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志
广东客家人入川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已融入了四川当地的民风民俗。四川客家民居在建筑类型、选址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既体现出传承客家原乡特色,又具有入乡随俗、因地制宜、兼融四川当地民居风格的特点。从现存客家民居看,成都东山地区、仪陇县丁字桥镇、隆昌市界市镇、西昌市黄联关镇等客家聚居区的民居,可作为四川客家民居的代表。
四川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最简易的为“一”字形排屋,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为堂屋,左右为房间,前面有一个大院坝。在川东客家地区,称作“一字杠”;成都东山地区这种民居较少,称作“杠杠屋”。民间又根据开间数量,称之为“长三间”“长五间”。在“一”字形基础上加厢房,成为曲尺形,川东客家地区称作“尺字拐”。厢房多在左侧,一般设为厨房和圈舍,这种单家独户的布局方式在客家山区较为常见。
图1:重庆荣昌盘龙镇客家民居“尺字拐”
图2:洛带红旗村客家民居三合院“钥匙搭”
堂横屋式合院是传统民居建筑的一种形式,通常是由一组房屋和庭院组成,其特点是布局紧凑,内外通透,形成庭院,相互连通。四川客家民居以堂横屋式合院建筑为主,主要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三合院正中为堂屋,左右耳房作为卧室,两侧再修建厢房,围成三合院的格局。成都东山客家地区的三合院较少,由于三合院像传统横式锁的形状,一横两出头,故客家话称为“钥匙搭”。又因此民居形似农具“撮箕”,故仪陇客家地区称作“撮箕口”。仪陇客家地区还多见夯土修筑的土墙楼,主体建筑是两层土木结构走马转角楼,上层住人,下层为厨房、圈舍、杂屋。
图3:仪陇乐兴客家民居“走马转角楼”
图4:西昌黄联关镇大德村客家民居
图5:新都区石板滩镇黄果村客家民居“假六间”
图6:新都区石板滩镇黄果村客家民居“硬八间”
西昌市的客家民居地处安宁河谷,两岸高山,河谷狭长,故房屋排列紧凑密集,既有利于院落之间合作,防御外敌,又有利于抵御冬季安宁河谷强烈的风沙。民居以合院式院落为主,一般为一家一院,墙壁以夯土为主,以木构梁檩为屋盖,上铺青瓦,呈现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形态。三合院正屋高大,多有阁楼,阁楼可以堆放物品。正屋正中为堂屋,进深一间,面阔为奇数间,两侧为卧室,朝内开设小窗。两侧厢房为厨房、圈舍,部分院前以围墙合围,形成四合院。
四合院是四川客家民居最常见的建筑形态。在成都东山一带,四合院有“假六间”和“硬八间”之分。“假六间”进大门便是天井,天井的上方是正屋。正屋为三间住房,中为堂屋,两侧为卧室,堂屋开敞,不设大门,加上天井两侧的左右厢房各一间,总计为五间。若将大门门厅也包括在内,勉强算六间房,故称“假六间”。
如果在“假六间”的大门处再修建一排三间横屋,就构成标准的“硬八间”。隆昌客家地区又把“硬八间”叫作“紧八间”。“硬八间”平面格局为九宫格样式,中宫为天井,四周均是正房。正对大门的是堂屋,称为“厅下”,与之相对的叫“下厅”,即门厅。左右为两厢,左厢常用作厨房,右厢常用作圈舍。“假六间”和“硬八间”中堂屋及耳房的形制更大,左右厢房稍矮小一些。从平面布局上看,“硬八间”的上下厅堂,甚至包括左右厢房,皆不设门,对内完全开敞,形成典型的十字形礼制空间,具有明显的围合性和防御性。“假六间”和“硬八间”是成都东山客家人的说法,学界又将其称为“一堂屋”和“二堂屋”。
这种客家民居格局在成都东山、沱江流域的内江隆昌,以及川北的仪陇、西昌黄联关镇等地均很常见,是四川客家民居主要的建筑形态。
严格地讲,四川客家地区有类似围屋的建筑,却无“围屋”“围龙屋”的说法。一些大户人家多修建复合型四合院,重台重院,形成“多厅多井”的格局,其结构特点类似方形围屋,四川客家多以“寨子”“大瓦房”“大院”称之。客家人聚族而居,宗族观念强,随着家族成员的增加,原有的合院逐渐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客家人便以大门和堂屋为中轴线,横向增加厅堂,纵向增加横屋,中间以天井相隔,对称扩建房屋,形成“多厅多井”的建筑布局。类似的客家民居在闽、粤、赣原乡也较为常见,统称“九厅十八井”。
