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多次涉及“阅读”一词,“阅读与鉴赏”“整本书阅读”“阅读与交流”“阅读与写作”“阅读与表达”等阅读词组高频出现,阅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显而易见。高中统编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首次出现整本书阅读,精选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多维度的结构化课程内容,这对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应主动带领学生积极探索阅读路径和阅读方法,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提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恰可以形容阅读的基本路径。入乎其内,即积极主动进入文本,阅读思考,品味鉴赏;出乎其外,即大胆跳出文本,综合阅读相关书籍,分析探究。这两步不可或缺。打个比方,阅读好比是游泳,如果光是听教练指导种种技法,而不真正潜入水中游弋,那自然无法获得游泳的技能。以此比照阅读,有的同学,以读概要、他人评论或做题来代替阅读,缺少主动深入作品的过程,缺少深入的思考,这不是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无法完成对作品丰富语言、精巧技能、深邃观点、智慧思想的吸收,无法沉淀促使心灵发育的养料。还有的同学,止步于读作品本身,缺少与作品相关素材等相关书籍的阅读,或许也会导致理解片面、肤浅甚至产生误读。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和中学生谈读书》一文中也强调:“必须先要有‘啃书’的思想准备,克服那种浅尝辄止的毛病,才能真正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阅读者,首先应该是一名真实的阅读者,真切地付出精力,自己读,自己思考,从单篇到多篇、从节选到整书、从一本到数本,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提升审美鉴赏力,丰富精神世界。
如何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基本要求是做到“三位一体”,哪“三位”?即作品、传记和评论。阅读作品以熟悉作品,阅读作家传记以知人论世,阅读相关评论以获得理性认知。比如学生在阅读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时,除了阅读《围城》,还要阅读钱钟书、杨绛先生的传记、散文,阅读《钱钟书评说七十年》《中国现代小说史》《〈围城〉内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等评论,在三位一体阅读的支撑下,他们得以写出相应的评论作品。再如阅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可以来一个“三位一体”阅读的升级版——“五位一体”,包括作品类、传记类、思想评论类、其他人类学著作以及其他学术著作。需要明确的是,支撑整本书阅读的不仅是这本书,更应该是一系列书籍,要想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应以作品为中心,自觉向四周延伸阅读相关作品,构建同心圆阅读空间,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提炼了一整套阅读的基本方法——五举共融式阅读法,即泛读精读结合、阅读写作结合、视觉听觉结合、阅读实践结合、线下线上结合等随时随地适当选择并相辅相成、互促互补的共融式阅读方法。
夏丏尊先生认为“阅读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如何“精读”?胡适先生在《怎样读书》中认为,做到“精”,应该有四到,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鲁迅先生的精读法,大概有四种,前三种较适合普通人:第一是“添朱线”;第二是“一面读,一面摘录,做成拔萃簿”;第三,“比拔萃法更有功效的读书法,是再读”。那何为泛读?泛读就是一般性地泛泛地阅读,就是冯友兰先生说的“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那如何恰当选择精读或泛读?新课标建议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根据教学实践,笔者建议有三:第一,根据教材要求选择精读和泛读。教材节选部分务必精读,走向全著部分可以选择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第十一章《我开始独自生活,但不喜欢这种生活》要精读,而其他内容可以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第二,根据理解难易度选择精读和泛读。理解有困难但必须要理解的选择精读,理解没有困难的可以选择泛读。比如《乡土中国》,对于初读学术著作的学生来说殊为不易,但其对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却意义非常,务必精读。第三,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精读和泛读。为了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可以选泛读;为了通过深入阅读,掌握鉴赏技巧、提升阅读理解力的,可以选精读。
什么是读写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围绕阅读,展开点评、续写、改写、创写等写作活动,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1)摘抄、点评。王力先生强调要摘要做笔记:“人们喜欢在书的旁边圈点,表示重要。这很好,但是还不够,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来。”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尤其擅长批书,比如必修教材下册中的《阿房宫赋》,金圣叹也做了评点,“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金圣叹评点为“横写六国珍奇”,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金圣叹则评点为“竖写六国珍奇”,“横”“竖”只一字之差,但让读者顿悟杜牧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写秦搜刮六国珍奇的事实,从而对文赋“体物而浏亮”这一特点的认识就更清晰了。
