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凡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展现从单篇课文教学向大单元教学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大单元教学是相对于传统单篇课文教学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从整体、全面的角度整合单元课文,进行全景式教学设计,展开融合性大单元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真正科学高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设计融合整个单元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实施结构化教学活动,开展以读写结合为目的的拓展性群文阅读活动,推进大单元教学有序开展。
一、依据核心素养,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标准》倡导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单。实践证明,找准大单元主题,设计融合单元各篇文章知识重点的学习任务单,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方法技能的迁移,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由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及“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等版块组成。这一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和语文园地等都体现了“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语文知识要素指向“积累和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因此,在备课阶段,可围绕上述人文主题、知识要素设计如下学习任务:(1)找出三篇课文中的动词,熟练掌握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2)在口语交际版块,让学生借助动词,说一说所熟悉的某一动物的有趣之处、可爱之处。(3)在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版块,让学生为课本上展示的名词配上表示动作的词。比如,(戴)手套、(穿)登山鞋、(看)地图等,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有关字词,又能掌握动宾搭配知识。在“字词句运用”版块,让学生根据课文要求,选一组词进行动作表演,加深对这些动作的理解。比如,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等。在“我爱阅读”版块,让学生尝试快读教材中《分不清是鸭还是霞》,体验绕口令的乐趣。(4)在“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版块,可提供阿诺德·诺贝尔的《青蛙和蟾蜍》中一些较短的篇章让学生大声朗读,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这样以单元主题为主线,通过设计综合性大单元学习任务,将各篇课文、各个教学版块有机串联起来,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系统化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借助思维导图,实施结构化探究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工具,它依据一定的相关因素,按照一定逻辑将课文蕴含的知识信息罗列于各种图表画面之上,便于学生识记与理解,巩固所学课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和连线等,将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单元主题、线索及知识重点、难点)梳理、压缩成关键词组或句子,从而组成一张脉络分明的有机结构图,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将知识信息“录”入大脑,形成清晰的逻辑联系,需要时通过回忆便能轻松地从大脑中“调”出信息来。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画思维导图的关键在于找到大单元的“纲”及各篇课文的“目”,然后通过各种规律性图表将整个单元的重要知识信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建构起大单元知识体系,系统高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信息。
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三篇精读课文及略读课文《藏戏》,初看这些文章标题,似乎毫不相关,但深入学习钻研之后,联系本单元首页“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学习提示,不难明白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在于熟悉各地不同的风土民俗。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可提前要求学生通过请教长辈、回忆联想、联系生活、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本地逢年过节时在吃、穿、祭拜、串门等方面有哪些习俗,了解当地戏种的相关基本常识。然后,让学生以风土民俗为总纲,思考本单元文章、诗歌中分别描写了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各有哪些习俗。再慢慢推出以“风土民俗”为主题的思维导图。一条支线小标题为“节日习俗”,师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找出(北京)春节、腊八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等节日的习俗与禁忌;另一条导图支线小标题则为“地方戏曲”,让学生展开联想,列出藏戏之外所认识的各地戏曲。可以适当播放高甲戏、布袋戏等福建戏曲视频片段,让学生联系现实,谈一谈这些本地戏曲的历史、名称变迁、代表作品、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教师再进行补充,完善思维导图内容。这样以思维导图为抓手,联系生活实际,有效地组织课堂探究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课堂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
三、基于读写结合,开展拓展性群文阅读
开展拓展性群文阅读,促进从课内向课外阅读延伸,从书本向生活延伸,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教师围绕单元主题,提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系列群文,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布置相关题材的文章尝试写作,以写作巩固阅读知识,真正有效地促进读写结合。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供《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教学中可以播放《宝莲灯》《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牛郎织女》等影视片段,提供《神农尝百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的文本,供学生课内外阅读。还可以推荐诸如《阿拉丁与神灯》《猴子捞日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国外神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比中外神话故事的异同,加深对神话故事及其写法的理解,巩固所学课文知识。在开展小组讨论、探究等活动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沿着系列神话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分组对教材与国外神话进行故事概括,推选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可布置学生借鉴教材与国外神话的写法、思路、素材等进行大胆想象,写一篇神話或科幻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写作能力。因为有群文阅读为基础,学生写作起来就比较自如从容,容易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知识要素为主线,以改进阅读教学为突破口,以强化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脚点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教师可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借助思维导图、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等方式实施大单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