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具身的时代映射、主题类型与辩证思考

2023-09-19 07:54陈德平童佳珺
荆楚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镜

陈德平 童佳珺

摘要:英国电视台和美国NetFlix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迷你电视剧《黑镜》,该剧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暗讽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研究视角聚焦于《黑镜》中的技术具身,揭示“黑镜”之镜的隐喻及技术具身的时代映射。研究发现:《黑镜》中的技术具身主题类型可划分为延展、重构乃至颠覆身体的具身性技术和抛弃自然身体的离身性技术;技术具身带给人类多方面的新体验,包括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创造新的感知系统和创造新的意识机制,但人们也应警惕技术具身带来的多重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意在以《黑镜》为例通过对技术具身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把握,让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技术具身的两面性,并牢牢掌握住对自身身体的控制权。

关键词:技术哲学;技术具身;《黑镜》;具身性技术;离身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J90-02;J9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3)04-0038-07

进入21世纪,移动媒体、生物科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高端智能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使得智能化进入人们的视野,以知觉感官体验为特色的新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生存”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存状态。科技使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被无限压缩,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人们的身体和心灵不断被新技术和新事物所塑造,人的自然身体既是实践主体,也是被凝视和规训的对象。数字技术的演进使社会系统中的身体和空间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无人驾驶技术、AI新闻主播、国内首例脑机接口成功实施等等……身体被重新定义,人们对技术的认知也超越了工具层面的理解,如何思考技术与身体的关系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命题。尼葛洛庞帝曾说:“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 1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英国迷你电视剧《黑镜》播出,该剧模拟了一个充满黑科技、人工智能以及未来社交生态的寓言世界,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里的前沿技术在被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同时,又无时无刻制约、异化、扭曲甚至摧毁人类的肉体和意识。《黑镜》至今已播出第一季(3集)、第二季(3集)、圣诞特辑(1集)、第三季(6集)、第四季(6集)、第五季(3集)。每集都是相对独立的故事,互相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主题都是用极端的黑色幽默来讽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异化。

一、《黑镜》之“镜”及其时代映射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讨论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切都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以娱乐的形式呈现,人们愿意成为娱乐的附属品,并日渐习惯于这种娱乐化的媒介接触方式。他曾说电视里是一个个“会说话的人头”,这些屏幕里“会说话的人头”让人们迷失了方向,陷入被媒介控制的局面。在波兹曼眼中,“黑镜”代指充斥在人们身边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而电视剧《黑镜》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除了代指电子屏幕里“会说话的人头”,还指镜子的映射功能,“黑镜”提供了一个镜像现实、反映真实的介质,通过这面“镜子”,人们可以看见未来世界里的真实场景,感知另一个时空里的自我。

(一)《黑镜》之“镜”的隐喻

“黑镜”是科幻影视中的一个隐喻,隐喻黑暗之光、黑斑之光、黑客之光。《黑镜》想要借此隐喻人们从一面面镜子般的电子屏幕中看到了科技的强大、重新认知人类社会,在感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难免陷入对技术未知的恐惧。《黑镜》中描绘的场景虽指向未来,但因其具有强烈的现代性隐喻,观看时能强烈感受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关性。《黑镜》中大部分故事呈现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媒介技术深入参与人类生活而产生的影响,通过极具讽刺的戏剧化表达提醒人们反思其背后的时代内涵。因此,“黑镜”之“镜”意在让人们看到先进媒介技术主导下的未来人类生活世界,用科技的力量去探索人们未知但存在的领域;意在让人们看到技术除了带来人类生活的便利和发展,也让人的主体性变得虚无缥缈,肉体面临被机器取代的危机、人性面临道德底线的挑战;意在让人们看到技术疯狂发展背后暗藏的资本逻辑乃至社会巨变的历史规律。

