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消解·共融
——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演变研究(1981-2020)

2023-09-17 09:23支文军张懿文
世界建筑 2023年9期
关键词:建筑师亚洲协会

支文军,张懿文

0 引言

亚洲在过去半个世纪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亚洲建筑师也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受到关注。然而在建筑学科领域,以西方建筑话语为基础的当代全球建筑理论依然没有办法从深层概念与结构上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系统[1],尤其对于“亚洲”的认知是不充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在多个领域的增强,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全球治理工作[2],国内建筑界对亚建协的参与也逐年加深。一方面,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当选亚建协第20 届理事会副主席1)及亚建协官方刊物 《亚洲建筑》(Architecture Asia)主编;另一方面,中国建筑学会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亚洲建筑》2),并于2021 年在上海成功召开了第19 届亚洲建筑师大会3)。与此同时,亚建协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也与亚洲建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并具备丰富的研究素材。笔者及研究团队曾多次参与亚建协论坛活动(图1-3),并与其核心成员有重要的学术往来4),在当下时间点对亚建协展开研究,不仅是为亚洲建筑在国际建筑话语场中找寻合适的定位,也是为中国当代建筑实践找寻突破的可能。

1 支文军参加第19届亚建协论坛(印度斋普尔,2017)

2 支文军参加第18届亚洲建筑师大会(日本东京,2018)

3 支文军参加第20届亚建协论坛(孟加拉国达卡,2019)

1 研究背景

1.1 亚洲建筑师协会概述

亚洲建筑师协会(Architects Regional Council Asia)于1979 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正式成立,其诞生则可追溯到1967 年英联邦建筑师协会5)新德里会议。在会议中,身为创始成员的建筑师们认为,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区域中心,负责环境设计并维护英联邦建筑师协会的6 个亚洲成员研究所6)之间的团结,由此开始筹办亚建协。其初衷是在亚洲地区各成员组织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以促进亚洲地区在建筑教育、专业实践、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并通过系列活动促进目标的实现7)(图4)。截至目前,亚建协已覆盖区域内21 个国家与地区8),并作为亚洲建筑师群体的整体代表活跃在国际舞台。在重要活动方面,亚建协以会议论坛、竞赛颁奖与刊物出版3 大类为主,其中最核心的是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ARCASIA Forum)、亚洲建筑师大会(Asian Congress of Architects)与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和区域特点,深入讨论在亚洲语境下的建筑前沿问题,并努力探索引领亚洲建筑的发展方向[3]。

4 亚洲建筑师协会标志,来源:亚建协官方网站

从亚洲建筑师协会的背景与目标不难发现,其成立既是在亚洲诸国快速去殖民化的时代背景与共同意识之下对西方现代文明在建筑与城市领域内的回应[4],也是亚洲建筑积极融入后现代国际建筑话语的一种姿态。特别是其通过论坛主题的演变9)反映出亚建协自身与亚洲建筑的互动关联,不仅记录并推动着亚洲建筑思想的转变,也折射出亚洲现代建筑实践的水准与区域内行业热点的更迭。

1.2 中国建筑界与亚建协的关系

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于1989 年以国家会员身份加入亚洲建筑师协会,过去40 余年,其与亚建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从最初观察员身份,到吴良镛教授首次摘得亚建协建筑金奖10),再到成功举办第12 届、第19 届亚洲建筑师大会。2019 年底,经亚建协执行局会议提议,亚洲建协理事会一致通过,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同济大学承接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作为全球范围内重点聚焦亚洲语境的权威性学术刊物《亚洲建筑》的联合主办单位。自2020 年至今,已先后出版《构筑健康未来》(Building a Healthy Future)、《2020 年度亚洲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2020)、《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生活在21 世纪》(Living in the 21st Century)、《2021 年度亚洲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2021)、《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Cultural Ident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全球化与在地化》(Globalization and Locality)共7 期刊物(图5-11),这不仅促使中国建筑学会在亚洲多元文化传播、亚洲建筑现象展示平台搭建、亚洲内部多样特征解读方面具有丰富与深入探索的条件,也使之在亚洲建筑协会的活跃度、影响力与话语权越来越重,这种趋势在亚建协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5 亚洲建筑《构筑健康未来》封面

