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2023-09-16 17:48:40何鹏
家长·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

何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既包含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又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想象力等多方面素养。小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起点,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究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围绕数学概念、知识结构和应用案例,使其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其次,数学作为一门创新空间广阔的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颖的问题,自觉提出新的数学方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想象力,使其充分发挥潜力和数学天赋,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数学学习不仅关乎个体,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展示成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尊重合作伙伴的想法,并通过合作达成目标,进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由于数学具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特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要求更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无形中培养和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对于学生学习有益,也对学生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積极影响。其次,数学学习中充满了未知和有待挖掘的部分,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新颖的思路解决方式。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并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培养自身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数学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通过不断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以克服困难为目标,学生得以磨炼了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会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首先,学习兴趣和动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具体而言,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探究与解决中,使其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挑战,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设计启发性、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断探索数学问题,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也会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愉悦感。最后,核心素养视角的数学教学要求更注重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相结合,强调实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得到被重视和认同的感觉,进而提高学习意愿。

(四)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核心素养强调提升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和解题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更专注于引导和辅助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能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加密切和积极,教学质效由此得到提升。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足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师更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培养上,缺乏对数学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难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次,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点的掌握和机械应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欠缺对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认识,更注重记忆和机械运算,而对于培养数学思维、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缺乏认同,进而导致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不够理想。

(二)缺少培养数学思维的内容

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核心力量,包括逻辑思维、判断力、推理能力和分析技巧等各个方面。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侧重于灌输知识点和运算技能,缺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如逻辑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整合数学知识架构,提升其逻辑判断和推演技巧。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具体的计算过程,强调记忆和应用规则,缺少对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仅停留在应用公式和机械运算层面,对数学本质和内在逻辑的理解不够深入。

(三)缺乏实际应用情境

一方面,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但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侧重于传授概念和计算技巧,缺少实际应用的情境。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往往存在形式化倾向,难以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对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和应用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情境化教学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模拟实际问题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侧重于教授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未认识到创设真实情境的重要性,导致教学失去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缺乏个性化和差异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而教师通常将所有学生都纳入相同的教学框架中,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导致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难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其次,为培育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学情,如学习进度、学习计划与策略等,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节奏。然而,当前一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挑战,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感到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和无趣。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增添学习趣味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抽象的概念和公式为主,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入趣味性因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如用数学游戏、数学拓展活动和实践项目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体验数学的乐趣;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如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软件、虚拟实验室等多媒体工具,将数学知识变得更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三角形的模板,将模型切割成若干小块,将各小块混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组合拼凑,将小块还原成完整的三角形,进而培养其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设计一个三角形迷宫游戏,迷宫中的路径形状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题目或回答问题来决定选择哪个路径。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环境中寻找三角形形状的物体,如旗杆、树叶、建筑物等。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这些实际场景中的三角形,并讨论其特征和性质。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纸张,通过折叠和剪裁,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使其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的形式提升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教师应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路径和方法,以启发学生深入分析与思考。教师需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包括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数学工具等,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分发一张数学问题卡片,上面写着关于因数和倍数的问题,如:一个水果摊上摆放着20个苹果和30个梨,要使每个篮子里的苹果一样多,梨也一样多,请问最多要几个水果篮子?接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卡片,自主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需要先思考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再尝试运用已学的知识,如列举20和30的因数,比较最小公倍数和问题中给出的数值。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或师生一起讨论并总结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讨论过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学习心得,通过努力和思考,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结合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

抽象理论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概念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抽象知识,如使用教具、实物模型或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来呈现抽象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教师还应与学生一起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其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其体验到数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了传统的算式计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图形、图表、模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准备一些圆形的教具或实物模型,如圆盘、硬币等,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的方式感受实际的圆形,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圆,如钟表、饼干、水杯的底部等。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观察这些物体,讨论其为什么被称为圆形,并总结圆形的知识点,如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其次,提出问题:“如何将圆形的饼干平均分给几个朋友?”引导学生建立抽象知识与具体应用的联系。最后,要求学生使用切纸法、比例尺等工具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用圆规或圆形物体绘制出圆形,或利用绳子或线圈制作圆的模型,以展示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总结,为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首先,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如课堂观察、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学习日志、口头表达等,综合考查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其次,通过沟通与观察的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参与程度和解题思路等,全面评估其学习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应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任务和项目作业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情况。最后,通过口头反馈、批注作业和学习日志等方式,向学生明确其优点、进步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或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帮助其理解评价结果,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位置与方向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留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交流和合作情况,以及能否准确理解和使用位置与方向的词汇,如上下、左右、前后、左上、右下等;观察学生在游戏或实际场景中的表现,如在操场上指导学生朝特定方向移动或布置教室内物品的位置,评估学生对位置与方向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制作位置与方向相关的作品,如制作迷宫或地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以及说明如何根据给定的方向指示找到出口。最后,要求学生在学习日志中记录自己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学生可以写下对位置与方向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思考以及遇到的困惑或難题。教师通过学习日志得以了解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准绳,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效。教师需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支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