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玉
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认知、农业和科技三大革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发展到如今的文明社会。智人是现代人的祖先,大约七万年前,幸运地引发了认知革命,这是人类历史真正的开端。智人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直立行走,具有了语言、交流、合作、信仰、想象力以及制造工具的能力。于是,人们开始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躬自问:人的思维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即认识的起源,亦即知与行的观念问题。
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一个哲学常识。但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这是违反实践论的,但他更强调学而知之,在《论语》卷首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孔子之后,中国开创了一个社会个体追求知行观的漫长历史时期。
我国古代知行观出现过四大主要流派:首先是商朝的伊尹,他的知行观是“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意思是说,不思考怎么能搞清楚事理,不去做怎么能成事。后来,逐渐演变为“知易行难”的观点。其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者,他主张:行先知后、由行致知、以行验知、以行导知、知行统一。再次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提出元知行论,对知行有创新的见解,他认为人的心理实质来自两方面:刚健之气和纯粹之气,前者即意志,也就是行;后者是认识,也即知。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或称为总认知。最后是宋明之后,思想家们对认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代表人物有程颐、朱熹、王阳明等。程颐认为“须是识在行之先”,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的观点,指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王阳明是继孔、孟和朱熹之后第四位圣人,是心学的创始人和知行理论的集大成者。知行观是他心学的核心学说之一,他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是他在贵州时提出的“知行合一”观点。他认为唯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行、心外无事,唯如是,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知就是知,行就是行,知行怎么合一呢?他认为知行合一,意思是“知行即一”,知即行,行即知,这是知行的辩证法,是五百多年以前王阳明思想之精华。
在讲到知行观时,我不得不提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本名陶文俊,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时,由于崇敬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信奉其“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行知。后来,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发生了巨变,对知行关系又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富兰克林、瓦特等人的发明,都是先有实践,后有发明创造。于是,他把以前的信仰倒转过来,确认“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其实,知与行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至于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可能两种情况都有。例如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曾经困惑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最终是由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完整地证明了这个难题,这就是知难的典型。那么,行易也可以找得到例子,如重复性简单的劳动,仅仅就是行。因此,就纯理论科学而言,可能仅仅停留在知的阶段,今后也可能得到应用,也可能永远只是知。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知与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分离、对立、斗争是绝对的,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才充斥着那么多的谬误与懵懂。知与行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才会在某个时期出现启蒙、飞跃与发展。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唯心主义的,如果我們剔除其唯心的部分,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来认识,就不难理解他的知行合一关系的辩证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