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宪章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在没有空调、电风扇的宋代,人们都怎样避暑降温?
《岁时广记》中提到,古代有一种冰丝裀,由冰蚕丝织成,有消暑奇效且价值不菲。“唐老子本长安富家子,生计荡尽,遇老妪持旧裀,以半千获之。有波斯人见之,乃曰:此是冰蚕丝所织,暑月置于座,满室清凉,即酬千万。”冰蚕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以冰凉制冷为人所知,苏轼诗中就有“冰蚕不知寒,火鼠不知暑”之句。
古人也喜欢使用凉榻和凉席。陆游诗曰:“堂中无长物,独置湘竹床。”湘竹床就是一种凉榻,铺设凉席是普通人家常用的消暑方法。此外,扇子也是降温利器。宋代诗人刘子翚《夏日吟》写道:“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其中讲到的扇车,已经是一种机械风扇。
当然,古人消暑少不了食用瓜果和饮品。周密《武林旧事》中提到宋代的消暑食物十分丰富,包括:新荔枝、军庭李、杨梅、秀莲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紫菱、碧芡、林檎、金桃、蜜渍昌元梅、木瓜、豆儿水、荔枝膏、金橘水团、麻饮芥辣、白醪、凉水等。
光是“凉水”类目,就包括甘豆汤、椰子酒、豆兒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皮饮、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等诸多细类。
在南宋时期,杭州城内避暑最讲究、最豪华的莫过于帝王之家。据《武林旧事》载:“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等殿,及翠寒堂纳凉。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南宋文学家洪迈曾被召见于翠寒堂,竟然瑟瑟发抖。皇帝不明就里,问清原因后,笑着让人给他拿了一件“北绫半臂”。由此看来,翠寒堂的“空调”温度确实有点低。
《武林旧事》中,还记载了宋孝宗纳凉德寿宫的一段故事。淳熙十一年(1184)六月初一,宋高宗赵构邀请孝宗赵昚来德寿宫避暑游玩。一大早,赵昚就前往德寿宫向太上皇请安。八百多年前的这一天,在77岁赵构的感受中,比往年更为炎热。因此,赵昚车驾刚到,赵构就命人传旨:“盛暑,请官家免拜,太后处亦免拜。”
父子二人到冷泉堂进早膳。赵构嘱咐赵昚全日在德寿宫纳凉,如有紧要公文,叫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直送宫中处理,到傍晚再离去。毕竟,从北大内德寿宫到南大内皇宫还有一段距离,即使有诸多护卫,仍免不了路上暑气难耐。说罢,便带赵昚及随从等,至“飞来峰”看水帘。
德寿宫是在原秦桧相府的地基上扩建起来的,方圆有八九里,亭台水榭,如琼楼金阙;翠林奇花,似画屏绣幕。还有壮观的人造瀑布,从秀石叠砌的“飞来峰”上临空飞泻。绽开红、白两色荷花、装有喷泉的大龙池中,可见乳雾轻烟,水气弥漫,一派寒生六月之感。宫中后苑的小西湖上,更是假山玲珑、曲桥流波。其中湖上筑有的长六丈余、用一色玉石砌成的万岁桥,雕镂阑槛,晶莹生辉,尤为壮美。还能见到各种画舫在湖上穿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赵昚顺着父皇的指向,望向池心,只见“飞来峰”下池内所栽荷花婀娜多姿,如少女粉脸低垂,且清香扑鼻。赵构说,这种荷花五花同干,是赵伯圭(宋孝宗的同母哥哥)从湖州引种而来的。又见堂前假山、修竹、古松之下,不见日色,并无暑气。
父子二人来到后苑,听小厮儿三十人唱《鼓子词》,并饮宫中用花露特制的高级冷饮——沆瀣浆和雪浸白酒。“沆瀣”是一个美好的词,它的本意是清凉的夜露。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里介绍过这款饮料,是以甘蔗与萝卜切方块与水同煮而成。雪浸白酒则类似于冰镇米酒。
赵构大约是喝多了,赵昚忍不住提醒:“此物恐不宜多吃。”
赵构却不以为意地说:“不妨,反觉爽快。”赵昚又说:“毕竟伤脾。”老皇帝最终不得不首肯了儿子的谨慎。
父子俩边饮边叙家常,聊到宣和年间的三伏天,徽宗赵佶多在碧玉壶及风泉馆、万荷庄等处纳凉,这些地方凉快到什么程度?每次参加宴会,都要穿着一件衲袄儿。不过,这些都是东京汴梁的往事了。
赵构招来宫中琴师张婉容抚琴,看棋童下棋、内侍们玩“投壶”“赌赛”“利物”“则剧”等南宋盛行的游戏。赵昚乘此便向赵构夫妇进呈可盛白酒二斗的水晶提壶连索儿、白玉双莲杯盘、碾玉香脱儿一套,六个大金盆以及白玉香珀扇柄儿、龙涎香数珠佩带、真珠香囊等礼物,并叫随从车驾的皇家歌舞队演出水族舞。只听得乐曲起处,堂上白绫上下纷飞,宛若水浪滚滚,扮作虾蟹龟蚌的少男少女们,翩翩起舞,使人凉意顿生,暑气全消。
这天,宋孝宗赵昚一直在德寿宫待到酉时尽兴,才结束当天的避暑纳凉生活,起驾回凤凰山麓的大内禁苑。