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很多医院仍然下意识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导致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始终无法得到长足提高,实践管理过程将重点放在医疗设备检查或者器械检查方面,对设备以及器械是否存在过度使用、是否处在维护期不够重视,各种形式化管理流程,只为检查达标,不做深入调研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都造成我国医疗设备运作使用过程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风险。
⑵部分医院在医疗设备购买环节,前期不做需求分析、综合调研,完全主观采购,只关注设备品牌知名度,将重点放在设备所产生经济收益上,未考虑患者来源,即使知道所采购设备投运后,受众有限,依然跟进采购,导致相同地区各医院同时采购多台功能基本类似的医疗设备,所造成的结果即资源浪费严重,医院综合效益反而会因此下降。
⑶部分医院还存在让专业素质能力有限的技术人员进行设备配套采购的现象,不做专业完备的市场分析,导致购入设备功能质量往往很难满足实际投运需求。一些医院甚至不做审核,主观认为只要购入国外、进口的便是最好的,结果引入后发现这些设备型号版本老旧,很可能已经被国外市场所淘汰,阻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顺利开展推进同时还会损害医院经济效益。
⑴我国医院医疗设备在后期有效管理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缺陷,大部分医院往往只在新设备购入前会进行严格检查,投入使用后追求最大限度发挥设备功能,在对新设备技术的开发创新,以及促进设备能够有效协调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以发挥设备综合效益等方面较为轻视。
⑵且相关专业文献研究发现[2],现阶段我国医院有约50%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本身非专业医疗器械专业,基本都是经过一段时间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大部分为大专学历,有的甚至属于普通工人转行,本身技术能力有限,专业水平一般。医院方面在后期技术培训上较为不足,使之对医疗设备原理、架构、操作特征、运行流程缺乏客观深入的了解,维修保护质量无法保障,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很难第一时间理清成因,自然无法及时给出专业解决方案,最后多半会停机送厂维修,或者等待厂家指派专人来处理。
⑶这种医疗设备后期有效管理不足的现象,不仅会拉低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实效性,影响医院诊疗业务正常推进,还会使医院日常运营风险大增,各类资源成本无法得到切实掌控,随时间推移,医院收益受影响同时自身品牌形象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3]。
⑴医疗设备更新即报废管理随意,也是当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之一,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医院各类新型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已经成为常态。这个过程针对旧设备淘汰是必然发生的事项,医院要按照自身发展规划、运营规模、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合理配置相关设备配套。但这个过程中,如果只追求速度,忽视质量,一味增添新设备、更新配套,很可能导致被替换设备尚有使用价值,也直接做闲置、报废处理。
⑵与此同时,部分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延期、过度使用已经过了服役年限医疗设备,即使这些设备日常运转使用期间常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保养维护上仍然也不会予以重视,继而导致设备运行管理过程各类安全隐患大增,如果出现意外事故,很可能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4]。
⑴结合上文对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及所存在问题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并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系统的、标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惯用传统视角去衡量管控,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为薄弱,这也是导致上述各类问题风险频发的根源所在。所以具体到实践环节,应尽快转变观念,摒除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围绕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特质,突出信息化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管控优势,比如从优化医疗设备效益信息化层面着手,针对其使用效益评价做指标量化,运用设备信息系统,对所积累和设备应用相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合理评价,借助计算机科学算法,对各类大量数据信息予以全面统计分析,得出较为精准的设备评价效率,为其能够高效运作提供有力依据,形成设备运作管理期间,全程监控、实时进行动态数据采集的使用模式,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所具有的实质性价值作用。
⑵在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维护、维修等全过程做信息化管控,对从设备采购到后期维护各方参数指标经相应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收集整合,保障设备信息记录可以借助网络定时定期反馈至生产制造方或者专家系统库,全面提升医疗设备运营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专业性、安全性、经济性,形成医疗设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医院可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投运模式,最终达到切实提升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目的[5]。
