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会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党报新闻报道做到接地气、增强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报道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党报的新闻报道与网络报道不同,要着重从采访和编辑环节提升业务技巧,注重内容和报道方式创新,多运用接地气的视角为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报道。
【关键词】网络时代;党报;新闻报道;接地气
自新闻界广泛开展“走转改”及强调践行“四力”以来,一线采编人员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他们以亲历者、实践者的角色参与到采访报道中来,把新闻报道写得有品质、有温度、有思想。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新闻报道只有做到接地气、贴近群众,把优质的内容更好地传递给受众,才能让普通百姓更深入了解所发生的新闻事实。
一、互联网时代需强调接地气
在互联网时代,党报报道要主动做到接地气。传统媒体记者开展调研采访报道,要走进群众,扩展报道容量和丰富报道内涵,把更多精挑细选的新闻产品传递给受众,这些都离不开接地气的视角。简言之,接地气就是要眼睛向下,沉到一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接地气不是空穴来风,古已有之。据《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 换言之,植物生长有着特定的地理环境,一旦改变,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里的特定环境可以引申为地气,通了地气,枝繁叶茂、生机蓬勃。如果把接地气的视角融入新闻报道,就意味着新闻报道要反映民众的愿望、诉求。接了地气,新闻报道根深叶茂,如同得到源头活水滋润。因此,新闻报道接地气要用高品质的报道提升受众感受,用有温度的新闻吸引受众,用有思想的笔触引导受众。
新媒体时代,快速阅读广泛受到读者欢迎,尤其是新媒体载体形式更新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闻生产形态,受众阅读内容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受众面对大量新闻信息时,如何从中遴选、进而接受会变得更加复杂。
一是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内容占据了受众大量阅读时间,若党报的新闻报道过于严肃,不容易被受众理解,也难以吸引受众,很容易造成受众不乐意、不情愿阅读,即使读了也仅是快速浏览,这样看来,不接地气的报道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是随着自媒体兴起,各种网络信息传播信源更加多元,人人持有“麦克风”,党报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和形势日渐复杂,这就亟需新闻报道接地气、聚人气、守正气。党报要适应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把网络科技变量转变成自身增量,把接地气的新闻报道传播开来,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化需求。
三是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冗杂信息同样考验着受众的思考力、判断力。尤其是网络上各类虚假信息肆虐,谣言四起,使得网民极其容易被各种非理性的情绪传染,其如同滚雪球一样,在网络空间引爆。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节点上,党报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影响力和公信力上,能引导受众明辨是非,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对公众的影响。党报在接地气视角的加持下,更容易让受众快速认清新闻事件本来面目,降低被错误信息误导的概率,进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党报新闻报道如何接地气
科技的发展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人们可随时随地用手机阅读新闻,这就对新闻报道提出更高要求。5G的出现更是为媒体变革带来新机遇,新闻数字化生产渠道变得更加多元。不管什么媒介形式,推动新闻产品多角度创新和坚持“内容为王”,始终是扩大流量的有效方式。在此背景下,通过接地气的报道视角输出,不但能增强报道可读性,也能调动受众参与感。因此,打造优质新闻产品,从而留住受众,既有助于提升媒体影响力,也成为当下党报新闻报道的使命。
(一)脚下常带泥土芬芳
