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创作了与中秋节日有关的中秋词。不同的词人写作中秋词的方式也不同。苏轼和况周颐同为词学大家,他们笔下的中秋节却多有不同。苏轼善用动词,表现出一种旷达和洒脱;而况周颐较注重描写静态,他笔下的中秋充满了愁绪。二人看似写中秋,实际上是写自己。他们不是写中秋佳节的种种表现,实际上是借中秋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和感遇。
【关键词】苏轼;况周颐;宋词;清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04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15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的发展,中秋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宋代正式被定为官方节日。描写中秋的词作数量由唐五代的仅仅两首,到宋朝暴增至近三百首,清代更是多达上千首。词人们在词作中描写中秋的节日景況,更多的是借词作抒发人生之感和哲理之思。苏轼和况周颐作为一代有名的词人,在中秋这个具有赏月和怀乡等饱含多种意义的节日里,写下的词作有相似和不同之处。这与二人的词作风格有关,也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苏轼是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家,他在诗、文、词、赋都有极高的造诣,而在词史上的独特作用和地位尤为引人瞩目。他的诗词内容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苏轼写的中秋诗词有《西江月·黄州中秋》《中秋见月和子由》《阳关曲·中秋月》《念奴娇·中秋》。其中《中秋见月和子由》是七言古诗,在此先按下不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中秋》都是古今中外知名度很高的描写中秋的佳作。
况周颐是晚清著名词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话》。赵尊岳在《蕙风词史》中评价其“好为侧艳语”“固无所谓感事”。光绪十四年(1888),况周颐入京后,得所谓重、拙、大之说,词格为之一变,词情也逐渐变得比较沉郁。中日甲午(1894)战争时,由于对外敌入侵感到愤怒,写过一些伤时感事、声情激越的文章,其中一些作品也有对清王室的兴衰和君臣的沉迷酒乐而不问国事的现状感到深深的忧虑。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填词数十年,叶恭绰对他的词颇有赞赏,称其“寄兴渊微,沉思独往,足称巨匠”“炼意炼句而不失自然”。况周颐的中秋词有《定风波·中秋集愚园为彊村补祝》《摸鱼儿·甲午中秋》二首。作为性灵派的词人,况周颐坚持在词作上要表现真实情感。在情感表达方面,况周颐与苏轼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笔下的中秋词或抒发思念之情,或直抒胸臆,但是在同样的中秋景色下,二人的感情基调却有不同。
一、苏轼的旷达胸怀与洒脱之气
苏轼的中秋词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描写中秋与思亲之情有关的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的诗词一般都是清逸孤寒、情丝万千的,然而苏东坡这首词缥缈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苏轼上片写望月,下片则写怀人。人生总有憾事,悲欢离合也是其中之一,但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只要互相思念的人还在,即使远隔千里也不必过于感伤。能与亲人共享一轮圆月,对于苏轼已然是一种慰藉。他用旷达的胸襟排解了兄弟在中秋佳节不能相聚的愁恨,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明月与共,心意相通,达到了一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好境界。况周颐在其《词学讲义》中认为苏轼性情之真贯注全文,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具有极强感染力。这种“真性情”的表达也是况周颐所在的性灵派所提倡的,在况周颐的词作中也可以看到他对这一文学理念的实践。
而《念奴娇·中秋》更尽显洒脱旷达之气: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首词为元丰五年中秋所作,苏轼在黄州已经度过了两年左右的时光。与《西江月》中初到黄州表达的愁苦不同,这时的他渐渐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高洁而清凉的月宫世界,意境飘逸超渺。苏轼将月宫的美好与自己的现实感情交融在一起进行描写,表现了他对自由和谐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羡慕。中秋佳节,登高远望,只见月色皎洁、碧空如洗,远处的山水历历可见。如此清净淡然之景,令人不禁生出凭风而起、远离尘嚣的超逸情思。于是此时的苏轼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的诗句,写自己拍手狂歌,翩然归去。天地浩大,正是可以对月临风,疏狂一醉的时候。尽管这样的欢快场景也仅仅是属于他自己一人而已,陪客也只有天上高悬的月亮和地上的三个影子,难免有些凄清寂寥,但苏轼不顾这些,但求尽兴。苏轼用大胆的创造和别出心裁的想象力营造出充满浪漫主义的月光世界,同时蕴含丰富的诗意和无穷的意境。
