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形象在米勒与方增先作品中的艺术表现

2023-09-15 05:30孙哲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米勒

【摘 要】农民形象在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和20世纪中国画家方增先的笔下,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并赋予了艺术作品浓厚的乡土情怀。该文通过对中西方两位画家米勒和方增先藝术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分析,探究他们不同的艺术表现。以两位画家表现农民形象的原因为切入点,从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特征、艺术语言、艺术情感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从中体会两位画家艺术表现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对当今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有深远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米勒;方增先;农民形象;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212—04

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域,农民都是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角色。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他们通过劳动创造养育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诸多艺术家对农民大众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将其作为艺术创作中所表现的对象去歌颂。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和20世纪中后期中国新浙派人物画画家方增先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大量的农民形象,其中的原因、艺术表现等都各有不同。

一、米勒和方增先表现农民形象原因

(一)米勒选择表现农民形象的原因

米勒出生于19世纪法国诺曼底半岛的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他经常陪同父母在田间耕作,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十分熟悉。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这对今后的农民题材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并且,米勒从小受到祖母的影响,使他心中坚守信念,积极地面对生活,对大自然和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使他的未来艺术之路充满浓厚现实主义色彩。

随着绘画天赋的展现,前往巴黎学习绘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从此以卖画维持生活。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爆发,连年的战乱,致使法国民不聊生,诸多艺术家也将创作方向转向了现实生活。于是,米勒离开巴黎,前往巴比松居住,开始了早上田间耕作,闲暇时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光。他既是农民生活的参与者,体会着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闷,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记录者,他用他的画笔描绘着无尽的田地和辛勤劳作的农民。《拾穗》《牧羊女》《晚钟》等诸多杰出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二)方增先选择表现农民形象的原因

方增先出生于20世纪浙江浦江西塘下村的农民家庭,幼年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并受当地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的熏陶。家乡农民朴实善良的形象从小刻在了他的心中,深深吸引他、打动他,这也是他未来创作了大量的农民形象的作品,对农民形象有着特殊情感的原因。

之后,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勤奋刻苦,基本功扎实。他经常走进农村,扎根基层,一边投入劳动,一边去画画。即使已经在艺术路上获得诸多成就,他依旧深入农村,对农民形象的表现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一直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秉承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创作了《粒粒皆辛苦》《艳阳天》《说红书》等一系列反映新中国农民的生活场景和农村风貌的艺术作品。80年代他又前往西藏,将目光转向大草原上的藏民及其生活环境,从中找寻那种淳朴的藏民形象和宁静的草原景色。《母亲》等优秀作品就是在此时期完成的。

二、米勒与方增先作品中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比较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虽然米勒和方增先都选择了农民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米勒作品反映了19世纪法国农村的真实景象和农民的艰苦生活,人物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从作品中不仅表现出对农民辛苦劳动的赞美,同时也对当时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批判。而方增先则身处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之下,西方造型理念的引入,写实性新中国人物画逐渐产生和发展。他的作品以全新的形式表现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反映了中国社会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一)米勒和方增先作品中农民形象特征

米勒来到巴比松后,他一边田间劳作,一边进行绘画创作,所以每一幅作品都是来自真实的农民生活环境和劳动过程。作品中农民的形象几乎都是处于劳动状态下的瞬间,或在播种、或在耕作、或在祈祷、或在放牧、或在喂养等等,没有任何虚构情节,体现了农民生活的残酷与艰辛。我们能从他诸多的作品中看到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虽粗衣陋食,弯腰屈膝,但人物形象淳朴、高大。在作品《倚锄的人》中,表现了一个衣着破旧,皮肤黝黑的年轻农民在杂草荒芜的田间倚锄站立,抬头喘气望向城市朦胧的远方。好似整个人都被生活和沉重劳动压得喘不过气,他抬头望向远方。作者描绘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无疑是对现实生活的呐喊,让读者感受到农民内心的困苦和生活的艰辛,以及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米勒的作品中,很少会安排正面且清晰的农民形象,大部分都是侧面、低头且逆光模糊的,脸部细节极少深入刻画,五官往往只是一个简单轮廓,但人物整体塑造真实而生动,厚重而淳朴,个性鲜明突出。也许正是作者对于人物细节的适当省略,进而突出了农民形象的整体感觉。《晚钟》是米勒表现农民形象重要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对农民夫妇听着远方的钟声,摘帽低头祷告。两人背光低头,衣着简朴,脸部和身体的细节全部隐藏在暗部,却流露出从容与质朴。整幅画面表现出农民逆来顺受,对命运不加抗争的形象以及对幸福生活渴望。尽管人物的细节刻画简略,但从农民形象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已跃然画布之上。

