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语境下,需要我们深刻理解新一轮城市化过程中的矛盾、制约和潜力,充分拓展、调配、整合城市空间资源的综合职能及时更新城市观念、价值标准、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方法,兼备行政效率和专业洞察力,创造性地解决城市难题。
Post-单元以专题视频呈现,关注社区文化、设计流程、行政制度复杂性之下的校园建筑实践,展示百校焕新模式如何解决社会、社区、文化、关系等问题的案例。总结反思在生产力发展中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沉疴痼疾,如何解锁社会和制度的枷锁,探索新型的甲乙方关系。
设计创新亦需优化“常规”和“常识”并完善意识的主动性。“百校焕新”是一次空间与制度的双重实验,考验着政府、校方、建筑师们的诚意与各方智慧的韧性。
受访对象:
“百校焕新”项目总策划/统筹:周红玫
1.请问您策划该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教育的公平发展。深圳四年三季“新校园行动计划”,囊括福田和龙岗区 29 所学校。带来了一批集聚城市文化使命和 实验精神的当代新型校园,特别是随着他们的呱呱坠地,为深圳的教育建筑发展注入了全新的空间能量和 蓬勃气象,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了城市因新校园而带来的新希望。“新校园”是道分水岭,其后更凸显 出老旧校园的捉襟见肘,品质堪忧,我本人就会收到很多家长朋友给我转达的小朋友心愿:我想去周姨姨 设计的那些学校去上学。这一直成为我心中的重大缺憾。
直到去年1 月底,南山区工务署副署长董书赞和同事来找我,本来是商议南山区新校园联展一事。他 顺便聊起他们即将接手 100 多所学校的修缮项目,工期很短,最多要在两个暑假完成,单个项目比较小,以往都很难吸引好设计师参与。后来 2 月份名单出来了,一共143 所,而去年暑假就要完成50 多个,董署给我提的目标是“又快又好”。我不由分说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即兴起名“百校焕新”,创新的动力来自对创新本身的乐观向往,现实意义是143 所学校特别需要提升,惠及所有学校的公平发展,极有意义。
这也是建筑学的新议题,这种建筑元素或片段的微改造如何体现建筑学的价值。小微改造如何为老旧校园注入全新的活力和想象。
2.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教育建筑作为切口探索城市存量更新的可能性?
也不止于教育建筑,我同时策划的还有正在落地中的龙岗城村计划-龙岗 6 村实践展,还在努力推动新 社康邻里中心实验。深圳作为中国新城发展的样本,过去四十年高效的行政管理确实保障 “速生城市”的 空间生产量,但对一个综合性都市而言,仅仅“量”是不够的。高速而粗放式的城市化促就了城市的经济 发展并不断改善民生,也对城市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城市形态、公共空间和自然景观同质化碎片化、城市 空间建设领先于人文精神生活的生长。在建造一个庞大的物质世界的同时,更应引领社会肌理的重塑和城 市文化的累积。
基于这种使命感,我不停尝试在城市存量更新时代丰富“公共设计管理”的专业定义,期望用这些公 共项目建设机会,在公共设计管理实践中探索新的可能性,寻找更理想的方式建造美好人文环境,重塑城 市空间与社会生态。
3.一方面,学位紧缺是当下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随着出生率的降低,即将出现学位和教员过剩的情况,是否会导致大量废弃的学校和教育空间的产生,以及它们是否有再被激活的可能?或者说您认为现阶段是否有必要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需要考虑,而且在此轮更新中就应该预留这样的可能性。百校焕新正是在建筑学语境下,采用小微改造的空间手法来回应当下城市发展的社会问题:一校一策、一题一议,每一处焕新改造都是直面学校真实且迫切的问题。焕新的方法是百花齐放的,但其共通的底层 逻辑都是存量建筑空间可持续与再激活的探索,是百校焕新所倡导的价值内核。
作为与公众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教育基础设施,现代校园不再是城市社区中的孤岛,而是社区建设的激活力量。从2017 年迄今,“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过往三季坚持推动,如何将校园的边界打开,形成社区和学校共享的复合多义“复合型社区文化中心+邻里中心”,在公共建筑与社区的有机融合共建做出了深刻的探索,为高密度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全新的空间能量。这也为未来校园文体设施全面开放做准备,未来具备转向社区中心的可能性。
4、为什么是深圳?像这样的设计管理体制创新是否只能在深圳发生? 深圳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教育建筑相较于中国其他一线城市有哪些特点?