6 亚洲建筑《2020年度亚洲建筑奖》封面

7 亚洲建筑《城市更新》封面

8 亚洲建筑《生活在21世纪》封面

9 亚洲建筑《2021年度亚洲建筑奖》封面

10 亚洲建筑《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封面

11 亚洲建筑《全球化与在地化》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14 年一跃成为获得亚建协建筑奖最多的国家,并在此后6 年稳居获奖数前三。获奖建筑师如喷涌般出现在亚建协舞台,包括周恺、柳亦春、张鹏举、袁野、章明、孟浩凡、刘宇扬、李兴钢、魏春雨、宋晔皓、庄慎等,基本涵盖了我国1960 年代左右生建筑师群体的中坚力量,其获奖作品类别涵盖住宅、公共设施建筑、工业建筑、保护项目、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全部6 个大类。这一方面体现出近10 年我国专业建筑实践的繁荣与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建筑师与亚建协积极的互动关系。2021 年10 月在上海举办的第19 届亚洲建筑师大会以“共享与更新”(Sharing and Regeneration)为主题(图12、13),旨在通过对于“共享”价值的认同促进“亚洲建筑”迈向一个多元包容的整体,在这个困难重重但充满希望的时代推动着亚洲建筑集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得益于后疫情时代线上直播的流行,大约有40,000 人参加了线上或线下的直播,创下历史新高。

12 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在上海召开

1.3 亚建协对亚洲建筑研究的价值

综上,亚洲建筑师协会对于多元而丰富的亚洲现代建筑与正蓬勃发展的中国现代建筑而言都有着深刻的联系与意义。而对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演变的研究能够从内核视角发现亚洲建筑师协会40 余年来的发展进程,并可以此作为切入亚洲现代建筑研究的一个窗口,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尝试建立目前研究中较为缺失、却对未来行业发展与自我发现极其重要的“亚洲视角”,为亚洲建筑历史理论框架建构提供基础材料。本文基于对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在1981-2020 年事实信息的分类整理,从中提取关键词与核心观点,总结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的脉络与趋势,并展开对各主题的解释,最终提出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与理论视角的关联及对构建亚洲视角的启示。

2 脉络与趋势

2.1 整体脉络趋势

笔者首先对亚洲建筑师协会各个阶段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初步构建了亚建协成立40 余年来内容主题演变的整体脉络趋势,并将迄今为止亚建协内容主题演变划分为4 个阶段(图14):1981-1990 年是第1 阶段“初创期”,主题围绕“亚洲建筑的身份定位”展开,较为宏观与抽象,确立了亚建协在未来发展中的诸多纲领性问题,也促进了亚洲建筑师在全球化时代对“何为亚洲”的思考。1991-2000 年是第2 阶段“成长期”,主题围绕“亚洲城市文脉发展”展开,聚焦了城市发展话题,并提出文脉保护的重要性,从诸多具体层面对建筑的城市性问题加以思考。2001-2010 年是第3 阶段“成熟期”,主题围绕“回归建筑本体讨论”展开,讨论的范畴不再限于亚洲本身,而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深入思考建筑本体问题,以期与其他区域的建筑进行平等交流。2011-2020 年是第4 阶段“突破期”,主题围绕“微观多元可持续”展开,不仅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从更丰富的视角打开人们对于未来建筑发展的想象,力图突破原有形象,在某些领域内成为国际建筑前沿的发声场,吸引世界的目光。这里笔者也需要强调,以上4 个阶段的划分并非泾渭分明,一些重点话题也在多个阶段中反复讨论。总的来说,前一阶段的讨论催生了后一阶段的话题,而后一阶段也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一阶段的某些观念。从主题分类统计情况来看(图15),在统计的全部20 次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和19 次亚洲建筑师大会中,其主题按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特定话题(如未来、科技、文化、自然等)、自身定位、城市相关、抽象概念(如精神、复杂性等)、特定类型(如住宅、社区),其中特定话题的讨论又以文化、自然、未来、人为主体,聚焦于亚洲当代城市空间与市民生活,并呈现出越来越细分的特点。

