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3-09-20 10:13杨秀梅邵迎华孙广宇
西部中医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主证胃肠功能气虚

毕 翠,杨秀梅,刘 洋,邵迎华,孙广宇

沧州市人民医院妇科,河北 沧州 061000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30~50 岁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经期延长、白带增多等,易导致不孕、痛经以及子宫内膜炎等[1]。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多首选腹腔镜下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虽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口小,但也受到麻醉、手术中机械刺激、二氧化碳气腹等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机体应激反应,术后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患者康复[3-4]。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属中医学“腹胀”“肠痹”等范畴,发病以气虚、血瘀为本,胃气不降、腑气不通为标,以益气、化瘀、通腑为主要治则[5]。本研究在常规干预与口服吗丁啉的基础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干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气虚血瘀证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8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1~47.3岁,平均(37.93±4.77)岁;体质量44.9~64.1 kg,平均(52.94±5.29)kg;手术时间52~173 min,平均(113.44±12.95)min。治疗组患者年龄29.3~47.9 岁,平均(38.04±4.79)岁;体质量44.7~64.3kg,平均(53.01±5.31)kg;手术时间53~168min,平均(112.98±12.93)h。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子宫肌瘤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6]标准,并经超声检查确诊。

1.2.2 气虚血瘀证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标准,1)气虚证。主证:气短,乏力,神疲,脉虚;次证:自汗,懒言,舌淡。主证2 项加次证1 项即可诊断。2)血瘀证。主证:刺痛、痛有定处,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和瘀点,脉涩或沉弦;次证: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狂躁,善忘,手术史。主证2 项加次证1 项即可诊断。

1.2.3 胃肠功能紊乱诊断 参照《消化系统常见病功能性腹胀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8]标准: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中上部腹痛;4)中上腹部烧灼感,且未见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符合以上症状1 项或多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年龄20~60 岁;3)首次行腹腔镜手术者;4)临床资料齐全;5)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既往腹部手术史;2)对本治疗方案用药过敏;3)合并其他类型妇科疾病;4)既往胃肠道疾病者;5)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异常。

1.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如监测术后生命体征,指导术后当日病床活动及术后次日下床活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1.5.1 对照组 口服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0910003,规格:10 mg)每次10 mg,每日3次,共4天。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中药穴位贴敷:选取神阙、中脘、天枢(双侧)。贴敷药物:黄芪30 g,当归15 g,赤芍15 g,稀莶草12 g,丹参15 g,红花6 g,桃仁6 g,怀牛膝9 g,上述药材由本院制剂室制作成粉末,用生姜汁调匀,涂于穴位,胶布固定,贴敷5 h,每日1 次。推拿方法包括按腹:以神阙穴为中心按腹,当指腹部到一定深度应按而留之,并维持此时所达深度约3 s。揉腹:以神阙为中心指揉腹部,频率每分钟约25 次,约5 min。运腹:指运神阙穴,沿垂直机体纵轴水平放在神阙穴两侧,通过指关节屈伸以弧形带动运腹,周而复始操作8 次。推腹:指推任脉,以中脘穴为主反复36 次。以上推拿每日1次。连续4天。

1.6 观察指标1)记录治疗后两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2)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grading scale,GSRS)评分[9]:症状分4 级计分为无症状(0 分)、经提示可意识到症状存在(1 分)、症状存在但不影响日常生活(2 分)、症状影响日常生活(3分);体征分3级计分为伴腹胀感但腹围无增加(0 分)、腹胀时较基础腹围增加1 cm(2分)、腹胀时较基础腹围增加2 cm 及以上(3 分)。3)气虚血瘀主证症状评分,以《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10]为标准,按4 级计分评价气短、乏力、刺痛有定处、脉络瘀血、皮下瘀斑对应为无(0 分)、轻(1分)、中(2分)、重(4分)。