网络时代,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感知百姓冷暖,才能更好地让报道接地气。“脚力”常带泥土芬芳。为做到贴近一线,党报记者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生产、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日常冷暖,获得客观、可信的第一手素材,新闻报道才能有底蕴、有风采、有看点。以调研银行机构落实监管政策、推动银企互动为例,笔者曾去浙江调研绿色金融,这里发展绿色金融起步较早,在制度引领、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要比其他省份先行一步。然而,浙江发展绿色金融有没有遇到堵点?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把问题一个个攻克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挖掘、记录。采访结束后,这些疑问也变成了一箩筐干货:摸清楚了制約绿色金融的短板,弄明白了银行机构如何创新贷款质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未来发展绿色金融之路上还需要哪些制度指引。此次采访也让笔者对金融赋能环保多了一份期待,随着金融力量的参与,这种示范效应在当地遍地开花,金融赋“绿”对实现双碳目标大有可为。
(二)用接地气的小切口
记者获得采访主题后,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主题最新动态,看看同行媒体如何报道,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比如,笔者曾去广西调研旅游扶贫产业,主要围绕村居民宿、景点就业、精准脱贫人物等场景展开采访。在这之前笔者查阅了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的有关政策,把政策中提出的推动旅游扶贫的原则、步骤等与采访点实施的旅游富民工程做法相结合,用接地气的小切口展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深度挖掘当地旅游脱贫特色资源。
经过多次调研采访,记者逐渐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新闻敏感,那就是对与采访主题有关的人、事、物等方面内容的敏感性,而这些所见所闻就是记者采撷的尚未加工的珍珠。接地气的小切口好比一条丝线,可以把一连串的采访见闻串起来,用小切口的钥匙打开了大主题之锁。显而易见,宏观主题落实到真人实物后,报道变得不再枯燥、显得有张力,读者也愿意深入阅读、探寻文字乐趣。
(三)语言要富有吸引力
一般而言,新闻报道有吸引力,意味着媒介更有影响力。新闻报道尤其是财经报道,话题涉及范围比较广,在实际报道中媒体会根据股市、汇市、期货、理财、银行等领域再细分,尽量让记者聚焦深挖吃透一个领域内容,成为资本市场的行家里手。笔者主要从事与银行机构相关的报道,在报道中时常面对的就是专业名词。换言之,如何让这些枯燥的词汇变得富有吸引力,非常考验财经记者的写作功底。以上市银行财报报道为例,假如仅仅单纯列举净利润、总资产等指标,让多家银行机构排座次,这样就难以吸引受众。为此,要让金融数据走进大众生活,更多的要把存款、房贷、理财等民生话题列出来,深挖后汇总分析,用接地气的财经语言娓娓道来。又如,影子银行这个话题,要把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类银行”角色阐释清楚,并用易懂的语言把影子银行风险演变的来龙去脉说明白,受众很容易理解此类银行的风险情况。
(四)标题要通俗易懂
业界喜欢把新闻标题比作成新闻的眼睛或窗户,透过简单的三言两语即可让受众明白新闻报道的大概主旨。与此同时,标题还得要“吸睛”,能让受众在浏览报道时多停留几秒,带着好奇心读完。这看似简单,实则让标题出彩很难,尤其是面对财经报道,如何把晦涩的表达化作有温度的报道,无论是对于记者还是编辑来说,标题制作都需要接地气。
结合笔者从业经历,简单谈一谈让标题接地气的几点心得。一是提炼新闻要素要口语化概括。也就是说,记者来稿倘若标题过于严肃庄重的话,很难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快节奏阅读的影响下,受众的眼睛很容易跳过。因此,可以从报道主题中抓取一些关键词,再结合整篇报道或策划的倾向,结合报道背景等要求制作标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过程中不能丢掉新闻真实性原则,如果过度追求标题格式的对仗,而掩盖了新闻事实,付出的努力恐怕就会付诸东流。二是运用技巧把关键要素串起来。换言之,就是如何把这些词汇重新组合表达,高度概括新闻事实又不失趣味性。这点非常考验编辑的基本功,比如,运用修辞手法、活用成语、文题对应等技巧,往往能变抽象为具象,化枯燥为生动。以经济日报版面栏目“全面建成小康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为例,其中一篇稿件是记者深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群山深处的扎尕那村察调研而来,原标题为“依托绿水青山发展旅游业”,被编辑改成“盘活资源吃上生态饭”,“生态饭”的表述就很接地气,符合受众的直观感受。
(五)离不开故事支撑
除消息外,通讯、调研报道等题材若是没有故事作为支撑,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篇有深度的上乘之作,故事与人物必定相得益彰。因此,新闻报道以故事化、接地气的叙事方式展开,非常容易感染受众,吸引受众眼球,增强受众阅读体验。笔者曾经跟随央媒采访团深入贵州遵义革命老区采访,在这座“转折之城”收集了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如何通过故事把采訪主题反映出来?比如,在撰写报道前,笔者先交代苟坝村道路两旁形似马灯的路灯,由此讲述1935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受众也乐意了解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紧挨苟坝村的花茂村,近年来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笔者从路边的马灯写起,这也是初来此地采访的第一印象,但是没有想到从普通的马灯背后深挖出一个个惊人故事,再结合眼前村容整洁、屋舍俨然的所见所闻,过去和现在情景一对比,革命老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跃然纸上了。