苏轼的另外两首中秋词还有《西江月·黄州中秋》和《阳关曲·中秋月》。《西江月》是苏轼的中秋词中情感表现比较凄凉的一首,这时的苏轼刚被贬到黄州不久,面对萧索的秋季,刚从“乌台诗案”之下死里逃生的他倍感忧愁和孤独。即使如此,《西江月》也可以说是“哀而不伤”。苏轼刚被贬黄州,苦与乐都是人常有的情感,他也有处于情绪低谷的时期。虽然苏轼在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但人们读来却不会觉得悲切和痛苦,因为他能从一种孤独的心境中走出来。苏轼想到了人间还有真情,这真情还能慰藉自己的“凄凉”,《西江月》在展现苏轼悲情婉约一面的同时,也写出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于历史人生的思考和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阳关曲》的创作时期与《水调歌头》相近,是1077年苏轼到徐州就任时,与弟弟苏辙中秋赏月时创作的。兄弟二人久别重逢,能在中秋节团聚实属乐事,但由于人生的道路不同,两人相逢不久又要分别,于是苏轼在词中先寫乐景,再写哀情,让人感受到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和别离的不舍。总而言之,即使是多为望月怀远、容易抒发乡愁离恨的中秋,苏轼也写出了一种豪放旷达的浪漫美感。他感情抒发直接而强烈,意象境界开阔、气势宏大,最终都能写到自我开解的路子上。从优美浪漫的天宫,到有悲欢离合的人间,苏轼都能保持着一种自信的心态,这是多年的官场生活和人生阅历带给他的沉淀,开阔的眼界让他不易为小事所伤,因此他笔下的词作多是豪逸清雄的,整体读来就给人旷达和洒脱的感受。
二、况周颐的孤寒与哀愁
再看况周颐的两首中秋词:
净洗尘氛一雨凉。中秋天气日犹长。把酒祝君千万寿。知否。天教留眼看红桑。
莫负名园今夜月。清节。未花桂叶亦芬芳。更擪玉笙铿铁板。休管。绿阴深处万蛬螀。(《定风波·中秋集愚园为彊村补祝》)
正良宵、玉轮高揭,桂花香堕瑶席。红楼十二晶帘捲,谁见素娥幽寂。
休怨抑,算阅尽清寒,尚有团圞日。持觞太息。问袁渚烟寒,庾楼尘掩,谁与共今夕。
凝眸处,大地山河莹彻。秋容净扫空碧。柔情一缕浑难诉,便抵云罗千尺。
闲伫立,怕只有流萤,来照罗衣湿。婵娟望极。怅佳节难酬,苦吟谁和,虫语咽苔隙。(《摸鱼儿·甲午中秋》)
况周颐书写的中秋节更带有淡淡的愁绪。虽然同样是性灵派主张的直抒胸臆的创作方式,但况周颐的创作风格与苏轼的豪放旷达不同,他的词作风格接近性灵派中婉约的一面,词风体现为早年的婉约秾艳和晚年的沉郁凄苍,所创作的词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感士不遇、抒发愁怨之情和表达思乡之切。这三种内容在这两首中秋词中皆有。
从创作风格上看,这两首词应属于况周颐早期或是转型至晚期沉郁苍凉期间写的词作。词中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婉约风格,并使用了浓烈的色彩词汇,如“红桑”“绿阴”“红楼”等,使人目不暇接,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运用浓艳的色彩对景物进行描写是婉约词的特征之一。但在浓艳的色彩之下,词人却是难掩愁绪。愁情难诉、饮酒叹息,他将中秋月夜写得清寒、静寂,昭示着自己内心难以言明的愁绪。“怅佳节难酬,苦吟谁和”,表面上看词人是因为无法团圆而心生惆怅,实际上也隐晦地抒发了自己感士不遇的思想。况周颐的仕途不算太顺利。虽少有才名,但成年后应礼部试不中,又辗转多地,总算因为担任会典馆修篡成绩卓著得到候补知府的机会,南下后又久久候补不上,导致他滞留江南。漂泊不定的中年时期让况周颐身心俱疲,到了晚年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以清朝遗老自居,穷困潦倒,难以维持生计,只能靠着自己的文学修养赚一些钱。生活贫困潦倒、仕途不顺的况周颐在中秋节难以有一些昂扬向上的情绪。如果说前一首《定风波》由于是游园集会、写给友人的补祝词,还必须整理出一些祝愿、莫负今夜好景的积极心态来,第二首《摸鱼儿》就是诗人在中秋节独自一人的所见、所思、所感。他将自己的孤寂和哀愁都写了出来,看似婉约,实也凄凉。结尾处词人写自己的苦吟在寂静的月色中就像虫子的声音被青苔吞没一般寻不到踪迹,更添一份惆怅。
作为生活在晚清的词人,况周颐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的现状感到忧虑,但却只能抒发一腔愁绪。从“甲午中秋”可以联想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清朝愈加破败,犹如大厦将倾。在这一年的中秋佳节,词人也明白“正良宵”,但是面对寂静的月光,自己独自一人,又该如何度过呢?离乡在外几十年,年年都有中秋月圆。岁岁除夕,况周颐怎能不思念故乡,不想远在广西的亲人、好友?但是战事不断,清政府犹如风暴中的一株枯草,回乡探亲的愿望又怎么实现呢?随着岁月的流逝,思乡之情日浓。词人词作中使用“飘零”“倦游”“惆怅”等词的频率极高。纵观况周颐的一生,南来北往,行迹不定,飘零落拓的生活始终难以弥怀,清亡之后,所触日深。无奈只能以词写心,诉诸笔端。
三、苏况二人中秋词的同与不同
苏、况二人在中秋词创作上,有其相同的一面。首先,两人都选取了描述中秋节的典型意象:明月、月宫和桂花等等,他们都是文人抒情的载体。明月、天宫都位于天上,表现对天宫的美好向往,桂花的意象表现了文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苏、况二人都写到了桂花,不同的是,苏轼笔下的“桂”带有一种力量感,能够穿破云层,富有动态美,这与苏轼的豪放心境有关;况周颐笔下的“桂”香气袭人,是组成中秋静态景物的重要部分,是点明中秋时节的重要意象。况周颐笔下的桂花静美而充满馥郁香气,但是好景当前,况周颐还是充满了哀思,“怨”和“清寒”是他此时赏月的主基调。