而方增先笔下的农民形象表现了20世纪新中国背景下工农劳动者的精神面貌。方增先深入祖国辽阔的土地,扎根于现实生活。他的作品中往往并没有太多直接表现农民劳动的场景,而是从侧面表现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善于捕捉人物神情动作和精彩瞬间,展现农民的精神面貌。比如《粒粒皆辛苦》中捡麦穗的瞬间,《说红书》中大伙闲时听故事的场景等等。作品人物形神兼备,朴实无华,造型准确生动。在作品《收工》中,作者成功地描绘了一位头戴斗笠,身扛锄头,满怀笑容,右手还提着一罐酒,田间劳动后收工回家的农民大叔的形象。虽只表现了一个人,但折射出的是中国农民生产生活的幸福美满。人物造型朴实生动,展现新时代勤劳、自信、幸福、善良淳朴中国农民的形象。

(二)米勒和方增先作品的艺术语言

1.笔法和色彩方面

纵观米勒的作品,其中农民形象不精于细节刻画,笔触简洁概括,沉稳厚重。色彩朴实无华,没有鲜艳明快的色彩,经常使用金黄色、黄褐色等暖暗色调来表现,画面和谐统一。画面中没有豪放的笔触和华丽的色彩,这与农民形象和农村景象更好地契合,画面效果更加真实,更具有感染力。在《捆扎干草的人》中,作者表现了一位农妇,手拿务农长叉将地上的干草堆成堆,旁边两位男子一前一后将干草捆扎起来,背后是堆积如山的干草。人物塑造十分概括,笔触轻薄,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没有过多刻画,甚至脸部和衣服细节都不是十分清楚,画面有一种朦胧感。地上的干草则以轻快的笔触表现出干草质感。整幅画都笼罩在金黄色的阳光之下,黄色和或褐色运用到整幅画面,和谐统一。这样笔触和色彩使农民形象更加立体饱满,突出高大的人物形象,进而烘托出农民的生活艰辛与不易以及朴实善良的精神品质。另一幅作品《去工作》,描绘以一对夫妇去田间耕作的画面,农夫头戴褐色的帽子,身穿蓝色外套、灰色裤子,肩上扛着耕地的锄头。后面是一个农妇,头顶着篮子,身穿灰色上衣和白色裙子,背景有已经在农作的人群。画面采用概括的笔法,暗灰色的调子,人物色彩朴素,与背景田地色彩和谐统一,再现了农民前往耕作的日常。