从故事设置来看,《黑镜》里的人物命运都具有强烈的冲突性。如沃尔多从一开始受到民众追捧到它的配音演员杰米决定揭开真相呼唤民众回归理性;想反抗千篇一律生活在充满电子虚拟牢笼里却最终无力改变现状而丧失斗志向规则妥协的宾;渴望通过数字仿生技术再造一个男友以减轻自己失去他的痛苦但最后选择勇敢面对现实的玛莎;参与未婚夫绑架女童而没有加以制止最终沦为白熊正义公园里被人们围观和惩罚对象的托尼;参与社交网站上#Death To#话题利用民意杀人而最后话题参与者也难逃一死的網民们……《黑镜》用极具冲突性的人物故事呈现出在技术挟裹下人类命运的变化,剧中人物或选择挣脱技术的控制,或选择屈服妥协于技术,最终的结局都能引人深省。《黑镜》揭示了未来技术世界可能出现的政治生活娱乐化、生活方式虚拟化以及突破道德底线的全民狂欢等一系列问题,这部作品以充满科幻色彩和隐喻手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人们思考和研究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范本。

(二)《黑镜》中技术具身对时代的映射

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6年至1970年为计算机阶段,1970年至2015年为互联网阶段,2016年至今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阶段。其中,自1993年万维网对所有人开放使用以来,不少国家先后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迅速普及,席卷全球。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全方位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光纤通信、云计算等新理念不断提出,人类来到数字技术发展的新站点,迎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网络连接万物,技术无处不在,人类数字化生存渐行渐近。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往往是复杂的,有人崇拜它,有人抵制它,却只有极少数的人反思它。人们对技术的探索和尝试从未停止,关于技术与人类身体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黑镜》第一季于2011年播出,迄今为止已播出五季,它以不同的独立故事展现依托于各种科技手段或产品而生活的人类未来世界。在短短几年间,科技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人身边都围绕着不止一个电子屏幕,它们是反映时下现实的“镜子”。《黑镜》作为一种带有科幻色彩的影视剧,看似是不同的故事背景和社会现实,实际上都是围绕当下生活展开的,影视中出现的一些媒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有类似的媒介产品被广泛应用,并改变了人类社会。每一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会给媒介生态带来影响。技术推动了媒介生态的新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黑镜》里出现了“手机人”、穿戴或植入高科技芯片的赛博格、利用数据收集实现数字化永生的永生人等一系列新的生命形态,这些媒介技术不断被研发、扩散使用,组成了一张编织新型网络社会的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里的“鱼”。这其实是对当下人类依赖媒介而生存的现状的极致刻画。

二、《黑镜》中技术具身的主题类型

《黑镜》模拟了一个充满黑科技、人工智能以及未来社交生态的寓言世界,而在这个看似乌托邦的世界里,当种种前沿技术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意识和身体又受到其制约和异化。科学技术的演进与革新,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人们的思维深度和个性发展,并让社会文化沦为娱乐的附庸,人类会毁灭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显然,《黑镜》试图将这种毁灭表现到极致,也让我们看到技术与身体如何纠缠以及相互纠缠带来的结果。《黑镜》通过设置不同涉及技术与身体的主题内容,向我们呈现了技术与身体的关系图景。通过对《黑镜》前五季涉及技术与身体主题的归纳总结(表1),可以发现剧中出现了记忆确证器、虚拟额消费技术、智能人造体技术和数字化永生等种类繁多的技术内容,这些技术内容可以归纳分类为具身性技术(加持在自然身体上的技术)和离身性技术(脱离自然身体而存在的技术)两大类,在具身性技术下又可以细分为延展身体、重构身体、颠覆身体这三大主题。