1.7 疗效标准参照《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10]标准。临床治愈:胃肠功能障碍消失,气虚血瘀证减分率95%~100%;显效:胃肠功能障碍明显好转,气虚血瘀证减分率75%以上但不足95%;有效:胃肠功能障碍有所改善,气虚血瘀证减分率55%以上但不足75%;无效:胃肠功能障碍未见改善,气虚血瘀证减分率不足50%。气虚血瘀证减分率(%)=(治疗前症状体征总评分-治疗后症状体征总评分)/治疗前症状体征总评分×100%。

1.8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治疗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恢复时间(±s) h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恢复时间(±s) h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腹胀消失时间55.61±6.58 31.93±4.14*例数44 44首次排气时间60.48±7.06 37.14±4.70*肠鸣音恢复时间43.90±5.37 37.44±4.71*

2.2 GSR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SRS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SRS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体征组别例数时间症状2.19±0.32 1.39±0.24*2.22±0.32 0.80±0.13*#对照组44治疗组4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37±0.33 1.47±0.25*2.34±0.33 0.82±0.13*#

2.3 气虚血瘀主证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气虚血瘀主证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虚血瘀主证症状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虚血瘀主证症状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皮下瘀斑2.75±0.37 1.30±0.23*2.68±0.36 0.64±0.10*#例数44治疗组44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气短3.11±0.40 1.49±0.25*3.07±0.40 0.75±0.12*#乏力3.04±0.39 1.47±0.25*3.09±0.40 0.73±0.11*#刺痛有定处2.85±0.38 1.40±0.24*2.81±0.37 0.70±0.11*#脉络瘀血2.77±0.37 1.33±0.23*2.71±0.36 0.68±0.10*#

2.4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患者多为经历过经、孕、产、乳数度耗伤气血的中年妇女,患者常见因经量过多、气随血耗而致的气血两虚症状[11];气虚则血行无力,血滞则瘀血成,日久积结成癥,久病气虚衰,阴血亏虚,气随血伤,形成恶性循环;故正气虚弱也是导致子宫肌瘤的关键,故而气虚血瘀是该病的病机根本[12-1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麻醉、术中手术金刃损伤等损伤人体元气,破坏气机运行,术后气血亏虚,瘀血内停,运化不利,胃肠功能失司,通降失常,影响排气、排便,出现胃肠道通降功能障碍;“离经之血便是瘀”,腹部手术创伤可伤及经络血脉,瘀血结于六腑使其不能传化,腑气不通形成肠痹,以致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14-15]。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道功能失调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特点,故中医干预护理以益气活血为要。

本研究选用中药重用黄芪,峻补元气,以助运血之动力,使气旺而血亦行,瘀祛而不伤正;辅以当归、赤芍、稀莶草、丹参、桃仁、红花破血逐瘀,活血通络;怀牛膝活血祛瘀,又引血下行,全方共奏益气化瘀通络之功。穴位贴敷是一种基于中医经络学体系的外治法,将药物研磨成粉外敷穴位局部,药物有效成分经穴位皮肤起直接或间接治疗作用[16]。所选穴位中神阙穴是人体任脉要穴,位于肚脐中人体最薄弱部位,汇聚先天之阳气,与各脏器、脉络相通,药物的性味易经微循环渗透吸收,使药效直达病灶,发挥疏通经络、下气宽肠、和胃降逆、通达气机的效果。中脘为胃经募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降逆、消食化滞之功。中医认为腹部居于人体之中,是上下联结之枢,内藏五脏六腑。腹部推拿法以神阙穴为中心,采取按腹、运腹、揉腹之手法刺激,通过经络循行直达病所,发挥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也利于脾气得生,使气血化生有源;胃气得降,则机体气机升降得以恢复。以任脉及中脘穴为主交替推腹,源于中脘穴是胃之募穴以及八会穴之腑会,任脉主六腑传导化物,发挥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气虚血瘀主证症状评分减少,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常规干预与口服吗丁啉的基础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可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症状体征,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治疗效果[17],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主证胃肠功能气虚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循序渐进”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辨证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从主病主证角度探析君药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