深圳作为中国城市化的样本,曾经是新的社会实践、思想观念和制度创新的发生地。它既是自上而下的社会与城市理想的实验场,又是自下而上的民间草根力量的滋生地。40 年前高歌猛进似的大叙事年代已经结束,但注重实干和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实验精神仍在这座城市血脉中流淌。
深圳政府自成立特区起,一直努力在城市建设的量和质、行政和专业管理之间保持平衡,在探索创新公共设计管理上形成了一个优秀传统。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规划部门便开风气之先,开始尝试“深圳竞赛”机制创新。主办了一系列重要城市片区,如华侨城片区、国贸片区和福田中心区等国内、国际城市设计咨询,积累了城市空间设计管理创新的宝贵经验。1994 年,深圳规划局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设计处”,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进入第二个千禧年后,深圳还成功打造了一批推动空间话语 建设的文化项目,如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公共雕塑展、城市与建筑设计大师论坛、设计与生活论坛等等,以多样媒介吸引全社会参与,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为深圳在全国和世界都赢得声誉。而另一项极具品牌效应、与国际接轨的是“深圳竞赛”制度,催生深圳新建筑的创新机制,曾为深圳带来了一批丰富多元而极具文化影响力的建筑杰作。
“深圳竞赛”,早在 90 年代初就制定两个核心原则—“破除门槛限制”、”第一名中标”在当时 可谓惊世骇俗。深圳得以汇集全球一流建筑师的作品。本人作为“深圳竞赛”辉煌期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可以说是对“深圳竞赛”精神的继承和执着坚守。
5、“新校园行动计划”能否算作“百校焕新”的前站?
在展览回顾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 话一一为让行政端与技术端效率匹配,首先带头优化规划管理体制,折叠规划决策,改 线性的“流程”为弹性的“机制”,从现有固化的管理和规范中开放出一个弹性的讨论机制,赋予建筑师设计主导权,对其特殊建筑个案的范式探索给予坚定的支持。以创新方案来反推 规划许可,以最有创造性的方案论证并校核指标,寻求具体项目的最优解,避免了以往规划 审批“一刀切”。一一能否展开上文内容,并以“百校焕新”项目为例谈谈城市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比如原有的城市公共项目全过程是怎样的,哪些环节存在优化的空间?
建筑师设计主导权的缺失是怎样造成的?
如何理解不同的决策机制对于城市公共建筑品质的影响?
在传统的方案设计竞赛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紧急公共项目可以先取得规划设计要点)是前置的法定文件,依据法定图则或规范标准制定,没有商榷空间。
但对于深圳这样的快速成长的南方高密度城市,因地制宜地、重新检讨规划设计条件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调整是很有必要的。当时也是形势逼得我们必须从现有固化的管理和规范中开放出一个弹性的讨论机制,变线性的“流程”为弹性的“机制”,在“机制创新”中赋予建筑师设计主导权,充分凸显“建筑师的价值”,对其特殊建筑个案的范式探索给予坚定的支持。
折叠规划决策。支持建筑师“个案创新”,以创新方案来反推规划许可。“新校园计划”先从支持一个个案—红岭实验小学的探索开始,后续推广到联展的9 所学校,以此寻求具体项目规划指标的最优解,避免了以往规划审批“一刀切”。可以说 8+1 中所有项目的指标都是量身定做的,在容积率、密度、退线、运动场抬升、地下空间利用等等,均给予了较大自由度。
以“百校焕新”项目为例。存量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既有条件的专业洞察力、敏感度有很高的要求。而反思整个空间生产链条组织强调“垂直分工”的主流工程管理模式弊病,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给出任务书的命题作文,缺乏前后期统筹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传统生产型设计院模式失效。此次采用“研究引领设计”的倒推模式,第一批引入具有创造性思维、专业素养和敏感度的创作型建筑师,通过多轮调研、访谈、确认,自己发现问题,并挖掘问题的潜力,进行城市设计研究、任务书梳理研究,并与业主和专业城市管理者充分讨论,提出“一校一策”的策划/策略性提案,以可视化体量模型、概念方案表达、同时提供造价估算等内容。补充完善了缺乏建筑学专业参与的前期,形成一个学术闭环。
百校焕新的潜在价值是:存量更新城市空间治理 &建筑学新的实践路径和方式。
6、统筹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一项是“制定目标与原则”,请问该项目的目标与原则分别是什么?