(一)具身性技术对身体的延展、重构及颠覆

具身性技术即技术具于自然身体中,强调了身体在从事社会实践和政治文化参与中的重要性。《黑镜》中主要从延展身体、重构身体和颠覆身体这三个方面来描述和体现具身性技术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一是具身性技术可以延展身体。德国技术哲学家恩斯特·卡普提出了器官投影这一说法,“铁路被形容成血液循环系统的外化,电报则是神经系统的延伸”[ 2 ],这种提法体现了在身体与技术之间,技术效仿身体系统,对身体进行了延展。人们对技术的期待更多是能够对身体机能起到提高和增强作用,这是很多技术被发明的初衷,在《黑镜》中,具身性技术除了可以直接增强身体的功能外,还能实现身体智能社交和远程在场,延展身体的感知尺度。在《致命鳄鱼(Crocodile)》中出现了记忆确证器,它根据人眼看到过的事物在脑海中形成图像记忆,对这些图像记忆进行逐帧搜索确认,以还原事情的真相。人们对于自己看到与经历过的事情都有大致的印象,但由于有些事物在眼前出现的时间太短以及记忆储存空间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记忆只是短暂地停留在我们脑海中而无法细致地描述出来,记忆确证器就是增强人们的记忆精确度,还原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反应。“将技术理解或解释为身体的一种表达和延展,这样身体便成为技术世界的中间物或媒介”[ 3 ]。

二是具身性技术可以重构身体。随着物质基础的不断提升,人类日益追求更出众更舒适的生活体验。随之信息和应用场景越来越虚拟化,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人们对技术的研发也始终致力于让虚拟突破物理边界,以重新构建身体感知和身体体验。《黑镜》中具身性技术重构身体主要体现在虚实边界的消失,技术具身从环境感知、触觉与力觉反馈以及虚拟形象的呈现来打破现实和虚拟世界的边界。在《白熊正义公园(White Bear)》里,女主角托尼被关在屋中,工作人员利用技术手段抹除了她的记忆,然后将她放出屋子,上演了一场“追杀”游戏。而这一场令女主托尼惶恐不已的“追杀”游戏其实是假的,工作人员在托尼的头脑外部连接了催眠设备,让托尼能够忘掉某段特定的记忆,并打造了虚拟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紧张氛围,这么做的目的是惩罚托尼在其男友虐杀女童时的冷漠和放任无视。剧中的关键技术就是催眠失忆技术,通过具于托尼身体的设备来删除她的记忆,并在游戏结束后还原她的记忆。失去特定记忆的托尼深陷于被“追杀”的恐怖氛围里,身体对环境的感知每天都被重置,分不清虚实真假,日复一日地循环。

三是具身性技术可以颠覆身体。在技术革命下,人类身体拥有了多种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可以在三种空间里“存在”,一是自己血肉之躯的空间,二是局部虚拟的,如通过机器眼、机器手等感知存在的空间,三是由技术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但也依旧是真实存在的空间。随着各种新兴智能技术的演进,身体和空间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能够识别、存储和处理人作为感知主体所产生的交互信号,从而更好地与人类身体进行深入“交流”。“虚拟技术造就了新型主体——智能身体。它是生物性身体与技术的互嵌,它最大的特征是突破了人与机器的边界,整合了肉体与技术的双重逻辑,即赛博人。”[ 4 ]可以看出,智能传播时代,传统意义身体的边界被消解,技术越来越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嵌入到人类身体,与之共存,这成为一种新的身体形态,企图创造真实肉体的“化身”,在另一个时空里“化身”营造视觉、触觉或者听觉上的所谓“真实”体验。在具身性技术颠覆身体这一方面,《黑镜》是从人机互嵌、数字仿生和肉体的“化身”这三个方面來表现。在《战火英雄(Men Against Fire)》中,村民和士兵们的身体被统一安装了Mass虚拟视控系统芯片,这一技术具于自然身体之内,他们的视觉系统被重新设置,在他们的眼里,有基因缺陷的人都变成了一种“怪物”,进而对他们进行大规模杀戮。这一脑机互嵌技术重构了人类的视觉功能,打破了身体和技术的边界。

(二)离身性技术对自然身体的抛弃

离身性技术即技术可以脱离自然身体而存在,但依旧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离身性技术与具身性技术恰恰相反,认为技术可以不依赖身体而存在,人的心智和认知可以从身体中分离出来进行活动。在《黑镜》中,离身性技术主要有数字化永生技术、数字化偶像、金属机器人、仿生蜜蜂、DNA复制船员等。

