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容丰富,其中实践问题是其核心,贯穿《提纲》的始终,一切观点和论述均围绕实践展开,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在《提纲》中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提纲》之前对实践观的探索,考察马克思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马克思实践观的突破和创新,最后论述了实践观对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4-007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4.024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前对于“实践观”的探索
(一)古希腊哲学家的实践观
古希腊哲学家们虽然没有强调实践这一概念,但从他们所提出的观点中认识其实践包含的思想,著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正面意思是人要正确的审视自己,看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知道自己的无知,而这观点另一层含义就是在往后的社会实践当中,用理性指导实践,用实践克制自己的无知。对实践考察比较全面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创造出以实践哲学为基础的哲学框架,其意义就在于把实践从其他哲学概念中凸显出来,他认为,实践性不仅在于人们的能动的选择,实践性更具有目的性,马克思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并不探究人的对象性活动,也不以外物为目的的交往活动,而只为了人的自由幸福发展的实践哲学,其自由幸福发展的途径就是实践。古希腊哲学家们强调的实践观在性质上是狭隘的、片面的、抽象的实践观,其局限于伦理道德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伦理道德实践观。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实践观
自古希腊实践哲学后,德国古典哲学得以延续实践观,主要以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崇尚认识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正是这一主要特征超越了以往的哲学,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以后形成系统的实践思想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康德对于实践的规定是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内涵,是根据践行实践的需要建立的一套完整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它以理性为基点将纯粹理性区分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内容,他强调思辨理性指的是认识能力的对象,实践理性关注的是对象世界的能力,也就是意志的规定,其意志规定自身也规定过程中产生的对象。他把认识论问题包含为思辨理性问题,而规律、道德等领域的伦理学问题视为实践理性问题。与以往的哲学家相比,康德更重视实践,但由于康德将先验的自由理念作为实践思想的基础,陷入思辨哲学的怪圈,至此导致康德的实践哲学内容抽象且空洞,充满了形式主义,形成了唯心主义实践观。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践观点对马克思产生巨大影响。黑格尔将实践视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认为实践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中介与手段。黑格尔实践观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中,强调认识论中实践是最关键的一步。黑格尔认为,理念要达到最终的绝对观念,也就是实现理念的理论活动和理念的实践活动相统一。自此,黑格尔将理念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观察的理性,它的对象是静观的客体,主要涉及部分是科学知识。第二部分是实践理念,这与康德的实践理念有着相同点,但黑格尔的理念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过程,指通过实践使自身转化为客体,以达到重返自身、认识自身的过程。第三部分是绝对理念,这是理念发展的第三个过程,即理念活动与外在世界接触时,最初进入人的主观,再扬弃理念所存在的主观片面,作为内容丰富的外在世界,这是理念的理论活动。而理念的实践活动是根据主体本身进入外在世界之后主体能动的将客体改造,再扬弃片面性,自使让理念的片面性得以克服,正是这一过程中,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与相互统一的中介作用。黑格尔认为,要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实践的作用,因为实践是主体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只有在实践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因此,相对于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实践观是进步的,具有明显的辩证性和革命性,为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黑格尔的实践理念的基点是自我意识,他强调的实践只是主体精神外化的实践,而并不是人类客观世界中的实践活动。
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哲学相比费尔巴哈的实践哲学具有质的飞跃,因为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打破唯心主义开启唯物主义的大门,费尔巴哈称有感性的东西才会有精神的东西,只有通过感觉才能感受到一个事物的真实意义,他站在感性直观的立场上认为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把实践从纯粹经验论重新拉回到客观世界,他把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第一次与实践联系起来,自此,实践成为唯物主义哲学范畴,也推翻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践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费尔巴哈打破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是依据人与宗教的关系,他认为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宗教思辨的表达,再者,正是人的存在宗教才得以延续,宗教只是对人的反映,是人的本质被异化了的结果。宗教只是人通过自身想象创造出来的活动。费尔巴哈创立一套以人本学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从人的角度探讨宗教、理解宗教,考察人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把人的现实活动与实践联系起来,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实践是直观性、唯物性,强调感性与感觉,反对抽象的、精神的实践活动。然而,费尔巴哈考察宗教,只是寻求其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心理因素,而没有去寻求宗教产生的更为重要的社会原因,因为他缺乏科学的实践观点,所以不理解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在自然领域,费尔巴哈把实践与动物的自然的本领视为如同,在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强调思辨的精神的理论活动才是人的实践活动,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精确地理解实践活动,他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理论活动,其唯物实践还是困在理论的枷锁中,实质上陷入了感性的直观的旧唯物主义的泥潭中,但是不可否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对于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实践观”的规定
《提纲》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马克思的实践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并科学地说解释人的社会本质,进而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社会实践,首先揭示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这主要是指17、18世纪英、法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这一观点虽然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它们的决定论是机械又是形而上学。它们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人对客观事物能动改造的角度去理解,这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故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将研究的客体认为与人类实践活动毫无关系,仅仅是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看不到改造与被改造的方面,所以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看來,自然界制约并支配着人及其实践活动,人既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揭示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的基本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是从属于实践关系的。费尔巴哈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因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没有把实践看成主客体交互的作用。
