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世居民族之一,历史上主要聚居在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畔[1],目前居住在黑龙江省塔河、呼玛、逊克、爱辉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和扎兰屯等地,人口万余,其中,黑龙江省占52%,内蒙古自治区占48%,是全国重点扶持发展的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2]。鄂伦春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一般使用汉语,部分鄂伦春族人使用满语和蒙古语。历史上,粗犷、朴素的鄂伦春族人长期在深山老林游猎,居住在由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里(又称“斜人柱”“木刻楞”),过着单一的狩猎生活,是典型的森林民族。早期鄂伦春族人陆路交通以驯鹿为主,17 世纪后逐渐用马匹替代了驯鹿。冬季大雪封山依靠“柯伊纳”(类似于滑雪板)捕猎[3]。
传统鄂伦春族人长期居住的地区,山高林阔,水网密集,海拔高,气候寒,寒温带植物茂盛,多毒蛇猛兽出没,自然环境艰苦。长期与自然相伴,依赖、崇拜、敬畏和感恩是其面对自然的常态。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和掌握了身边动植物和食物的属性、特征和功能,在民间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积累了不少偏方、验方和土方等,地域特色鲜明,寒地优势明显,北方民族医药文化特征浓郁。
鄂伦春族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民族之一[4],作为民族传统民间医药文化的活化石[5],深入挖掘其天然形态,整理总结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认知和方法,既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又蕴含着浓郁的文化价值,要认真挖掘、整理和保护。
传统鄂伦春族人世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等大山深处,常年与大山、森林、河流相伴。广袤的山林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此栖息着梅花鹿、东北虎、黑熊、猞猁、野猪、飞龙、狍子、麋鹿、马鹿、驯鹿、驼鹿、棕熊等400 余种珍禽异兽[6];植物包括144 科1261 种,其中,药用植物据统计超过575 种。有生长于河岸边的牛防风、葡枝乌头等;生长于干旱荒坡的苦参、山杏、黄芩、防风、百里香、白鲜皮、萱草、远志、桔梗、白头翁等;生长于森林间的红花、歪头菜、苍术、大叶柴胡、贝母、银莲花、柳兰等;生长于湿地及沼泽的老鹳草、水湿柳叶菜等;生长于五花草甸的芍药、蒲公英、升麻、草乌头、委陵菜、地瓜苗、黄芪、地榆等[7]。
传统的鄂伦春族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和与自然抗争中对身边动植物的药用价值逐渐有了认识和了解,民间常以身边随手采集的植物和抓捕的猎物为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由族里长者和萨满传授医药知识、保健养生和治疗常见病。如,用“卓塔”(狗灵草),熬汤内服或捣碎外敷,治疗咳嗽等;用“车轱辘菜”(车前草),生食或水焯后食用,治疗痈肿、热痢、止泻等;用“古摸比”(柳蒿芽),煎汤或入菜,治疗醉酒和胃出血等;用“婆恩图”(鹿茸),切片,研末内服或泡酒,强筋骨,缓解肌肉疲劳等;用“库玛哈其其因”(鹿鞭),风干后切片或煮食,治疗肾虚,精血不足等;用“因基罕”(鹿胎),煮食或熬膏,治疗月经不调、精血不足等[8]。
传统鄂伦春族人长期以骑马狩猎为主,过着相对封闭、原始和简单的游牧、渔猎和采摘生活。外伤、骨折、疮疡、关节痛、风湿病、胃肠疾病等是其常见病和多发病[9],因此,在适应自然,提高生存能力和防病治病过程中,逐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生存技能和用药常识,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办法,以温润、清化、调畅气血为治病常法,由长者或有经验的人口传心授,在民间代代相传。民间医生配制药物喜用单方、验方和奇方等,追求天然,简单方便,方法虽土,但疗效显著[10]。因为长期与鹿相伴,因此,使用鹿各器官治病与养生等就成了鄂伦春族人传统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用“婆恩图”(鹿茸角)切片,开水内服或泡酒,治疗哮喘、心悸、眩晕等;用“库玛哈其其因”(鹿鞭),熬汤或蒸煮食用,治疗气虚、阳痿、耳鸣和宫寒不孕等;用“因其罕”(鹿胎),蒸煮食用,治疗宫冷不孕等;用“库玛哈衣日哥衣因”(鹿尾),泡酒,治疗阳痿、遗精等男科病;用“瑟俄和瑟”(鹿心血),生饮,治疗咳嗽、心脏衰弱、补气养血和暖胃散寒等[11]。此外,鄂伦春族人在生活中还用烧热的石头烫敷或火烤,治疗慢性病和养生健体等。做“衣西嫩”,治疗腰腿痛、关节炎等;用瓦罐拔火罐,做“敖陶嫩”,治疗腰腿痛和腹痛等;用手指揪皮肉,做“他嫩”,治疗抽筋、头痛等[12]。
传统鄂伦春人的热敷、拔火罐和手搓等医疗方法往往凭经验和主观感受,重疗效和患者的反应,轻标准、剂量和规范,防病、治病等方面较粗放,处于医疗的原始阶段。