14 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演变趋势

15 1981-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分类统计

以上不难看出,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演变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主流传统到多元批判、从地域性到全球性的总特征,同时对应着“构建—消解—共融”的整体脉络趋势。具体来讲,第1、第2 阶段侧重于对建筑“亚洲性”的探讨,宏观性与抽象性最强。无论是“亚洲身份”还是“亚洲精神”“亚洲城市”的话题都尝试在亚建协成立之初,构建起整个区域对亚洲建筑的价值标准及背后更深层思想文化与身份的认同。从21 世纪回归建筑本体讨论起,论坛主题不再着眼于“亚洲性”本身,多样与年轻化的观点和对主流声音的反思与当代回归建筑本体的思考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由“亚洲性”讨论所带来的西方建筑理论镜像模式[5]。而微观多元可持续阶段则更进一步,用普适且批判性的视角回应了亚洲建筑的诸多真实问题,同时融入建筑可持续性的思考,在某些特定方向提出前沿理念与观点,以更多元包容的姿态促进亚洲建筑整体在域内外的交流与融合。

2.2 关键词历时转变

从过去全部20 次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和19 次亚洲建筑师大会出现的关键词统计信息来看,1981-2020 年,讨论关键词的整体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前期关键词较为宏观与抽象,突出了“亚洲”的主体性;中后期细分领域越来越丰富,有关“亚洲”的主体话语逐渐被消解,并出现更加多元与微观的视角,主张在全球层面关注亚洲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各地区之间建筑理念的共享11)。这和亚建协主题演变的整体趋势也是一致的。

具体分时间段来看(图16),在1981-1990 年第1 阶段,“亚洲身份”“革新”“社会与人”3 者占到讨论的半数以上,同时环境问题开始受到关注,这不仅与“亚洲建筑的身份定位”主题相符合,也看出此一时期人们在思考身份问题时,对于革新的重视。在1991-2000 年第2 阶段,“城市”“高密度”“传统”的讨论最多,关键词出现的丰富度较第一阶段显著提升,“全球化”“城市空间”等之后持续讨论的关键词首次出现,既与“亚洲城市文脉发展”的主题相一致,又看到伴随城市发展的诸多关键问题,如“亚洲住宅”“多元文化”等。在2001-2010 年第3 阶段,主题“回归建筑本体讨论”的关键词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前两个阶段曾出现的关键词“社会与人”“住宅”“环境”“全球化”“都市化”等依旧延续了讨论,“可持续”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在2011-2020 年第4 阶段,关键词讨论的多元性较之前又有明显提升,与“可持续”“自然”相关的环境话题比例再次提升,同时也出现了未曾出现过的“数字化”“乡土性”(vernacular)、“怀旧性”(nostalgia)、“灾后重建”“可达性”(accessibility)、“生态”“碳中和”“景观”等讨论,在充分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紧追时下全球热点与数字化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微观多元可持续”状态。从整体关键词出现频率来看(图17),“可持续”“都市化”“亚洲性”“社会与人”“自然”“环境”“技术”“精神性”“地域性”“住宅”的讨论占到绝大多数,相关的获奖作品也体现出相似的倾向,总体上也符合上述4 个阶段的主题内容。

16 1981-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关键词分阶段统计

17 1981-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关键词统计

2.3 区域影响力演化

基于对亚洲建筑师协会历届论坛举办国家或地区的梳理,亚建协论坛在最初的1981-1990 年主要举办地集中于东南亚国家,延续了其最初成立时的基本格局;在1991-2000 年间,东南亚国家依旧保持较高参与度,主要的东亚成员中国、日本、韩国首次举办亚建协论坛;在2001-2010 年间,南亚地区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与东亚地区成为论坛举办的主要力量;而在最近的2011-2020 年间,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则均保持了较高参与度,不同地区举办的数目也较为平均。这一方面体现出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与发展,亚洲建筑师协会的规模与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亚建协内部对于区域内文化多样性的认可与尊重。从历届亚建协理事会主席所在成员组织数目来看(图18),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3 国的主席数目占到总体的半数,这与1967 年英联邦建筑师协会6 个创始成员分属南亚与东南亚的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具有英美等西方国家留学或工作的成员占到绝大多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建筑教育理念对于亚洲建筑精英深远且持续的影响。从获奖数量来看,亚建协建筑奖自1992 年首次颁奖,第一个10 年内获奖最多的3 个国家或地区为日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第2 个10 年获奖最多的3 个国家为日本、新加坡、韩国;最近的10 年获奖最多的3 个国家是中国、日本、越南(图19-21)。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亚建协成员组织在不同阶段内优秀建筑作品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沉淀,也是其奖项认可度与影响力的体现。

