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轩
一抹白色,静静地在漆黑的夜绽开。它白得耀眼,敢与月争辉,不过,却甚是孤独。
母亲爱昙,早早就种下了一株昙花。那昙如母亲般沉静,直到探出绿芽,我才发现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正在生长。
昙的幼苗煞是好看,绿色的茎细细的、柔柔的,皱皱的叶子微微弯曲,却并不软弱,反而十分有力,二者结合,颇有几分刚柔并济的意味。遗憾的是,昙花长大后,我从未见过它绽放的样子。每次都只能在它凋零以后,从地上零碎的花瓣中细细拼凑着昙的美丽。
第二年花期将至时,我为一睹其“盛世容颜”,晚饭后就抱着小板凳坐在昙花边,期待着它的绽放。然而才刚过八点,年幼的我就已经抵抗不住睡意的侵袭了,眼皮一沉,昏昏睡去。早晨醒来,花盆边只剩下白色的花瓣,我十分懊恼,在心中默默“责问”自己为何不能坚持得再久一点。
第三年,我依旧未能一睹芳容。第四年,昙花几近枯萎,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才好不容易恢复生机。第五年,不再有闲暇顾及对昙的期盼,“昙之梦”逐步退出了我的世界。
“初中了,是时候该发力了。”父母总是如此叮嘱。学习和考试俨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主旋律。课业的压力,成绩的不理想,父母越来越深的皱纹与愈来愈沉的叹息……童年的“昙之梦”,早已黯然失色。
深夜,我睡不着,望着窗外的满天星辰发呆,只愿能有流星划过,帮我分担些许成绩的困扰。望得久了,便往旁边随意瞟了一眼,试图缓解眼睛的酸涩。这时,一抹白色闯入我的视线,愣怔了片刻,才依稀想起,空调外机上有一个被我遗忘许久的花盆。我起身走向窗边,只见一朵绽开的昙正傲视着夜空。
四年了,我终于亲眼见到了绽放的昙花。时光的艺术是绝佳的,岁月在花盆上铸下裂缝,昙花却在这带有裂痕的老旧花盆中写下静美的诗篇。
一粒小小的昙花种子,落在破败的花盆里,扎根,生长,开花,凋零。这千篇一律的动作,它默默地重复了整整四年。它在我不知道的时光间隙里,聆听着夜的低语,享受着孤独的侵蚀。
它能坚持整整四年,我为何不能呢?
昙花凋零了,但那花瓣却不只落在了花盆里,也落入了我的心里。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鲁迅外国语学校】
点评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看似写“遇昙”,其实也是在写与成长中的自己相遇。习作以倒叙开头,先写遇见昙花绽放的场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以自己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从侧面衬托出了“遇曇”的不易和可贵。小作者的成长历程与昙花的生长过程相互映衬,共同点明了本文的主题:只有耐得住岁月的煎熬,才能换来最终的绽放。昙花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李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