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靖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傅文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 博士研究生
当代住区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即在于住宅、住区设计正逐步趋于同化,表现为标准化、统一化的平面布局和立面形式。这一问题的出现既受制于国家规范的影响,也与资本开发对效率的过分追求密切相关[1]。这些标准化的居住空间固化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同时也抹杀了人的多样性所带来的诸多可能;虽然通过个性化的室内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住宅设计本身的缺憾,但这并不意味着住宅本身不需要直面这一问题。
同时,随着当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热度的减退,住宅设计也面临着从求量到求质方向的转变。如何求质?其本质即在于回归到“人”本身,关注不同个体对于居住环境的不同需求;然而,在单一住区设计中创建丰富多样的居住空间形式也是不够现实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在保持着丰富差异性的同时,还保留着一定的共性与相似性。因此,从特定群体相近的理想情致和情感需求出发,以一种心理利益共同体1的塑造为目标,将他们具有共性的需求落位在具体的空间设计中,才能摆脱住区设计趋同所带来的人文困境,才能让人们重新实现理想的“诗意栖居”。
“桃花源”是中国传统理想生活空间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作为中国传统中的一个共同体概念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从未将自身拘泥于特定的表现形式。桃花源的概念诞生于魏晋南北朝那个纷乱不堪的年代,它首先作为陶渊明建构的一个远离政治、军事纷争“小国寡民”的微型社会而存在(图1);之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桃花源被发展为不同的理想图式,包括无忧无虑的仙境、惬意的田园生活,有超脱的世外隐居,还有闲适的市井生活,甚至是浪漫的情欲体验[2]。桃花源的概念甚至随着古代密切的外交、文化交流,传播到了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并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扎根成长为新的模式[3]。不过,在“桃花源”的不断变迁中,心理利益始终被作为集体建构的核心所在2,因此,桃花源对于当代居住共同体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图1.根据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的桃花源图景
那么,在这些不断演变的“桃花源”背后,是否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内核?这就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恒常不变的“自然”3空间范式—不管理想生活模式如何变化,它们始终处在这一范式的统筹之下。而这一“自然”空间范式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4:一是自由理想,即任何的理想空间都是针对特定群体甚至是个人在当下的特定需求而产生的;二是“中”之仪式,即需要采用自然的、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来强化出内外空间的转换;三是“无”之永恒,即要求理想空间具有自身的叙事能力,从而保证在其实体消失的情境下依然具有被反复言说的生命力。[4]
以现有的桃花源研究为基础,本课程得以进一步展开5。由于我们将视野集中于心理利益共同体的重塑,这就要求住区本身成为特定群体的特定心理需求的空间再现,即住区必须成为一种带有特定主题的住区,即所谓的“主题型住区”。同时,由于不再拘泥于初始桃花源的理想生活模式,桃花源的空间范式可以应用于任何尺度、规模的居住空间。为了与当下的城市建设条件更为契合,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聚集特定城市或区域中有相应居住理想的人群,本课程将视角集中在城市核心区中,基地面积在5 hm2之内,容积率在2.5 左右的高密度住区。整个设计课程分为四个阶段:
1)图文阅读与现有实践批判。由于学生以及其他未对桃花源展开深入研究的学者们对于桃花源的理解存在片面化的倾向,因此在课程开始阶段通过讲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桃花源背后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学生们也需要通过亲自对与桃花源相关的图绘(图2)和文学作品展开解读,加深对此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各自选择与“桃花源”相关的当代建筑/艺术实践项目,或是与“空间转换”、“自然”等问题相关的建筑设计案例来展开具体分析,从而为后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照;
图2.学生展开的“桃源图”分析
2)人群定位与理想生活设想。由于桃花源总是针对特定人群的自由理想而被建构起来,因此选择一个特定的居住群体是整个设计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自身对理想生活的想象和共鸣,我们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展开自由选择,并根据对未来成果的想象而做出适当调整以及分组,最终设想的人群包括运动、养宠、艺术、园艺、非遗手工等的爱好者,甚至还有学生选择了二次元群体。从对这些不同群体的理想生活的想象开始,设计得以展开;
3)空间操作与住区模式建构。根据对理想生活的想象,建构出对应的理想住区组织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思考与“中”之仪式相关的问题,即内外空间如何设计并组织以及如何采用一种自然的、具有仪式感的方式来实现内外的转换。当然,内和外在此包含多个层面的内容,其中既有住区与城市的内外关系,也有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关系;
4)细化设计与图文再现。对理想住区的组织模式展开总图布局、户型与公共空间、立面等层面的具体细化,而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对内部理想生活场景的设想,这种设想理应带有一定的叙事性,从而在最终表现中能够将建筑场景转化为一个小说形式的空间叙事以及故事定格的海报(图3),从而将方案以超越实体性存在的方式留存下来,进而与桃花源藉由实体的消失而建构起来的永恒的“无”形成呼应。当然,出于具体设计表现的需要,具体的建筑设计图纸也是必不可少的。
图3.学生设计作品海报合辑
作为一名羽毛球爱好者,肖敏荣同学将运动爱好者视为自己的目标客群。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他们的理想住区应当是一个能够满足多样化、全天候运动需求的场所;同时运动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展示,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这些空间应当尽量利用建筑本身来塑造完成,而不仅仅是在现有的常规住区中强行植入(图4)。
图4.运动爱好者住区需求分析及设计策略
图5.三面围合的平面组织
以这种理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肖同学形成了整个住区空间模式的设想:首先,可以通过建筑体块的退台错动塑造大面积、多尺度的灰空间,从而避免活动受到恶劣天气的干扰;其次,整体的空间布局应当采用围合的形式,从而将中部的活动空间塑造成一个完全被看的空间,提升活动空间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再次,要充分利用走廊、墙面、楼梯、结构转换层等空间来塑造立体的、不同形式的活动空间。
最终,整个住栋呈现出低层退台、整体三面围合的形式(图5),塑造出一个运动爱好者梦想中的包含多种运动功能的内部世界(图6)。为了实现这一空间形式,肖同学与建筑结构方向的研究生合作,在设计中采用了整体性桁架,根据结构需要在北侧增加了中部和上部两处横向拉结的桁架结构,中部连接桁架作为健身房空间,并与楼梯间一起形成一个尺度宏大的北部门户,作为住区与城市内外转换的特殊空间;上部桁架向下悬吊斜坡,连接起不同楼层的走廊,从而塑造出连续的跑道空间(图7)。针对低层和高层不同的结构和内外空间关系,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户型(图8),从而保证尽可能利用结构和形体本身所带来的可能性。
图6.住区内部立体、丰富多样的运动空间
图7.整体性桁架结构实现的结构、功能、形式的统一
图8.“动在廊庭”高低层户型设计
丰富的空间体验为多层次的人际互动提供了契机,因此肖同学为一位运动受伤的主人公安排了一场在住栋中自由探索的治愈之旅6(图9)。正是有这样丰富多样的、全天候的运动空间存在,才使得更多的交流活动得以发生,这个以运动为核心的心理利益共同体才得以实现。
图9.住栋中的运动治愈之旅场景叙事
程司祺同学家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他是一条柯基犬。作为一个居住在常规住区的养宠家庭,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诸多不便。首先,户型本身的设计并未考虑到人和宠物不同尺度的差异;其次,住区内部缺乏宠物设施,这有时会导致人宠纠纷,并且在恶劣天气中难以满足日常的遛狗活动需要;再次,住区通常也缺乏具有城市性的宠物服务设施(图10)。以这些养宠家庭时常遭遇的问题为基础,程同学对他们的理想生活展开了设想,并与彭思翔同学一起合作开始了设计。