⑴在医疗设备使用维护方面,围绕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特质,构建专业化、网络化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变更以往单一的医疗设备对应一批固定维修人员的模式,释放人力资源同时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维护效率。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我国医院现代化发展趋势仍在逐年加快,医院建设规模也在持续扩张,很多国外大型先进医疗设备也在不断被引入,而现代大型医疗设备系统复杂度、技术操作性对比以往也在持续上升,在此大背景下,医院对诊疗检查精准性、可靠性、安全性也愈发重视,为了确保设备功能充分发挥,同时防止设备出现故障风险问题,设备维修养护便显得至关重要,医院需以不同专业技术为中心建立针对性维修保养机制,促进在用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医疗设备更新、报废,必须围绕信息统计数据资源,建立标准统一的设备更新、更换、报废、闲置方案,明确各项规章细则,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管理处置,杜绝以往的随意更新、报废管理模式,使之性能可以充分得到发挥同时达到降低设备运行期间各类安全事故风险发生率[6]。
⑵医院可对医疗设备维修部门人员做好全面培训,明确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综合专业素质水平完全达标,提供必备的检测维修工具,在医院信息系统内录入设备易损、易耗零件,记录周期,常更换此类设备零部件,围绕系统规范提示做好全方位的日检、随机检查、专项检查工作。同时积极引入医疗设备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专业素质过硬技术团队,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便可有效处理解决,医院也应进一步周期性的开展医疗设备后期维护培训方案,进一步强化相应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借助网络线上共享技术,对每次设备故障方位、原因等进行信息采集,为后续设备维护保养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全面发挥医疗设备功能,使之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完全得以体现[7]。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朝着集成化、自动化、一体化方面推进,但与此同时随着医疗设备系统集成度不断升高,设备性能要求也会愈发严格,所以未来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必须完善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细则的使之可靠性、稳定性能够有一定保障,以此方能使之功能朝着预期方向稳步发展。比如未来医疗设备必须进一步提高在规定环境、规定时间必须达到规定功能,确保自身使用周期内始终保持所应达到性能参数等方面的能力,针对设备零部件、结构特征、不同模块参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做好实时监控和智能预测,掌握设备行为和工作状态,分析评估设备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程度,因地制宜的完善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细则,来达到减少甚至防止设备因意外故障造成不可预计损失的目的[8]。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在维修管理层面必然要向超前维修管理模式推进,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多是以定期检查、报告维修、事后维修来体现,本身不具备时效性,超前维修管理可以切实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避免意外损坏的状况发生。经信息技术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掌握设备运行实况,可为后续其整体维修保养方案提供有利参考依据,这也是确保医疗设备能够始终处于最佳运转状态,促进医院以及患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条件。这个过程中,超前维修管理模式的成型,需要依赖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各类设备状态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用作状态监测,实时掌握设备温度、压力、振动、噪音等信息;故障诊断上,对所采集数据和生产厂家提供数据做好比对,在专家库中分析、诊断,给出结论后,对设备故障予以早期预警报告,对故障点做初级处理,来减低故障发生率,最终起到切实提高医疗设备运行专业性、可靠性的效果。总体而言,超前维修管理也是未来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其通过状态检测、故障诊断,可以规避传统的定期维修导致资金重复投资、人力时间资源成本过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全面提升医院综合经济效益,也可节省设备生产厂家的维护成本[9]。
逐步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保障体系,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本质上便要以设备或者设备生命周期全程为中心,做实时管控,但医疗设备管理及信息化工作要求数据信息采集必须具备完整性和专业性,设备管理系统覆盖面必须到位,才能保障设备具体使用效果达到以期。所以后续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还应面向系统投运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保障体系,针对设备管理人才做好深度培养,建立高素质的现代化设备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引入具备现代化发展观念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也是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能够随时间推移得以持续提高的前置依据[10]。
综上所述,通过对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与趋势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够理想,存在问题相对较多,比如医疗设备购入管理不严、医疗设备后期有效管理不足、医疗设备更新及报废管理随意等,所以实践期间必须从加强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完备的医疗设备使用维护机制等方面做起才能保障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得到有效改善,未来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则要从完善系统管理规范标准细则、形成超前维修管理模式、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方能充分发挥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价值,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医院医疗事业得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