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萍
【摘要】本文从深度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浪漫主义与陌生人问题》第六章的译文,尤其是译文中的注释部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的视野不同,为了让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能充分理解原文内容,本文结合了阿皮亚的深度翻译理论,在译文内补充了显性注释和隐性注释,希望以此拉近读者和原作之间的距離。
【关键词】《浪漫主义与陌生人问题》;深度翻译;显性注释;隐性注释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10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33
一、《浪漫主义与陌生人问题》简介
大卫·辛普森(David Simpson)的《浪漫主义与陌生人问题》(Romanticism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Stranger)聚焦于浪漫主义中陌生人的形象和奇怪修辞。陌生人的形象包括外国人、敌人、陌生的访客等。文化中的他者让西方感到恐惧和愤怒。这本书揭示了西方与陌生人相遇的复杂历史,以及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担忧所带来的持续斗争。辛普森带领读者回到了18世纪90年代的法兰西共和国时期,当时关于陌生人的辩论非常盛行:谁应该受到欢迎,谁应该被视为危险分子被禁止。他将浪漫主义时期诊断为患有“陌生人综合症”的急诊病例。
全书共七章,从考察柯勒律治、德昆西、奥斯汀作品中的陌生人形象到沃尔特·斯科特的十字军东征小说,从东方主义诗歌的脚注到浪漫主义时代的翻译,从奴隶贸易和拜访英国的黑人游客,再到女性作为“原始”陌生人本身。全书都论证了“他者的普遍性”。 在第六章中,辛普森写了大西洋奴隶制,囚禁叙事和黑人游客到英格兰所发生的故事。
二、深度翻译理论
“深度翻译”是由“深度描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于1971年提出。后来1973年,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借用他的著名文章《深度描述:走向一种文化的解释性理论》中的概念,提出“深度描述”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认为应该通过细致深入的描述来表现被研究对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从深度描述的含义和应用来看,“深度”是指根据特定的背景环境,考虑到行为者的意图,对人的言语和行为进行深层次和根本性的描述。
深度翻译也称“厚翻译”“深厚翻译”或“厚重翻译”,是美国翻译学者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提出的,他认为深度翻译通过注释和注解,将原文本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给目的语读者。学界在他的基础之上,理解并将“深度翻译”的概念解释为在翻译时,提供大量解释性内容或背景信息,译文包含了各类副文本,如目录、图解、附录、后记等。
因此,深度翻译可以将原文的深层含义与译者的意图结合起来,揭示人类不同文化和时代的行为原因,保留源文化和历史的特点,促进目的文化对其他文化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更深的尊重。这样的翻译方法可以给读者提供大量的背景信息,让他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原作和原文作者,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希望这种注释的方法能打破读者和原作之间的视野隔阂。这一理论有三个要点,首先,阿皮亚认为话语是带有表达意图的演讲者的思想。其次,要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就要掌握语境,这就需要“厚语境化”。第三,要充分认识和尊重文化差异。为了实现深度翻译,阿皮亚鼓励要勇于面对文化差异。
深度翻译有多种类型,首先,即狭义和广义两种。阿皮亚的“深度翻译”理论是狭义上的,包括脚注、尾注、夹注、双行小注、文内隐注以及序、跋、献词、后记、附录、术语表、致谢等几种形式。广义上的深度翻译理论认为,“只要译文的信息比原文提供的信息厚重”即为“深度翻译”。广义上的深度翻译即增译或增词译法,在翻译时,根据译入语的语法、语篇规则或语言习惯在不改变原文意义和逻辑关系的前提下适当增词以保证译文语言通顺流畅。
显性和隐性深度翻译与狭义和广义深度翻译密切关联。显性深度翻译的有明显标记,让读者很轻易能够看出来是这里有译者添加的释义或文化信息,如括号、注、脚注、尾注、附录、后记等。而隐性深度翻译的内容往往是隐藏的,在译文中没有任何提示性语言或破折号、括号等符号标记,读者在阅读时很难察觉。本文笔者主要通过显性注释和隐形注释来分析译文。
三、案例分析
(一)显性注释
显性注释主要是通过脚注、文内括号、添加图示对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专业术语等进行解释。
1.添加脚注
脚注是在放在书页下端的注释。在翻译时,除了原文给出的脚注,译者要注意甄别影响读者理解的专有词,可以脚注的形式补充说明,但要注意保持译文风格一致。
案例1
原文:On August 9, 1783, the East India Company ship Antelope was driven upon the rocks and wrecked just offshore from one of the Pelew Islands, Ulong.
