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化方志资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心融合的思考
——以广东地方志资源为中心

2023-09-20 09:00
广西地方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方志粤港澳大湾

田 亮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031)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如何拓展路径载体、更好促进港澳人心回归,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地方志事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业。广东地方志事业形成了“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格局,方志资源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有效转化成促[1]进港澳人心回归的文化项目、活动载体、交流平台,是亟待充分活化利用的资源宝库。

一、富含粤港澳三地民众共情共鸣人文底蕴的方志资源,具有促进大湾区人心融合的独特优势

促进港澳人心回归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历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由于历史、制度等因素,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政治生态,部分民众尤其香港青少年群体接受中华文化和国家历史教育的意识不强,对内地因不了解而存在较大隔阂。方志资源因其述而不作(只记录史实不作评论)的特点,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特殊历史资源,富含粤港澳三地民众能够共情共鸣共振的人文力量,可柔性化解港澳民众接受国家历史文化教育的阻隔因素,起到正本清源、助力身份认同的独特作用。

(一)方志资源包含粤港澳三地情感共鸣的公约数,具有亲和力和接受度高的优势

促进港澳人心回归,是让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港澳民众尤其是新生代保持“根在大陆,魂系中华”的精神归属感,包含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制度认同三位一体,其中文化认同是基础。文化认同的基础是情感,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记忆、共同的乡愁,有利于突破思想隔阂,增进人们的共识和凝聚力。方志即志方,以一域的地、人、事为记载对象,尤为重视地境源流、乡土掌故、民生风俗、贤德人物的记录,并代代纂修,不断更新内容,并且述而不作(只记录史实不作评论),展现出特定的文化根系。利用方志资源来推进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合作,是以地缘、乡土、亲情为纽带,凸显港澳与内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人本色,有利于培育、强化港澳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方志资源以寻根问祖为网络,具有广覆盖、高参与度的优势

现阶段港澳地区开展的国家认同教育,主要是以组织小部分杰出港澳青年人士赴内地考察国情为主,交流人员覆盖面较窄,效果有限。如何让更多港澳民众愿意开展、参加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或者来内地看看?可以利用方志资源的强大文化网络优势。方志涵盖的家谱族谱资源和相关实体资源,记载、标识、呈现了宗族姓氏源流、人口迁徙路线、家族成员个人信息,形成一张关系密切的寻根网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从哪里来、怎样来的根脉路径,广大港澳同胞亦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家族迁徙记忆,由此回归到历史线索清晰、充满血肉亲情的中华根脉图谱中。比如,近年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推动组织的“寻找家乡的故事”青年活动渐成品牌;江门市地方志机构打造“侨都根源”平台,为全球华人华侨寻根归宗提供服务。因此,充分利用方志资源,推动港澳民众带着寻根问祖的使命探寻家乡,可更精准扩大覆盖面、参与度,提高互动性。

(三)方志资源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具有吸引力强、体验性佳的优势

文化获得感主要来源于主观体验。文化体验性好,就有吸引力、感召力。方志中的文本资源如历代旧志、地图、人物传记,及其延伸的地方特色展览、粤港澳名人故居、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场馆、方志馆(方志驿站)、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等实体形态,充分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色文化,具有可观、可感、可参与性的特点,能够较好满足人们的体验性需求。如深港两地在深圳史志办出版《百年中英街》画册基础上,巡回开展“百年中英街”展览,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成为香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主要场所。[2]方志资源的体验性特点有利于激发港澳民众的内在认同意识,提升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四)方志资源产业化潜力大,具有助力粤港澳青年开展创作、创业、就业的优势

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来内地就业、创业的机会和条件,是推动港澳青年深度参与国家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文化及关联领域成为港澳青年来内地尤其是广东创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珠三角港澳青年创业园区,很多港澳青年主要从事文创产业。方志资源包含丰富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故事资源、丰富符号意义资源,是文创资源宝库。如某文创单位基于广州方志资料创作的《小时候的广州》手绘绘本出版后,将书籍画面创意成“穿粤时光机”3D视觉展厅在云台花园展出,深受游客喜爱。广东影视行业挖掘方志资料,创作电影《追光百年》(反映粤港澳电影业历程)、《生命水线》(暂定名,反映东深供水)。可见,丰富的方志资源可以吸引港澳青年来内地寻找文创灵感、文创素材,助力就业、创业。

(五)方志资源进入港澳地区时机恰当,有投入小见效好的优势

一是阻力变小。随着《香港国安法》和修订后的《基本法》的实施,香港社会日趋稳定。二是需求变大。近年香港地区增进“一国”认同、确保香港繁荣稳定的共识面增加,大量爱国社团实体和网络宣传平台,急需权威、生动、感人的国家历史教育内容的充实。三是动力增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化落实,在粤港澳乃至全国,普遍形成抓紧推进港澳国家历史教育、加快人心回归的共识。这些都为方志资源进入港澳地区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二、广东地方志资源丰富多样,具有促进大湾区人心融合的良好基础和便利条件

