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生态主题是毕晓普诗作生涯的主旋律。本文以毕晓普的生态诗歌《鱼》为例,运用三分法,分析毕晓普《鱼》的初见、交流与抉择,来展现毕晓普独特的生態观——自然生态观、互动生态观以及精神生态观。另一方面,本文加入对诗歌色彩的研究,从色彩表达以及精巧细致的描写,将毕晓普的内心得以外化,来体会毕晓普的心境变化。
【关键词】毕晓普;生态观;《鱼》;色彩表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015—03
一、绪论
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20世纪诗坛最为重要的女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她生前只出版了4部诗集,但每一篇都是精心雕刻,几乎每部诗集推出后都能获奖。在美国诗坛渐渐没落的自白派的诗歌中,她的诗歌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诗坛仍是光彩熠熠的一笔。同时,国内外学者都对毕晓普的诗歌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赏析与研究,对她的写作手法以及诗歌风格的研究也趋于理论化、系统化。
生态显然是毕晓普诗歌最直观的主题,《鱼》这首毕晓普的代表作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她的生态观。本文将从生态批评出发,运用三分法,以《鱼》为例,通过对于《鱼》中对鱼以及其他意象的分析以及诗歌中的色彩表达分析,深刻分析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毕晓普独有的生态观——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应自觉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形成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生态批评是结合相关生态理论和生态思想对文本的分析。生态文学批评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生态出现严重问题时,为呼吁保护自然而产生的文学批评类型。三分法是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部分。生态文学批评主要处理的就是生态环境和生态思想与文学的关系。毫无疑问,人类的社会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反面影响。同样,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生活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活动是休戚与共的。
二、毕晓普自然生态观
(一)工业化时代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
毕晓普生活在一个科技、工业起步的时代。她见证了自然和人类二元关系的反转,也看到了工业对自然的破坏。毕晓普的诗歌以客观意象的细致描写为特点,包括自然风景、人文风景以及一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事物来从客观视角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类有关客观意象的诗歌中,毕晓普的措辞十分精致且恰当来表达她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的呵护和珍惜,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审视与思考。
在《鱼》中,这种审视与思考集中体现在毕晓普对鱼的眼睛的描写。在集中描写鱼的眼睛前,毕晓普着重刻画了鱼被捕的环境,破旧不堪的环境中被人类折磨的伤痕累累的鱼。在这样的环境的衬托下,诗人意识到人类文化和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把鱼放走并让其返回到水中。在这首诗中,鱼和人之间的对峙,最终以人类折服于自然画了句号,这也就意味着与自然融合才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出路。
(二)二元对立时代自然文化的探索
毕晓普的第二类生态诗歌则是通过地理与人文来窥见二元对立时代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毕晓普对地理的热爱不仅仅因为她强烈的地理意识,而是因为她意识到,地理是大自然的馈赠。在她看来,自然是人类祖祖辈辈需要去敬畏的,在自然的前提条件,我们才得以创造以及续写文明。也由于这个原因,毕晓普的作品中反映了地理和人文之间微妙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
