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静 钱皓月 石 玲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自然教育最早以营地教育、森林学校、农场体验、修学旅行等形式在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取得长足发展,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备的自然教育运营体系、立法保障及政策支持,形成社会多元参与的生活化和常态化氛围[1-2]。国外生态学、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学者探讨了地方认同、自然联结、家庭氛围等主客观因素对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影响[3-4],发现具有较高地方认同和自然联结水平的被试者参与意愿更高,自然教育对培养负责任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5-6]。21世纪初,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和社会机构通过工作坊、出版物等形式将自然教育理念引入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公众对自然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国内关于自然教育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国外自然教育案例与实践经验总结,为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但缺少扎根于本土自然教育实践的研究[7-8]。2019年以来,随着自然教育理念的传播,国内学者热衷于探索生物多样性、乡村振兴、城市建设、自然保护地规划等领域与自然教育的深度融合[9-13],如李明霞等[14]探讨自然保护区利用自然教育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钟乐等[15]提出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规划理念与框架。自然教育兼具体验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是有效发挥自然保护地教育功能、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可持续方式[16-17],让公众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公众参与研究始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王周户[18]认为公众应当是相对于公权力的私权利,是因为利益和价值判断主动参与的群体,其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协会、组织、团体。基于这一概念,学界普遍认为公众参与是一种自愿程序,是有意识的参与行为,参与内容包括相关事项的信息获取、决策、执行、实施、监督以及对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的监督[19]。公众参与自然教育是指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元公众主体,通过信息公开、项目合作、特许经营、商业运营等渠道参与自然教育活动体验、设计规划、运营服务、决策立法等多方面内容,实现共享共建[20-22]。与环境保护不同,自然教育具有趋利性和利他性双重属性,公众既是自然教育的受众,也是建设者。因此,在把握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唤起公众自然教育意识的觉醒以及参与建设的能动性是扩大公众参与的前提。学界目前关于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理论研究尚为缺乏,且自然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基本停留在受众需求与开展自然教育场所的客观条件,忽略了公众自主认识层面和主观能动性层面的研究,从而导致政府与公众参与的双向作用机制难以构建,公众地位缺失与无序的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得到重视。因此,在自然教育这一新兴领域,公众参与既是对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缺陷的弥补,也是对公众需求的回应。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为基础,统一公众的双重参与身份,构建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以此探讨影响城市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多重因素,以及扩大公众参与的方式,以期推动我国自然教育社会多元参与,助推生态文明的建设。
自然教育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连接公众与自然。长期以来,自然教育通常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下开展,由于力量分散、组织方式受限,公众主要参与体验活动,处于被动接受、初步理解的状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长时间处于博弈关系中,国家政策与市场经济在博弈关系中起着调控作用,因此,“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成为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逻辑起点[23]。公众参与自下而上激励正式力量有所作为,从而打开参与的渠道;同时,依托非正式力量的组织和规模优势,化被动为主动[24],提升公众主体地位,引导公众参与自然教育向常规化发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产生活中。
1.2.1 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意愿强烈程度反映其对自然教育的关注度和信任度,是基于自然教育发展现状做出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25]。由必要信念、环境责任意识和结果感知构成的认知态度是驱动行为意愿形成的重要内部力量。目前自然教育公益属性尚未建立,相关法律规范、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宣传推广等客观环境条件并不完备,在规范激活理论(Norm activation model,NAM)的框架下,公众对于先行因素的感知与判断是影响个体对于行为实施难易程度的判断的重要因素。
H1:认知态度正向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
H2: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
H3: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
H4:认知态度通过中介变量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
H5:认知态度通过中介变量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
1.2.2 个人特质与外部情境因素的理论拓展
TPB和NAM对行为意愿形成过程的阐释是建立在理性决策之上,而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必然受到内部和外部条件影响。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通过情感、思维方式等影响态度形成过程;结合自然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人格特质基础上,纳入自然了解度和自然好感度构建个人特质量表[26]。客观环境条件是个体对行为难易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衡量要素,从而影响行为意愿。
H6:个人特质正向直接影响认知态度
H7:客观环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负向调节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
采用问卷调查法,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问卷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基础认知、行为特征、认知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人格特质、客观环境、行为意愿9个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各影响因素的感知水平,1~5分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2021年3月线上发放预调研问卷,根据384份预调研问卷的分析结果,对表述不清、存在歧义和重复、容易混淆的题项进行修正。2021年4—6月,在紫竹院公园和国家植物园进行线下问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476份。受疫情防控影响,线下问卷发放地和发放对象难以扩充,因此,结合线上问卷发放,最终共收集有效问卷1320份。
运用SPSS26.0和Amos25.0,分两步对数据进行检验:第一步,分析信效度及样本结构,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及假设检验、中介效应检验、调节效应检验,以分析公众参与自然教育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基本作用机制;第二步,将行为意愿进一步划分为参与体验意愿、参与组织意愿、参与决策意愿3个层次,探究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参与水平下的作用机制。
