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征
(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马克思的经济学文本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表现为一个思想不断深化、理论观点不断成熟的上升过程,因而马克思留下的卷帙浩繁的经济学文本向人们呈现出他一生经济思想发展的完整图景。 其中,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主要经济学文本创作活动, 展现了他早期经济学文本的创作基础, 以及他从早年的哲学批判深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演进历程。
19世纪30年代, 英法德等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为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矛盾引致的英法德等国的工人革命运动, 为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 为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这些经济、政治和理论条件,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以及经济学文本创作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 (1835—1841年) 学的是法学,同时他又努力学习历史和哲学。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从黑格尔派唯心主义者逐渐转变为唯物主义者。他反对有神论,主张哲学要积极对待现实、应该用哲学观点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在《莱菌报》工作期间,特别是担任《莱茵报》主编之后,马克思首次遇到了“物质利益难题”。 当时,莱茵省议会通过所谓的“林木盗窃法”,把贫民阶级拾取枯树枝的习惯权利说成是盗窃行为。 马克思对这一侵犯贫民物质利益的法律进行了猛烈抨击。马克思认为,莱茵省议会代表同林木占有者、私人所有者一样,都是同穷人的利益完全对立的, 并且莱茵省议会不过是保护私有制的机构,整个国家也是如此。 因此,马克思批评普鲁士国家不再是按本身性质行动的组织, 已经堕落为按私有制的性质行动的组织。 虽然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评论主要是从法律、 政治而不是从经济方面揭露剥削阶级本性的, 但他在文中已经初步从经济地位出发研究阶级之间的关系, 并认为国家与法不过是保护私有者利益的工具。由此可见,马克思这时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不久之后, 马克思又遇到摩塞尔河流域酿酒农民因贫困而破产的经济问题。 当时有人把酿酒农民的贫困归因于自然条件不佳以及个别官员的失职。马克思分析指出, 人们研究国家生活现象之所以误入歧途, 原因在于只按当事人的意志解释一切而忽视了“既决定私人的行动,也决定个别行政当局的行动”的私人和国家二者的关系,忽视了这种“关系的客观本性”[1]363。在马克思看来,农民的贫困破产并不是由于自然条件以及个别官吏的失职, 而是普鲁士专制制度、封建生产关系所导致的。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 即马克思试图以存在于客观关系中的客观规律来解释历史的发展。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学知识的不足,马克思还无力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作出更深入的剖析。不过, 马克思通过表面上与物质利益无关实际上仍由物质利益所决定的出版自由问题, 直接涉及人们物质利益的“盗伐”林木问题以及摩塞尔河流域酿酒农民因贫困而破产的问题发现,“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87。在理性主义的信念与物质利益的权威二者的现实对立中, 总是物质利益占据上风。正是这一发现,推动了马克思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从“纯哲学转到政治经济学上来”[2]。 恩格斯曾多次听马克思讲,正是通过研究“盗伐”林木问题、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破产问题,“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3]。 这种研究转向, 表明马克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黑格尔式唯心主义的理论信仰, 同时他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其政治立场开始转向共产主义。
1843年3月离开《莱茵报》以后,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针对《莱菌报》时期思想上产生的困惑,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从绝对精神推导出来的国家概念存在着诸多矛盾, 因而有必要对法哲学进行系统的批判。与此同时,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获得的政治实践经验使他认识到, 只有具备足够的历史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国家制度的变革。 因此,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同时,马克思认真阅读、摘录了大量历史学著作和一些政治学著作。 正是这种坚持将哲学批判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理解现实社会矛盾的方法,构成了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由哲学批判深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机制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这一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是 《克罗茨纳赫笔记》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马克思主要研究了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主要国家的历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其中,马克思集中分析了社会经济过程和社会政治过程, 说明了政治制度的改变与所有制形式变更的关系, 指出财产关系的变化是理解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关键。 这些认识, 为马克思后来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进行历史研究时对黑格尔法哲学展开批判,批判的成果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在其中,马克思阐述了一系列唯物主义的基本论点。马克思认为,政治国家的基础是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的性质和具体内容不是由一种幻想的绝对观念, 而是由市民社会的性质和统治政治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利益来决定的。 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这一重大思想进步, 初步奠立了他的新世界观的基础。
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 马克思还对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马克思分析指出,法的关系之所以从自身去理解、 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去理解都是错误的, 原因在于法的关系源于物质生活关系。 黑格尔将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4]。 在马克思看来,通过理解市民社会去理解包括国家和法的关系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必须以研究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随着这一阶段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历史意义及其发展前途,成为马克思最想弄明白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黑格尔哲学逻辑的逃离以及同一时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吸引, 促使马克思开始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他的经济学文本写作之路也由此开启。