其次,两人都不是单纯地描写中秋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只不过,同样是抒情,两人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苏轼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的心理,而况周颐抒发感士不遇、抒发愁怨之情和思乡之切。面对同样的月夜景色,苏、况都写到“山河莹彻”“长空万里”,呈现出天空高远、景色壮阔的感受,但由于两人的境遇和心境不同,因此笔下的中秋也不同。
苏轼和况周颐二人写的中秋词,除了表达的情感不同外,二人营造的意境和写作手法也不同。和况周颐一样,苏轼在中秋节也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他能够和李白一样举酒对月,影成三人。苏轼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样自由奔放,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铿锵作响。积极有为的抱负,开阔爽朗的性格,以及他不因政治上受挫折而丧失生活兴趣的人生态度的充分反映,是他豪放旷达的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因此在苏轼的这两首词读来使人总有一种明快向上的力量感。即使刚开始有一丝丝愁绪,词人也能在美景中排解、消失。
但况周颐正处于词风转变的时期,浓艳和愁绪并存。可以说,苏轼所处的时代,北宋王朝所受的外来侵略相对平静,在建国初期更是有“檀渊之盟”带来了北宋和金朝之间的百年和平。但况周颐所处的晚清处在列强侵略之中,是与中华民族完全不同的西方列强。二人身处的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他们的词作在境界上的不一致。甲午海战以来,况周颐的心境是属于变化中的,这种变化包含着忧思与矛盾,最后成为一种遗民心态。飘零之恨、垂暮之叹、落拓之悲成为他反复咏叹的主题。政途上的失意,使况周颐萌生了强烈的归隐山林的念头。但迫于生计终未能实现,反而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漂泊不定。仕途上的不顺利,生活上又愈加困顿,况周颐人到中年便已备尝人世辛酸,他带着人生的种种经历写下的词,自然应该带着沉郁的风格。
在写作手法上,苏轼写的词更具动态,而况周颐的词则相反,他笔下的中秋更显沉静寂寥。苏轼运用了对多个动词写自己中秋饮酒、赏月的活动,如《水调歌头》中的“把酒”“乘风”“起舞”“弄清影”“转朱阁”,勾画了词人清晰的行动路线。《念奴娇》中“凭高眺远”写出词人登高远望的样子,飞来的“桂魄”、倾泻而下的月光,词人不禁幻想乘着仙鹤来往于凡世与琼楼玉宇之间。喝醉酒了就拍手狂歌,举杯邀月。乘大鹏去往月宫,吹奏横笛,只感觉是说不出的浪漫和快意。况周颐笔下的中秋沉静寂寥,《摸鱼儿》里“清寒”“凝眸”“空碧”“幽寂”等词勾画了一个清冷的月夜景象。词人少有动态的行动路线,只有面对美景的沉思和怅惘,“苦吟”“难诉”表现了自己难以言明的惆怅。另一首《定风波》主要是写给友人的补祝生日的贺词,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但“清节”“雨凉”还是写出了秋日的凉意,映照词人内心深处的寂寥。
四、结语
总之,同样是中秋词,生活在北宋的苏轼和生活在晚清的况周颐,由于二人面对人生困境的心态不同和时代背景不同,二人筆下的中秋一个充满了爽朗与豪气,一个包含着化不开的愁绪。作为致力写词几十年的文学家,二人描绘的中秋月夜都很美,给人无限的联想。尽管所见的仍是一轮明月,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看的人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了。可以说,苏轼和况周颐所写的中秋并不是写中秋佳节的种种表现,实际上是借中秋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和感遇。将笔下的中秋节回归到对自己人生观念的表达上,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宋)苏轼著,刘石导读.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清)況周颐著,秦玮鸿注.况周颐词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马玮主编.苏轼词赏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4]彭培元.况周颐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5]于莎雯.宋代中秋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6]尚雪红.东坡词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
[7]贺闱.宋代节日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8]张婷婷.清代中秋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6.
[9]陈景云.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1).
[10]于莎雯.论宋代中秋词中的嫦娥与桂花意象[J].名作欣赏,2012,(05).
作者简介:
石慧心,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