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雨娜,丁 彦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学院,长沙 410000)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逐渐受到学界关注,相继产出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关于最新研究动态的综述性文章并不多。基于此,本文运用CiteSpace 6.2.R1文献计量工具对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未来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北大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作为文献检索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模式,选取“大学生社团”“高校社团”为关键词进行主题式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2—2022年,共检索到594篇文献,去除会议论文、简讯、报纸及书评等,共得到样本文献570篇。借助CiteSpace 6.2.R1软件,从作者、机构的合作情况,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及突现等方面对样本文献进行考量,梳理20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相关研究情况,探寻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发文作者与发文机构是构成某研究领域重要研究力量的两个方面。通过CiteSpace 6.2.R1软件对发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2002—2022年,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发文机构的共现网络图谱共有16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6,网络结构较松散,表明该领域作者间的合作较少,暂未形成联系紧密的学术合作群,多数学者处于独立的状态,仅少数学者间形成合作关系,多为2~3人的小范围合作;其中田健伟、杨连生、李朝阳、冼季夏等人的发文量较高,陈善平、程春凤、张中江、潘秀刚等人有小范围合作关系。详见图1。
图1 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谱Fig.1 Co-occurrence network map of author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利用CiteSpace 6.2.R1软件对机构间的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2002—2022年,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合作机构间形成的合作网络共有112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2,说明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机构也处于较分散的状态,单独的机构节点数量较多,机构间合作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详见图2。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核心,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利用CiteSpace 6.2.R1软件绘制的高校学生社团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共包含452个节点、784条连线,连线数量较多,说明关键词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中,“学生社团”“高校社团”“体育社团”“社团文化”“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关键词的节点较大,代表其出现频次较高。详见图3。
图3 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Fig.3 Co-occurrence network map of keyword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当中心性指标大于0.1时,表示该关键词较为重要,具有关键节点作用。“学生社团”“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高校社团”“校园文化”“社团文化”几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均超过0.1,均为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也是连接其他不同研究热点的桥梁。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主题从社团本身逐渐过渡到对社团与校园文化、社团与创新等的研究,研究范围逐渐拓宽。
表1 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前十六位关键词共现频次与中心性Tab.1 Co-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centrality statistics of top 16 keyword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关键词聚类分析可展现研究热点词汇,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发展动向。采用K聚类法,运用LLR算法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通常情况下,聚类分析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指标:①聚类模块值,简称Q值,常规条件下,Q>0.3时,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本研究中样本的Q值为0.6504,聚类结构良好;②加权平均聚类轮廓值,简称S值,0.7
图4 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Fig.4 Clustering map of keyword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功能定位”“教育功能”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高校学生社团功能定位研究中,陈飞,郭兴华将其总结为政治引领功能、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能力培养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并提出社团组织育人的新路径[1];也有学者对某一类型社团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如郭世平、邹世斌对学习型社团进行研究,认为该类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理论教育的第二课堂[2];在高校学生社团创新能力研究中,乔鹏程、张岩松对创新创业类社团的高质量运行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其受吸纳成员广度、学生自治程度、内容丰富程度、专业特色程度、教学配合紧密度5个因素的影响与共同作用[3];张艳萍研究科技创新型社团,分析研究对象在科技创新型社团的学习经历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丰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4]。
“社会化”“公民素质”都是高校学生社团研究与社会化相关联的表现。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如陈瑞瑞、牛秀平调查发现,参加社团活动的大学生社会化程度明显优于未参加社团活动的大学生[5];田建伟提出,高校学生社团过度社会化不利于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过度社会化体现在学生社团本身与社团成员两个方面,其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6];对于社团化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潘秀山等人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对策,有助于规范社团活动管理,维护高校安全稳定[7]。