从1843年底移居巴黎起, 马克思逐步清算了旧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自己的影响, 开始与恩格斯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时期,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继续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 1845年11月离开巴黎前夕,马克思共写下了9个笔记本的摘录和评注。这些笔记现被统称为《巴黎手稿》,其中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穆勒评注’”[5]。 马克思1845年2月移居布鲁塞尔之后, 研究了大量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原理方面的文献。这一时期,马克思除了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外,还继续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他批判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大量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并在新世界观的指导下写作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重要经济学文本。这些经济学文本, 标志着马克思经济思想转变的结束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阶段的到来。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迁居巴黎。 马克思在巴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国工人运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阅读了包括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内的当时的主要经济学家的著作。 1844年2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在《德法年鉴》上发表, 这标志着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思想立场的彻底转变。 随后,马克思综合自己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各流派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写作了自己第一个政治经济学研究手稿,即撰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当年8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包括写在3个笔记本上的手稿以及1篇序言。 为了揭示斯密学说的矛盾,马克思在笔记本I中比较分析了斯密学说中资本的利润、工资、地租三个经济学范畴,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论述。 笔记本Ⅱ主要论述私有财产,仅有4页手稿残留。 笔记本Ⅲ的主要内容是对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当时各种共产主义理论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笔记本Ⅲ的内容还包括关于分工和货币的2个片断以及1篇《序言》。在手稿的序言中,马克思说明了自己的写作理由和写作计划。 他认为:“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 非常不妥[7]111,因此,他打算用不同的小册子对法、道德、政治等进行批判,之后再用一本专著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过,从现在发现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看,这个写作计划并没有完成。 另外,因为马克思强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7]111,仅限于国民经济学所能涉及的这些方面的内容, 所以该著作主要是研究“国民经济学”即政治经济学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造性地运用哲学思维改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提出了扬弃古典哲学的 “异化” 理论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理论的全新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并依此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 通过剖析异化劳动,马克思认为人同人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质相异化、 人同劳动以及劳动产品相异化,都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会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给工人阶级,甚至会给全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马克思明确指出,要消除异化劳动,必须扬弃私有财产,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 必须通过工人运动解除私有财产对社会的统治,“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7]232。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分析的同时,马克思还批判了各种粗陋的、空想的共产主义学说,并在批判中初步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点。异化劳动理论认定劳动是人的本质, 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异化这种重要社会现象的客观存在, 并且在对异化产生的原因、 消除异化的条件进行可贵探索时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本质与发展趋势的思想。这些非常深刻的观点, 是马克思在异化和人的本质问题上超越前人的创造性贡献, 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不过,马克思在该手稿中视为人的本质的劳动,还是指抽象的人的理想化的劳动,而不是现实的人的历史的具体的劳动。另外,马克思将异化劳动及其扬弃作为建立共产主义、 否定资本主义的根据和路径, 显然是用理想化的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衡量历史的尺度、社会变迁的动因。 这种理论观点,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学思维方式的特征, 因而其出发点和基本前提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还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而对唯物主义所作的贡献, 同时也指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不足。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强调要积极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另外,马克思肯定了自然科学和工业对人类发展的积极作用, 他提出自然科学通过工业实践进入人的生活, 工业的历史是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一本书[7]192,它“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7]193。此外,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类史、自然史、美的规律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作活动,反映了这一时期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思想红线, 抓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本质, 初步阐发了自己早期的经济学观点。 尽管该手稿中的思想观点是“不成熟的或是不全面的”[8],但是它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 标志着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萌芽正在生长。