这类建筑兼具合院和围屋的特点,其布局基本是中轴对称,以两进或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屋左右烘托。堂屋为公共空间,主要用于祭祀和家族活动,横屋则以居住为主。如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青白江区姚渡镇曾家寨子,由祖籍广东五华县的曾秀清修建,占地40亩,坐北朝南,寨门高大围墙用泥土夯筑,高达丈余,寨墙四角建有碉楼,俗称“四点金”,碉楼高五层,围墙外有护寨河。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洪福村廖氏大夫第,修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整座建筑为三横三进式方形围屋。这两处民居是成都东山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可惜损毁严重,已难以窥见其当初的格局。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的钟家大瓦房,主体建筑呈对称布置,空间大小多变,层次丰富。钟氏始祖荣昌公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修建钟家大瓦房。生育六子后,又在祖堂两侧扩建,始有如今规模。钟家大瓦房采用二进堂屋,整个建筑有7道大门、22个天井。周边房屋的扩展始终以堂屋为中心。正大门与正堂屋连通,正堂屋东西两侧各设三道大门,均为一进三厅,形成既相连又独立的六套结构基本相同的建筑单元。每套两侧前为南北走向的长屋,后为纵横排列的居室,居室之间由三个天井分隔,既可采光又可排水。单元之间有侧大门相通,形成屋屋相连、户户相通的格局,显示出各自独立,又隔而不分的客家传统和家族气质。
图7:龙泉驿区柏合镇钟家大瓦房
图8:范家大院全景
罗江县御营镇响石村范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末年。范氏入川始祖范养源于雍正五年(1727)举家从广东兴宁入川,先在川东荣昌居住,后定居罗江。八年后,开始建造范家老屋,最初房屋为两正两横,后广置田产,陆续扩建,遂成现在的规模。范家大院呈中轴线南北对称,主要由大门、正房、厢房、中堂屋、横堂屋构成,院内还建有水井、花园、库房、圈舍、水池等附属设施。整个大院可以切分为10个小型院落,每个院子紧密相连,分割巧妙,往来便利,兼具很强的独立性和私密性。
图9:蓝家大院鸟瞰图
三台县石安镇蓝家大院也是典型的“多厅多井”围屋格局。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25岁的蓝兆义从梅州五华入川。入川后,蓝氏一族经营蓝靛,因商致富,人丁繁盛。在蓝兆义的母亲戴氏主持下,蓝家共修建三处住宅分给三个儿子,今仅存石安镇一处。蓝家大院坐东南朝西北,背靠青山,依山势错落起伏。大院布局为三堂四横(其中左侧外横屋已损毁),结构呈中轴对称,层次丰富,建筑井然。这种独特的整体格局和传统的建筑结构,巧妙运用上下落差和院院相通的门户,起到外防匪盗、内聚亲情的作用。
围龙屋是广东兴梅一带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整体布局呈半圆形。房前有月牙形“门前塘”,围龙屋后半部为半月形的“化胎”。这种极具客家原乡特征的建筑在四川地区已无完整的存留,只有资中县铁佛镇龙泗沟王家岩的王家老宅还依稀保留着围龙屋的格局。该围龙屋为祖籍平远县王氏修建,建筑以祖堂为中心,共有五道大门。当中正门前为一月牙形水池,屋后房屋合拢形成半圆形。房屋基础全为石条砌就,墙体为土砖,上施青瓦,高峰时期曾住有300人。可惜后来逐渐被拆毁,但从空中俯瞰,围龙屋的格局依稀可辨。
在四川客家地区还有一类民间称为“庄园”的民居建筑。庄园本指封建主占有和经营的大片地产,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村庄,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严格意义上,四川号称“庄园”的客家民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庄园。这些“庄园”基本上都有共同的特点:第一,建筑体量大,装饰精美。在占地面积、建造规模、住房设计、防御功能、园林绿化等方面远超一般合院式建筑;第二,往往有高大的风火墙,较之一般的民居气派雄伟;第三,常常修建有高大的碉楼、围墙,防御性强。这些建筑在封闭的院落空间中设置敞厅、戏楼、碉楼,封闭和开敞相结合,外实内虚,室内外空间和谐交融,善于利用室外空间,将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相辉映,自然和谐。如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中坝村钟氏庄园、屏山县大乘镇岩门村的龙氏庄园、仪陇县马鞍镇丁氏庄园皆是其中的代表。
图10:自贡市贡井区龙潭镇中坝村钟氏庄园
图12:龙氏庄园风火墙
四川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
1.建筑形式以合院为主,呈现方形布局,中轴线对称的特点。总体造型较单一,不管是“假六间”“硬八间”,还是“多厅多井”的客家民居,均为方形布局,四周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有明显的中轴线,但部分民居又不受中轴线的束缚,体现出灵活的平面布局设计,突破了对称严谨的格局。空间大、中、小结合,层次丰富,外观高矮错落,主次分明。