18 亚建协历届主席所属成员组织统计

19 1991-200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获奖地区统计

20 2001-201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获奖地区统计

21 2011-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获奖地区统计

综上所述,亚洲建筑师协会自成立来,其决策层与影响力以东南亚地区为发端,并不断向南亚、东亚地区扩展。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其价值体系仍受到英美等西方国家影响,但在历任主席的推动下,一个更加多元、开放与包容的亚建协正在受到区域内外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特别是在当下,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力量,域内不同组织间的交流愈加频繁与深入,亚洲的优秀建筑作品也在国际舞台中有更多的呈现。这种区域影响力的演化特征与“构建—消解—共融”的总趋势也是相符合的。

3 主题与解释

3.1 亚洲建筑身份定位

亚洲建筑师协会经历自1967 年英联邦建筑师协会新德里会议以来“亚洲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成立的前10 年,区域内的建筑师和学者们以发展本国与地区“身份”的建筑为己任,致力于亚洲建筑在文化意识与身份认同方面的构建(图22)。具体而言,此一时期亚建协论坛主题主要围绕“亚洲建筑身份定位”展开。从“亚洲身份”“亚洲建筑师设计方向”“亚洲精神”“亚洲文脉”等话题讨论来看,此一时期人们非常关心亚洲建筑未来发展的纲领性问题。整体来看,本阶段重点讨论的话题与亚建协成立不久的历史背景与同期西方建筑理论界关于批判地域主义的讨论是一致且相符合的,不仅为亚建协接下来的发展明确了目标,也为亚洲建筑师接下来的实践点明了方向,同时促进了亚洲精英群体在全球化时代下对“何为亚洲”的深度思考与交流。

22 1981-199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

此一时期较为活跃且观点突出的建筑师及学者有:郑庆顺(Tay Kheng Soon)、杨经文(Kenneth King Mun Yeang)、长岛孝一(Koichi Nagashima)等人。针对“亚洲身份”的构建而言,尽管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建筑师抱有不同理解,但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建筑师的任务是通过有意义的形式来表达代表亚洲精神的价值和愿望,当他们受到物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并将普遍的原则应用到环境中时,亚洲建筑的身份就产生了[6]。”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的建筑环境设计能够表达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价值观与愿望,这不仅取决于建筑师的工程技术知识,更主要在于他们深刻与广泛的文化背景[6]。其中,郑庆顺与杨经文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建筑师,分别在城市与建筑尺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策略,对热带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关系重新进行概念化解释。在实践层面摒弃了基于原始种族或宗教身份的民族主义话语,将“热带气候”作为最具有当地意义的建筑象征。位于气候设计背后的“亚洲现代性”被清晰地表达,成为一种超越普遍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认同的语言[7]。日本学者长岛孝一则认为,所谓“亚洲身份”的认同或许并不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去追问与思考,这种地区性或民族身份的认同是否值得拥有,它由什么组成,更重要的是,如果需要,如何实现它[6]。整体而言,在最初的10 年中,亚建协通过对“亚洲身份定位”的讨论,从价值标准、文化内核、身份认同等多个维度力图构建亚洲建筑的整体性与区域内的共识。尽管讨论的背景仍是同期西方建筑理论界批判地域主义框架下的亚洲本土化思考,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亚建协初步完成了自身形象与思想内核的第一次建构,其影响力与丰富性也在不断提升。

3.2 亚洲城市文脉发展

亚洲建筑师协会在上一个阶段对于“亚洲身份”“亚洲建筑的未来”等宏观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框架之后,第2 个10 年的工作重点转向自身影响力的增强,论坛主题主要围绕“亚洲城市文脉发展”展开(图23)。从“亚洲住区”“高密度”“文脉传统”等话题讨论来看,此一时期人们重点关注亚洲城市在特定文脉,如高密度、多元文化等背景下的发展问题。总的来说,本阶段的讨论重点与亚建协成立10年后的历史背景与同期国际建筑师协会关注的城市话题相一致,也与亚洲城市整体高速发展的时期相吻合。因而这一阶段对城市问题的关注既是一种针对具体层面更加宏观的把控,又促进了亚洲建筑师群体对于建筑城市性问题的思考,也为下个阶段回归建筑本体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23 1991-200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