当代方志资源早已超越了传统方志的“一本书”格局,具有更广泛、更多样的内容和形态,这是方志资源能够更好服务“一国两制”事业的基础。

(一)文本资源

志书、年鉴等文本是方志的基础形态和核心资源。方志文本具有全面、系统、权威、客观、生动的特点和优势。如所有现存的涵盖港澳内容的广东方志类古籍悉被收录于《广东历代方志集成》(433种现存可查的省通志、府州志、县志)、《粤港澳方志集成》(整理中)、《广东民国年鉴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出版一二轮省、市、县三级综合志书及综合年鉴计约6亿字,其中包含港澳历史与粤港澳交流交往的志鉴超500本。在中央支持下,广东协助香港出版《香港志·总述 大事记》《香港经济社会人文志》《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①2021年12月6日,由香港牵头,广东、澳门共同参与,在香港举办《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发布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志》编纂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夏宝龙、谢伏瞻、马兴瑞、林郑月娥、贺一诚等见证协议签署并致辞。。

(二)阵地资源

方志馆、方志驿站等方志文化场馆是方志资源的重要载体形式,具有链接各地文化资源、可触摸、有温度的特点和优势。广东省内共有方志文化场馆近350个,分布于21个地级市,覆盖省市县镇村五级。形态上既有单一方志馆如示范性的广东方志馆、广州方志馆、深圳方志馆等;更有一大批复合型的文化场所。有红色史迹旧址、党群服务站,如中共新兴县委机关旧址史志驿站;有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等文博单位,如南粤先贤馆、广府文化会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有青年人才中心,如佛山南海区青年之家方志驿站、南海人才主题方志馆[3];有与乡土文化关联的,如东莞南社方志驿站、潮州市潮安区文里村史馆方志驿站、云浮市青石文化会史志驿站;有文化体验点,如佛山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地情体验点、狮山镇叶问纪念馆地情体验点;有与民间工艺、技艺结合的,如佛山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潮州窑博物馆方志驿站;有和姓氏宗祠结合的,如徐闻县陈氏宗亲会方志驿站、阳江疍场村农会旧址林氏宗祠方志驿站;有与公园、文旅景点结合的,如中山市南区方志文化园、阳江恒大270°书吧、四会市下茆镇桔子景区方志驿站等。可见,方志文化场馆实际上成为链接各地区文化场所、景点景区等文旅阵地的节点,好似一个个触角,深入到镇、村、社区,类型极其丰富,且数量逐年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三)项目资源

近年来,以文本资源、阵地资源为基础,广东地方志部门开发了多种多样的特色产品、活动、项目,让方志资源更好地“活”起来。如根据网民尤其年青网民的兴趣点,制作了《广东印记》系列微视频两百多集,每集3分钟讲述岭南山水、美食、建筑、非遗、特产、科创、乡村故事,经五年打造渐成品牌,被省委网信办评为广东网络文化“十佳视觉精品”,全网络及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近2亿次。近三年广东地方志办联动全省方志系统,制播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量化产品千余个,总曝光量超8亿次,并在学习强国开辟方志广东专栏推介岭南文化,被“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评为2021年度优秀通讯站。[4]2022年5月起,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在其官方公众号开辟“广东印记”专栏,每周转载2篇视频,半年累计阅读量超百万次,《好嘢广东》单集阅读量一周近万人次,成为方志类微视频成功走向香港市民的第一步。广东地方志办联合省直9家单位连续5年开展“多彩乡村”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区域拓展至港澳地区,数十万名学生、社会人士参加,三地青年深入乡村,体察村情民情,建言乡村发展,涵养爱国爱乡情怀,调研服务、宣传推介乡村5000余个。[5]

(四)IP资源

方志中包含大量标志性的场景、人物、故事、事件等,可作为标识性文化符号进行挖掘,进行IP化打造。如广东省地方志办针对网民想了解地名来由,又对古籍、志书中建制沿革内容“望而却步”的情况,打造趣味方志地名动画系列,创作小志、荔枝妹等IP人物形象,以趣味动画形式讲述广东、广州、深圳、珠海、肇庆、潮州、梅州、揭阳、茂民等地名动画故事,深受青少年喜爱;紧跟潮流尝试年轻人喜爱的Vlog(主播个人日志),挖掘方志资源,接地气地推介珠海、潮州、清远、揭阳文旅资源,获评2021政务新媒体视觉传播精品案例[6];同时衍生“方志有声”城市系列音频、“粤故事”广东文史等短平快文化传播产品。