方增先是新中国成立后,方增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素描造型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特点,使中国水墨人物画更具有写实性和表现力,开始了新人物画的发展。方增先早期人物画,强调用线勾勒外形轮廓,线条疏密对比强烈,写意性较强。抓住人物结构和形象比例,通过点、线、面之间结构关系来展现空间体积,造型严谨。用笔沉着、厚重,墨色丰富,富有变化。人物面部身体团块渲染,色彩的自然过渡,较好地表现人物身体结构。衣服则使用破墨法,先用墨勾出衣服的结构,然后淡色晕染,最后重墨表现出衣服的空间结构。我们以《说红书》为例,作品展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集体化背景下,农民劳动休息时,听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的场景。画中人物,男女、年龄各异,穿插组合。人物线条准确,用笔浑厚概括,笔墨浓淡变化丰富。人物面部、手脚以及部分衣服加以色彩渲染,沉稳有力。每个人物既表现出结构和空间体积,也将人物动态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0世纪80年代,方增先开始尝试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中的积墨法就行人物塑造,运用干湿浓淡富有变化的墨色进行反复叠加,错综复杂的笔触、沉稳的墨色,使画面人物形象厚重、沉稳,像是经过沧桑岁月的洗礼,略带苦涩。作品《母亲》中,一位慈爱的藏族母亲哺育着自己的孩子,身体稍微向前倾,目光眺望远方。整体人物夸张变形,比正常的人物宽两至三倍,表现出母亲形象饱经风霜且高大的形象。作者先用奔放的线条勾勒出母亲和孩子的轮廓,再以淡墨层层覆盖,展现厚重的肌理感,表现出母亲历经岁月的沧桑,坚如磐石的形象。简单器物、饰品施以明快的色彩,整幅画笔墨沉稳变化,人物沉稳而厚重,成功地表现出方增先对草原藏族母亲的伟大母爱精神,并给予了高度的赞美与评价。

2.构图方面

米勒的作品多为农村田野或庭院场景,所以画面开阔,多层次。大多采用水平式构图,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三部分,整个画面背景环境、景物工具、人物三者巧妙结合,使画面层次分明,整体给人一种静谧祥和之感。人物形象位于画面前景中心位置,背景环境和景物工具次之。《牧羊少女》描绘了一个身披毛毡,头戴红色头巾的牧羊女的形象,她背对着羊群和彩霞,专注地编织着毛衣。牧羊女站在前景画面三分之二的黄金位置,中景是悠闲吃草的羊群,远景是彩霞和一望无际的牧场,地平线处于画面二分之一偏上,空间显得更为辽阔。同样,像《晚钟》《拾穗》等作品也在构图上有相似之处。

方增先的农民题材作品几乎没有过多场景,构图也十分简单,往往突出主要人物,适当加以场景、器物辅之。常常背景留白,突出主要人物,却鲜明地展现人物特征、故事内容,同时,留给读者想象空间,有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我们拿《艳阳天》插图中焦淑红来说,女子一手扶着栅栏,一手拿着衣服搭在肩上。身后事一棵茂密的书,远处是闲谈的两位中老年人,其余的皆为留白。整个画面人物处在中心偏右黄金位置,身后事简单场景,人物形象鲜明,空间层次分明。

3.米勒和方增先作品的艺术情感

农民是构成人類文明最基本的劳动群体,他们的生活简单、追求简单,千百年来,辛勤劳作,汗水洒满了每一寸土地。无论是身处怎样的时代,对于那些对农民有着特殊情感的画家而言,真实地去表达农民形象无疑是最宝贵的。

米勒的作品表现着农民形象的淳朴,也同时表现着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窘困,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世界,而非被统治、约束下的虚幻梦境。他反对虚假的、抽象的,过分理想主义的艺术,竭力用质朴的笔触来描绘现实,歌颂了农民善良淳朴的内心和勤劳、务实的性格。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方增先始终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深深地扎根在养育他的这片土地上。在方增先的眼中,农民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份情怀。我们不仅能从他的画中看到新时代的农民形象,更能看到属于中国的农民精神。

在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和方增先中国作品《粒粒皆辛苦》中,虽然两幅画作都描绘秋收后农民捡拾麦穗的场景,但表达的艺术情感却截然不同。米勒《拾穗者》画面中描绘了三位农民妇女弯腰捡拾麦穗,背景是几个摞起的高大麦堆和正在劳作的农民。妇女体态结实健硕,衣着简朴破旧。画中这三位农民妇女,弯着的腰,低垂的头,让人能感受到出他们底层劳动人民朴实坚韧的性格和生活的艰辛。这正是19世纪法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试图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时期和那片土地,展现出那群顽强生命体,无需谎言、无需粉饰,去体会那份真实而伟大的诗篇。