本校同学每周末和寒暑假的语文作业,往往都有随笔或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摘要笔记。同学们会选择经典书籍进行阅读,摘抄书籍中的精彩文句进行评点,有的欣赏文辞,有的评价人物,有的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有的是散点评论,也有的是总体评价,这样的读书笔记,常年积累,往往成为一届届学生中学时代最珍贵的作业集。
(2)续写、改写、创写。这三者的差异在于,续写要从原文出发,遵循原文思路,进行符合逻辑的联想和写作,而改写和创写虽也是基于原文,但可以根据要求的主题来写作。无论是哪一种,写作的前提都是熟读并准确理解原文。举个例子,必修上册收录了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小说采用的是第一视角,在文工团创作室工作的“我”被派到战斗连,认识了负责带路护送的通讯员,“我”自告奋勇讨了向老百姓借被子给伤员的任务,因为怕来不及,就请了和“我”同乡的通讯员一起,通讯员虽然踌躇但还是去了。随后,略述了“我”和通讯员分头借被子的过程和结果,“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而通讯员却两手空空。因为通讯员借被子,“我”不在场,第一视角无法复原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的现场,但学生非常好奇为何通讯员会借不到被子,且通讯员向“我”抱怨说“老百姓死封建”。根据后文,我们了解到通讯员碰钉子的这家是一位年轻媳妇,结合全文,这是一位美丽俊俏、活泼开朗、勤快灵巧、淳朴善良的女性,完全不似通讯员所说的“死封建”。对于这些内容,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从第一视角转换成全知视角,贯通全文,想象创写“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的过程呢?学生在精读原文的基础上完成了创写。
读和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笔者也曾写过《学习阅读就是学习写作》的文章,开设过《学习阅读就是学习写作》的讲座,“学习阅读就是学习写作”这一观点,是从作家毕飞宇先生的著作《小说课》中领悟的,相信随着学生阅读和写作生活的日渐丰富,应该能很好地理解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
人生无处不读书。“视听互补”指在阅读过程中,因时因地选取看或听的方式,做到视听互补,视听互助。日渐丰富的移动听书设备,层出不穷的听书APP,统编教材中的《红楼梦》《乡土中国》《百年孤独》《复活》《阿Q 正传》等作品均可找到,且播放量都到达惊人数值,它们为何广受欢迎?因为移动听书优势明显,具有很强的伴随性和情境感,能够辅助学生高效利用碎片时间,且有声阅读往往是一字一词进行演播,能够防止粗疏阅读。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泛读方面,尽管有倍速等操作,但不如翻阅纸质书籍方便,且不易做到随时点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做到惜时、有效。新课标中推荐的课内外读物,建议学生不妨在节假日,在听书平台搜寻并选择优质演播音频下载,以备听读。
动静相宜指以实践活动之动态促进阅读静态活动之深入。阅读是静态的,阅读也可以是动态的。以静态阅读为动态呈现做好准备,以动态呈现反促静态阅读走实走深,双态互促,可以成为阅读的良方。我们在本校举行了大量基于阅读的实践活动。比如《雷雨》话剧表演、金秋诗会、《围城》演播、《红楼梦》知识竞赛、《西溪水》读书会、“浙江作家”访谈系列活动、《百年孤独》项目式阅读活动等。可以说,阅读成为了实践的源头活水,有阅读,实践才有生命力;而实践则成为阅读的七彩羽衣,有实践,阅读的光彩得以一一呈现。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积极体验,通过实践提升阅读的自觉性,收获阅读的成功感。这种体验,按学者和翻译家贺麟先生的说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例如话剧表演,能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贴着作品中的人物说话、做事,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自然流露对他周围的人和世界的情感,甚至获得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拥有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精神生活,这一种“细密的、深刻的、亲切的求知方法”,必定会促进深度阅读、长效阅读。
双线交织指在网络时代,既能借助互联网强大搜索功能完成数字化探究式阅读,也能守静心阅读之初心,在纸质书籍上圈点勾画,为“我”所选,助“我”悦读。随着网络的日渐发达,目前很多数字资源都可在网络寻得,为大家的阅读思考提供了极大便利,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海量资源中,如何精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些优质材料,这一能力需要训练,经验需要积累。而一本书、一支笔的原生态阅读方式也永不过时,随着笔尖在字里行间的轻轻滑动,人的心神会紧紧跟随,读者与书籍、作家的对话也会专注而深入,这种“自然的、安宁的、圣洁的姿态”将引领我们“抵达最美最高的境界”。
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阅读路径和阅读方法也会因人而异、因时而进。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巧妙、灵活地循着阅读的路径,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真正领会经典魅力,收获精神力量,在阅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