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2023-09-16 18:16张释爻薛洪波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作业

张释爻 薛洪波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任务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一前提下,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案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从之前的单一学科教学朝多学科融合的方向过渡,促进基本教学任务高效达成的同时,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其日后的人生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历史是基础文化课程,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教师除了要高效完成课堂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不断优化作业形式,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将这种习惯延续到其他学科中。

一、历史作业设计的新思路

(一) 内容有趣

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作业的完成者与实践者。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务必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喜好突出历史作业内容的趣味性,避免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想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地喜欢历史、融入历史,教师就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尽量保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在历史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应根据课程主题加入历史故事、人物背景等趣味性内容,也可以根据高中生群体的喜好,为他们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或历史电影,让作业成为学生巩固旧知、预习新知的首选方式,并对后续的历史课程产生更高的期待。

(二) 形式多样

传统模式下的高中历史作业内容无趣且形式单调,很多学生都将历史作业看作苦差事,拿出应付了事的状态完成作业。此种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他们对历史课程产生不良的刻板印象,对作业形成抵触心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积极创新历史作业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能时刻保持新鲜感。[1]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融合的设计方式。根据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步为学生安排一些可以在短时间完成的小型作业,以及需要长期跟进的大型作业,并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灵活选择。

其次,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掌握他们对于作业内容与形式的意见。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使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均可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最后,教师在选择作业形式时,不应局限于常规类型的作业,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自行设计思维导图、制作历史事件图表等,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中进行参观等。

(三) 个性化元素

传统模式下的历史课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对历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产生极高的依赖性,作业内容也以各类试题为主。此种千篇一律的历史作业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压抑他们的个性发挥,还会导致他们将作业与应付考试画上等号,丝毫感受不到完成作业带来的满足感。为此,教师要尽快改变应试理念对自身带来的影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兴趣爱好,经常询问学生对于作业设计的建议,还可以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行制订作业完成计划。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建议

(一) 质疑型作业,培养主动思维

上文中提及,传统模式下的作业之所以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教师所选择的作业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此,教师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历史课程教学模式,从核心素养理念的角度出发调整历史作业设计思路。由于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因此教师应重点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将历史作业设计重心放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完成历史作业任务的同时展开自主性思考,将课堂中学到的历史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2]此外,教师还要通过设计质疑型作业掌握班级学生的学情,根据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合理调整后续的历史课程教学计划。随着学生探索能力的不断增强,教师要适当下放学习主导权,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作业内容的机会,彻底改变学生对历史作业的刻板印象,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热情。

此处要着重强调的是,教师在设计质疑型作业前,应带领学生一同回顾历史课程中学习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并将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强化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为后续质疑型作业的高效完成打好基础。另外,在设计一些难度较高且知识跨度较大的质疑型作业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让他们在与其他组员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头脑风暴,迸发更多灵感。例如: 在学习19 世纪以来文学艺术史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以下质疑型作业: 巴尔扎克的作品为什么被称为人间喜剧? 冰山原则指的是什么? 学生可以通过翻阅教材、查阅书籍、搜索互联网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集中整理获取到的相关信息素材,在小组内与其他组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共享学习素材。

(二) 实证型作业,培养实证意识

史料中记录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设计实证型作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引导他们在自行查找历史资料时,学会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获取到的信息,并以此为出发点,搜集更多的历史资料进行论证。学生在完成实证型作业时,将更为深刻地理解历史课程的丰富性,并学会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3]

例如: 在教授“新时期的外交关系与成就” 一课时,即可设计实证型作业: 研究近年来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列出成就的实证证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又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而提高学生对中国外交的认知水平。除了实证型作业,培养实证意识也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如讨论、案例研究等,引导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再如: 在讲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背景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如“深圳特区的建立和发展”,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路径,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针对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研究和实践活动。比如: 可以让学生参加历史文化活动、参观历史遗迹等,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实证证据,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和实证能力。

由于学生获取到的历史信息可能是教材中所没有的,因此在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三) 分析型作业,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指的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情境中所具备的事物观察能力与思维方式。对于高中生而言,掌握时空观念是学好历史课程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应利用作业设计这一契机,通过为学生布置分析型作业,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清晰、完整的时空概念,进而在学习历史事件时,能更为准确、清晰地联系其所处的时空。唯有对时空进行精准定位和理解,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时才不会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4]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可供教师选择的作业内容与形式很多。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完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课的相关教学任务后,教师可设计一份分析型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同时考虑时代背景、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随后,指导学生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深入思考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变革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深入分析,加深对历史时空背景和历史脉络的理解,培养时空观念,发展学科素养。通过时空对比,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在顺利完成作业任务的同时,有效培养时空观念。

(四) 评价型作业,培养唯物史观

布置评价型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将班级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完整、清晰地呈现给历史教师。唯物史观的形成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使历史课程的学习效率得以稳定提高。高中历史课程中包含的知识点十分丰富,唯物史观的运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

教师在设计评价型作业时,要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透过看似复杂的历史事件表象深层次探究其内在本质。例如在教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批判性地分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各种潮流,深入思考这些潮流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样的评价型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此外,还可要求学生结合历史文献和思想著作,分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各种潮流,如洋务派、维新派、民主主义、共产主义等,比较这些潮流的思想内涵和发展历程,深入探讨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的教学案例中,学生将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唯物史观。

(五) 习作型作业,培养论证能力

设计习作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强化高中生的历史论证能力,让他们灵活运用历史课程中掌握的历史知识,并懂得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史料,逐步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史料中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过去,并见证了历代人民的发展过程。[5]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认知能力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史料中记载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在不同时代中的评价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教师可利用习作型作业这一机会,让学生从客观、深度的视角出发看待历史问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史料论证能力。

例如: 曾国藩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很多历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曾国藩的生平做出了评价。教师则可以以“曾国藩” 为主题,要求学生自行选取一个视角,尽可能详细地搜集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并结合自己对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撰写一篇人物评论稿件。另外,学生还要将自己在资料搜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逐一记录下来,在后续的课堂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心得,促进实证意识的形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业作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构成,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开阔学习视野、内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随着新课改任务的高效落实,高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历史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动态表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将历史作业打造成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新平台。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作业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作业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