在《卡利斯特号飞船(USS Callister)》中,戴利是一家游戏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通过采集同事们的唾液、毛发等提取他们的DNA进行复制,在卡利斯特号飞船游戏世界里创造另一个版本的“同事”组成了一批船员。老船员告诉被复制进来的新船员:“你其实不是你,你是你的副本,一个数字克隆体。戴利把你的DNA放进电脑里,然后你就像一块小饼干一样出现在这里。”( 1 )在这个飞船游戏里,被复制的同事们受戴利指挥,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身体完全分离,处在两个互不连接的世界。这些复制人除外貌和声音等外在特质与原本自然身体一致之外,已是完全脱离了原来自然身体而存在,是另一个虚拟空间里的人物,且原本自然身体并不知情。而后,DNA副本人物在卡利斯特号飞船里饱受戴利的压榨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卡利斯特号飞船里的戴利和现实生活的戴利是一体的,也就是说肉身控制下的戴利“分身”操纵了脱离身体的DNA副本人物,同理,正是因为这些副本人物脱离了自然身体,没有主体意识,才能任戴利为所欲为。副本人物们想要逃离虚拟世界,唯一的办法是找到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通道,联系上真实存在的自然身体,寻求真实身体的帮助。《黑镜》这一集揭示出自然身体在感知实践中的重要性,如果技术使人丧失了主体性,那么人就可能会沦为被任意摆布的工具。

随着后人类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系列智能可穿戴设备、增强人体生命的脑机接口等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高新技术的使用都离不开身体作为体验介质参与其中,于是“身体”这个曾经被置于边缘地带的概念开始得到重视,新技术召唤其回归。在新技术环境下,身體超越了生物学意义的规定,更像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和动态平衡能力的系统。

(三)小结

从技术分类上来看,《黑镜》中具身性技术的主题类型占了绝大多数,这反映出人们对自身身体的主体性觉醒和重视,以及随着下一代新兴传播技术的兴起,技术的具身化越来越引起关注。技术的具身化是技术强化了人类身体和外部世界的具身关系的过程和趋势,当下主要有VR、AR等一系列虚拟技术需要身体的参与以提高感知体验,在《黑镜》中,也出现了很多强势召唤身体回归的技术。

三、《黑镜》中技术具身带来的创造性与挑战性

(一)《黑镜》中技术具身带来的创造性

具身认知主张将身心视为统一整体,身体是认知的基础,身体的感知体验在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技术能对身体的肉身、感官知觉,甚至是意识等方面进行调整,包括延展或是限制,甚至重置和扭曲。在这样的技术和身体的关系图景里,身体通过技术这一中介物获得了全新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模式。

一是创造新的生存空间。技术持续不断地参与到身体的延展、重构甚至是颠覆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和身体互相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进行信息传播和社会交流,身体能够实现空间的迁移,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在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报纸、广播、电视相继出现,人们一度认为传播已不再需要身体作为媒介,社会交流呈现出“去身体化”的趋势,身体逐渐被传播学所忽视。如今,随着以5G为代表的智能媒介技术的发展,身体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且能跨越时空限制,达到肉体虚拟在场的状态,拓展了自然肉体存在的空间,身体可以多维度在场。此外,技术或许能够尽最大可能修复和还原肉体,给身体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在《天佑吾主(The National Anthem)》中呈现的网络直播技术和《马上回来(Be Right Back)》中的智能人造体就是技术具身为身体创造新的生存空间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得益于技术人们实现了在社交网络上以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身体形象进行网络互动和信息传播,人们的生存空间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将来,类似于《黑镜》中的智能人造体也许会被研发并应用,其高仿真性可以协助人类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

二是创造新的感知系统。技术具身对身体的延展和改造很大程度上落脚于身体的感知,当技术接入到人的身体中,人们能体验到感觉和知觉系统的相应反馈,身体获得全新的感知体验,并进一步影响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在《生死搏击(Striking Vipers)》中两位男主在技术的加持下,身体的器官感知有了新的体验方式,现实肢体没有任何动作,仅凭虚拟身体的搏斗,就能连接真实肉体,让真实肉体感受到疼痛等感觉。《黑镜》中呈现的技术具身在创造新的感知系统方面为人们提供了灵感,现实中,已有博物馆投入使用VR技术,游客们佩戴上特定的设备就能穿越历史的长河,感知历史人物和事件,重温历史文化。