2.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注重经济,质朴无华。四川客家民居的建筑材料以土、石、青(红)砖为主。客家人多居山地,土壤以紫色土壤为主,黏性大,故适合直接做成夯土墙和土砖。这是四川客家民居采用的主要墙体材料。川西生产慈竹,因此喜用竹子作檩椽,编织成竹梁架构。四川稻麦两熟,草房是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川西风情。客家人来到四川,很快掌握了草作技术,草房冬暖夏凉,屋面能用七八年。而在隆昌、仪陇、西昌等地的客家民居则多用青瓦。
城镇客家人多用穿斗梁枋,墙壁多采用竹编夹泥墙,即在穿斗屋架的枋、柱间用宽扁竹条编出骨架,糊上掺有稻草的湿泥,抹平晾干后形成墙壁。这种建筑方式广泛应用在四川客家民居的内墙。
3.总体呈现重功能、轻装饰的建筑特点。民居建筑的装饰是民居建筑构成的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的性质和地位,及当地居民的信仰、习俗、审美、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总体而言,普通百姓的民居装饰相对简单,只有大型合院和庄园注重装饰。
成都东山客家民居喜用单檐歇山顶,西昌客家民居多用悬山顶。城镇客家民居和多厅多井式合院多数采用穿斗木构。因四川多雨,故出檐较大,出挑方式多用挑梁,有单挑和双挑,外加撑拱。普通客家民居一般不使用风火墙,唯少数“豪宅”使用,多数为弧形的“猫拱背”式样,富有韵律变化。其装饰工艺,根据使用材料和表现技法可分为草扎、瓦垒、灰塑、嵌瓷、木雕、石雕等。草扎见于茅屋,即使用茅草、麦草等在屋脊上绑扎成一定的形状。瓦垒是用青瓦砌筑成各种造型,常用于屋顶和花窗。灰塑是以灰膏加上色彩在建筑物上塑型。嵌瓷是指利用碎瓷片,在建筑物上拼贴图案,常见于装饰屋脊。木雕是传统古建筑最重要的装饰工艺之一,是四川客家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技法,有圆雕、浮雕、镂雕、线刻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木构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四川盆地内盛产石材,石材在客家民居中运用广泛,台基、石梯、栏杆、柱础、门框等都可以看到石雕的装饰。
四川客家人讲求耕读传家,读书取仕是传统社会对于子女的期待,因此“五子登科”“世代封侯”这些传统雕刻装饰屡见不鲜。在装饰的题材上,“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的主题较为常见。四川客家人讲究忠孝传家,喜欢听戏曲,故装饰题材中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各种传统戏文的雕刻也比较常见。
地理环境决定了民居类型。客家人从闽粤赣山区迁到四川丘陵地区,气候、植被、地形等自然条件与原乡截然不同,因此四川客家民居较之原乡民居也形成很多适应性改变。
第一,民居小型化。闽粤赣客家原乡围屋、围龙屋、土楼等建筑的出现源于明清时期这些地区农民起义频繁、土匪蜂起、客家人口膨胀、宗族之争、土客之争、生存空间之争等,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堡垒式住宅一旦产生,并有其存在的必要,就会得到发展,而一旦失去其存在的需要时,便会自然消亡。[1]当客家人迁徙到四川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出于较为安定的社会秩序和修建围屋、土楼代价不菲的双重考虑,对客家民居建筑在四川并未得到广泛传承。四川地区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小型化的民居不再有强烈的消防需要,故原乡屋前的“门前塘”在四川客家民居中极为少见。没有围龙屋,自然也不存在具有生殖崇拜意义的“化胎”。
第二,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建筑风格呈现明显的轻灵、秀雅、素朴的四川民居特色。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没有台风,雨水较多,故客家民居大量使用茅草、麦草作为屋顶,四合院、大出檐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屋顶多为歇山顶,正脊平直,不似原乡客家民居的弧形正脊。
所有移民与故乡及宗族都存在一种“原生性的关联”。[2]四川客家民居对原乡民居的延承,主要表现在:第一,延续了原乡的某些建筑手法。如仪陇县客家地区的民居多为两层夯土楼,而类似的夯土筑楼的建筑手法极少见于四川民居,多见于原乡,应当是原乡建筑技艺在四川的延承。第二,延承了原乡的空间礼制。四川客家合院民居厚重的土墙、外封闭内开敞的居住空间和以堂屋为中心的“家祠合一”“居祀一体”的向心性建筑秩序,仍体现出客家建筑空间的基本元素,表明四川和原乡客家民居的核心空间精神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