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问题与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关键是乡村治理。目前,构建乡村协同治理的多元化格局遇到梗阻,数字乡村建设零散化,乡村产业发展停滞,乡村民俗文化后继无人,乡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发展乡村治理多元化治理格局,增强数字化乡村建设,吸引乡贤回归,弘扬乡村文化和守住乡村的绿水青山。
一、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乡村治理主体构成单一化
共同参与是发挥乡村治理的关键,但当前乡村治理主体依旧以基层村干部为主,多元协同治理实施受阻。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较低。一方面从村民群体角度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精英和青壮年大量涌入城市,而留守在乡村的群体主要以老少妇孺为主,他们的主要精力是解决生活需求问题,自发参加乡村治理热情较低。另一方面从村民思想角度来看,村民与基层村干部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村民依赖性较强,监督意识较弱。二是部分乡村仍存在干部“一言堂”现象。一方面,乡村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部分基层村干部年龄较大,管理理念落后,畏于创新,采纳民意工作流于表面,缺乏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乡村仍是熟人社会属性,村干部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常出现任人唯亲现象,宗族观念、家族化在治理过程中较为常见,决策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权力泛滥等微型腐败。此外,熟人社会滋生不良风气,挫伤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有损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性。
(二)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低效
运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技术化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治理发展,突破時空的界限,压缩执行成本、缩短沟通距离,也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数字化的平台。但乡村受到环境、技术等因素限制仍处于数字乡村治理的初级阶段,这无疑加剧乡村内部贫富差异,拉大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乡村信息闭塞,村民现代化信息素养较低,获取信息途径单一,主动获取信息意识薄弱,运用通讯技术较差,城乡之间信息传递缓慢,由数字鸿沟造成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城乡间不平衡发展,导致乡村人口外迁,致使乡村出现“空心化”局面。此外,中国乡村区域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加剧了城乡数字鸿沟的复杂性。[1]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央政策支撑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掩盖了网络在乡村的普及成果,乡村网民的规模缩小、技术人才流失,非网民村民转型难度加大,致使一体化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受阻,不能有效发挥数字乡村对经济、交通、医疗的赋能作用。
(三) 乡村产业发展势头不足
乡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村民增收,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乡村产业前行势头强劲,但在后续发展中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乡村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乡村产业全覆盖,但各乡村产业尚未突显特色,村与村之间产业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如,民宿可以创收,则各村均效仿转行经营民宿,没有抓住本村独有的乡村民俗文化,没有充分挖掘本村特有的物质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乡村产业规模化未形成。一方面,部分乡村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力度较弱,未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缺少实用型技术人才支撑和电商、金融等行业的创新合作。另一方面,受到资金、基础设施、企业经营者等多条件限制,部分乡村一二三产业仍处于初级融合阶段,存在村民受惠范围小、项目融合不协调、融合面狭窄等问题,仍以农业、林业、木业和渔业为第一产业,以制造业、采矿、电气业和自来水业为第二产业,以及其他的第三产业,产业间融合度低。
(四) 乡村文化创新后劲乏力
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村民提高对乡村治理的认同感。当前,乡村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不小进展,但如何在较好传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其与潮流文化相交融焕发新的生机,是乡村文化后续发展的难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乡村在发展本村文化工作过程中过于关注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忽视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难以吸引当下年轻人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文化。二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部分青年外出务工,造成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主力军快速流失,加之部分乡村对文化手艺人的管理不到位、物质支持不足。如,篾制品曾因价格低廉、美观精致是以前家家户户装配农具的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多和生活的转变,工业制品逐渐取代篾制品,篾编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等问题。[2]此外,部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现存的寺庙、戏台、祠堂和院落等代表乡村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商业过度开发、维护修缮不到位等多种原因而失去其原有风貌。
(五) 乡村治污能力亟待加强
人们已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而,目前部分乡村治污能力仍存在缺口,主要难点在处理当地企业排污、村民日常生活垃圾和深化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一方面,部分乡村干部重视发展本村经济,兴建企业招商引资,吸引大量的化工企业在本村建厂,却忽视企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不仅占用农业耕地破坏农业生产方式,还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未经处理或净化不到位的工业废水、废料排放到河流和土壤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系统。此外,村民建房盖屋产生的建筑垃圾、日常生活产出的废旧电池等难以降解的废料堆积在路旁,加之在进行乡村规划时缺少科学性,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垃圾填埋场的布局、下水道的铺设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村民环保意识薄弱,部分村民的生活质量较低,环保意识尚未形成,很难认识到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治污意识停留在个人卫生层面。
二、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建议
(一) 完善乡村多元治理新格局