译文:1783年8月9日,东印度公司的“羚羊号”船只不慎撞上礁石,在帛琉群岛(现属于帕劳共和国)中的乌隆岛处搁浅。
译注:帕劳共和国(Palau/ Belau/Pelew,帕劳语:Beluu er a Belau),帕劳旧称帛琉、贝劳。帕劳最早被中国古籍称为帛琉国。位于西太平洋,关岛以南700多英里处,属加罗林群岛,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1984年独立后更名为帕劳州(帕劳州)。第一个首都是科罗尔(Koror),直到2006年首都迁至Ngerulmud。
译注:乌隆岛(Oroolong / Ulong/Aulong)是帛琉群岛之一。
分析:原文中出现了许多地名,帕劳和乌隆在原文中更是反复出现,因此译者有必要用脚注的形式给目的语读者补充这一地点的相关信息。帕劳和乌隆这两个地名涉及较多不同的拼写和翻译,在原文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通过脚注的形式解释这一背景信息,丰富读者知识背景,填补空白,为读者减轻阅读障碍是非常有必要的。
案例2
原文:The Pelew prince, Lee Boo, never made it home to the Pelews.
译文:帛琉王子李博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译注:李博 (1764—1784年12月27日)是帛琉国王阿巴·图勒(Abba Thulle)的儿子,跟随威尔逊船长去伦敦了解更多关于欧洲的知识。1784年7月14日,他在奥迈访问英国之后大约十年,登上莫尔斯号抵达朴次茅斯,很快被伦敦上流社会称为“黑王子”,他们被他的沉着和智慧迷住了。威尔逊一家把他带到伦敦的家中,在那里他参加了几个月的教堂仪式、晚宴和欧洲学校。然而,他在1784年12月27日死于天花,大约在他到达伦敦六个月后。他当时20岁。
分析:缺乏背景知识的目的语读者很难仅从语篇语境中发现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可能造成逻辑不连贯的错觉。翻译时就需要为目标读者提供背景知识。因此,笔者采用显性注释对李博的生平进行了深入的阐释。通过添加脚注,既能达到译文的连贯,又能使目标读者对原文有更全面的理解。
案例3
原文:The Esu-figure at the heart of Henry Louis Gatess foundational study of the black aesthetic offers a way to describe the multiple effects of reading Equiano, Sancho, and Cugoano.
译文:埃苏形象是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 对黑人美学的研究核心,它也提供了一种方式去描述阅读埃奎阿诺,桑乔和库戈阿诺的著作所产生的多重效果。
译注:亨利·路易斯·盖茨是非裔美籍,美国文学评论家,著有《意指的猴子:一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一书,亨利·路易斯·盖茨研究了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文化的古老詩篇与神话,约鲁巴埃苏一埃拉巴拉神话,亦称“约鲁巴恶作剧精灵神话”,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民族文化中存在于古老民间故事和传说之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在所有文化中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约鲁巴埃苏一埃拉巴拉的故事。
分析:《意指的猴子:一个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一书在原文本中并没有提及,目的语读者在不了解亨利·路易斯·盖茨以及他的文学理论的情况下,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也难以理解埃苏形象这一特殊的文化负载词,通过添加脚注,读者能够对亨利·路易斯·盖茨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大致范围上的了解。
2.添加文内注
文内注是在文本中添加的注释,紧跟需要解释的内容,方便读者立刻了解文意。但是文内注过多也会影响读者对正文的阅读。文内注是深度翻译理论的常用策略之一。
案例4
原文:As the result of Cooks voyages, modest foreignization impacted English, tattoo (from 1769) and taboo (from 1777) being perhaps the most visible and familiar words.
译文:库克的远航适度地冲击了英语文化,带来了外来文化:纹身(Tattoo,由塔希提语tatu直接音译而来。1769年詹姆斯库克船长在前往南太平洋地区留下的记录档案中最先使用了这个词语)和禁忌(taboo一词是从汤加语的tabu 发展而来的,库克在他1777年的航海日志中首次把这个词借用到英语中)也许是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词汇。
分析:这里原文只给出了时间,笔者通过添加文内括号的形式,补充了“纹身”和“禁忌”两个词的来源,以体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二)隐性注释
曹明伦(2004)提出了隐性注释的概念,他解释隐性注释是一种有别于显性注释的深度翻译手段。他所指的隐性注释是指将原文中有其意而无其词的说明性字词译入译文中,使译文在语言、内容、文体等方面更加接近于原文。对译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出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并以此为基础增加原文有其意而无其词的字词,从而使译文在语言、内容、文体等方面更加接近于原文,也就是更好地达到了译文对原文读者影响方式和程度。
隐性注释即不采用注释符号即脚注、文内注等,直接将补充信息整合到译文中。主要利用释义、增译、补充的方式对指意含糊的地方进行语境补全,潜移默化地在正文文本部分增添解释性文字,以减少过多显性注释对于译文可读性的影响。
案例5
原文:Luke Collingwood, the master of the slave ship Zong,en route from West Africa to Jamaica,threw overboard 122 living slaves over the course of three days. Collingwood feared—or claimed to fear for—the safety of the ship and the shortage of drinking water.