诗集《地图III》中的诗歌《克鲁索在英格兰》描绘的是对“家”的渴望。令克鲁索惊讶的是,当他从荒岛回到他的“家”英格兰时,他发现他记忆里的家变得陌生,人类对英格兰的改造使得克鲁索熟悉的英格兰变成了工业化城市。反而他曾经觉得孤单的荒岛留给他更多的回忆。这首诗中,将地理与人文的关系引人深思。克鲁索在荒岛上时内心认为荒岛是陌生的,因为荒岛上没有他曾经的人文活动,他感到孤独,所以他认为这不是他的家园。荒原是贫瘠的,可如果荒原有了温度,有了气息,点缀了色彩,那也许贫瘠便不再是它的宿命。而当克鲁索回到了英格兰的家,他对英格兰也感到了陌生,在工业化时代,英格兰已经不再是他记忆里的模样,这时,克鲁索开始思索,究竟哪里才是他的家园?众所周知的是,以人的一生为时间单位来衡量,地理位置的变化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两个变量下即工业下英格兰巨变以及人文的变迁,究竟哪一个是使克鲁索丧失归属感的原因?作者在这首诗中的处理也是留白,每一个人对这样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英格兰,自然被人文因素改变,而在荒岛,克鲁索却经历了大自然的洗礼,他逐渐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看似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取得短暂的胜利,但人类终究会为自然的力量所妥协。
三、毕晓普互动生态观
(一)初见:悲惨却平静
诗歌从捕鱼视角出发,开展捕鱼后的故事情节。在捕鱼这一段描写中,诗人突出的就是鱼的平静。在遍体鳞伤的外貌描写下,更加衬托出鱼反常的平静。而这种平静在诗人看来并不是豁然,而是沉默的抗争。
《鱼》开始描写到鱼被捕后的动作和神情,这条鱼没有抗争,没有被捕获的生理性排斥,而作者又着重描写到鱼的嘴巴也被各种鱼钩和鱼线弄得伤痕累累。诗中,作者重复了不止一次“没有反抗”,第二次的表述比第一次程度更深。诗人眼中的这条鱼是饱经风霜却又倔强的,在原本应该是单方面的对峙场面变成了双方,鱼也在通过自身行为对命运不公抗争。
作者对鱼进行了极其细致地外表描写,残破的鱼嘴、鲜红的鱼腮等等,由此来体现鱼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悲惨用词与鱼的平静的行为产生了极大反差,同时也使诗人对鱼的行为和内心产生好奇与思考。在对鱼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后,观察者意识到这条鱼是历经磨难,承载着许多故事,眼神之间的交流,其实也是心灵之间的交流。
(二)对峙:无声却震撼
在《鱼》中,诗人透过旧云母镜片端详,浑浊泛黄,可见鱼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诗人发现鱼并没有和她产生互动,行动和情绪上都没有产生波澜。这首诗中观察者和鱼之间没有眼神交流,只是诗人单方面的观察。无声的较量拉开序幕,而对峙的结果却并没有表面上如此平静。
诗人“看进”鱼的眼睛,想要窥探它的内心世界,但鱼却丝毫不回应诗人的目光。这条鱼被鱼线还有金属吊钩勾住,使它的嘴变得面目全非。即使这样痛苦,这条鱼即使忍受着剧痛,也拒绝和诗人交流。从这段描写也体现出,这条鱼绝不可能只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亦或是说她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情景,以至于不对人类抱有无望的幻想,但何尝又不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呢?拖着残破不堪的身躯,仍然没有放弃它自己的生命。这条伤痕累累但却极其顽强的鱼与诗人较量的结果就是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珍贵,这条看似微不足道且渺小的鱼却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这也就提醒了我们,自然界无论多么渺小的生物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任何生物都是平等的,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也同样是平等的,这样的意识也暗示了诗人最后的选择。
(三)决择:沉思却豁然
从最初的相遇初见,到诗人细致地观察鱼的外貌与行为,再到诗人与鱼之间无声的博弈。从诗人眼中的看到的伤痕累累却坚韧无比的鱼,体现了尽管这样渺小的生物的强大生命力。它的不屈不挠使诗人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在诗的最后,诗人仔细地环绕了周围的环境,小船、油料、老旧生锈的引擎、被晒裂的坐板、生着橘红铁锈的水斗、还有浆架,诗人把小船上,或大或小的物件都在脑海中变成了彩虹,而究其原因就是诗人在这场博弈中最终给了鱼自由。这是诗人生态意识和她爱护自然的集中体现。在这场对峙中,毕晓普最终唤醒了内心的生态意识。
四、毕晓普精神生态观
(一)《鱼》具象化的色彩表达
毕晓普作为一个作品中呈现大量自然景象以及人文景象的诗人,她的诗歌语言最令人欣赏的就是恰到好处的色彩描写,以画入诗,用恰当的色彩描写将脑海中的景象跃然纸上。诗歌呈现的景象是动态的,而动态的言语表达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是色彩描写。色彩描写并不难,难的是怎样选择能够展现生动活现的色彩语言。而毕晓普的诗歌中,对色彩的把控极其精准,每一首诗中的自然景象在色彩的勾勒下表达了诗人想传达的意境。
