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a,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b。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c,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注释:
a 洞房:幽深的内室。
b 砧(zhēn)杵(chǔ):古代捣衣工具,捣衣石与捣衣棒。《子夜四时歌·秋歌》:“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c 谩(màn):不要。殢(tì)酒:为酒所困,此处指借酒浇愁。
【评析】
这首词是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作品,大致作于词人贬谪期间。通过对重阳萧瑟秋景的描写,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上片开篇写景,“碧”字清寒,“黄”字阴郁,两种颜色对举,营造出日暮黯淡的氛围。“惊”言突如其来,惊叹时序变迁之速,颇具力量感。“凝”意为凝聚,具有浓重之感。衰飒秋景,既是实写,也表达了词人凄苦的主观感受。“斜月”表明时间已由黄昏渐渐入夜。“静”与“徘徊”对比,静的是内室中人,而词人月下徘徊,足见其心绪的不宁静。“又是”句化用杜甫《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阵阵捣衣声以生活化的场景,引入词人的家园之思。“催”字与上文“徘徊”,皆传递出心绪烦乱的情感。“西窗”句用唐代诗人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风摇竹影下产生的幻觉,来自炽热的情感,而词人对故人的绵绵情思,也解释了前文“徘徊”的原因。《蓼园词选》评:“‘风摇’二句,写得蕴藉,非故人也,风也,能弗黯然?”下片起笔直写情感。“新欢易失,往事难猜”,写出了人情反复与世态炎凉。本应赏菊的日子,词人问花开为谁,完全没有赏菊的乐趣,可见词人内心的悲楚。“谩道”句说理,借酒浇愁愁更愁,透着无限的辛酸。菊与酒都无法成为走出愁苦的手段,最终词人将情感再次融入景色之中,“凭阑久”,月已高悬,月光渐转,青苔上白露点点,一副凄清夜景展现眼前。尾句“金波”与“白露”,一个为月色一个为露色,与上片“碧水”“黄云”遥相呼应。词中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展开、变换,而情感也在景色的包蕴中愈来愈浓烈,上片由写景起,下片以写景终,一切景语又皆为情语。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评其词:“托意高远,措词洒脱,而一种秋思,都为故人。展转诵者,當领之言先。”(陈树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