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萍 汤丽华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需要教师有孙悟空72变的本领。例如,面对课堂上学生的“插嘴”,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变能力,甚至教师心理素质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建立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付出的不仅是智慧,更是耐心、信心和爱心。
在一节音乐课上,有一个“自由延长记号”( . )的认识。“弯弯柳叶眉,黑黑小眼珠,想唱……”我刚在黑板上画完符号准备讲解,可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哇,太像林小强的小眼睛啦!”瞬间,这个“插嘴大王”张大伟成了全班的焦点,课堂也炸开了锅,学生相互指着眼睛,嬉笑着说:“像你的”“更像他的”……小强更是开心,还转向旁边的同学做鬼脸。好好的课堂,被这么一折腾,其他学生都开始放飞自我了,真想当场严肃批评张大伟,可还是耐住了性子,边拍手示意学生坐好,边用目光注视着他,在目光的对视中,课堂安静了下来,张大伟也收起了嬉笑的表情,小心翼翼地看着我,一副等待挨批的表情。
我把目光转向全班同学,微笑着说:“把掌声送给聪明的张大伟”,学生们先是惊讶,随后也跟着我鼓起掌,把目光再一次投向张大伟,他再一次成为焦点,只见他也有些惊讶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顺势说:“下面我们欢迎张大伟来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自由延长记号的意义,好吗?”“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此时的张大伟反而显得扭扭捏捏。在我的鼓励下,他还是大胆地站到讲台上有模有样地讲起来,还把刚才在“插嘴”时说的顺口溜教给大家,同学们热情高涨,都说“真是好记又好玩”,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课堂纪律也不错,特别是张大伟,听课很认真。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未经允许,随意发表见解,被视为乱“插嘴”,表面看扰乱了课堂秩序,应受到严肃批评。细想,这样乱“插嘴”真的就一定是扰乱课堂秩序,必须严厉地批评吗?換个角度思考不难发现,上课开小差、不动脑筋的学生会举手吗?不会,他们得过且过,习惯性接受别人的正确答案;不自信、怯懦的学生会举手吗?不会,他们害怕说错后遭到同学的嘲笑。那什么样的学生会插嘴呢?上课专心、积极思考的学生才会,他们善于发现,敢于表达。
“学生插嘴”是学生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学习情景中产生的现象,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积极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的迸发。这一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技巧、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插嘴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生气,而应从客观上考虑学生的发言是否有价值,是否可以成为调剂课堂的一个“润滑剂”,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如:当出现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如何“将计就计”“变废为宝”,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新起点。面对学生的“插嘴”,收起愤怒,延伸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给孩子们一个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说出来,并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喝彩,这样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表达想法。教师要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发现或表达,引导个性发展。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得以充分的表达,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意识到,有时不和谐的“插嘴”也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学生畅所欲言,不仅从中唤起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只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地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