三是创造新的意识机制。身体与技术相互结合、互动所产生的实践经验构成了全新的技术记忆,是人类主体依赖具身性技术进行再次社会实践的基础。外在技术的介入构成了新型的具身记忆,也构成了新的生存意识机制,在人与媒介、身体与技术的反馈循环中,人成为一种技术化的存在[ 5 ]。技术具身给人们的自然身体制造了具身意识,创造了新的意识机制。意识被认为是主观内在的,它是由人类主体所体会到的,只有从身体的自我的观点来看,意识状态才是存在的,意识主观性的一个结果就是意识状态由于只有被其归属的身体主体所感知而不能被其他人准确感知。意识生成的状态和过程是内在的,因为它是在一定所有权的体内进行的。意识不可能脱离大脑而到处存在,就像水的液态本质离开水就无法存在,因此意识只能发生在人体内部。在《黑色博物馆(Black Museun)》中,通过连接在医生和患者身体之间的痛觉共感器实现了患者对医生的痛觉“共享”,也就是说,在技术的参与下意识也许并不一定是主观存在的被归属的身体主体所感知,而是能做到意识在不同身体之间的传达。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脑机接口技术其实就是在具身性技术创造新的意识机制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意识不止能通过身体活动得到体会,也能通过技术将意识反馈到身体的某些动作或者反应上。

(二)《黑镜》中技术具身带来的挑战性

一是技术具身带来了后人类主义的兴起。利用技术,人们可以实现家居的智能互联;利用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利用技术,人们实现无人驾驶享受悠闲旅途……看似人们能利用技术“呼风唤雨”,但同时,人类已经无法脱离技术而生活,也避免不了技术专制(技术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一股力量或者权力)带来的后果。《天佑吾主》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首相在面对通过社交网络传播扩大的“民意”时也无法控制,只能妥协,被迫做出违背伦理的行为。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又民主的不自由在流行,人们安享于物质享受之中,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慢慢被消磨,使得人们成为顺从工业社会的单向度的人,人们处于虚假的自由之中,活力和创造力渐渐消失,人们的主体性也渐渐模糊[ 6 ]。技术不但渗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侵蚀着传统的权力边界,挑战着统治权威。随着高新科技快速发展,曾经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电子人等这些角色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这些“人”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而是将生物学上的人进行改造和升级,通过技术或电子化、信息化的加工,把人的自然肉体和技术手段结合,成为一种在身体功能或者生理功能方面超越普通人类的“后人类”。后人类主义认为现在的人类只是从猿向后人类进化的其中一个阶段,随着更多技术具身的应用,后人类的进化将会超越自然人类的进化,也将弥补自然人类在面对年龄增加时身体器官及其机能衰退的缺陷。后人类虽然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发展潜力,但也要警惕依靠先进技术而兴起的后人类可能带来的技术专制问题。越是先进的技术越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个人财富丰厚的群体,享受技术优势的机会更多,就可以优先利用各种技术增强自身智力、体力、甚至寿命等,从而加速后人类进程。反之,个人财富稀少的群体将会失去更多自我进化的机会,拉大发展差距,会远落后于个人财富丰厚的群体。而当一些群体拥有了更优的身体能力,整个社会的权力也会向这些拥有技术支持的群体倾斜。这种“技术鸿沟”的情况不止会发生在同一社会的不同群体之间,也会发生在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优势使其在后人类的竞赛中远超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巩固自身优势。后人类生存图景中技术专制的后果带给人们的反思除了上述问题以外,还应思考当人类基因、生理机能加入技术元素后,会对人类进化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又是否符合生物学的基本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