此阶段论坛关于亚洲城市文脉的作品与讨论层出不穷,较为活跃且观点突出的建筑师及学者有:吴良镛、杨经文、郑庆顺、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等。由于种种原因,亚洲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与表现不尽相同,但其问题却有许多共性。如吴良镛先生所说,“尽管有多种多样的差异,在保存与保护各自的城市文化特点方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这需要每个国家与城市依照既有传统与现实条件,及对自身城市文化的不同理解,加以创造性的努力与尝试。解决方案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当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在创造亚洲各国美好人居环境的同时,也创造同样美好而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8]。”在延续亚洲城市文脉之余,面对即将到来的千禧之年,亚洲城市的发展问题也成为此阶段讨论的核心。从数据统计信息来看,此阶段的亚洲开始面临城市化的巨大压力,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基础设施如住房、公共空间、绿化空间等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此类现象,杨经文从热带气候角度入手,结合高技术手段解决亚洲热带城市高密度增长的问题,提出“生态设计”与“热带城市地区主义”理念[9];郑庆顺则从人文与技术角度出发,对城市中住宅、建筑尺度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也强调了在新时代城市发展中传统的重要性;“新陈代谢”派重要建筑师菊竹清训展望了亚洲城市的未来,讨论了城市在人口急速增长、土地不足背景下有机生长与更迭的诸多可能,并提出“浮动城市”的想法。不难发现,这一阶段关于亚洲城市话题的讨论较之于前一阶段更具体、有实施性,也立足了亚洲本土社会的诸多思考,不仅形成了区域内的诸多认同与共识,也通过奖项的设立为优秀的亚洲建筑树立标杆,在进一步加深对于建筑“亚洲性”共识的同时,逐步树立亚建协在国际传播中的形象。

3.3 回归建筑本体讨论

在进入21 世纪的第一个10 年,亚建协在延续前两个阶段讨论的基础上,转而倾向于“回归建筑本体讨论”,出现了“人,建筑,自然”“以人为本”“建筑新秩序”等重点话题讨论(图24)。整体来看,本阶段的重点主题与亚建协进入21 世纪后致力于在国际传播中发出“亚洲声音”的目标是一致的,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前两个阶段“亚洲身份定位”和“亚洲城市文脉发展”的讨论使得一部分亚洲建筑师意识到,在新世纪与新的传播环境下,塑造具有地域识别性的建筑与城市不仅需要具有关于“亚洲”的意识,还要对于建筑本体有较之前人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如此才能为亚洲建筑平等地与其他文化圈层下的建筑交流搭建平台。

24 2001-201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

与前两个阶段不同,出席此阶段亚建协论坛的建筑师和学者可谓百花齐放,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多元的面孔展露舞台,且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针对“建筑本体”提出批判话语,并以亚洲区域特色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林少伟(William S.W.Lim)、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杨经文、张永和、岩村和夫(Kazuo Iwamura)等。林少伟是众多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城市理论家之一,他基于对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体制及城市发展理论的反思,倡导根植于自身文化环境的多元现代性、人权与伦理维度下的文化公平和文化权利以及全球本土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试图超越所谓“亚洲”的层面,从更加普适的角度思考现代主义对于当下城市与建筑的影响[10]。在同一时期,林少伟也曾作为亚洲建筑师联盟主席召开以“亚洲发现亚洲”(Asia discover Asia)的主题论坛12)。山本理显作为日本1980 年代建筑师的中坚力量,柔和了“新陈代谢主义”的理性控制力和“结构主义”对行为和心理的感性处理[11],同时受到关于聚落研究探索地方乡土性(vernacular)的影响,体现出回归本体对建筑未来思考的一种方式。整体而言,无论是对于现代主义理论的批判与再思考,从乡土出发的聚落发现与研究,还是生态学视角的可持续发展建筑……都不难看出此阶段的亚洲建筑师协会有意识地消解了前一阶段关于“亚洲身份”“亚洲城市”的中心话语,开始在更宽广的层面思考本地区建筑与城市未来的发展。其中不乏一些卓越的亚洲建筑学者,他们的建筑城市理论已经完全能够与主流的西方理论对话,并通过批判性的观点对主流声音发出质疑,提出基于当下时代的回归建筑本体的新思考,成为当下建筑世界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3.4 微观多元可持续