译文:一艘名为“宗”的英国奴隶船从西非前往牙买加,途中船长卢克·科林伍德(Luke Collingwood)在三天的时间里把122名黑奴丢下船。科林伍德声称是因为担心航程的安全性和饮用水短缺问题才做出这一决定。
分析:en route是法语“在途中”的意思,这段话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读起来更加通顺,笔者进行语序上的重组。
原文中的slave,查阅背景可知就是在奴隶贸易中被抓的非洲黑人,所以笔者将其直接补译为黑奴;船长应该是因为担忧具体的问题才将122名黑奴扔到海里,所以笔者补译了“才做出这一决定”;结合句子的内在逻辑,笔者将分号译为了“并且”。
案例6
原文:The voyage of the Zong became a cause célèbre.
译文: “宗”号的航行变成一项著名的法律案件。
分析:这句话的翻译难点涉及法语词汇,查询可知其意为“著名”。深度翻译原提醒译者要把注意力从文本本身转向文本所处的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以便尽可能地揭示或还原文本的深层意义。a cause celèbre可以译为“引发公众辩论的争议”或者“著名的法律案件”。因为宗号船这一案例经过了多次庭审,所以为保留原意,笔者将其翻译为了“一项著名的法律案件”。
案例7
原文:She did carry a swivel gun, which proved a useful political ally in the Pelews.
译文:船上确实有一门回旋炮,在帛琉群岛上它能发挥威慑作用。
分析:在这个例子中,用到了拟人化的手法。字面意思为“她拿着回旋炮,回旋炮是有用的政治盟友”。通过意译的方式进行隐式注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意译是根据译者的解释,而不是直译加注脚,直接揭示原文的语境感。因此,这个拟人化被转述为“船上确实有一门回旋炮,在帛琉群岛上它能发挥威慑作用”。以更直接的方式简化了含义,让目标读者有了很好的阅读体验。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两种添加注释的方法:显性注释和隐性注释。针对专有名词,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原文中有较多指代不明的,或原文中存在对某些概念的定义需要进行解释的,译文应给予明确标注。(2)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或者语段,如主謂不一致、强调句、倒装句等,应适当使用括号补充。此外,括号内应说明其所指代的内容或提供该部分的上下文背景信息,以便读者结合上下文予以理解。这些情况主要用到的是显性注释,通过添加脚注或将补充信息置于紧贴译文的括号内的方式,解释说明原文中难点,提供相应的背景信息;针对原文中指代不明,表达不清等问题则主要采用隐性注释,通过将解释说明的内容融合在译文的形式,保持文本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助于理解;也可以结合运用显性和隐性注释两种方法,从而实现语篇连贯,让目标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翻译每一部具体旳书,译者都应选择合适的注释方法。在翻译时,应当紧扣原文语境、了解作者意图,加注时选择最贴切语境的信息,同时注意注释的语言风格要与译文一致。
参考文献:
[1]Appiah,Kwame Anthony.Thick Translation[J]. Callaloo,1993(4):808-819.
[2]Geertz,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M]. New York:Basic Books,1973.
[3]Ryle,G.The thinking of thoughts:What is ‘Le Penseurdoing?[J].Collected Papers,1971:480-496.
[4]王岫庐.试论“深描”法对翻译研究的启发[J].中国翻译,2013,(05).
[5]章艳,胡卫平.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深度翻译”理论模式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1,(02).
[6]段峰.深度描写、新历史主义及深度翻译——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翻译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7]李红霞,张政.“Thick Translation”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15,(2).
[8]曹明伦.当令易晓,勿失厥义——谈隐性深度翻译的实用性[J].中国翻译,2014,(3).
[9]曹明伦.谈谈译文的注释[J].中国翻译,2005,(1).
[10]周领顺,强卉.“厚译”究竟有多厚?——西方翻译理论批评与反思之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6).
[11]司显柱.深度翻译视角的意义重构与功能路径——翻译视域的语言表达[J].中国翻译,2021,(6).
[12]王雪明,杨子.典籍英译中深度翻译的类型与功能——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为例[J].中国翻译,2012,(3).
[13]谭素琴.深度翻译视角下汤若杰《寻乌调查》英译本的内副文本研究[J].中国翻译,2022,43(03).
[14]林嘉新,徐坤培.副文本与形象重构:华兹生《庄子》英译的深度翻译策略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