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3年6月起,《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实行。字表的颁布旨在统一国家用字标准,并与汉字标准化的有关工作相符合。而最近一段时间,在某些购物平台的部分商品宣传语中,出现了与汉字标准化背向而行的有关内容。因此,本文将以网络商品宣传语为研究对象,对出现的错别字进行简单整理,通过错别字心理学分析这些现象产生原因和影响,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汉字标准化;错别字;错别字心理学;网络商品宣传用语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1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42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制定的有利于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的一种重要的工具。纠正了以往汉字使用时的混乱现象,贯彻了汉字标准化中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四个原则。在使用汉字时不论个体集体都应当遵从上述通用规范。
但在有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里,汉字通用规范遇到了挑战。这一点在各大网络平台中的商品宣传语中便能看出端倪。某些商品的宣传语出现了使用错别字的现象。这与国家所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要求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对汉字标准化的推广是有害无利的。因此本文选择对部分网络平台商品宣传语中的用字错误情况进行调查整理,接着通过错别字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阐述这种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解决此类乱象的建议。
一、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包括了取材和筛选以及整理统计三个部分。
(一)研究素材的选取
为保证所选素材来源的有效性,笔者通过平台搜索对部分商品宣传用语进行排查,选取符合使用错别字的宣传广告共计100条。选取宣传用语的范围为部分网站的商品,主要为医药、日用品、美妆产品等三个类别。
(二)错别字的甄别和筛选条件
在选取宣传用语错误用字的过程中,笔者以《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标准,对各个商品销售网站中的商品宣传用语中是否存在汉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进行甄别与筛选。筛选的大致流程为:先在商品界面对有问题的宣传用语进行大致记录;接着对能够明确辨析为汉字使用错误的宣传用语进行整理,对于存疑的宣传用语,以《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为基准进行对比;最后得出最终的汉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三)整理统计
对筛选甄别之后的素材进行分类与统计,分类主要分为别字、替代误用、错用异体字、繁简混用等。共搜集相关素材100条,经过整理,各种不规范类别在总样本的占比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呈现,如下表:
上表对100条用字不规范的情况依据类别进行了整理分析,但实际上总体数据之和超过100,原因在于部分素材中可能会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用字不规范的类型,笔者将上述素材中具有错别字的情况进行分别计算,即每一个错别字类型都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统计个体来对待,根据统计,总样本中的错别字数量有106个。
在这些错别字的情况中,“别字”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情况,在100条素材中的占比为74%,接近第二名“替代误用”所占比例的三倍。由此可以简单得出结论:现阶段在商品销售网站中,别字出现的情况较其他情况多得多。
二、错别字类别的具体分析
(一)别字
“别字”是错别字的其中一个类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相关解释,别字的意思是“写错或读错的字”。如释义所言,别字的范围比较宽泛,为了避免笼统,笔者将部分情況视为“别字”,这些情况分别为错字、增缺笔、偏旁替换、拆分等情况。
1.错字
“错字”是“别字”类别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别字”类中,只要不符合这一类下其他情况的错别字都被笔者纳入“错字”的范畴之中。主要表现为形近和误用两种。下面笔者就上述两种表现进行素材举例:
(1)当曰脱落。(某祛斑膏宣传用语。“曰”应为“日”属于错字)
(2)壹次壹粒。(某减肥药宣传用语。“壹”一般不用于日常数量表示,应为“一”,属于误用)
2.增缺笔
“增缺笔”是指在原有的正确字形的基础上增加某一笔画或者减少某一笔画从而形成的别字类型。下面为宣传语中常见的增缺笔典型例子:
(1)最快3天,可拨垠。(某跖疣药宣传用语。“拨”应为“拔”,属于增笔)
(2)今日兔费。(某美白产品宣传用语。想表达“免费”但“免”写成了“兔”)
3.偏旁替换
“偏旁替换”是指在原有正确字形的基础上,通过改换、增加、删除偏旁而造成的新的别字。“偏旁替换”这类错别字情况在“别字”这一大类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下面对偏旁替换的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1)一杬抢1000片。(某创可贴宣传用语。在正确字形前增加了木字旁)
(2)肉猴子猛掉。(某祛瘊子产品宣传用语。将病字旁换成了反犬旁)
(3)一天一里米。(某增高产品宣传用语。将厂字头去掉)
偏旁替换有时也会和其他别字类型进行复合,进而产生出更为复杂的别字。
(4)蔠身不吸。(某戒烟产品宣传用语。在“终”的繁体字基础上增加了草字头,使得别字更加复杂。)
4.拆字
所谓的拆字就是将一个规范字拆分成两个部分,且两个部分有时可以单独成字,有时不能单独成字。
(1)不好吃月退打折。(某水果宣传用语,将腿拆分为月退)
(2)慎用,一觉不酉星。(某安眠产品宣传用语,将醒拆分为酉星)
(3)口腔冫贵疡。(某溃疡散的宣传用语。将“潰”拆分成错误的偏旁“冫”和“贵”)
上述为“别字”一类的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别字表现出的形式纷繁复杂,结合能力较强,能与其他的错别字情况相伴而行,因此,对“别字”一类的错别字情况应加以重视。
(二)替代误用
“替代误用”指的是将两种常用的字混淆使用,表现形式多以一个替代另一个。常见的替代误用的类型为“的”替代“得”,“在”替代“再”。
(1)涨的吓人。(某增高产品宣传用语。“得”作为补语标志被一般表示定语标志的助词“的”替换)
(2)晚上不在数星星。(某安眠产品宣传用语。副词“再”被替换为了介词“在”)
替代误用一般会对句子成分和语义造成一定的改变,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浏览者产生误解。通过一个错别字从而改变整个句子结构和语法,可见规范用字的必要性。
(三)错用异体字