二是技术具身易剥夺人对自身身体的控制权。智能媒介技术正在促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共景监狱。在智能传播时代,每个人的信息传播能力都大大加强,在共景监狱的社会模式中,已经不再是个体瞭望塔对众人的监视,取而代之的是众人对个体的凝视与控制。在《急转直下》这集,蕾西生活在一个依靠互相评分的社会,人人都能看到对方的分值,分值越高的人社会阶级地位就越高,想要获得更高的评分就需要积极发布动态获得高分值的人的好评,大家互相围观,观看别人分享的动态,也会参考大多数人对分享者的评分而打分。在《白熊正义公园》这集,托尼沦为了马戏团大象一般的傀儡,人们用相同的手法日复一日地惩罚她,并全员围观惩罚过程,这种凝视与控制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娱乐项目。《黑镜》中有很多剧情设置都体现了在媒介技术的助力下,个体陷入被群体观察和监视之中,这似乎是未来人类社会的一种生活常态,我们可能面临一种随时被“示众”的局面,成为“目光的猎物”,最终在“权利的眼睛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观看者的意志改变自己原有的意志,共景监狱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当人类和技术、现实和虚拟的边界被消除之时,人对自身主体性和差异性的控制权也将消失殆尽,人的含义将会被重新定义,而关于人的权利、人的尊严、人的意义也会被动摇甚至重新改写,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和控制权不能单单指望于对技术的限制,更多的应放置于人本身。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个体有独立的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对自身的控制力,但对《黑镜》呈现的一个个技术渗透导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世界,人类应该深思究竟是人在利用技术系统以便更好地生活,还是人的存活是为了维持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转?媒介技术的发明是身体的延伸,然而在《黑镜》中人的身体在经历众多延伸后,逐渐和技术以及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逐渐地自我程序化、机械化,甚至遗忘了身体。这一切,无疑为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实社会敲响了警钟,人们应当谨记,任何技术对身体的干预和进化都应以人的个性和自主为前提,要尊重人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人类也要积极捍卫对自身的思考和控制权。尽管技术可以替代人类一些行为,但唯一不可替代的就是人性,这也是人区别于技术的根本特质所在。

(三)小结

技术具身带来了技术与人类身体的互动和融合,这既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艺术形式的创新、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会带来对个人隐私和人权的侵犯、身体健康的危害、加剧社会分化等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因此,人们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技术具身所带来的便利和效率,而应该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认真思考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人们也不能因为技术具身带来的种种问题就拒斥它,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技术应是服务于人,而不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

四、结语

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在技术的挟裹下逐渐“退化”甚至失去了自我。“赫胥黎的预言”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即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原有的“人性”被机械消解,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甚至因此感到幸福。科学技术助推了当下媒介技术的进步,智能化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和身体层面的体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身体转变了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含义,技术与身体的关系被重塑。两者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从人际传播时代的身体在场,到印刷媒介时代的身体离场再到互联网、数字技术时代的具身发展的过程。技术具身带给我们诸多创造性和便利,但也催生出一些道德和社会问题,这需要人们更加审慎地对待并反思。“我们应当从生活世界出发而非从科学世界出发,从身体出发而非从技术出发,去思考‘人之为人的本性并激活其沉默的创造力。”[ 7 ]

注释:

(1)取自《黑镜》第四季第一集《卡利斯特号飞船(USS Callister)》的台词。

参考文献:

[1]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87.

[2]Mitcham C.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24.

[3]李三虎.技术与身体政治:现象学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12,159.

[4]孫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12):83-103.

[5]别君华.人机共生:智能传播的技术具身[J].青年记者,2021(5):9-11.

[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80.

[7]周午鹏.技术与身体:对“技术具身”的现象学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19(8):98-105,158.

[责任编辑:王妍]

猜你喜欢
黑镜
黑镜
《黑镜》的时代隐喻与科技发展自反
现实版《黑镜》:人工智能让我爸永生了
从微英剧《黑镜》看新媒体语境下的话语权力的转移
美剧《黑镜》第三季:从“鲁迅”到时代弃儿
冰冷科技下的人性光辉:《黑镜》之“be right back”
《黑镜》:感受科技带来的惊悚
《黑镜》富不过3脑洞神剧变成二流美剧
《黑镜》与当代影像的科技隐喻
黑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