总策划/统筹周红玫、朱竞翔,下设秘书组、文脉组和设计组。
百校焕新一开始就讨论总结了9 条学术导向和原则,以及6 大设计工具包。这是设计联盟共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础。
我觉得当下尤为稀缺的是第一条学术原则:挖掘与守护改革开放先行示范的原真证据,以及历史与意 义工具包。大量学校拆除重建中几乎从未关注过历史价值。南山拥有无可比拟的改革开放时期的优秀物质遗产,多所学校校龄接近40 年,比如育才中学和蛇口培训中心,文脉组汇聚本地高校专业团队,多方论证具有历史价值的典范建筑,协同设计师确定“针灸式”焕新的标准、行动准则和实施手段。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示范的原真物质证据,在百校焕新计划中得到挖掘、保育和保护性活化。杜绝粗暴拆改,使优秀校园空间价值得以整理及可视化。
7、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市规自局南山管理局、区住建局、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等多部门共同 推出。能否以几个具体学校为例,说明政府各职能部门在项目当中的责任,权力,义务,决策内容和机制? 校方又在该项目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也是新校园行动的传统,即组织管理模式迭代。在当代社会,一个综合性的空间产品,从策划到成功实施,牵涉众多的社会和专业资源调配整合,其空间生产过程的议题丰富、意义重大,亟需业界加以重视。而传统“多快好省”的公共建筑建设和项目决策方式否定了空间生产在众多环节上的群体协作性质,过于条块切割的项目组织模式又排除了多方协作的可能性。联合空间生产链条上各相关部门,对全过程组 织管理模式进行统筹和“再设计”。
前期我和朱竞翔教授团队策划完整的“百校焕新计划”,输出清晰的理念、价值观和空间愿景、学术导向与工具包,旨在提供一个集聚创意智慧、整合创新理念和激发优秀设计的平台;确定了百校焕新组织构架图,建立多部门协同创新机制作为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平台和机制保障。由工 务署牵头,联合各政府职能部门在立项、投资、设计与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在一个统一的大目标下全方位、全过程地为这一特殊项目提供有效、有力和持续的推动力。
8、请问您选择朱竞翔作为该项目的学术统筹的原因有哪些,百校焕新设计联盟是怎样构成 的,选择建筑师的依据是什么? 项目落地过程是否遇到了哪些困难? 能否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或者问题为例分享解决的过程?
无论是新校园还是百校焕新机制创新的一个核心学术支点就是“学术委员会”,保持强有力的价值先 导和专业引领,为公共设计品质背书。
鉴于暑期工程的特殊性,我首先有了产品化的建造思路,而朱教授有着以往在创新设计和建造技术体系的多年基础,也有着现在香港高校任教的国际视野、学术公信力和地缘便捷性,自然成为了学术统筹的合适人选。
关于百校焕新设计联盟:“百校焕新”首批吸引了国内外优秀建筑师倾力加盟。
四位建筑业界领军人物担任导师或称领队建筑师,并吸引了包括郭廖辉建筑工作室、比利时 Dogma 工作室等在内的国内外 18 个新锐建筑事务所,集群矩阵激活校园存量。矩阵式组织结构,也是设计共同 体和设计联盟,他们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信息交流、互学互助、设计协作。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设计质量和管理效率。
深圳主流招标的工程模式缺乏对本土设计生态的关注和呵护,把最具潜力的年轻建筑师排除在外,也让很多知名建筑师也望而却步。不要忘了正是因为深圳竞赛黄金期各种颇具实验性的设计竞赛,培育了本 土一批优秀建筑师,造就了深圳今日“设计之都”的蓬勃气象,而20 年后的新一批年轻建筑师却鲜少那样 的机会,在深圳投标中几乎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生存相当艰难,深圳为年轻建筑师提供的职业支持太少了。深圳新校园联展为一批年轻建筑师们开辟了新的职业空间。这里面不乏“非常励志非常传奇的故事”,比如在8+1 中福田中学项目中,年轻的临界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陈忱就是“奇迹中的奇迹”。深圳应该成为 年轻设计师成长、实现其设计理想的乐土。百校焕新更进一步,为更年轻、更有元气和灵气建筑师提供机 会,他们也许缺乏项目落地经验,但在联盟里他们有同伴帮助、有导师经验加持。
9、在您看来,何为好的学校?
空间和场所是师长、伙伴外的第三教师;好的空间呵护儿童的天性,是孩子们成长的伙伴。空间对人 的陪伴、养育、性情的熏陶很重要。比如庄慎老师设计的笔架山中学,红岭实验小学、新沙小学等,突出了为谁而设计的思想—小孩个性、天性的释放场。“课间十分钟可以尽情地运动、尽情地“发泄”,反而会获得平静,就能专心做下一件事情。”
更深层来说,校园空间所需的复杂度跟精细度,不只是一个考虑孩子喜不喜欢或者好不好玩的问题,而真的是关乎人的性格与心智的塑造。在这之上,我们才是按照空间本身的特质,重新组织课程、教学。
校园建筑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孩子们以此认知形式、空间、设计、审美等等,这是通识教育的最好教材。人民小学保留或保护了场地中的一片小森林,让校园和这个承载着深圳发展历史信息的场所发生最直 接的关系,突破了传统学校,形成了极其新颖的空间类型,这也是最好的自然教育。育才中学扩建学生宿 舍楼,经过一番论证和慎重决策,保留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物证-蛇口培训中心,这就是最好的历史教材。
龙岗创星学校和五联上艺小学,新建公共校园作为契机对现有城市进行修补和连接,缝合和发展地域文化并以此作为契机创新全新教育空间类型,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社区共享现代书院氛围。
这些都是完成教育的使命,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