异体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被解释为“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本文沿用此定义,同时将某些古代相通的字也纳入了“异体字”一类之中。笔者对宣传用语中错误使用异体字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如:
(1)8軰子无甲沟炎。(某甲沟炎药品宣传用语。“軰”为“辈”的异体字,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2)偝面认牌,包教会。(某老千用品宣传用语。“偝”,古同“背”。《广韵·队韵》记载“偝,向偝。”)
(四)繁简混用
繁简混用在总样本中所占比例与错用异体字的比例相当,为6%。但是繁简混用在现代社会中比比皆是,店铺标牌通常为了追求新奇往往采用繁简混用的形式招徕顾客。某购物平台亦是如此,下面是宣传用语中繁简混用的例子:
(1)肺結节素。(药品名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应为“结”)
(2)一輩子无灰甲。(某灰指甲药品宣传用语。应使用简体字“辈”)
繁简混用不符合国家规范汉字的相关政策,应予以修改。
三、成因分析
第二部分对商品销售网站中出现的宣传语的错别字类型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如此千奇百怪的错别字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去分析。笔者在这里倾向于用错别字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去进行思考。下面对错别字心理学理论进行简短介绍。
早在21世纪初,昌学汤就错别字的现象提出了“汉语错别字心理”的相关理论。错别字心理学理论分析认为:汉语错别字的产生,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外因指的是汉字多维空间本身的复杂性;内因指的是汉字使用者的非常心理。
在这个理论之中,商品宣传者占据了内因因素,内因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非常心理作用于汉字形近空间而产生的错别字。类似于将“粗茶淡饭”误写为“粗荼淡饭”,主要原因在于长时间的工作后,大脑皮层的兴奋被抑制,同时伴随视觉疲劳,从而产生此类错误。
其次是非常心理作用于汉字音同形近空间而产生的错误。如“癣”误为“鲜”“藓”,这些属于音同形近误用,或是理解错误或是检字出错。
另一种则是因为非常心理作用于汉字同音空间而产生的错别字。以“在”为“再”或者以“的”为“得”都属于第三种情况,应该归咎于商品宣传者对词的构成和意义不能完全正确地加以分辨或者对词的记忆错误以及心理惯性等因素。
还有一种内因的情况是非常心理作用于汉字相异空间而产生的错别字。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这个因素的诱发原因是使用输入法键入词汇所产生的手误。如“肉猴子猛掉”这个宣传词,在输入法的选词条目中分别位于第一位和第三位,可能因为操作者长时间不间断疲劳工作状态中无意识地机械地进行操作。
外因主要在于管理者对于商品宣传语中的错别字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是访问量、商品收益等对自身来说切实的问题;商家则只关注自家产品销量等……这些都是需要管理者、商家等需要注意到的薄弱环节。
四、错别字的影响
宣传用语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错别字的使用伴随着宣传用语,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于对文化教育的相关影响。错别字的使用会误导部分正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学生得到错误的教育示范,养成错误的认知习惯。
其次便在于国家语言文字的统一以及文化自信。错别字的使用是对我国所制定的语言文字标准规范的挑战,如果放任自流,会破坏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来制定的统一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汉字作为中国的文字,也是联合国的正式文字之一。不规范的汉字用字现象会误导学习汉字的华人以及留学生,并引起相关人士的批评,最终会影响汉字在世界中的声誉。
五、对错别字使用问题的解决建议
错别字心理学理论认为,纠正错别字的科学方法在于调整使用文字的人的心态,使其处于最佳的用字心境。由此可以知道,对于某购物平台的广告宣传用语来说,首要的问题应该是负责制作商品宣传用语的管理者应该处于最佳的用字心境,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制作人员也处于最佳的用字心境。因此要求制作人员应该进行适当休息,不应因为只顾单方面的要害因素(诸如点击量、曝光度等)而进行疲劳作业,这样很可能因为视觉疲劳进而造成错别字没有及时检查,由此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宣传用语不规范使用汉字现象的猖獗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对于汉字标准规范管理不够到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部分对商家的宣传用语进行校对工作或者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去解决汉字使用错误的问题。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起上述的问题,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解决。同时应该加强对从业者的关于文字素养的基本教育要求,提升从业者的文化水平,以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同时,手机屏幕所接收到的信息基本属于一闪而过的,处于流动的状态,这样由于视觉的原因也并不能被指出。这与传统的报刊杂志不一样,没有纠错系统,没有点评的传统。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语言管理者可以通过开设类似于报刊书籍纠错的平台针对商品宣传用语的错别字使用问题。
六、总结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它在人类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电商宣传用语需借助语言文字实现信息传输,同时也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商品销售网站中商品宣传用语的错别字使用进行分析,借助错别字心理学理论对原因进行阐述,以期能减少电商在宣传用语中使用错别字的情况,并提醒从业者了解规范汉字的使用的必要性,进而为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商务印书馆辞书编辑部.通用规范汉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4]曹新尉.还广告用字一片净土——浅析广告中的不规范字和错别字[J].才智,2014,(04):292-293.
[5]董连红.浅析错别字的成因及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06):87.
[6]胡西宛.荧屏错别字心理分析[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73-76.
作者简介:
杨时浥,男,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