“社团活动”“社团发展”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中占有一定比例。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方式。汪艳霞、蔡文伯在研究社团活动的价值定位时强调,社团活动应更注重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与反思批判能力的提升[8];部分学者对体育类社团活动进行针对性研究,彭文刚等研究新时代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下体育社团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将体育社团纳入育人体系,多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9];也有学者提出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设想,彭巧胤、张科提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需考虑课程与活动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建立多元化的社团评价体系[10]。有学者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或视角看待社团发展,汪艳霞、程良宏从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出发,提出新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路径[11];罗英华等人从受众理论视角出发,以复旦大学研究生社团发展为例,分析研究生对社团的需求及优秀研究生社团的特点,从多方面提出研究生社团发展策略[12]。
为清晰展示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演进历程,以“关键词”为节点,绘制高校学生社团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图5)及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突现词图谱(图6),将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演进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6 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突现词图谱Fig.6 Map of emergent word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1)初步萌芽阶段(2002—2007年)。这一阶段词频或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有“高校社团”“社团建设”“素质教育”“社团干部”“问题”“创新”“社会化”“现状”等。发文量共计79篇,2002年发文量最少(6篇),2007年发文量最多(20篇),平均年发文量为13篇。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的陆续颁布,大学生社团思政教育、社团文化建设逐渐进入学界研究视野,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研究主题较分散,总体发文量较少。
2)增速发展阶段(2008—2014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涉及“创业”“体育社团”“和谐校园”“公民社会”“实现路径”“党建”等。发文量共计317篇,2013年发文量最多(50篇),2009年发文量最少(38篇),平均年发文量为45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倡导学生参与公益和志愿活动。此后连续两年,学生社团相关文献发文量都达到45篇以上,高校学生社团核心研究成果开始出现明显的增长。201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强调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领导,也要推进大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社团发展的工作机制。2013年,高校学生社团的发文量达到最高值50篇,研究内容从前期立足社团本身逐渐拓展到社团与就业、社团与党建间关系的研究,研究主题多元化,研究视角与方法更为丰富。
3)曲折发展阶段(2015—2022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涉及“核心素养”“社团成员”“能力提升”“交际拓展”“价值定位”“公民素质”“社会组织”等诸多微观层面。发文量共计174篇,2016年发文量最多(36篇),2022年发文量最少(8篇),平均年发文量为21篇。2016年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发布《高校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对社团性质、管理机构、成立与注销办法、组织建设、工作保障等做出了明确要求,为社团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方向。2020年,共青团中央印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发展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一系列高校社团相关文件颁布后,高校学生社团相关的文献发表数量有一定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热度在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其研究方向愈发明晰,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延伸到交际拓展,从社团总体管理延伸到社团成员能力及公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研究内容更为新颖、多样化,呈现出多视角多理论的发展趋势。
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研究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新文件发布发文量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仍存在研究合作较少、方法单一、内容局限等问题。从研究合作分析来看,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及学术力量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仅小部分形成了小范围合作,区域间的合作有待加强。从研究内容演变来看,高校学生社团研究领域的侧重点有明显变化,总体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趋势,但对高校社团成员激励、社团育人成效评价等主题触及较少。
1)加强学科融合。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研究大多采用“现状描述-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缺少理论梳理与知识体系构建。可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知识的迭代更新,进一步拓展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如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组织社会学视角、系统组织理论视角等出发,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各方面进行研究。要打破学科壁垒,不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还要采用多种视角,如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开展研究。
2)创新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同研究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在检索得到的有效样本文献中,近六成为对基础理论问题的哲学思辨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涉及重要的实践问题,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实践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可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现状、社团管理办法实施成效等进行问卷调查及师生访谈,获取一手数据,提升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与说服力。应创新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兼顾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综合使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地观察、案例研究等手段,深入挖掘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内在规律。
3)突出社团特性。在研究过程中应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社团,根据社团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发展路线、活动形式与内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例如,思想政治类社团具有思想为先、结构优良、示范辐射等特点,活动形式多为专题报告、党建知识竞赛、座谈交流等理论学习活动;志愿公益类社团的活动形式多为生态保护、支教、陪伴留守儿童或老人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文化活动类社团的活动形式多为表演、竞赛、演讲等文体竞赛活动。不同类型的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所不同,相关研究应立足于社团本身,关注社团发展中的独特性,让研究更具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