(二)批判唯心主义的实践观
费尔巴哈清楚地意识到人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实体,而且主张灵魂依附于肉体而存在。但是他却不把人的活动当作感性活动来理解,不理解人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第一,在他看来,“实践”仅仅是一种简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仅局限于生理范畴。这样,他便把人单独地抽离出了社会历史,人在他的唯物观中变成了抽象的人,他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说的“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了。第二,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来考察人类历史,他没有意识到连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不懂得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归结为生理性的活动,这必然会掩盖人类历史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导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谈及人类历史便重新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继而提出唯心主义的缺点:“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不能对人的能动性做出合理解释,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人的能动性,却将其过度夸大,看作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精神,显然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纯粹的精神活动是错误的,因为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相统一的活动。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意义
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在这里,马克思扬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思想,克服了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改变了先前对旧唯物主义的好感态度,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这种理解出发,人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能动性存在,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性存在。自然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的对象,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自在的存在。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从而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为新唯物主义找到了合理的理论出发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是分析唯物史观的基本的观点。所谓实践,即人们通过自身的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连接人与客观世界的中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实践,“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从马克思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立足人类或社会的人类,也就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实践。只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理解人类世界。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了历史观,解决了社会的本质问题。在实践中,人们不仅创造了历史,而且还创造着一切社会关系,并实现着一切社会规律。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也只有从社会实践中去把握,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指导下,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了小康社会,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六条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见解,强调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人类历史由人来组成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由是人民决定的,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鼓吹的英雄史观,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挥并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成功经验,也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党的全部理论和道路的根本依据,始终牢牢扎根于人民的现实生活之中,满足人民的诉求,保障人民的各种需求,解决好、服务好人民的问题,响应人民群众的各种意愿,充分积极调动人民的主体性、主观能动,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坚持实践对改变环境和对人的教育的作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批判费尔巴哈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费尔巴哈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社会环境特别是法律和教育,决定人的精神面貌。他只看到了环境决定人,而忽视了人也作用于环境,费尔巴哈只片面强调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其实,环境和教育不仅决定和影响人,而且它们本身也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仅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而且也是环境和教育的主体,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一方面是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主体的能力和本质力量得到提高和确证;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通过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造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因此,良好的环境才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不仅教育好人民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的作用。
四、结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实践观集中阐述,通过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确立了实践观的地位。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的实践观,用马克思实践观指导各项工作,不断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夺取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14.
[5](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9
[6]沈先陈,朱奎泽,张艳.浅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J].汉字文化,2019,(246):156-157.
[7]吕翠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意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18(4):8-11.
[8]冯慧.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及当代价值[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9]林此丹.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10]江畅.“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道义合理性[J].道德与文明,2021,(5):5-7.
作者简介:
包青艳,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