图10.养宠人群需求分析及设计策略
理想的生活模式导向了理想的住区模式。首先,在户型当中,需要设置人宠共用且在特殊情况下能单独供宠物使用的空间,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在对外的界面上通过不同标高的开窗实现人和宠物与外部的视线交流,另一方面,在室内通过回游空间的塑造,为人与宠物的互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其次,结合北侧的疏散通道,设置了一些空中坡道和庭院,以满足全天候遛狗需求,并增加立体的宠物/养宠人群交流场所;再次,在底部设置宠物医院、宠物俱乐部、对内外开放的宠物公园等等,从而完善住区配套、增加住区与外部的交流(图11)。
图11.北立面立体坡道、南立面不同标高的窗户以及底层城市互动空间
为了将这些不同层次的想法统合起来,他们采用方与圆的不同交接方式来建构不同的内外关系(图10)。在住栋层级上,方作为生活性空间,圆作为交流性空间,不同功能的圆(包括楼梯间、入户庭院和立体坡道)实现了内外空间的形式化转换(图12);在城市层级上,底层的方作为城市服务性空间,圆作为开放活动空间,而圆本身同时也起到了引导住区内外沟通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实现底层与高层不同的方圆组织关系,在结构设计上,以圆形筒为支撑架起顶部桁架,并向下悬吊圆形坡道,从而避免底层出现大量柱体(图13)。在户型设计中,又针对不同类型的养宠家庭进一步展开了多样化的需求思考及细化设计(图14)。
图12.标准层平面中方与圆的组合以及圆的空间转换功能
图13.立体上的方圆组合以及结构组织关系
图14.多样化的养宠家庭户型设计
正是有了多层面的对于养宠家庭理想生活的设想以及相应的空间实现,这组同学才能从一条宠物犬的视角体察到这个住区共同体对于人和宠物的深刻关切(图15)。他们书写的故事带有一丝童话意味,同时让人联想到《一条狗的使命》以及《忠犬八公》所具有的叙事力量。由此,这样一种住区的生活模式,也有希望随着媒体的再现成为未来人们构建养宠人群理想生活住区的基础,进而摆脱具体的实体性设计,成为被不断言说的对象。
图15.人与宠物的活动场景叙事
郭玘玥和李小丫同学将视野聚焦于艺术爱好者及相关从业者。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户型本身应当具备足够多的可能性来满足多样化使用、多元化审美的需要;而在住区整体层面,应当具有足够的艺术氛围来激发艺术灵感,并且有合适的城市互动空间来实现商业利润以及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图16)。
图16.艺术爱好者及从业者需求分析及设计策略
于是,她们首先想到通过围合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区别于外部繁杂城市空间的艺术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自我隔绝,于是又通过底部架空,置入大地艺术公园、商业、“∞”形展廊、艺术之塔(兼作垂直交通核)等功能来实现与城市的互动(图17)。由此,整个住区与城市既分又合,其内部的丰富空间就成为了艺术灵感的孵化器(图18)。在户型层面,考虑到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对于居住空间内部常常会有非常个性化的设想,为了尽量满足更多的布局可能性,学生在设计的时候通过“X”形的体量组合,固定卫生间、厨房烟道等服务性空间的位置,从而保证空间的自由灵活划分(图19);“X”形的端头就是一个个内外交流的窗口,是艺术人群展示自我的生活舞台。
图17.理想艺术住区方案生成及轴测分解图
图18.住区内部丰富的公共艺术空间带来激发灵感的潜力
图19.可变户型设计
正是因为有了多个层次的艺术考量,才使得建筑本身成为了容纳不确定性的场所。在开放的大地艺术公园中,艺术家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往来的既有周边的居民,也有专程赶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一些对环境要求更为苛刻的作品则被放置在艺术长廊之中(图20);艺术之塔容纳了小型的艺术工作室,也是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们展开学术交流的场所……艺术往往会通过多样的媒介而获得广泛的传播,而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这样一种对艺术爱好者友好的住区设计,也必然会逐渐发展为一种模式,对未来的理想艺术住区建设提供参考。
图20.“∞”艺术长廊与场景叙事
吴芷婧和陈凯璐同学是花艺爱好者,对于她们来说,一个对园艺友好的住区应当具有充分的园艺种植和展示空间。从归家路线开始,到户型中的种植区域,再到公共空间的花园游览,这种多层次的体验对于园艺爱好者来说必不可少(图21)。
图21.园艺爱好者需求分析及设计策略