尽管新闻报道故事化优势很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故事化只是为新闻报道添彩的一种叙事方式,记者还要从采访事件中提炼新闻价值,以媒体定位为准,灵活把握故事化叙事的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万万不可过分追求矛盾冲突、过度采用故事化演绎,把新闻作品纯粹故事化、娱乐化。党报承载着引领舆论导向的责任,在运用故事化手法报道时,更多的应把故事背后的张力和活力呈现出来,发挥正能量的风向标作用。
(六)要出新意有共鸣
当记者年头久了,自然会从采访中摸索出一些技巧。除了突发性新闻报道之外,笔者在奔赴各地采访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既定式主题采访可谓年年有,但年年又不同。如何把此类采访用接地气的视角全景展现呢?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中要有立新意的意识,练就一双“慧眼”。需要强调的是,在采访中记者要用心抓住报道主题与往年的不同之处,多角度、全方位用眼观察、用心思考,而不能自认为很熟悉此类话题就走马观花,仓促交稿敷衍了事。
以银行物理网点减少这个采访为例。根据监管部门披露的信息,近年来部分银行的物理网点不断减少,这仅是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自然少不了金融数字化转型驱动线下物理网点减少。假如记者仅围绕这个角度来单纯谈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报道就显得过于枯燥,毕竟数字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受众面对这样的报道很难产生阅读兴趣。此时,就需要记者以接地气的视角找新意,力争引发受众共鸣。比如,从横向看,伴随银行物理网点减少的同时,ATM机销量也开始减少,ATM机受众接触比较多,这样一来报道变得更加具象。从纵向看,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居民移动支付数据情况,结合不同个体消费者支付习惯来阐释银行物理网点减少,一下子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很容易在情感上引发受众共鸣。
三、用接地气的报道彰显媒体担当
一直以来,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在传播国家政策方针、密切干群关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移动互联时代,党报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影响力和公信力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面对重要事项要挺“声”而出,忠实履行媒体社会责任,彰显媒体担当。
内容要有亲和力。目前,传统媒体纷纷借助新媒介手段,通过网络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向受众传递积极价值取向。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纷纷入驻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短视频报道形式风靡一时。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上的报道标题简明、文风活泼,推送的内容包含大量的漫画、短视频和亲切的文字等,深受受众欢迎。总而言之,党报以富有亲和力的内容和接地气的报道视角,在互联网时代更能赢得受众,使得受众易于接受、关注。
善于抓住互联网风口。新冠疫情期间,各大直播平台异常火爆,经济日报等多家党报先后参与直播,利用新媒体矩阵为湖北带货。通过公益直播,不仅拉近了党媒与受众的距离,也让广大网民为湖北拼单、为“鄂”加油的同时了解湖北特色饮食文化。党报拥抱互联网,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接地气的形式吸引受众,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
融媒体报道势在必行。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认为,以资源优化为抓手,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把以往仅负责报纸版面的总编室打造成一个服务报纸、微信、微博、客户端、短视频等的全媒体平台。通过多措并举融合发展,经济日报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得以初步形成,总粉丝量已达1.4亿。在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的今天,党报亟需从体制机制上打造专业报道团队,追踪热点新闻,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扩大报道覆盖面。在数字化、智能化科技传播手段的加持下,党报应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的制高点,持续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新闻产品,肩负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
(作者:经济日报财金新闻部编辑)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