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代考量、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2023-09-19 09:05:39李秋风
创造 2023年7期
关键词:安全观总体国家

◆ 李秋风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家安全问题首次成为完全独立的一个部分,即第十一部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从“民族复兴的根基”的高度诠释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还用“坚定不移”强调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安全大局,创新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回答了身处复杂严峻环境的中国,国家安全怎么做和做什么的大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国家安全工作新发展筑牢民族复兴的根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国家安全工作新发展,必须厘清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依据,把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坚决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要有看在高处的政治自觉、学在深处的理论自觉和干在实处的行动自觉。

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考量

2014 年4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作为快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安全共性问题,同时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时代命题,是指导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的思想武器。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新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虽然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有忧患意识,始终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和挑战”。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新征程上,我们既要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传统安全问题,同时又要注重防范化解生态环保、意识形态等非传统领域安全问题,尤其是网络已经成为各种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一些谣言经过境内外别有用心的媒体煽动炒作后,极易导致“茶杯里的风暴”骤变为现实社会的“龙卷风”。

随着国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新的问题、新的风险和挑战,也会随着我们的发展而不断出现。据国资委2022 年6 月统计,中央企业在海外的资产就高达8 万亿美元,分布在180 个国家,涉及8000 多个项目。这意味着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利益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对我们的海外安全维护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了国际安全领域的新变化,一方面,国家间传统的军事、政治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某些地区的军事斗争、军事冲突甚至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竞争、金融风险、知识产权保护、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难民问题、核扩散、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非传统安全持续引发国际政治局势动荡。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西方社会“逆全球化”思潮涌动,新冠疫情的持续流行又加速了大变局的演进,使得“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安全的整体性、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与全球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复杂严峻已经成为全球安全的新现实。这意味着外部环境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呈现出逆风逆水甚至是惊涛骇浪的特点,提前做好风险研判和应对准备必然成为常态化工作。

百年大变局、世纪大疫情、复兴大跨越带来国家安全形势大变化,要求在平时加强风险研判,做充足的准备,增强化解危机的能力和本领,这就离不开科学的国家安全理论武装头脑,离不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引领。

二、深刻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内涵深刻,并且不断丰富地发展,对这一理论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是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能力、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重要前提。

(一)最大特色:总体性

一是总体强调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对于国家安全,过去我们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认为主要是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习惯把地理边界等同于国家安全边界,认为把敌人防御在边境线以外就是安全,而现在人们的安全需求大大提高,安全的边界也大大拓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安全”。总体突出强调的是“大安全”,同时必须注意,“大安全”理念强调的是“全面”而非“全部”,避免将国家安全问题泛化。

二是总体强调国家安全的系统性。这里的系统性是指各个安全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很多时候还会相互转化,呈现出高度联动的特点。单一领域的安全风险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各个领域风险要素传导叠加升级之后形成的风险综合体,这就对我们认识安全、应对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种复杂的安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系统研究各个安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抓主抓重、综合施策。特别是在当前我们安全能力还存在短板的时候,就特别需要发挥好一加一大于二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运用系统思维处置安全问题。

三是总体强调国家安全的可持续性。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用动态的、发展的、可持续的眼光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2014 年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就明确了构建以“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核安全”11 个重点领域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安全体系。2015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时又增加了4 个重点领域,即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和极地安全。新冠疫情暴发以后,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正当其时。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当下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数据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安全体系的范畴,体现了总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可持续性。

(二)内涵外延:五大要素与五对关系、五个统筹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五大要素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安全”的内涵问题。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五大要素”之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科技保障”加入“五大要素”,强调“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既说明了当前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迫在眉睫,又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

“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五对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辩证法,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所做的外延诠释。将重视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相统一置于“五对关系”之首,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意志,蕴含着整体、联系、协调的哲学思维。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这“五对关系”被概括提炼成“五个统筹”,即“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形成体系:十个坚持

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2020年12 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个坚持”的重大要求,即“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这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性集成和提炼,标志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正式形成。

至此,从“一个总体”到 “五大要素”“五对关系”“五个统筹”,再到“十个坚持”,共同诠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丰富发展,其深刻思想闪耀着理论光芒和实践光辉。

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完全独立部分来强调国家安全,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引领,还要把它作为一个行动纲领,而行动纲领重在落实、贵在自觉。

(一)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在分析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导致公社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了党的领导在国家安全中的特殊重要性。落实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重要抓手,是当务之急。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对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当务之急作了解释:“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2014 年1 月24 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后,通过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加强了顶层设计,通过丰富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加强了思想武装,通过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提升了实操性,通过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最大程度上补齐了体制上的短板,强化了能力上的弱项,“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不难发现统筹谋划发展与安全,贯穿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早在1933 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深刻阐述了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区域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并对“认为在革命战争环境中没有进行经济建设的可能”和“以为经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切任务的中心,而忽视革命战争”的两种错误观点进行了科学辨析。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基于备战、备荒的需要,也是基于发展与安全的综合考量。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强调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而这彰显的恰恰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思想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设置专章作出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多次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在发展中平稳化解风险,在化解风险中优化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更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所在。

(三)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维护国家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把它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又要聚焦重点,特别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以重点领域安全带动其他领域安全。在这些重点领域中,最根本性的、最紧迫性的安全问题就是政治安全,必须将其放在首要位置。

一个国家不能保证政治安全,其他领域的安全都无从谈起;而其他领域的不安全,最终也会传导到、牵涉到政治安全,使国家陷于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局面,最终必然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最主要的“三要素”,是确保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根本保证。维护好政治安全这个首要任务,必须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因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因此“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必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严密防范外部敌对势力以“颜色革命”为手段输出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牢牢守住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全。

(四)坚持伟大斗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爬坡过坎、沉着应对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挑战。这个挑战在全球层面我们需要规避、破解“修昔底德陷阱”,在中美博弈中主动应变、化危为机;在周边我们可以看到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依然趋于复杂,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我们,捍卫国家领土领海主权的压力依然存在;在国内我们不仅要防范“三股势力”,还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干预和渗透。防范化解这些重大风险,我们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

从安全角度来讲,什么是斗争?就是要斗出底线、斗出红线、斗出尊严。我们要告诉世界,哪些是中国的底线、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尊严,是寸步不让、寸土不让的底线。早在2013 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用“两个决不能”“两个不要指望”非常坚定地讲出了我们的底线。在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开班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我们,“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时,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讲求斗争艺术,充分做好各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准备,全面增强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能力。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者”,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是一个“管总”的思想,是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正处于民族复兴的重大关头,发挥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尤为必要。因此,我们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做到认识上统一思想、保持清醒,理论上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行动上坚定不移、敢于斗争,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38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6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