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麻花

2023-09-14 14:11张浩田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锅底麻花全文

张浩田

外婆回到武汉已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只有外婆来我家,我才能吃上她亲手炸的麻花。现下,我无比想念,想念那香脆的滋味。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引出习作的主要内容。。“我”想念外婆亲手炸的麻花。“滋味”一词颇具情味,不仅指麻花的味道,也指外婆对“我”的关爱。)

外婆每次来都能帮父母短暂地卸下家务的重担,操持起家中的一切。但无论如何匆忙,外婆都不会忘记炸麻花这件事。父母是不大爱吃这类东西的,所以她是专门做给她那贪吃外孙的。。也就是我。

清晨有些清冷,可外婆早已在几平米的小厨房里忙活开了。我在闹钟的“召唤”下,睡眼惺忪地起床,才赶上了看外婆做麻花。

只见外婆拿出醒好的面团,揪出一块块剂子,又将每块剂子搓成一指粗的条状,然后提起其中一条对折,再拎住两端,灵巧地扭了几下,一眨眼的功夫,麻花就成型了。我有样学样,可捏出的麻花不是粗细不均,就是拧不起来,全然不如外婆做的紧实。油锅烧热后,外婆提起一条条麻花,轻轻一抖,它们便服服帖帖地从锅边滑入锅底。

(这一段是全文最出彩的地方。小作者用“揪”“搓”“提”“折”“扭”等动词,具体写外婆是如何做炸麻花前期的准备工作的。通过这些描写,突出了外婆的手巧、聪慧等特征,体现了她对外孙浓浓的爱。)

“呼——呲——”凝白绵软的麻花胚沉在锅底,渐渐被小气泡包裹住了。不一会儿,锅底的麻花便现出金灿灿的颜色,外皮也渐渐硬了起来。慢慢地,滚油绽出了小泉眼,在“咕噜咕噜”声中,锅底躺了许久的麻花终于不情愿地钻出了油面。

(小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炸麻花的过程,这得益于其细致的观察。从炸麻花的声音、颜色等描述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麻花的酥脆和香甜,读后令人垂涎欲滴。)

外婆将筷子当作长棹,徐徐拨动着油面上漂浮的“小舟”们。厨房内渐渐热了起来,外婆的额前、鬓侧淌出了晶莹的汗珠,她一手叉着腰,一手将麻花翻着面,眼睛弯作月牙,额前的皱纹挤出了“四线三格”,两颊的腮帮圆鼓鼓的,看上去煞是可爱。外婆炸麻花的过程非常精彩,我看得如痴如醉。(这一部分对外婆的神态、外貌等方面展开描写,把外婆辛苦炸麻花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勤劳又可爱的外婆的形象跃然纸上。)

空气中弥漫着麻花的香气,我已经急不可待地在锅前探头探脑了。“嘿哟,猫娃子,少不了你的。”外婆嗔怪道。小小的厨房里,晨曦透过窗户洒在灶台上,照在了祖孙身上,也倒进了滋滋作响的油锅中,给热油镀上一层金黄,把阳光炸入了每一根麻花里。

(简单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温馨的氛围,把读者顺利地带入情境中。)

捞起,沥油,我顾不得烫手,忙捏起一个炸得金黄酥脆的麻花,轻轻咬上一口,外酥里脆,油香与甜香在口中四溢。外婆解下围裙,看着狼吞虎咽的我,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外婆回了武汉,因为年纪渐长,便很少来我家了,但她还是想法子给我寄来了一袋麻花。我小心地拆开,咬上一口,慢慢咀嚼,让那油香与细腻的香甜在唇齿间渐渐漫开。不会错,这是外婆亲手炸的麻花,是她对我浓浓的关爱,是那阳光般温暖的味道。

(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再一次提到“我”想念外婆的麻花;同时把外婆邮寄给“我”的麻花和“我”亲眼看着外婆炸的麻花作比较,虽然“我”现在不能和外婆一起炸麻花了,但“我”与外婆之间的感情依旧如初,进一步写出了“我”对外婆的思念,升华习作主旨。)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总评

全文字里行间蕴含着祖孙俩浓浓的情意,让人温暖,令人感动。

習作以外婆为“我”炸麻花为线索,虽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体现的却是小作者和外婆之间深深的爱。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让写作的开口“小”但感情真,足见记叙文的写作更应着眼于小事。

习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在写外婆炸麻花时,对外婆的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凸显了外婆勤劳能干的特征。

习作以事传情,通过写外婆对“我”的关爱,表现出“我”和外婆之间的深厚情感。全文语言朴实自然,娓娓道来间,余味悠长。

(汪涛)

猜你喜欢
锅底麻花全文
义卖麻花有感
麻花
全文中文摘要
锅底灰治仔猪白痢
全文中文摘要
爷爷的麻花
麻花
青年再造
南水北调水源地原来如此美丽!(之二)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