在最近10 年内,亚建协的论坛主题从“亚洲建筑身份定位”“亚洲城市文脉发展”“回归建筑本体讨论”逐渐发展到“微观多元可持续”。从“建筑的精神性”“作为景观的建筑”“充满幸福感的建筑”“共享与更新”等关键话题讨论来看,此一时期人们从更加微观与多元的视角,以人为核心由点及面地讨论建筑中包含的普遍性问题,讨论话题较之从前范围更广,也更加符合当下媒体热点(图25)。在“微观”与“多元”特征之外,“可持续性”是这一时期亚建协论坛的热点趋势,在10 年中,举办多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主题论坛,并从不同角度思考全球化背景下建筑领域可持续性发展的诸多方向,以激励更多区域内外建筑从业者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5 2011-2020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

此阶段亚建协建筑奖的获奖作品数目较之从前有显著提升,获奖建筑师的国家与地区也愈加丰富,论坛与获奖者中出现了更多青年实践建筑师和学者的面孔,并明显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更多的新生代力量以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师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国建筑师集中获得亚建协建筑奖也是在此阶段。同时,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如前田圭介(Keisuke Maeda)、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等人延续了前代对于建筑本体与社会性的探索,并从更加个性化的角度给出在当下优秀亚洲建筑实践的范本。越南建筑师武重义(Vo Trong Nghia)在10 年间获奖5 次,是获得亚建协建筑奖最多与最受关注的建筑师。他的实践主要分为“竹造建筑”“绿色建筑”和“低成本住宅”3 个领域,以绿色可持续和越南的气候特点为设计出发点,重视绿色技术及材料的自然特性,在扎根土地文脉,表现建筑材料、构造、结构状态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经济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体系[12]。整体而言,微观多元可持续是亚洲建筑师协会成立近10 年来的核心主题。无论是从材料出发结合现代技术与文脉特征的“当代乡土性”,以记忆与情感为链接的“反思性怀旧”,还是从灾后重建角度考虑的通用可达性,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的绿色设计标准……此阶段的亚洲建筑师协会力图从更微观、丰富的视角打开人们对于未来建筑发展的想象,从不同侧面切入消解着过去所谓“宏观”与“正统”的建筑观念,并通过对于建筑可持续性的关注,从超越地域性的角度探讨当代建筑面临的普适性话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外建筑思想的流动与融合。

4 关联与启示

4.1 理论视角下的关联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尝试更进一步关注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主题过去40 余年“建构·消解·共融”的整体趋势与社会文化建构及学科理论的关联,特别是与西方主流建筑话语的关联,试图从外部视角更加精准地把握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趋势的成因与其对区域内外的影响,从而提出以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为切入点的“亚洲视角”及其对于本地区建筑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亚洲的去殖民化(Decolonisation)13)运动在1947-1960 年间达到高峰,这使得每个原来的或新成立的国家都亟待建立自己的独立文化,民族意识高涨。特别是在1960-1970 年代,亚洲出现了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并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区域内的经济相关性进一步加强了亚洲各国间的联系,也为亚建协的稳定发展与成员间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与去殖民化相对应,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作为一种思潮和学术理论在1970-1980 年代兴起,并一度雄踞西方学术批评界[13]。后殖民理论家试图用“文化身份观”的论述消解以欧美中心论为基础的等级性的种族观念和民族观念,为弱势群体或“少数族群”争取应有的公民权奠定理论基础[14],并提出“多元现代性反思”议题,进而成为亚洲与亚洲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语境内被论述的前提。不难看出,在成立的前20 年,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致力构建的亚洲身份认同正是脱胎于“去殖民化”的时代背景,这种构建与思考不仅为亚建协日后的发展明确方向,促进区域内亚洲共识的形成,也作为非西方国家建筑讨论话语缺位背景之下的重要补充,融入到后殖民主义的讨论之中。