多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治理的关键,应坚持以人为本,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第一,各村可以通过开办讲座会、听证会等途径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鼓励村民建言献策,提高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话语权;宣传乡村多元共治成功案例,使村民切身感受到多元共治为其带来的益处。第二,吸引人才并守住人才。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体制机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人才引进配套服务。另一方面,强化对青年、精英和回乡村民的人文关怀,抓住内生文化需要,健全制度性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第三,推动以村干部为主的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一方面,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使青年群体成为干部的主心骨,组建干部队伍时充分考虑性别、年龄、能力和资历等条件,提升乡村治理服务水平。村里重大公共事务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应听取村民代表意见,通过村民表决。另一方面,成立村干部换届监督小组,监督干部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有无贿选操作,确保换届程序公平公正;开设村民检举窗口,调动群众力量监管候选人行为。[3]
(二) 增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效用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一环。第一,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技术与乡村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安全高效产业链,以低成本、高品质、便民性占领农产品的市场先机,开拓农产品新市场、新领域。依托电子信息科技、移动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手段提高数字賦能,搭建一站式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平台,构建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监督”全过程追溯监管体系,达到在互联网上全过程监控,实现“互联网+农业”的目标。改进农业技术,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中,保障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第二,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机制,促进城乡信息融合联通。“数字鸿沟”是制约城乡数据交互的因素之一,要补齐乡村与城市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乡村应通过国家数据开放共享平台,获取资源信息,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利用。[4]加强城市与乡村数字化技术人才的交流学习,加快乡村5G、千兆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民规模,借助网络平台开创“互联网+”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创业。
(三) 推动乡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治理的动力之源,要立足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第一,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坚持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本,夯实乡村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将农产品和技术服务做到精细化,延长农业主产业链,向外衍生农业附属产业链,培育乡村体验、乡村电商等新的增长点。第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融合,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优化排水系统、平整公路、扩大景区停车场等。此外,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生产、管理和消费各环节,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信息化基础。第三,结合乡村鲜明的自然资源、地形风貌和人文景观特征,产业要在品牌上突出其独有特色。各村要拟好产业发展规划,错峰着力,切忌一味照搬照抄其他乡村优秀产业模式。优先发展龙头产业,扩大辐射范围,发挥领头羊功能,并为本村其他产业资源提供经验,开辟不同产品赛道,由竞争转向合作,引领乡村其他产业发展。
(四) 聚力乡村文化焕发新生机
乡村民俗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乡村治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要抓住乡村文化的精髓,并与潮流文化相结合,焕发乡村文化新的生命力。第一,坚持保护与开发双轨并行,一方面对本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与潮流文化相互融合,如,借助高科技投影技术在古城墙上进行绚丽的灯光秀等活动,既保留乡村文化的质朴,又吸收潮流文化的炫酷;另一方面将乡村特色文化贯穿旅游风景、住宿、美食和土特产等方面,在传播文化过程中拓宽村民的致富路。村干部要落实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开发机制,在修复翻新的同时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应,吸引游客旅游,实现乡村文化变现。第二,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强化传承乡村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乡村文化拥有外来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丰富村民精神方面的深层次需求,预防外来不良文化和腐朽思想入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文化繁荣。[5]
(五)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整治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也是乡村治理的保障力量,乡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村民身体健康为代价。因此,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从协调经济与环境平衡、强化政策导向和提高村民保护环境意识三个角度推进。第一,实现乡村经济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共赢,抓住乡村企业排污这一源头治理,引进清洁能源产业,在乡村生态治理实践中营造生态责任氛围。[6]以乡村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提高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将污水垃圾处理、牲畜粪污处理和秸秆利用高效衔接。第二,加强美丽乡村政策导向作用,加强监督,精准执行。村干部发挥创新思维制定适宜本村的环保政策,做好监督反馈工作,记录总结执行效果。第三,加大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普及教育力度,激发村民生态环境观,使保护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共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结语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乡村治理主体单一化、数字化乡村治理赋能低效、乡村产业发展势头不足、乡村文化面临挑战和乡村治污能力亟待加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乡村治理进程,减少村民多种收益,加大城乡发展之间差距,阻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应从治理主体、数字化治理、乡村产业融合、乡村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补齐短板,以切实提高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7]
作者简介:王琳(1998-),女,天津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
(责任编辑 曹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