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3-09-16 17:48:40乔守珍
家长·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探究思维

乔守珍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更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以及理性思维。所以在小学阶段科学合理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助力其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考试中,关注如何才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而小学生具有奇思妙想的能力,思维天马行空,所以他们的创新思维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同时,小学阶段是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需要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依据,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从自身做起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积极吸取他人优秀的教学经验,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站在教师角度,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方法

1.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生活,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能够指导实践。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生活化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将学生潜在的发散思维激发出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使其能够明确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

例如,在“三角形稳定性”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物品,动手制作具有稳定性的器物,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什么要设计为三角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三角形的功能,能够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转变教学角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是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萌芽时期。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淡化自身角色,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创新能力。首先,教师需科学地导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数学问题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图形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探究的方式明确课程含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性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辅以针对性指导,让学生感悟到实践的真理。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探究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和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弱化自身的作用,避免学生产生处处依赖教师的心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摆脱过去灌输式教学法的束缚,要有针对性地教学,争取让学生在自己的点拨下思考找到答案,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能力。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正确答案之后,自身的主体意识也能得到增强,可以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性思维。

再次,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与社会问题相互联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学知识与社会问题的相互联系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找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并且在讲解以及提问的环节中联系实际生活。

最后,在教学设计和备案时,教师需提高教学案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此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4.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数学课程属于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理论性较强而且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时的课堂氛围有可能变得紧张,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难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且,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注重自己在课堂当中的权威,不允许学生提出与自己意见相悖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纪律比较呆板,忽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給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让学生充分地发散自己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5.强化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能力与大脑思维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其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方面,忽视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即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情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手脑结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想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方法以及新知识。

例如,在“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摆放模具,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仔细地观察图形的特征,最终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也可以从情感角度方面出发,带领学生认识图形抽象画,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6.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以及个性特征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在创新思维发展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针对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强而且思维活跃。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次对他们开展教学指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简单的统计”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通过优劣互补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组,为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发放一枚骰子和一张统计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骰子不同面的特征,然后通过投骰子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中的学生有的负责掷骰子,有的负责观察,有的负责报数和记录。这种动手游戏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学习如何整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最终解题思路和答案。最后,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通过这种方式,各个小组之间能够实现良性竞争,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增加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开放性题目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根据实践的情况来看,开放性的题目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上进心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鼓励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探究的方式寻找解题的策略,从而开发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增强创新意识,为自己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8.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下是一个小学数学应用案例:

题目:有30个苹果和20个橘子,将它们分成若干组,每组中苹果和橘子的个数相等,问最多能分成几组?每组各有多少个苹果和橘子?

思考过程:这道题目需要运用最大公约数和分数的知识。

具体步骤如下:

1.设最终每组都有x个苹果和x个橘子,则总共有2x个水果。

2.由于每组都有x个苹果和x个橘子,因此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式:x≤30且x≤20,即每组的数量不能大于30个苹果或20个橘子。

3.计算出30和20的最大公约数,得到10。

4.将30和20分别除以10,得到3和2。

5.最多能分成10组,每组有3个苹果和2个橘子。

这道题目涉及最大公约数和分数的知识,通过这道题目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站在家长角度,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兴趣和困惑所在,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通过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提高孩子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

数学内容可以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来呈现,使学生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者制作一些数学相关的拼图、迷宫或者益智玩具,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家长可以在购物时鼓励孩子计算折扣、找零;在做家务时,让孩子参与计算时间、配方比例等;在旅行时,让孩子计算里程、速度等。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际用途,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系列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如选择数学拼图、数独、数学游戏等,提高孩子的思考意愿和探索欲望。家长还可以提供数学探究的素材和资源,如数学实验、模型、图片等,引导孩子进行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做实验、寻找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讨论、思考和尝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家长也可以定期给孩子布置一些思维训练的任务,如解决数学难题、分析数学现象、设计数学实验等,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決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需要家长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鼓励创新,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并赞赏孩子的努力和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给予耐心和支持,引导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家长可以通过购买数学相关的书籍、杂志、游戏和拼图等教具,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各种数学学习资料,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数学领域知识,时刻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并给予积极的赞赏和鼓励。无论成果是大是小,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活孩子对数学的创新思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创新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制定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深入到教学情境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