于是,整个“秘密花园”通过围合塑造中心景观,调整朝向以获取正南方向的更好日照,并且通过高低错动来规避日照不充分的问题,塑造出立体的花园游赏路径(图22)。最终,整个方案呈现出立体多样的园艺空间(图23)。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内部公共空间的处理,通过方形种植块高低错落的方式,既形成了类似日本淡路梦舞台的效果,同时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中部广场与低层屋顶漫游路径的连接关系,其下部的空间还能作为非机动车库、配电房等辅助功能的所在(图24)。对这一中心空间的围合,则通过“园艺友好型”户型的设计和组织来实现(图25)。
图22.园艺爱好者住区方案生成
图23.住区中立体的、多样的园艺空间
图24.退台种植的内部公共空间
图25.“园艺友好型”户型的设计与总图组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她们对住区与城市内外转换空间的处理。由于整个方案的生成大量采用了高低退台的操作来提升园艺种植空间的品质和游览的可能性,于是在住区入口的设计中,她们通过一种相似的体块退进方式,形成一个由外而内、由大到小、体块错落的入口空间,塑造出暧昧的内外空间关系(图26)。它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入口洞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却采用了更为几何现代的演绎方式,煞是有趣。
图26.住区入口的“洞穴”空间
“叠翠寻花”,吴芷婧和陈凯璐同学在一开始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对于园艺爱好者来说,送花或许是表达喜欢之情的重要方式,而一朵来自陌生人的花必将引起接受者的不断追寻;而在追寻的过程中,主人公能够游历不同的园艺场所,在高低起伏的空间(图27)中感受追寻过程本身所带来的美好。最终,空间与故事完美地衔接在了一起。
图27.高低起伏的连续立面
对于高密度城市住区来说,如何提升其品质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以“现世桃花源”为代表的“主题型住区”更多是希望提出一种社会策略:通过针对特定的群体展开设计,能够让住区真正触及人们的理想生活方式,使品质在应该提升的层面得到提升,而非以标准化的姿态面向所有人群或者是特定阶级的人群。这种方式将使得住宅真正“以人为本”,促进住宅消费的集中化,从而提高住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主题型住区的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转型发展,这种转型将使得未来的住宅设计成为共同体重建的一种手段,从而在继承中国聚居文化的同时摆脱传统血缘、宗族的桎梏,让中国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发挥其内在的精神性力量。这是本次课题想要做出的一种探索性的尝试。
图片来源:
图1:明仇英《桃源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品
图2-3:由课题组学生绘制并综合
图4-9:由肖敏荣绘制
图10-15:由彭思翔和程司祺共同绘制
图16-20:由郭玘玥和李小丫共同绘制
图21-27:由吴芷婧和陈凯璐共同绘制
注释:
1 英国哲学家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在其《共同体》一书中提出所有共同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不过这一利益可以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心理利益等等。对于当下的居住共同体塑造而言,应当以心理利益为核心,才能对居住问题形成有效回应。
2 不论中国古人对桃花源的理解如何变化,这种理解总是基于一种共同的心理诉求,而不是由经济、政治等问题主导的。
3 此处的“自然”并非指大自然,而是指中国文化中更为强调的“自然而然”。
4 对桃花源理想空间范式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原初由陶渊明建构的桃花源理想生活本身,而应该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就整个中国桃源文化发展的历史展开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从而归纳出核心内涵。相应研究详见参考文献[4]。
5 本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指导工作由杨靖和傅文武共同完成;课题组学生共9 人,包括:肖敏荣、彭思翔、程司祺、郭玘玥、李小丫、吴芷婧、陈凯璐、林志鹏、李甲源。
6 小说更为具体的梗概可以详见“现世桃花源|传统理想生活空间的当代高层住区演绎设计”相关公众号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