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仙
“养生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与养生的关系极其密切。经常受到书香的熏陶,不仅能使人们的头脑变得聪明睿智,而且能使人们的体魄变得更加健壮,有利于健康长寿。当一个人排除所有的杂念,聚精会神于书的世界时,不仅可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而且是一种积极的身体放松和精神享受。古今中外的名人,像孔子、柏拉图、巴甫洛夫、萧伯纳、马寅初、巴金、冰心、杨绛等,他们不仅把读书当作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把读书当作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从而获益良多。
心为人体之君,养生贵在养心。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只有心静,才能抛却杂念,潜心研读。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将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研读之时,眼观脑记,遐思联想,沉思共鸣,拢天地于形内,纳万物于脑畔,没有世事的烦扰,一旦心领神会,内心定豁然开朗,实可导其思、益其智、增其神、养其心。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远离官场,专心治学,他曾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读书养心,使他寿至86 岁。
读书可以养德。古人强调“静以修心,俭以养德”。养德乃“修养德性”,古之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往往是德才兼备,重视养德。德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需要后天去培养。
那么,怎样才能养德呢?在我看来,“养德”的方法有很多种,读书是其中一种。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道德高尚的人交谈。”有的书,是要你用一生去品味的。比如,有些名著小时候读过一遍,似懂非懂,到了大一点,再读一遍,才会有更深一层的感悟。不同的年龄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悟。在生活中,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感悟,才能不断养德。
古人强调修身养性,主要是指人的性情、涵养。“养性”即指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已为人们所知。古代即有“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的说法。那么如何才能驾驭七情六欲,平衡自已的心态呢?闲来常读书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读书方可自静,静中自悟,方可使人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保持一种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良好心境。书教人宽容大度,宠辱不惊,自节自律,自省自制。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确实是,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对不相同的。
曹操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可换作“何以解忧?唯有读书”。读书能给人一种好心情,排除忧愁烦恼的情绪。
读书何止解忧,解忧的背后往往还指给人一条前进的明路。在书中我们可以聆听到那些哲人高深的思想和教诲,从他们的文字中获得智慧和力量,可以穿越迷雾,看到希望的曙光,消除内心的迷惘,让一缕缕阳光照亮我们的心房。总有圣贤时时与你见面,时时以睿智言行引导你,一个人只要读得进去,心中纵有千愁万忧,怕是都能找到解药。
诗人余光中说过:“就我而言,读诗,不失为解忧的好办法。不是默读,而是读出声来,甚至纵情朗诵。”若你心里忧愁,又无法排解,不妨把问题放一放,缓一缓,静下心来读书。
清代学者萧抡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可以促进脑运动、促进脑循环,使脑细胞得到更加充足的营养,加速神经反射,增强脑细胞的活力。勤读书是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延缓衰老的特效药。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人的衰老是从大脑开始。要想延缓大脑的衰老,经常读书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大脑用则进,不用则退。读书就相当于大脑在做运动,大脑得到了锻炼,促进了脑部血液循环。好书真是健脑的“良药”。
古人认为书是一种特殊的药。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把读书比作一剂药,善读书可以消除愚昧,使人聪明。其实读书不仅是药,而且是一剂良药,具有解郁宣泄之功效,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
三国时曹操有头风病的顽症,当他读了陈琳讨伐他的《讨曹操檄文》,“悚然汗出”,顿时病愈如常。一生与书为伴、以书祛病健身的中外名人不胜枚举。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专门开设图书馆,推崇“书籍疾法”,道理就是如此。
经常读书可以延年益寿,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最终活到73 岁,爱读书,显然是他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爱国诗人陆游,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病中书卷作良医”。清代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
现代科学研究的大量事实也证明读书确实可以养生益寿。日本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20 世纪以来的100 名欧美名人,读书人的寿命居首,平均寿命79岁。我国有位学者年过百岁,但仍每天读书写作不辍。他认为:“对于养生,读书似乎比滋补营养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