我们再来看看方增先的作品《粒粒皆辛苦》中描绘了一个头戴白色毛巾,身穿灰色长衫,左手拿着烟斗,身体蹲下去捡拾落在地上麦穗的老农,远处是两辆装满麦子的马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农业是国家生存的基础,珍惜粮食是崇高的美德。我们从画中可以领略到中国新时代中国农民勤劳节俭的美德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用自己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画中的农民形象只是农民阶级极其普通的一个,却成功地展现了新中国背景下的勤劳、质朴、善良、节俭的农民形象。两幅作品虽说都在表达同一场景,却折射出不同艺术情感。一个是在封建统治下,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一个是新时代背景下农民生活的繁荣美好。

对于米勒和方增先而言,作品中都有着属于他们的艺术情感,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农民的歌颂,但也有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独特内涵。也正是如此,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经典的农民形象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米勒和方增先艺术表现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米勒传》中对米勒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伟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1]他的一生都与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农村的自然景色和农民劳动的种种场景,包含了对广大农民辛勤劳作的赞颂和同情,对法国农民题材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之后的诸多中西方艺术家以及艺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同为农民家庭出身的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对米勒笔下所表现的农民形象深受触动。在他艺术生涯中也描绘了大量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农民劳作的场景,从凡·高的《麦田》《田地里犁地的农夫》《午睡》《收获景象》等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同时,他的艺术表现也对中国乡土写实美术等诸多流派产生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画家艺术视角和艺术表现的转变与发展。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等诸多作品成为中国划时代的杰作,并不断以新的艺术表现丰富中国农民题材的艺术。

方增先借鉴吸收西方造型理念,并融合中国传统水墨语言和技法,探索和发展了中国新写实人物画,并在人物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與劳动人民形象为伴,他的作品中农民形象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了中国新时代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希望。从他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还有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这些一直激励和影响着我们新一代的绘画工作者继承先生成果继续向前开拓。

农民群众千百年来都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一环,不容任何忽视。我们现处于21世纪新时代,随着社会发展水平进步,在农业逐渐机械化的今天,一些农民选择进入城市谋生,但仍有很多农民忘不了家乡的那片土地,依旧充满渴望和期待。同样,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向前发展,各国艺术交流也不断密切,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依旧不断去探索和关注底层的农民。思考其原因,就是那份与米勒、方增先一样,传承几千年的乡土情怀。我们要始终铭记心中,去关注生活、去关注社会、关注那些最真实的平凡人。

米勒和方增先的艺术真实的反映现实农民生活和农民形象,给人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而这种情感又来自中于我们真实的生活。走进生活,找寻生命的真谛,与劳动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以,一件好的艺术作品,既要有真实的内容,更要有强烈、扣人心弦的真实情感。我们只有不断关注身边变化的点滴,提升自我文化和艺术修养,用自己的画笔展现美好和谐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服务与人民,服务生活。

四、结语

农民题材在中西方各国的艺术创作上都有着较好发展,米勒和方增先的艺术创作分别展现了19世纪法国和20世纪新中国成立时代背景下的农民形象,赋予了那个时代特殊的记忆。米勒笔下农民形象多艰辛与困苦,方增先笔下农民形象却淳朴乐观。尽管两人农民形象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上存在差异,但画家们所表现出来人文情怀却是共通的。他们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也同时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新时代青年关注生活,关注农民,为艺术发展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米勒传[M].冷杉,杨立新,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陈秋田.大师方增先:师门承教话老师[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3]盛葳.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4]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尹斐斐.罗中立与米勒的农民形象绘画比较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6]李秀梅.论米勒的乡土绘画艺术[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7]牛路军.农民画家米勒的艺术特色及影响[J].美术大观,2009(1).

[8]范达明.浙派人物画: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红色经典——方增先《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解读[J].文艺生活,2011(8).

[9]武平.探析方增先的水墨人物画现实主义艺术精神[J].时代报告,2021(5).

作者简介:孙哲(1997—),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在读研究生,吉林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米勒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羚羊的外套》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
解读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