1846年, 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发表了他的著作《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以下简称《贫困的哲学》),在法国工人群众及德国流亡者中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消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谬论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马克思接受了蒲鲁东“我等待着您的严格的批评”的挑战[9],于1847年1月开始撰写《哲学的贫困》,书稿于该年4月初完成并付印。
《哲学的贫困》全书分为2章,马克思在第一章中研究了蒲鲁东的“科学发现”,即“构成价值”究竟有什么意义, 在第二章中他详细考察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在该著作中,马克思剖析了蒲鲁东的经济学和哲学观点, 把他自己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 并以此作为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依此说明他关于价值和其他经济范畴的观点。
《哲学的贫困》的第一章“科学的发现”是直接针对蒲鲁东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展开的, 主题是价值理论。 马克思通过与李嘉图经济学理论的对比发现,蒲鲁东的观点不仅不是对李嘉图理论的推进, 反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倒退, 并且是对李嘉图理论的一种歪曲说明和乌托邦式的解释。 鉴于蒲鲁东把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两种衡量商品价值的方法混为一谈,马克思认为他从李嘉图学说中引申出的所谓“平等”的结论完全是一种根本谬误。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大量经济事实证明, 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等级对抗、阶级对抗,这种对抗在当时表现为积累的劳动(资本)和直接的劳动之间的对抗。《哲学的贫困》的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分为5个小节,即“方法”“分工和机器”“竞争和垄断”“土地所有权或地租”“罢工和工人同盟”。马克思在这里批判了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的研究方法和体系,同时表述了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济学体系构思的概要。 这就是说,马克思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法以及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构思来分析、 对照蒲鲁东的著作,揭露了蒲鲁东对黑格尔思想理解的浅薄,指出蒲鲁东之流的矛盾逻辑是把事物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并设之后仅保存其“好的方面”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辩证法。
虽然《哲学的贫困》是唯物史观最早的公开论战式的表达, 但是它用唯物史观的哲学范式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使政治经济学因此成为一门历史科学。 如果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催生了唯物史观,那么《哲学的贫困》作为新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则是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结果。 因而,《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资本论》的萌芽和引言”[10]。
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 马克思认识到国际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路线作指引,也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武装。 因此,为了更广泛地向工人阶级说明作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物质基础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在1847年12月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演讲的基础上写作了 《雇佣劳动与资本》。 1849年4月5日至11日,《新莱茵报》以社论的形式分期发表了这部著作。 1891年再版时,恩格斯针对该书中一些由于政治经济学初创时不可避免而出现的用语或句子不确切甚至不正确的地方, 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并就此专门写了一篇导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原计划分为3个部分,主题分别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下中间阶级的必然灭亡、 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受英国奴役和剥削的情况[7]712。 不过,后来由于德国政局紧张以及《新莱茵报》被封而停刊,马克思的计划未能实现。 因而,这本书的内容只包括了原写作计划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在马克思的遗稿中始终没有被发现。
《雇佣劳动与资本》深刻揭示了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实质及其对抗关系, 指出劳动力变为特殊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资本奴役劳动这一特殊现象的关键,由此可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及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原因。 这本书共有5章。 第一章讲述工资的本质。 马克思主要阐释3个问题, 即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工资是劳动产品中的一份”的谬论,指明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二章阐述了工资量是怎样决定的。 马克思具体讲了2个问题,他先分析商品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然后分析劳动力的价格是怎样决定,即工资是怎样决定的。 马克思在第三章中分析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剩余价值问题,指出了资本的实质,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 马克思考察了资本积累对于工人阶级的影响, 揭示了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抗关系。 其中,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愈增长雇佣劳动者就愈贫困, 两者的对立就愈尖锐,从而说明工资的各种对比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批判了“资本家与工人利益一致”等谬论。第五章揭示了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趋势, 指出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中工人大批失业、工资愈益下降、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加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将不断加深。