从《鱼》中的语言描绘来看,毕晓普喜欢用色彩进行描写。但毕晓普努力克制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对色彩的过度迷恋和依赖,但她卓越的创作手法使得每一个颜色词几乎都成为诗眼。诗中根据诗人心态的变幻,分为很鲜明的两个色调——暖色调和冷色调,《鱼》这首诗歌中更以冷色调为主。在描绘鱼所处环境时,运用的都是“暗褐色的图案”“棕色皮肤”“白色的肉”等,这样的字眼无时无刻透露出鱼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因为遭遇的不幸而改变的生存状态。诗中色彩描写的铺垫,也代表了毕晓普内心的思考,是想要维持现状还是为之改变。当毕晓普最后放走鱼,她眼中的一切都变成了彩虹。彩虹同样由色彩构成,这七种颜色代表了世间最美好的一切,无论是环境还是事物在毕晓普眼中都有了温度。这样的色彩也为诗人的心境变化具象了起来。
(二)克制且细致的细节描写
对鱼的描写非常细致、准确,但又能明显感觉诗人的克制。诗人以云母镜片为切入点,将鱼的眼睛、皮肤、嘴唇以动态行为展示出来。虽然诗人与鱼之间有互动,但作者没有刻意从主观出发抒发内心情感,为最后放走鱼的行为做前期明显铺垫。诗人只是从细节入手,细致观察刻画鱼的真实状况,这种客观描写同样也使得她最后的决定在情理之中,甚至于起到更多的呼吁作用。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震撼在鱼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更能唤起读者的生态意识。毕晓普在描写鱼的过程中,一直把鱼当做平等的对象来对待。正是因为毕晓普互动生态观的独特性,也就是互动不等于凌驾于自然之上,追求真实客观的表达,而达到这样目的的途径就是细致以及克服自说自话的情感表达,将生态环境或是生物放在与人类对等的位置上。这也是毕晓普诗歌的最大特点。
五、结语
生态诗歌随着近年来生态意识的提升以及当前并不乐观的生态环境在学术界研究掀起了研究热。伊丽莎白·毕晓普作为生态诗歌的代表诗人,其作品不仅仅传递了毕晓普的自身的生态观,更多的是引发读者对于生态意识以及生态保护的思考。
毕晓普擅长描写自然,尤其是以自然意象為素材来创作诗歌。她一生只发表了101首诗,约有三分之一的诗涉及对自然的描写。生态批评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因此可见,毕晓普的生态思想即使是放在今天都对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毕晓普的诗歌《鱼》为例,分析诗中色彩描写,来赏析独属毕晓普与自然互动的生态观。从诗歌中对鱼的描绘、鱼被捕捉、放走鱼三个部分解读了《鱼》中毕晓普生态意识的体现,深刻分析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自然生态观、互动生态观以及精神生态观。毕晓普的生态观也是提醒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爱护自然才是人和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要义。
总之,通过以毕晓普的《鱼》为例,分析诗歌中的细节描写,读者也更容易体会到毕晓普的生态思想,也有助于更多人关注到生态问题。重视生态问题,是我们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胡英.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生态视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贺田田.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自然视角探究[J].参花(中),2022(9).
[3]黄小平.毕晓普的诗歌世界:一种后现代空间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4).
[4]洪振国,曾超.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创作观及梦幻诗[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2).
[5]刘青青.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生态主义的体现——以《鱼》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7(32).
[6]刘志洁,彭予.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记忆书写与疗愈艺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7]马丽.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色彩表达[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林湘涵(1999—),女,汉族,吉林松原人,本科,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