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曦,原名游传玉,1908年3月生于四川省巴县(现重庆市巴南区)一个手工业家庭。
游曦在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时,在教师、著名共产党人萧楚女的启发教育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她把自己的原名“游传玉”改成了“游曦”,意思是看到了曙光。
1925年冬,游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开除,后来组织安排她进入中法大学继续学习。在此期间,游曦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校党支部委员和共青团支部书记。
1926年初,中共党组织任命游曦为筹备主任,负责重庆市妇联的前期筹备工作。她作风泼辣,很有组织才干,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筹建工作。同年4月,重庆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巴县图书馆举行,刚满18岁的游曦被选为重庆市妇联的宣传部主任。
同年10月,黄埔军校在武汉办起了分校,游曦与赵一曼、罗瑞卿等300多名革命青年一起,考取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1927年7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解散。未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改编为军官教导团,游曦等30多名女兵被分配到教导团,越过五岭到达广州。游曦任教导团共青团工作队长(支部委员)、女兵班长。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游曦随教导团参加起义,所领导的女兵班编入预备队,担负团部的警卫工作。
起义的第二天,游曦奉命带领全班女战士到珠江北岸长堤阻击从对岸反扑过来的国民党军队。当晚10时,起义军主力已撤出市区,她们未接到撤退命令,仍坚守在天字码头,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12月13日,国民党军队在英、美、日帝国主义的炮舰支援下,蜂拥向珠江北岸进攻。女兵班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激战。
危急关头,游曦派一名战士回指挥部联系,并令她转告指挥部的领导,“宁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保卫苏维埃政权”。游曦指着飘扬在阵地上绣着镰刀斧头的红旗,向负伤的同志说:“只要有一个人活着,就要高举起这面红旗,与敌人拼到底。”
不久,敌人反扑上来,游曦指挥全班,甩出最后的手榴弹,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進攻。当敌人再次发起进攻时,因没有子弹,游曦随即与敌人拼刺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19岁。
游曦以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英勇悲壮的战歌,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巾帼英雄。
(供稿: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