从建筑话语角度来看,对于西方建筑理论界而言,与亚建协诞生同期的1960 年代,正是以主观经验与论述为主导的现代主义(Modernism)讨论转向以批判性范式与多元批判为主导的后现代(Post-Modernism)语境的时期14)。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在1983 年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思想,是后现代理论范式中最具影响力与持久性的讨论之一。他认为“批判地域主义应当批判性地汲取现代建筑的优势,即汲取其普适的具有进取性的建筑设计品质,但是同样应关注价值理念在当前地理环境信息下建筑群中的表现,有选择地通过场所形式、地貌、环境、气候、光线、触感和构造形式实现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先进技术及工艺,在地风俗文化的综合实现与表达。”[15]其讨论的核心,建筑中文明(由起推动作用的理由所支配的概念)与文化(一种文明的创造性表达)的认同与价值问题也是亚建协论坛在最初10 年中关于“亚洲身份定位”讨论时所触及的深层内核所在。1960 年之后,西方建筑理论界呈现出喷涌般百花齐放的状态,新乡土派(Neo-Vernacular)、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实用主义(Pragmatism)、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等,稍加对比不难发现亚洲建师协会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段内对相关的地域、文脉、都市、可持续等议题上也保持了高度关注,尤其在最近20 年内呈现出的多元微观趋势体现出后现代时期建筑理论生产的包容性、批判性与复杂性,一定程度上也是亚建协论坛主题立足本土、积极融入国际建筑讨论语境的表现,不仅促进亚洲建筑与世界建筑的对话,也推动亚洲建筑师走向世界舞台。

作为亚洲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建筑师团体,亚洲建筑师协会是窥探亚洲建筑的一个窗口,而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则是认知亚建协的关键线索。尽管不能将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的趋势当做是亚洲建筑在过去40 余年间的发展趋势,但通过对它的整理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一个不同于西方话语的“亚洲视角”,它记录的不是宏大的对比,而是微妙雷同的参差与关联;它不仅源于本土文化相互往来的影响与共识,也来源于在理解各地区现代化基础上的批判性分析;其最终指向的是以亚洲伦理为内核的当代潜力的开拓。

4.2 亚洲视角下的启示

作为亚洲地区唯一官方的、连续见证亚洲现代建筑发展、参与国家或地区最多的建筑行业组织,亚洲建筑师协会的作用与意义不可小觑,尽管其目前的宗旨与活动还有诸多未尽之处,但其存在本身就为绚烂多姿的建筑世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亚洲视角”。在亚建协论坛主题“建构—消解—共融”的演变趋势中,能够看到“亚洲建筑”在其中一次次被重塑的过程,在保持自身独特性与独立性的同时积极融入世界。尽管在过去的百年间,亚洲传统遭遇了西方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但亚洲建筑背后的亚洲文明仍具有足够强大的韧性,能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将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并保持文化上的关联。

在当下世界建筑舞台中,虽然在建筑实践与理论话语的某些领域,一些优秀的亚洲建筑思想已经能以相对平等与去价值判断的姿态触及一些讨论的核心。但在以西方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建筑文化的前景仍不容乐观。在实践方面,虽有一些能够体现亚洲文脉特征的优秀作品,但更大基数的亚洲建筑缺乏深度的文化呈现;在理论方面,目前的亚洲建筑研究也缺乏超越民族国家的整体视角,且深度远远不够,加之亚洲内部发展不均,区域内少有严肃的跨国职业知识与合作,客观上为整体论述增加了难度;从而导致亚洲建筑作为整体在国际建筑传播中的失语,且未建立起与西方平等对话的信心,甚至对自身知之甚少[16]。这不仅需要区域内建筑师关注本地区当下的共性问题,呈现亚洲多元的当代面貌,同时注重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也需要研究者加强现代建筑史料梳理及区域内的合作,建立系统论述,不断加强区域内建筑协会间的交流。

与之相对应,我国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复杂而深刻,在实践层面,东西部与城乡建成质量严重不均,大量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充斥市场,而资本的逐利与媚外也使经得起推敲的作品数量不足。在理论层面,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梳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并形成系统论述,同时本土设计理论的发展也并不充分,未能与传统伦理衔接并形成良好的当代转译。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视角”恰恰能够为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建筑提供新思路,将其置于同源的、更宽广的背景中思考,并使之在“自塑”与“他塑”间不断定位与反思。如学者陈薇所言,“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生长是交叉而寻找发现与内省的漫长过程,它需要在整体的历史观和客观的治学胸襟下不断思考与重构”[17],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还会释放更多可能。

5 结语

作为平行于西方建筑的重要线索,亚洲建筑师协会是帮助我们全面快速认识亚洲建筑的一个窗口;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亚洲建筑师协会能够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提供一定方向与参考。通过亚建协论坛主题“建构—消解—共融”的演变趋势,我们看到过去40 年间亚建协从诞生、成长到走向成熟的历程,并得以窥探到瑰丽而广袤亚洲建筑的一隅,继而引发更多关于亚洲的想象。尽管当下作为整体的亚洲建筑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亚洲确实在21 世纪初逐渐显现了出来[16]。正如美国学者墨菲所说,“对自己文化优越性的自豪是所有亚洲国家千百年来的标志”[18],而这样的身份与文化认同正需要我们在这个时代重新来建构,其意义深远且充满挑战,建筑只是其中一部分。□(感谢《亚洲建筑》编辑部及第19 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工作组对于本论文撰写所提供的帮助。)

