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药物透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2023-09-20 11:14权,李由,李洲,冷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斯的明鸣音生长抑素

李 权,李 由,李 洲,冷 蔚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 自贡 64300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肠梗阻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在腹部手术后1~3周出现。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约90%是炎性肠梗阻,其原因往往与手术创伤应激、术前外伤、腹腔炎症等相关[1],最终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出现的一种动力性与机械性混合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积极的非手术治疗为主,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肠瘘、肠坏死、脓毒血症、肠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肠血管活性肽,降低肠道液体的分泌量,从而缓解肠内部压力,为肠内血管的正常血运提供保障[2]。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可增强药物传递效果并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且避免了传统给药的首过效应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新斯的明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对患者的肠功能动力恢复有较好的效果[3]。当前国内外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研究更多的是单独使用生长抑素或单独肌肉注射新斯的明,而鲜见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透入新斯的明治疗使用的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将本院收治的5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药物透入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4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18例)、B组(18例)、C组(18例)。A组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4~72岁,平均(41.22±11.63)岁;术后6~15 d先后出现炎性肠梗阻,平均时间(13.02±1.06)d;其中胃癌手术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7例,结肠癌手术3例,腹部创伤手术2例。B组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1~75岁,平均(43.58±10.66)岁;术后7~17 d先后出现炎性肠梗阻,平均时间(12.35±1.27)d;其中胃癌手术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8例,结肠癌手术4例,腹部创伤手术1例。C组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0~74岁,平均(42.55±11.08)岁;术后7~20 d先后出现炎性肠梗阻,平均时间(12.67±1.11)d;其中胃癌手术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7例,结肠癌手术3例,腹部创伤手术2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黎介寿院士定义)[4];(2)经腹部CT检查肠壁水肿增厚;(3)腹部平片以肠管扩张积气为表现;(4)无明显的肠蠕动,肠鸣音减弱;(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6)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1)因肠扭转等造成的机械性肠梗阻;(2)因神经损伤、内脏损伤造成的麻痹性肠梗阻[5];(3)因肿瘤造成的恶性肠梗阻;(4)有药物过敏史;(5)有精神病史,无法正常交流;(6)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禁食,并实施连续性鼻胃管胃肠减压和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2)行全胃肠外营养供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营养液体的输入,并且进行电解质的治疗;(3)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出现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4)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包括站立、慢走等[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超声导入新斯的明注射液 10 mg,每天1 次,每次 30 min,超声导入结束后仍需保留药物贴片30 min[7];B组患者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静脉持续泵入250 μg/h;C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透入新斯的明注射液进行治疗。以上均5 d为1个疗程。

1.2.2观察指标 将3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手术中转率作为判定指标,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患者肠道功能严重受损,恢复标准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次数从少到多;再手术率:特殊治疗后患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则采取手术治疗的比例[8]。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W检验判定是否为正态分布,若是正态分布则表示,通过方差进行分析,比较时,若方差有差异,使用Games-Howell进行校正,采用Dunnett′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3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胀缓解时间比较 C组患者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腹胀缓解时间缩短,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胀缓解时间比较

2.23组患者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C组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最短,且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2.33组患者手术中转率比较 C组手术中转率为0,而A组与B组的中转手术人数均为4例,手术中转率均为22.22%。C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数肠梗阻都是炎性肠梗阻[9]。由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过长导致肠浆膜暴露时间过长,造成肠壁水肿,蠕动减弱,从而出现了胃肠道炎症反应,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异常、腹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发热,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外营养、抗感染、指导患者站立等。由于肠梗阻的病变范围较大,无法准确判断梗阻部位,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难度较大,再次手术对患者影响较大,且手术很有可能造成术中及术后肠瘘,导致腹腔严重感染等问题[10]。常见的出现早期肠梗阻的手术为胃癌手术、急性阑尾炎手术、结肠癌手术、腹部创伤手术等。该病症是20世纪末期由黎介寿院士提出,一般是在手术后的2周左右出现,降低了肠蠕动的速度[11],进而出现的一种动力性与机械性混合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过程中腹部内部的血液及其他的残留物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具体表现为肠鸣音减弱、腹部胀气、肛门排气排便异常。除此之外,患者体内的电解质丢失会引发内环境紊乱,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将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2]。

在国内外研究中明确了生长抑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抑制肠内血管活性肽,降低肠道液体的分泌,缓解肠内的压力,改善肠梗阻的症状。超声波可以通过能量的形式增加药物的效果,在很多疾病上都取得了应用[13]。超声波透入新斯的明注射液可以让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靶向部位,提升局部的治疗效果,避免了传统给药的首过效应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超声波透入药物注射液可以让药效达到皮下的6~12 cm,局部药物浓度比常规用药高,促进肠道的蠕动效果。及时干预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至关重要,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肠瘘、脓毒血症、肠功能异常等[14],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通过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透入新斯的明注射液治疗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经过临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方案突破了传统的用药局限,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15]。

本研究结果表明,C组的治疗效果最好,可有效降低手术中转率、缩短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减少胃肠减压量。对于早期炎性肠梗阻而言,生长抑素是首选的治疗药物,能够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消除患者局部水肿,避免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可缓解炎症反应,但是单一使用生长抑素的中期比较长,难以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通过超声波药物透入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肉芽组织增生,避免出现粘连的情况。

综上所述,生长抑素联合超声波透入新斯的明治疗对术后炎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减少患者胃肠减压量、加速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加速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降低手术中转率,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斯的明鸣音生长抑素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阿托品配伍新斯的明拮抗肌松的时效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