整体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30,量表内部一致性较高,信度良好;KMO值为0.904,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变量之间非相互独立,具有良好效度。
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表1)显示:女性(56.82%)略多于男性(43.18%);年龄集中于18~55岁(91.89%);学历层次集中分布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78.56%);各行业均有分布,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样本结构分析(N=1 320)
根据样本分析结果,在认知层面,对自然知识不甚了解,对“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等生态文明思想表示认同,对于自然教育知之甚少。在情感层面,热爱自然,对自然有归属感,但容易对自然中的未知环境感到不安。在行为层面,普遍具有亲近自然的行为习惯,主要进行散步野餐(71.06%)、登山(36.36%)、户外运动(35.45%)等对于知识和技能要求较低的休闲活动。半数以上(57.88%)没有参加过自然教育,参与次数基本不超过2次(28.03%),对于需要自然知识、户外活动技能或带队指导的活动参与较少,自然体验(41.37%)、农耕体验(36.69%)类活动参与较多。相较于前往自然环境,前往自然教育场地交通时间更长。
3.3.1 拟合优度检验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RMSEA=0.063,GFI=0.893,AGFI=0.861,NFI=0.902,RFI=0.884,IFI=0.913,TLI=0.897,CFI=0.913,受样本容量(N=1320)影响,X2/df(8.261)与标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处于可以接受的差异范围[27],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
3.3.2 假设检验与分析
根据标准化路径系数及显著性结果(表2):认知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假设1~3成立。其中,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更多地受到认知态度的影响,包括开展自然教育的信念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对自然教育价值的认可度。个人特质显著正向影响认知态度,假设6成立,说明感知自然界所处境况和与自然产生共情,是表现出更高的道德责任的前提。
表2 路经检验结果
3.3.3 知觉行为控制与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分析
中介效应分析(表3)表明,认知态度与参与行为意愿存在正向显著的间接效应,认知态度在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下正向影响公众参与行为意愿,假设4~5成立。其中,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略大于知觉行为控制。在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二因子中介作用下,认知态度对参与自然教育的行为意愿的正向关系影响增强;在行为意愿形成过程中,规范约束和行为控制能力不可或缺,个体接收到来自外部的信息与观念输出转化为内部的风险感知,与行为控制能力判断共同左右个体决策。
表3 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4可知,客观环境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的交互项与参与行为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知觉行为控制与参与行为意愿之间的主效应为正,即客观环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负向调节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假设7成立。这表明随着客观环境条件的提升,公众感知到的参与自然教育的阻碍会减小,知觉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愿的作用关系减弱。
表4 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公众参与自然教育并非被动接受自然教育服务,根据自然教育项目主题、流程、难易程度及其对公众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公众参与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参与体验、参与组织、参与决策3个层次,认知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3个自变量对不同参与水平下行为意愿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知觉行为控制在不同参与水平下的影响变化较小,均呈正向显著影响。认知态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随着参与水平的提升而减弱,在参与体验水平下,认知态度起主要的正向影响作用;处于参与组织阶段时,认知态度对参与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下降;达到参与决策水平时,认知态度不再产生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随着参与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并且随着参与水平的提升,公众越来越容易受到政策、媒体新闻、他人评价等外部信息的影响。
表现出亲自然特质的个体能够认识并认可自然教育的价值,这是促使公众参与行为意愿形成的重要一环。热爱自然和对自然具有亲近感的个体容易产生稳定的内在动机,从而正向促进参与自然教育行为倾向的生成。情感的发展可能先于认知和行为倾向的发展。提升自然教育公众参与水平需要关注不同群体的亲自然特质,将其作为引导性要素,通过自然拟人化等方式,在宣传语言和场景、课程设计等前期环节中予以充分体现,唤起公众对于自然的归属感和自然共情,从而吸引公众认识和参与自然教育。因此政府部门、城市公园、自然教育机构等可以采用拟人化方式,在官方短视频平台以自然万物为主角对自然教育进行推介,以此提升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可度。
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在态度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行为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个体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表现出依据外部规范来调整自我认知的倾向。来自内部的风险感知、行为能力判断和来自外部的规范约束,共同决定态度向行为意愿的转化路径。目前参与自然教育并非一种社会流行趋势,公众接收到的信息来自以盈利为目的自然教育机构、非主流媒体、NGO等感召力较弱的主体,外部规范力量缺失。因此,在重视向公众传递的自然教育信息内容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的同时,提升社会感召力将有效促进公众认可自然教育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个人信念感和价值观,进而生成参与行为意愿。政府部门出台关于自然教育的利好政策、非政府组织开展自然教育宣传和打造多方交流平台将有利于提升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积极性。
认知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不同参与水平下的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初步接触自然教育时,公众接收到的外部信息有限,主观因素对参与行为意愿的的影响作用占据主导。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加和参与水平的提升,公众对于自然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从中建立起与自然的稳定联结,逐渐参与到自然教育志愿活动、宣传组织、规划设计、决策制定等各个环节,与政府的工作联系更为紧密和直接,具有民主性、公益性和私利性交融的特点,则更加容易受到外部规范的影响。目前我国自然教育公众参与水平普遍处于初级阶段,注重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激励是扩大参与的直接方式,这需要官方媒体、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来引导公众提升参与层次,分层级搭建以社区、城市公园、自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不同场域为主体的自然教育合作共享平台,实现自然教育资源优化,扩大辐射范围,保障自然教育可持续发展。
客观环境条件在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公众参与自然教育行为意愿的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客观环境条件包含了场地条件、交通条件、保障条件等自然教育开展以及公众参与自然教育的必要支持要素。我国自然教育发展的支持条件建设并不充分,当客观条件无法满足公众需求,成为强阻碍因素时,相较于积极环境条件带来的支持,公众对于负面客观环境条件的关注度会显著提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改变认知态度。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是自然教育全民参与的有利契机,改善客观环境条件,如自然教育场地规划与设计、自然教育管理与服务,从而有效发挥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自然教育社会多元参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