(五)机制资源

近年来,方志领域的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机制日益健全,渠道不断拓展。如国家、省、市上下联动,共建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打造联通粤港澳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港澳同胞寻根访祖的精神家园和国家名片。广东支持香港地方志中心建设,签署相关编纂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同舟共济、志同道合”双城图片展览等活动。广东各市方志机构也积极参与到包括港澳在内的海外交流事业中,如肇庆市地方志办协助申办第五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

三、活化方志资源,深化粤港澳三地文化交流情感交融

活化方志资源,要改变地方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形象,转变方志资源只是地方志部门的资源的狭隘意识,通过多方联动,活化方志资源,将粤港澳三地的方志共业,从专业层面的事业合作,拓展为大众层面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层面的文化交流合作。

(一)创新粤港澳三地方志事业交流合作方式,强化对三地方志资源的整合,实施“一册、一展、一微”等“三个一”项目

“一册”,即联手粤港澳三地地方志部门及出版发行单位,在《粤港澳方志集成》等各类志鉴资源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便利化,编辑出版《大湾区岭南文化印记》《在大湾区过传统节日》等书册,争取作为乡土历史教材或公益读物供港澳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使用。“一展”,即三地方志机构和相关部门在已有交流形式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扩展,形成制度化的方志展览交流机制,每年拟定若干主题,定期在三地巡回展出,形成品牌化的声势和影响。“一微”,即依托并扩展《广东印记》微视频、《趣味方志》地名动画系列、“方志有声”音频、《粤故事》《粤鉴话你知》、方志全文数据库与数字方志馆等数字化方志资源,进一步从方志中提取与港澳有关的历史掌故、人文资源,制作成微视频、动画、条漫等轻松活泼有趣的微产品,通过港澳爱国社团及青少年组织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年青人喜爱的B站、头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广泛传播。

(二)整合、活化阵地资源,打造系列化的粤港澳大湾区研学研修游品牌基地

港澳中小学生内地游学是加强香港青少年国情认识与提升国家认同度的重要途径。要提升效果,亟需以人文价值为导向,创新粤港澳三地旅游和港澳青少年游学模式,建立健全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可面向港澳人心回归,提升方志馆、方志驿站等阵地的功能,强化岭南特色,在“一册”基础上,开展诸如“沿着岭南文化印记去游学”等活动,进行模块化组合,串珠成链,网络化、品牌化打造“一程多站”的品牌游径、游学研学基地、实习基地。如先建立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体验基地,从广为知晓的粤剧、潮剧、广绣、广东美术、醒狮、金漆木雕、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逐渐铺开,形成规模。推广采用VR/AR等配套设施,提升沉浸式体验。建设国保文物类、非遗工艺类、岭南建筑类、先贤故居类等网红打卡点,定期组织港澳与内地青少年在内地同吃同住同采风,从交流到交心。

(三)活化文本、项目、IP等资源,与港澳联动携手打造一批基于方志资源的品牌活动、品牌赛事,尤其是打造面向港澳青少年的系列创意活动

可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民间合作方式,粤港澳三地联动举办三地青少年微视频寻根大赛、大湾区印记文创大赛、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吸引港澳青少年利用方志资源开展湾区故事短视频、微电影创作。针对广东地方特色产品丰富,但地理标志产品面临包装设计落后、文化故事发掘缺乏、宣传推广渠道单一等困境,面向粤港澳征集最具湾区韵味、最富湾区故事的特色创意产品。以寻根问祖等为主题,联合港澳相关社团,共同举办乡缘论坛、恳亲大会、节庆活动、民俗体验等,团结、影响更广泛群体。

(四)撬动、释放方志资源的产业化价值,支持港澳民众来内地创业就业

配合广东省深入实施港澳青年实习计划、“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等,将有条件的阵地、载体纳入地方文化产业布局,出台吸引港澳民众尤其青年利用方志资源,开展创业创作的支持措施。鼓励并奖励港澳青年利用湾区方志资源成功打造IP的探索尝试。可联合相关机构、企业将有特色的方志文化场馆,打造为文创基地、直播基地。

(五)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将活化方志资源以促进港澳人心回归,纳入到人文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的整体布局

要跳出方志部门来活化方志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各地各部门联动,尤其是加强与文旅、教育、工信等部门的对接。并积极依托粤港澳三地方志文史部门及高校联盟,联动港澳的广东多地同乡会及在大湾区内地9市中的香港和澳门各类社会组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协同机制,整合文化融合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提升制度保障的水平。

猜你喜欢
方志粤港澳大湾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