《左转》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传统鄂伦春族人居住大山岭里,河流纵横,地表覆盖着茂盛的针叶林,年平均温度-2.8 ℃,最低气温达-52.3 ℃。降水主要以冰雪为主,寒地特色鲜明。受严寒、冰雪、冷风等恶劣气候影响,加之卫生条件差和民俗习惯等原因,常患有以外因寒燥、内伤痰热、气血不畅等病机病因的各种地方病、慢性病和常见病,如,冻伤、关节或风湿类疾病;结核类疾病;气管类疾病;伤寒及妇科类疾病等。传统鄂伦春族人为抵抗疾病,适应自然,常以身边经常接触的植物、动物为基点,将采集来的植物果实、花蕾、根茎及动物器官和内脏等作为治疗疾病和滋补、长寿的药物,通过外敷、清洗、药浴和调擦等方式,逐渐形成了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比如用“嘎里毛”(老鸹眼)熬汤,内服外洗,治疗骨折、外伤或关节炎等;用新鲜的菌类“马粪包”(马勃)研成粉外敷,清热、解毒、消炎,治疗咳嗽和嗓子嘶哑等;用“枯林傲立高陶”(长虫草)熬汤,清洗或捣碎涂抹患处,治疗毒蛇咬伤等[13]。鄂伦春族人常把鹿茸、鹿胎、鹿心血、鹿鞭及鹿尾等作为药物,治疗各种常见病。据《黑龙江省略·丛录》载:“鹿胎为膏,则妇科佳药。”把鹿茸切片加红糖,开水冲服,可治疗妇女病、祛寒等;鹿鞭煮熟或泡酒服用,可补气、壮阳和催奶等。久居寒地的鄂族同胞一般体质较强壮、腠理致密,民间用药常剂量大,峻猛力强,治疗沉疴痼疾常收到意外之效。
传统鄂伦春族人长期生活在人际罕至的深山老林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游猎生活,与外部世界交流少,视野局限和对自然认知的贫瘠,鄂伦春族人自然现象缺乏科学合理解释,对身边的草木、森林、动物、雷雨、雪风及星辰等自然现象内心充满神秘、敬畏和恐惧。他们认为,自然界包括人类被具有强大力量的“神”主宰[14-15]。在“信则灵”的强大精神作用下,强调调动人体自身潜能,发挥人的“精气神”正能量,平衡阴阳,调动人体自我修复能力,消除疾病,恢复健康。同时辅之以动植物药,如用“西拉布”树条熬水喝,治疗火眼、唇破裂等;用“那兰木库热草”捣烂后敷于患处,治疗疮疡等;用“库林熬饶特草”熬汤冲洗或捣烂后敷于患处,治疗虫蛇咬伤等;用“安摩草”熬汤内服或冲洗患处,止血止痛等;用“熊胆”开水服或泡酒喝,治疗肝脏、胆囊、头痛、腹泻、咳嗽和腿肿等;用“麝香”开水冲服,治疗惊吓昏迷、跌打损伤等[16]。
《黄帝内经》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如鄂伦春族人很早就懂得温泉洗浴和饮用泉水治疗各种疾病,温泉疗法和水疗法等具有鲜明的北方民族特色[17]。位于逊克县的嘟鲁河温泉,被鄂伦春族人称为“布拉尔”“嘎仙”,甚至称为“神泉”。他们发现经常用此泉水洗浴患处或经常饮用,可治疗胃肠病、妇女病、肺结核、皮肤病、眼病及外伤等。洗温泉,喝圣水,身心虔诚宁静,通过精神调摄,达到“志平意和,心有寄托,身心畅达”的效果[18]。此外,鄂伦春族人还用白桦树和黑桦树的树汁制成“苏乌瑟”饮品,该汁具有清热利湿,祛痰止咳功效。用“库切特”(五味子),开水冲泡热饮,具有养心、安神和补气等功效,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保健饮品。
久居深山和长期的狩猎生活,使他们尊崇山林中的自然神和动植物神等[19-21]。传统鄂伦春族人对医疗认识和医疗技术掌握还处于原始状态和经验积累阶段,其治病方式经历了萨满医疗、民间偏方和借鉴其他民族医疗技术等过程,其中,萨满治病在传统鄂族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早期民族和民间医疗的主要形式[22-23]。传统鄂伦春族萨满医疗采用跳神、祭祀和占卜等形式,医巫合一,是典型的原始精神疗法,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鄂伦春族人久居深山,与世外隔绝,还留存着一些原始社会遗迹,原始的诊疗手段和传承方式使鄂伦春族民间医药文化保持着鲜明的原生态特征,是民族原始文化信仰的活化石[24]。他们强调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相信通过萨满活动,人神配合,调动心灵潜能,维护身心健康。他们在长期游猎,逐渐适应北方寒地气候和环境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寒地用药知识、医疗技术和保健技巧,其医疗手段和医疗技术等靠有经验的长者和萨满等神职人员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由于鲜受到外界影响和干扰,相对保持着原始风貌和原汁原味的方药技艺,因此,其原始医疗保健知识和技术等具有传统医疗思维价值、健康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25],但在现代社会,科学、医学和技术等强烈对比下,其原始的医疗手段和医疗文化正在迅速消亡[26]。
古代鄂伦春族医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研究保护古代鄂伦春族民间传统医药文化,首先要提高认识,要站在中华医药文化伟大复兴高度,明确保护的意义和重大价值;二要尽快制定保护政策,出台相应文件和地方法规,要在制度措施、保护标准、人员配备、资金监管等方面制定政策,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三要建立专业队伍。当前,民间传统医药保护队伍建设已到了濒危程度,其人员专业素质、队伍建设、人员待遇、工作内容等都亟待规范和解决;四是要形成保护氛围。要积极宣传民族医药文化保护的价值和意义,要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加强保护的氛围和行动策略。
对民族医药文化保护要坚持科学态度,要正视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局限。其文化部分,要客观研究整理,继承和发展;其医学部分,要去其糟粕,扬弃继承,客观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