从内容上看,《雇佣劳动与资本》论及《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理论, 通俗地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积累学说, 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 具体而言就是,从理论意义看,虽然《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但它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正式产生的标志, 代表着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实践意义看,马克思通过在 《雇佣劳动与资本》 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剖析,指明了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思想武器, 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另外,以通俗生动的语言阐明深刻的革命道理, 是 《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文本特色,也正因为如此,这部著作一经发表就深受无产阶级的欢迎, 从而对促进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在工人中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循着马克思早期经济学文本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到, 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旨归。 因而,马克思早期经济学文本的创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夯牢了根基, 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制高点是 《资本论》,那么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从历史维度看,循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辟的道路,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武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哲学、 经济学、 政治学展开猛烈批判,初步显示了正在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从理论维度看,异化劳动理论渗透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字里行间,从巴黎开始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到《资本论》第1卷的出版,以至晚年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从未放弃异化劳动理论,只不过是其表现形式随着马克思主义的逐步发展而发生了变换,其丰富内涵早已深深内化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之中。 因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次综合分析的成功尝试,是马克思两个转变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后来两个伟大发现的萌芽和孕育的土壤, 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其他著作无法替代的地位与价值。
相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经济对立的思辨分析,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 中第一次对他的新历史观和经济观进行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11]。正是这部著作的出版, 使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一次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首次公开阐述了唯物史观, 并以其为指导将政治经济学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这一点,正如马克思晚年谈起《哲学的贫困》时所说:“该书包含了经过20年的研究之后,在《资本论》中阐发的理论的萌芽。 ”[12]如果说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 那么有了在 《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创作中逐步形成的唯物史观,《哲学的贫困》自觉地将其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实现了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 使马克思经济思想获得了新的起点, 从而奠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
作为马克思早期专门阐述政治经济学观点的论著,《雇佣劳动与资本》 对剩余价值理论作了最早的通俗表述, 因而它在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创作《雇佣劳动与资本》时,马克思经由《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唯物史观的初步建构、《哲学的贫困》中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奠基,得以形成自己解释经济现实问题的独特范畴——生产关系。 得益于研究方法的变革,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将唯物史观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微观分析, 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从而使生产关系这一范畴获得了丰富而具体的实在内容。其后,《雇佣劳动与资本》对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进行严格的经济学分析,对各种经济范畴作了不同角度、 各种量的关系的清晰揭示,显示出这一时期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明显进步。
总之,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 这主要表现在他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的变革上,即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到《哲学的贫困》用唯物史观规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再到 《雇佣劳动与资本》对资本与劳动的辩证法的揭示,表明马克思初步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开始用哲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经济学文本的创作,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开始走向成熟。
从1842年担任 《莱茵报》 编辑起一直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后,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实现了快速转变。其间,马克思由于参与关于物质利益论战的需要而初次接触经济问题并由此开始经济学研究。也就是说,马克思在早期的理论活动中认识到了纯粹的哲学、政治批判的局限性,因而决定从政治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开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系统的考察。 正是在对社会进行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用实践经验可以把握的事实证明,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才是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要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和资本》 等经济学著作。 在这些文本中,随着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的人学观点也逐渐由抽象趋向具体。 比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社会主体从抽象的人明确为具体的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并用异化说明人的现实生活和工作状况, 再通过对现实主体异化的分析论证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必然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了人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把劳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考察人的本质, 认为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了展现。由此可见,在马克思早期经济学文本的创作活动中, 其人学思想不断显现在唯物史观与经济学的直接结合之中, 展露在哲学语境下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之中。因而,正是在研究人的世俗物质生活关系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日益显现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