注释

1)参见同济大学新闻网: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03/42526.htm。

2)Architecture Asia是亚洲建筑师协会官方刊物,创刊于1980年代,其聚焦当代亚洲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亚洲多元文化传播,旨在提供一个向世界展示亚洲建筑现象及特征的平台,进而从全球视野解读亚洲内部的多样特征与多元文化。Architecture Asia编辑部现设于同济大学,由伍江教授担任主编、李翔宁教授担任副主编、周鸣浩副教授担任运营主编。

3)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原定于2020年与中国上海举办,因新冠疫情改期至2021年10月28日-11月3日,详见:www.aca19shanghai.com。

4)笔者(支文军)应亚洲建筑师联盟(APAC)主席林少伟先生(William S.W.Lim)之邀,赴新加坡参加了于2006年12月6日至9日举行的2006亚洲建筑论坛(AA Asia Symposium 2006),论坛主题为“亚洲发现亚洲”(Asia discovers Asia)。在论坛中代表中国与亚洲各方专业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思考,共同探讨亚洲建筑的现在与未来。

5)英联邦建筑师协会(Commonwealth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s)是代表英联邦国家建筑师的专业团体的成员组织。它成立于1965年,旨在促进“英联邦建筑进步”的合作,特别是分享和增加建筑知识,目前有36个成员。该协会最著名的是其建筑课程认证程序,该程序召集国际访问委员会到学校根据既定标准评估课程。详情参考网站:http://www.comarchitect.org。

6)6个创始成员是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

7)参见亚洲建筑师协会官方网站及官方年鉴手册,由笔者从英文资料整理而来,详情参考网站信息:http://www.arcasia.org/about-us/arcasia-council.html、http://www.arcasia.org/publication/history-book.html。

8)21个成员组织按区域可划分为区域A、B、C,分别对应南亚、东南亚与东亚地区,包括不丹建筑师协会、孟加拉国建筑师协会、印度建筑师协会、巴基斯坦建筑师协会、斯里兰卡建筑师协会、尼泊尔建筑师协会、老挝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协会、缅甸建筑师协会、暹罗皇家建筑师协会、印度尼西亚建 筑师协会、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文莱建筑师协会、新加坡建筑师协会、菲律宾建筑师协会、越南建筑师协会、澳门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学会、香港建筑师协会、日本建筑师协会、韩国注册建筑师协会、蒙古建筑师协会。

9)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本文中“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指代: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ARCASIA Forum)、亚洲建筑师大会(Asian Congress of Architects)以及与亚洲建筑师大会同期颁布的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10)我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先生代表作“菊儿胡同”摘得1992年首届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住宅项目奖”。

11)参见文章《第19届亚洲建筑师大会(ACA19)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成功举办》,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bbwwlvrHsxb2aH8_5VLgg。

12)亚洲建筑师联盟(Asi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Collaborative,简称APAC)是以亚洲地域性的职业组织为框架,1960至1980年代活跃在亚洲精英建筑师之间的地区组织。学者黄向军(H.Koon Wee)将其理解为林少伟(William S.W.Lim)在1960年代创立的智库与学术平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亚洲产生的先锋主义。

13)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又称非殖民化、解除殖民,狭义上讲,是指“殖民统治中介、殖民机构解散”过程;广义上讲,去殖民化不仅指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在主权上摆脱殖民统治,还包括在后殖民时代,新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上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所推行的政策活动。

14)体现此时期转型的代表作:美国学者马尔格雷夫(Harry Francis Mallgrave)和戈德曼(David Doodman)的《建筑理论导读——从1968年到现在》(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Theory: 1968 to the Present)、凯特·内斯比特(Kate Nesbitt)的《建筑新议程的理论化:建筑理论选集1965-1995》(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Theory 1965-1995)、迈克尔·海斯(Michael Hays)的《1968年之后的建筑理论》(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均为后现代建筑理论的经典。

猜你喜欢
建筑师亚洲协会
胖胖的“建筑师”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当建筑师
亚洲足球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