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芳
“家访”是爱的对接,是信任的传递,传达的是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温度。
小张品学兼优,可最近总是情绪低落,没有学习劲头。在家访时,我了解到:孩子之所以情绪低落,其一是想当大型活动主持人却没有如愿。她觉得大家都不关注她了,所以失落、伤心。当老师告诉她正是因为她优秀,才把机会让一些给其他同学时,她轻松地笑了。
另一个原因是她和好朋友参加同学生日会时,因为有事提前回家而被说坏话闹矛盾了,一直没有释怀。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她正确地认识到:友谊需要用爱心和理解维护,相反,互相猜忌、忐忑不安的友谊宁愿不要。孩子似懂非懂地释然了。
家访后我深思,小张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同伴關系影响了她的情绪。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塑造儿童的个性、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对于孩子们来说,同伴关系就是他们全部的社交生活,轻微伤害便可能让人崩溃。
于是,第二天,我决定去另一个孩子家了解情况。孩子说:“我一直都把她当朋友,我还想请她教我学英语呢!”我说:“小张可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明天亲自请教她吧,她一定很开心!”后来,她俩解开了心结,重塑了友谊。教室里、走廊上,时常能看到她俩一起学习、玩耍的身影。
家访时了解到小张正在学画画,便请班级文化部帮她办了一期个人画展,让她获得同伴的肯定和羡慕,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增强她的自信。她找到了同伴关系中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很快便找回了状态。
有仪式感地邀请她指导同学们朗读课文,指导他人做主持人,老师当着全班感谢她为班级贡献力量,使她心平气和地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后来小张能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勇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张的转变也让我意识到,家访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沟通过程,但家访之后的持续关注和有意识的调适行为更重要。
小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聊天时说想妈妈。我了解到她渴望母爱,渴望到只要她喊妈妈时有人回答就好的程度,让人特别怜惜。
在之后的家访中我了解到,小杨的父母离异,爸爸忙着做生意,由奶奶照顾她。由于缺少母爱,她在家基本不能和爸爸正常沟通。奶奶告诉她爸爸每天很辛苦地挣钱养家,希望她理解爸爸,她却说她花的都是奶奶的钱,不是爸爸的。爸爸一说话,孩子就揭爸爸的短处。我很震惊这个小女孩不礼貌的言行。
于是,我和王老师默契配合,王老师和孩子聊进步、聊目标,引导孩子树立信心,我则在一旁和父亲聊养育知识,聊与孩子的共情。在接近一小时的交流后,小杨同意今后试着听爸爸说完,想一想爸爸表达的意思再选择交流的方式和语言。
家访回来,我想到“依恋”这个词:孩子会接受父母的教导,存在着一个前提——认可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的依恋脑很单纯,不会因为谁有父母这个称号就无条件地依赖他们,他们亲近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是“依恋关系”。很显然,小杨依恋的是奶奶而不是爸爸。所以爸爸欲要教养孩子,先要读懂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家访过后,我给爸爸推荐了书籍《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和《李玫瑾育儿讲座》,并经常帮孩子打电话和妈妈聊天。后来,孩子告诉我她每周都去妈妈家,她渐渐喜欢和妈妈家的弟弟玩了。爸爸说她最近很有礼貌,经常和爸爸出去玩。课堂上,明显感觉她自信多了,有时能主动回答简单的问题,若遇到不能回答的,被老师邀请时,也不再佝偻着身子、低着头不说话了,而是坦然地说她还没想好。
家访让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共同的爱高效对接,让这股爱的力量成为孩子成长的巨大潜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